年收3000多萬日元,日本爆火的虛擬主播如何實現?

2020-12-12 VR陀螺

想要了解更多的VR遊戲資訊 一定要關注VR陀螺!

文/VR陀螺 案山子

一言不合就開車

「Virtual Youtuber」,即虛擬主播,去年年底開始這種直播形式在日本爆火起來,不只是企業,很多個人也開始將其作為事業來運作。而顧名思義,Youtube成為了這群人主要的舞臺,單頻道視頻播放量近億,而推測年收基於人氣程度從幾十到數千萬日元不等。

雖然虛擬主播看似與VR沒有直接的關係,不過也可作為VR的延伸,它創造了一種新的形式。

年收入3000多萬日元,突然爆火的虛擬主播

虛擬主播,也就是使用虛擬人物在直播平臺進行直播的主播,由聲優來進行配音。雖然好幾年前就已經出現,但當時的虛擬主播並沒有像現在這般活靈活現,現在(質量比較高的)虛擬主播的動作、表情均和現實中的人保持一致,並且可以在直播中和觀眾進行互動。

其實直到去年年底,虛擬主播的熱潮才真正開始,而引發這個熱潮的則是——被稱為人工智障的愛醬,目前日本人氣最高的虛擬主播,在Youtube頻道中的粉絲超過160萬,單平臺總播放量近億,單個視頻播放量從幾十萬到數百萬不等。

隨著愛醬的人氣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這種形式是被用戶接受的,在短短幾個月內,虛擬主播的數量急速攀升,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參與到其中,甚至有很多小學生在問卷調查重回答想要做虛擬主播。

目前Youtube上搜索虛擬主播能夠搜索到5500多個頻道,很多都是最近才上線,沒有什麼粉絲的新頻道。這些主播的人設都各有特色,大爺大媽、大叔、御姐、萌娘蘿莉、天然系等各種都有,不過從人氣程度來看,還是製作比較精良的萌系比較受歡迎。

其中,人氣最高的四位被稱為「虛擬主播四天王」,包括愛醬、輝夜月、MIRAI AKARI&SHIRO以及蘿莉狐娘。據Youtube Ranking估算,愛醬在Youtube上的廣告月收入達到280萬日元,年收超過3000萬日元(約180萬元人民幣),不包括其他粉絲贈送禮物、營銷等收入。

Vive X第三期的團隊中,同樣也有一個做虛擬主播的日本團隊,公司名為COVER,其角色時乃空(TOKINO SORA)在Youtube的粉絲11萬,據團隊創始人谷鄉元昭稱,目前每次1個小時的直播有20-50萬日元(約1.2-3萬元人民幣)的收入,大多來自粉絲贈送的禮物,月收入為100多萬日元。

COVER旗下的虛擬偶像「時乃空」

雖然Youtube是這些主播門的主要平臺,不過除此之外日本的視頻網站niconico也已經被虛擬主播們佔領。

虛擬主播如何實現?

仔細觀察虛擬主播的話,可以發現不僅是全身的各個關節,甚至有些包括手指、臉部表情的展現都非常生動。

全身動作展現
臉部表情
手指動作

據了解,大部分全身都能自由活動的虛擬偶像都是使用的諾亦騰的Neuron全身動捕,包括手指的活動都可以實現。

如果對全身動作要求不是很高的話,也會直接使用Tracker來實現。比如在Vive X的Demo Day現場,谷鄉元昭進行了虛擬主播的實時演示,其在頭上、腰部前後、雙手手腕以及雙腳上綁上Tracker,即可將身體的動作實時反映到虛擬角色上。

對於臉部表情,比較常用的為FaceRig Live 2D Module,這是一款捕捉人臉表情動作的視頻軟體,表情和口型都能實時呈現出來;還有一些角色並沒有逼真的臉部表情,嘴型也只是簡單的張合。谷鄉元昭提到,面部表情對於虛擬主播的情緒展現來說非常重要,需要預先準備非常多的表情,包括眼神的變化,要讓虛擬角色看起來像是真人一樣靈動。

