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微發布綜合報導 12月18日,區委十四屆九次全會召開。全會聽取區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審議《中共重慶市榮昌區委關於制定重慶市榮昌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分成7個小組熱烈討論。大家認為,本次全會為全區未來五年宏偉藍圖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了建議,指明了方向,是一次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會議。
大家表示,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對標對表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指示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奮力譜寫榮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關鍵詞
「雙城記」
全會說
奮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部門負責人說】蔣勝: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
「區發展改革委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和區委全會會議精神,把《建議》明確的目標任務細化分解為具體項目、改革措施、重要指標,融入『十四五』規劃編制中。」蔣勝說,要牢牢把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健全周邊地市聯動協同機制,加快清單化、事項化、責任化共同謀劃推進落實一批重大項目、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臺,確保榮昌更好更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部門負責人說】鄒光武:區委委員,區交通局黨委書記、局長
鄒光武說,要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當好「橋頭堡」,充分發揮交通「先行官」作用,著力推進向東、向南、向西、向北「四向通道」戰略,強化航空、鐵路、公路交通網絡布局,全方位拓展水、陸、空運輸通道,形成東西暢達、南北貫通的綜合交通走廊。要科學編制「十四五」交通發展規劃,構建以「四橫三縱一環一支線」鐵路為支撐,「一環十射一聯絡」高速公路為對外大通道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構築大交通、建設大通道、打造大樞紐,不斷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
【鎮街負責人說】陳龍英:區委委員,安富街道黨工委書記
陳龍英表示,安富街道將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新發展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積極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堅持「以陶為本、融合發展」的思路,突出以陶興文、以陶興業、以陶興城、以陶興村,進一步融合城鄉形態、城鄉要素和城鄉產業,著力在黨建引領、城市品質、鄉村振興、特色產業、民生福祉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打造高質量陶產業集聚地、高標準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地、高品質陶主題休閒旅遊消費地,奮力建設中國西部陶瓷之都。
關鍵詞
創新驅動
全會說
著力打造創新發展新平臺
【部門負責人說】龔霞: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龔霞說,區委組織部將牢固樹立「搶抓人才就是搶抓發展」的觀念,不斷優化和完善人才政策,圍繞「6+1」產業體系,持續加大對大數據智能化、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高尖精缺」產業人才和科研團隊引進力度,計劃未來5年引進高層次人才500名以上。支持區域內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開放共享「產學研」平臺,鼓勵人才聯合開展科研、教學、成果轉化等活動,不斷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持續優化聚才環境,常態化開展人才「沙龍活動」,加快啟動第二批人才長租公寓建設,對其子女入學、家屬就業等事項實行「全程代辦」,營造愛才、惜才、重才的良好社會氛圍。
【部門負責人說】趙敏:區科技局局長
趙敏說,區科技局將採取「眾創孵化培育一批、招商引資聚集一批、轉型提升發展一批」的方式,整合科技資源,優化創新政策,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特色產業創新體系,到2025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0家。同時,以國家級高新區為統領,高標準打造國家畜牧科技城,建成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推動建好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將榮昌打造成畜牧高新技術產業集聚高地,到2025年,建成市級及以上研發平臺達60家,市級及以上孵化載體6個。
【部門負責人說】鍾紹智: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大數據中心主任
鍾紹智說,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將秉承「生豬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理念,加快生豬全產業鏈數據匯集和應用,建設生豬大數據創新中心,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大數據實驗室,開展生豬大數據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設生豬數字經濟孵化園,積極引進生豬高新全產業鏈經濟實體。同時,開展對外交流合作,開發生豬金融等數字產品,打造國家級生豬產品數字交易綜合服務平臺,以大數據創新驅動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助推國家畜牧科技城建設。
關鍵詞
產業經濟
全會說
著力構建產業經濟新高地
【部門負責人說】黃忠新:區經濟信息委主任
「建設好現代產業經濟新高地,一是要提升傳統產業水平,二是要培育壯大戰略新興產業。」黃忠新說,要通過精益化管理、信息化運用、智能化改造等手段,多措並舉提升傳統產業質量和效益,增強企業創新驅動的內生動力,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戰略新興產業要在「引」和「轉」上下功夫,加大引進新興戰略產業的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引進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行業企業;同時,積極引導、推動一批傳統產業向戰略新興產業轉型,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部門負責人說】楊琨:榮昌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
