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景區保安勸阻不文明行為,被勸阻的遊客反而辱罵保安「像狗一樣的東西」。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客戶端發布這條消息後,後臺評論區評論很多,大家都替保安感到委屈,也很支持他的工作。
昨天上午9點多,記者來到西湖邊,和視頻中的保安李應林對話。
我們都驚呆了 居然會有這麼沒素質的人
前天有市民陳女士報料,西湖景區有位保安勸阻不文明行為,被勸阻的那位遊客非但沒有感到不好意思,反而辱罵保安「像狗一樣的東西」。陳女士稱,當時在現場的人都驚呆了,居然會有這麼沒素質的人。
從報料視頻上來看,事發景點外圍,明顯圍著示意不能進入的欄杆。而那位帶著小孩的遊客讓孩子騎在「馬」上,保安看到後及時勸阻,那位遊客反罵保安:「像狗一樣的東西。」
記者向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核實得知,保安勸阻遊客反遭侮辱——確有此事,發生在上周。事發的地點在惜別白公(送別白居易群雕)景點。
景區水域管理處湖濱中隊一分隊隊長徐志軍說,受辱保安李應林,主要負責在「惜別白公」這個景點以及周邊沿湖區域的巡邏,工作職責就是勸阻不文明行為,對區域內的設施、衛生情況監督巡查,及時發現並上報違法行為等。
「其實他對當天碰到這個事情,已經釋懷了,也沒上報此事。沒想到被熱心的遊客拍了下來。我們保安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意識都是過硬的,特別是工作年頭久的保安,對景區都有感情了,只要看到不文明行為,他們肯定會第一時間上去勸阻的。這組群雕是觀賞性景觀,沒有被硬性圍住,遊客進去的情況偶有發生,今年6月份也有過一次,後來經勸阻,遊客就出來了。」徐志軍說,其實在西湖景區,這種沒素質的行為只是個別現象。
景區水域管理處也表示,雕像區域的一米紅線,是前幾個月才圍起來的,主要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銅雕。他們也呼籲,每個人都做到文明旅遊,一起勸導不文明行為,整個景區的文明環境就會越來越好,這也是大家愛護西湖的最好方式。
旁邊立著「請勿攀爬」,大部分遊客都很文明
「惜別白公」景點,位於湖濱聖塘閘附近的西湖岸邊。不難找,就在石函精舍的一側。群雕的正前方是手划船的少年宮停靠點,屬於人來人往的熱鬧區域。
在雕像外圍,圍著一圈1米高的圍欄,文字介紹的石碑旁邊也立著一塊寫有「請勿攀爬」的提醒牌。
記者站在一旁觀察,在雕像前駐足拍照的遊客不少,大部分遊客都是先去看前方石碑的文字介紹,然後仔細辨認哪個是白居易,談論一番之後,拿著相機和白居易自拍,拍完心滿意足地去往下一站。
然而,一小部分不文明現象確實存在。
比如,穿越欄杆和銅雕合照,就有兩起。其中一位是帶著孩子的媽媽,讓孩子進去挨著馬合照,經過提醒勸阻,媽媽立刻臉紅了,很不好意思地拉著孩子默默走了。另外一位穿粉色外套的大姐,趁著人少,火速鑽進圍欄和白居易合了個影,都來不及喊她,人就不見了。
仔細觀察各個銅雕,可以發現最外側拿著酒壺的小女童左肩特別黃,「大家都喜歡搭著她這個位置拍照」。
現場也有熱心者當場勸阻別人進入拍照。有一位老大哥正彎腰想鑽進去合影,旁邊路過的一位遊客就喊「哎哎哎」,此人便不好意思地掉頭了。
不遠處,一位手搖船的船工師傅說,他每天在這裡看來來往往的人群,他覺得這幾年遊客素質明顯提高,「攀爬馬背的確實不多,偷偷鑽進去拍照的,有是有的,大部分都是一提醒就出來了。」
其間記者還碰到兩位穿夾克衫的中年男子,掏出手機指著視頻討論:「就這個位置,有位保安被人罵了。」其中一位邊搖頭邊說:「這個遊客太沒素質了,我們肯定支持保安的。」
罵人的話我聽到了,但我當作沒聽到
被罵覺得委屈嗎?
受辱的保安李應林說:「事情是上周發生的,具體哪天我不記得了,主要是沒放在心上。就記得好像是一個大太陽天的上午,我正在巡邏,一回頭發現一個孩子已經趴到馬背上了,我就趕緊喊他們下來。」他們這麼做,一是不文明,二來攀爬行為有安全隱患,雕塑的馬和成年男人身高差不多,「我擔心這麼小的孩子爬上去,萬一掉下來不得了,當時心裡就很急,想儘快勸他把孩子抱下來。」
沒想到被勸阻的遊客直接罵人了。
「罵人的話我聽到的,但是我裝作沒聽到。」對於被罵這件事,李應林的想法很實在:「我在景區工作,是為人民服務,(被罵)就不去計較了。」
李應林是安徽人,50多歲,他在西湖景區當保安十多年,現在全家人都在杭州生活。他以前負責一公園一帶,兩年前轉到了「惜別白公」景點周邊,每天的工作時間12個小時,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兒子大學畢業後留在杭州創業。他和老婆則一起租住在嶽廟附近。
被罵後難道一點都不在意嗎?當然不是。
此事,他唯獨和老婆稍微提了一下。「值班時被人無緣無故罵了,心裡還挺難過的。老婆就說,哎呀,現在什麼人都有,不要理他就是了。」
言語裡透著樂觀的李應林說,在景區工作,不文明行為是防不勝防的,被人罵偶爾也會發生,但是他早有心理準備,並不會覺得特別委屈,「做保安工作時,會碰到不同的人,其實大部分都是好的……」所以,哪怕工作中受了委屈,他基本上都當天自我消化掉,不上報也不太去和家人提,「這些烏糟糟的事情,不值一提的。」
李應林說,大家出來玩本來就是為了開心來的,彼此之間多點理解,很多事可能就不會發生了。
李應林很喜歡在西湖景區的這份工作,也喜歡杭州這座城市,「我覺得在西湖邊工作很幸福,也喜歡和遊客們交流,也很願意幫助他們,給他們帶來快樂,我就開心。」
「惜別白公」是什麼故事
雕塑中一共五個人和一匹馬,其中那位戴著帽子穿著長衫正躬身施禮的人正是白居易。和他相互施禮的老人身旁,有個孩童手捧酒壺。老人和孩子身後又有一個中年人雙手舉起酒杯,將臉扭向一側,似正強忍熱淚,不想被人發現。再看另一邊,白居易身後一個馬夫牽著韁繩,正在安撫那匹馬,馬兒將前蹄高高抬起,似乎早已等得不耐煩了,催促主人趕快上路。
「合郡鹹感德,離別情依依」。這是雕像前方石碑的第一句,告訴大家雕像展現的是:長慶四年(公元824年)五月,白居易奉詔離別杭州赴洛陽之際,杭城百姓夾道相送,對他依依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