其實以上這些都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技術,不論是全身動捕還是面部表情捕捉,以前多用於電影領域的技術,而現在低廉的價格讓個人都能輕鬆使用上,雖然沒有達到電影級的精度,但對於虛擬直播來說已經足夠。

IP化:線下活動、手辦、遊戲、寫真集……

擁有大量的粉絲意味著其個人可以形成IP,谷鄉元昭也提到,未來一定會將時乃空這個虛擬人物IP化。

在虛擬偶像這一領域,前有初音未來這個超級成功的大IP,中國也出現了洛天依、零等等,商業化運作已經比較成熟,而且也都套路化。

目前愛醬不僅會舉辦線下活動,還會客串其他的動漫,包括出寫真集、手辦等等,據稱其ADV手遊也在開發中。另一位人氣虛擬主播輝夜月的手辦也即將發售。

日本甚至有些資訊節目直接使用虛擬偶像來播報,比如株式會社KAI-YOU就在其節目KAI-YOU.net中使用虹乃MAHORO這一虛擬偶像。

虛擬主播和VR

在日本,虛擬主播已經形成了其獨有的文化,甚至被稱為夢想的職業。其優點在於自由度高,跳出了現實中的人物自身帶來的限制;不過缺點也很明顯,和現實比較脫節,平衡點難以把握。

說到其和VR的關係,並沒有直接的關聯,只能說虛擬主播自身也屬於VR的一種活用方式,現實中的主播化身為虛擬人物,使用動捕傳感器將其一言一行都實時展現在虛擬世界中。不過由於人物本身就是3D模型,要轉換成VR形式非常簡單,現在愛醬以及一些虛擬偶像都開設了360全景視頻頻道,可以直接戴上VR設備觀看。