楊琨表示,榮昌高新區將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機遇,提升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供給,加大創新平臺和孵化平臺建設力度,搶佔動物基因工程科技制高點,立足中國西部陶瓷之都,打造創新發展新平臺;圍繞「6+1」現代產業體系,加強龍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構築產業經濟新高地。同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強智慧園區建設,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全力打造創新驅動的先行區和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區。
【部門負責人說】胡仲堃:區商務委副主任
胡仲堃說,區商務委將高起點、高標準謀劃榮昌區內陸開放高地「十四五」規劃。大力發展現代物流,規劃建設川南渝西綜合物流園,打造成渝腹心物流樞紐節點;大力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夜間經濟、首店經濟、網紅經濟等消費新業態,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大力優化商業空間布局,規劃建設面向川南渝西的黃金坡新商圈,打造高品質、有影響力的榮昌CBD;大力保護夏布、榮昌陶、摺扇等非遺產業,挖掘體育消費,推動商旅文體融合發展。
關鍵詞
城鄉融合
全會說
打造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西部樣板區
【部門負責人說】彭文樹:區委委員,區委農業農村工委書記、區農業農村委主任
彭文樹表示,全會的召開為我區農業農村工作指明了方向,區農業農村委將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全面統籌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在建設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等方面下足功夫,努力在建設國家畜牧科技城、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西部樣板區、川南渝西融合發展先行區中展現新作為,著力描繪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時代畫卷,為我區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貢獻農業力量。
【部門負責人說】曾德富:區委候補委員,區住房城鄉建委黨委書記、主任
曾德富說,區住房城鄉建委將從「人」「居」「美」三方面,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以「能進來、住得穩、過得好」為目標,建立戶口遷入「零門檻」和成渝地區住房公積金使用一體化試點城市。以全面清理「貓眼地」為著力點,有序推進老舊小區、老舊街區改造和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綜合整治,讓群眾生活幸福感持續提升。以實施「鄉村建設、農房品質、村落顏值」三大提升行動為抓手,大力提升鄉村品質,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城鄉互補共同繁榮。
【鎮街負責人說】皮榮剛:萬靈鎮黨委書記
皮榮剛說,萬靈將從建設國家畜牧科技城、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西部樣板區、川南渝西融合發展先行區中理思路,圍繞「一河兩岸繁榮昌盛,三線十點遍地開花」的城鄉融合發展思路,整合包裝一批集體育、農業、非遺、康養於一體的產業項目,打造沿瀨溪河萬靈段的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帶,全力建設城鄉融合發展示範鎮。重點推進集體建設用地入市試點,集體建設用地指標置換,建立農村各類資源市場化機制,推進城鄉戶籍合理流動四方面工作,將萬靈打造成為榮昌的「後花園」。
關鍵詞
社會事業
全會說
持續為人民創造高品質生活
【部門負責人說】竹林村:區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
竹林村說,區衛生健康委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扣健全完善衛生健康體系的總目標,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要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著力加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強化衛生領域綜合治理,提升行業綜合監管能力,積極探索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打造渝西川南衛生高地。
【部門負責人說】雷華初:區委委員,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
雷華初說,區教委將以全會精神為生動教材,把全會提出的高質量發展要求落實到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當中。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增強教育活力,優化學校布局,配置好優質教育資源;推進「五育」融合,加強教師隊伍思想政治教育和師德師風建設,促進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積極引進興辦高等教育,促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增強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部門負責人說】唐敏:區委委員,區人力社保局黨委書記、局長
唐敏說,區人力社保局將認真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著力提升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構建區、鎮街、村社、勞務經紀人四級就業服務體系,加強人力資源保障;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開展企業職工培訓和就業重點群體培訓,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強化社保保障功能,積極打造智慧化社保,落實社保降費減負政策,全面推進社保參保擴面,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唱好「雙城記」,深化成渝信息化「兩地通」等五件大事,推進就業社保服務一體化,打造「智匯巴蜀」「才興川渝」等人力資源品牌,努力為全區經濟社會和民生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融媒體中心記者 蔣坤紅 魏 霞 鄭光慧 侯星宇 胡瑩璐
原標題:《【聚焦】區委十四屆九次全會與會人員談感想講打算》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