虛擬主播的人氣還在不斷上漲,2018年可能還會誕生更多,據悉國內也有一些廠商在蠢蠢欲動中。

相關焦點

  • 年收1500萬日元的日本人算有錢嗎?
    原標題:年收1500萬日元的日本人算有錢嗎? 201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日本年收超過1500萬日元(人民幣90萬元)的階層僅佔整體的3.8%,說他們是金字塔頂尖的人物也不為過。那麼這些所謂的富人過的什麼樣的日子呢?
  • 日本彩虹社:批量製造虛擬主播
    因此「彩虹社」強化內容運營,專攻互動性強的直播領域,根據主播人設策劃直播選題,調動資源發起多方合作,發揮虛擬主播的「主播+動畫IP」雙重屬性實現商業化。 目前,「從一開始」以低成本、多產量、高效率的優勢,在2年內打造了近100名虛擬主播。
  • 聊天賺1個億,日本虛擬主播成新風口
    虛擬主播(Virtual YouTuber、又稱V Tuber),指的是以動漫風格的人物形象在YouTuber上發布視頻內容的主播。在日本,虛擬主播的經濟圈正在不斷擴大,甚至出現了通過粉絲「打賞」賺到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2.65萬元)的主播。按收益額計算,日本獨佔了世界前3名。有的虛擬主播還與企業合作,進入海外市場等,似乎正在發展為以日本為源頭的一項新的娛樂產業。
  • 1小時76萬人民幣,虛擬主播的價值正在釋放
    2月8日,隸屬於日本Cover會社的虛擬主播桐生ココ(中譯:桐生可可)通過了Youtube收益化,這位出道時間僅有一個多月的新人,在11日的收益化紀念直播中僅用一小時便收入共計1200萬日元(約合76萬人民幣)的Superchat(Youtube的一種打賞形式),創下了虛擬主播界的新記錄。
  • 日本年收超千萬者反而不幸福?
    比如,駕駛飛機的副機長,在25歲以後就可以輕鬆地年收突破千萬日元。如果是機長的話,年收甚至可以拿到2000萬日元(約合126萬人民幣)。還有,中小企業的老闆、大企業的高層、那些外資以及諮詢行業的精英、律師、稅務精算師等等,在30歲左右也都可以穩穩拿到超過千萬日元的收入。
  • 數百萬日本人關注,為何虛擬主播這麼受歡迎
    圖示:虛擬明星主播絆愛網易科技訊 9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像絆愛(Kizuna Ai)這樣的虛擬主播風靡日本,栩栩如生的動作表情以及與用戶的活躍互動讓其成為了日本YouTube上的流量明星。絆愛目前是日本最流行的明星主播。這個身材養眼、青春靚的女孩穿著褶邊長筒襪,扎著粉色髮帶。但絆愛是一個完全虛擬的角色,背後看不見的女演員通過動作和聲音賦予了絆愛活靈活現的主播形象。
  • 日本各行各業的工資與年收
    都說日本平均工資高,那麼日本各行各業的工資到底大概有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以下數據是平成30年,即2018年厚生労働省賃金構造基本統計調査裡面的數據。 首先我們來引進幾個概念。
  • 如何製作一個虛擬主播動畫視頻,沒有基礎也可以
    如何製作一個虛擬主播動畫,沒有基礎也可以實現現在短視頻很火,非常熱門,很多朋友在做視頻的時候不想真人出境,那麼怎麼辦呢?很多人想到了代替的方案做一個虛擬主播為了做一個虛擬主播的視頻,沒有基礎的我,查詢了大量的資料,最終找到了京東的虛擬主播,效果是這樣的:
  • 菜菜子出圈背後:B站的虛擬主播拓荒史
    這個企劃是如何誕生的?B站為何近來頻頻發力虛擬主播?B站虛擬主播業務負責人亢亢在接受娛樂資本論採訪時回顧了這一切的開始。亢亢回憶,在面試第一批招募到的Vup的時候,印象比較深的是:「大部分人都對Vtuber尚還一無所知,根本不知道如何成為一個Vup」,為了說服對方也花了很大力氣科普虛擬主播的概念。
  • 曬日本年收啦!我在日本研發工程師12年工資有多少?
    日本汽車行業裡,摸爬滾打在大手企業12年研發,綜合職,女工程師一枚。日本大手企業,通俗地講就是日本大公司,在日本工作期間有跳過槽,始終沒有離開過研發。公布年收前,日本職業中介 doda網站發布的2018年版「正社員平均年收排行榜」發布的各崗位的年收,能更直觀地了解日本各崗位的薪酬水平和生涯收入。這份數據是該網站面向20-65歲登錄會員,回收36萬份以上有效回答後,按崗位統計的數據。 平均年收指公司支付金額,也就是個人稅前收入,非稅後淨值。
  • 日本銀行業擬推出虛擬貨幣「J幣」 與日元等價交換
    據日媒報導,日本的瑞穗金融集團、郵儲銀行以及數十家日本地方銀行計劃聯合推出新型「虛擬貨幣」,以便於個人在網絡和實體店鋪進行支付。新型虛擬貨幣的暫定名為「J幣」,可以和日元實現等值交換。相關金融企業將成立新公司負責該業務。  報導稱,將「J幣」與銀行帳戶綁定,即可輕鬆實現朋友或企業之間的支付。
  • 紳士們為了虛擬主播有多拼?眾籌300萬日元只為在VR中一親芳澤!
    近年來,虛擬主播開始流行起來。虛擬主播就是指使用虛擬形象在視頻網站上進行投稿活動的主播,以虛擬YouTuber最為人所知。國內普遍稱為虛擬UP主(Virtual UP,即VUP),國外由於觀眾普遍活躍在Youtube上,所以被稱為Virtual YouTuber,即是VTuber。近日,虛擬VTuber「竹花ノート」,也就是粉絲們口中的竹花媽媽,推出了一項眾籌活動,眾籌的資金將用來把「竹花ノート」轉換為完全的3D形態,參與眾籌的粉絲可以得到相應比例的紀念品作為獎勵。
  • 日本Cluster:「VR演出+社交」如何破壁虛擬偶像新場景
    今年1月6日,日本虛擬商業平臺公司Cluster宣布完成8.3億日元的C輪融資。 Cluster是一個為用戶提供VR空間多人聚會的虛擬活動服務的平臺,除了可以供用戶在平臺上自由創作3D虛擬分身和虛擬場景,同時還與虛擬偶像和演唱會公司合作在線上組織VR演唱會等付費活動。
  • 900多萬粉絲主播拒不執行300萬違約金 凍結「虛擬禮物」分期還債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津南區人民法院創新執行方法,對一名擁有900多萬粉絲的網絡主播的「虛擬財產」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成功執結一起經紀合同糾紛案件。
  • 日本小學生最憧憬職業TOP10,成為橋本環奈排第4,第一名太扎心
    虛擬主播播主,也就是上傳視頻的那個人。虛擬,是看不見ta本人真身的。運用近些年來成熟的動作捕捉和面部表情捕捉系統,讓一個可愛的3D模型真正的動起來。虛擬UP源於日本,目前日本人氣最高的虛擬主播,主要活躍在Youtube頻道中。
  • 美國男子駕車2700公裡射殺遊戲主播,日本男子打賞虛擬主播被妻子抱怨
    米國加利福尼亞州有個18歲的遊戲主播在自己家裡被人射殺,犯人之後也舉槍自盡,案件本身已經完結,但問題是犯人的動機非常蹊蹺。 這個犯罪嫌疑人是從2700公裡外的德克薩斯州來的,路上駕車整整25個小時,來了之後在被害人家門前點了一把火,等被害人出門查看的時候,將其射殺。
  • B站虛擬主播的前生今世
    從技術上看,虛擬主播的門檻更低。他們不需要聲庫,不需要依賴人聲合成和調校,只需要利用面部捕捉等技術,實現真人與虛擬形象的動態同步即可。從場景上看,虛擬主播與用戶的互動相對直接。2018年,「絆愛」成為推廣日本旅遊的Come to Japan的宣傳大使。虛擬主播的歷史很短暫。2016年底誕生的「絆愛」,從出生到引起關注經歷了1年時間,引發轟動。2017年至2018年,短短兩年時間裡,日本出現了超過10000個虛擬主播。
  • 日元飆升 如何繼續去日本爆買
    而對國人來說,用「我不在日本,就在爆買日本的路上」這句話來形容應該更為貼切,因為據日本觀光廳最新統計,2015年訪日遊客在日消費額首次突破3萬億日元,其中中國遊客消費額佔四成,達1.41萬億日元。中國遊客在日人均消費額為28.38萬日元,比其他地區遊客在日人均消費額多10萬日元,位居榜首。
  • B站虛擬主播菜菜子都來了,長江君、郭達桑還會遠嗎?
    它最早出現於日本ACG作品中,後期隨科技發展衍生出更多形式,例如在視頻網站上進行投稿活動、有中之人(真人聲優)的虛擬主播,其中以YouTube為主陣地的被稱為VTB(Virtual YouTuber)。絆愛( Kizuna AI )則是目前公認的第一位虛擬 YouTuber,粉絲們會用 「 愛醬 」 來稱呼她。
  • 賣VR紙盒年收1700多萬元還要上市!日本10人小公司如何賺錢?| VR陀螺
    然而,日本有一家廠商,靠著VR紙盒竟然做到了年收入將近3億日元(約人民幣1730多萬元)。近日,陀螺君拜訪了這家廠商,一探究竟。60年代出生於日本廣島的藤井,現在已經50多歲。雖然不是小年輕,但卻幹勁十足。藤井直敬與太田良惠子而說起他們和VR的關聯,其實由來已久。藤井曾經是理化學研究所腦科學綜合研究中心的團隊領導,也是一位醫學博士,常年使用虛擬實境技術來研究腦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