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好孌童的張岱,會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嗎?
文/王曉豐《紅樓夢斷三百年》
關於《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到底是誰的問題人們一直在爭論,到目前為止一共找到了120多個「曹雪芹」來!在「曹雪芹」的候選人中,張岱是個熱門人選,這又是何方神聖?
張岱(1597年—1679年),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人。張岱出身仕宦家庭,早歲生活優裕,久居杭州。
明亡,避居剡溪山,悲憤之情悉注於文字之中,晚年避居山中,窮愁潦倒堅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羈,淡泊功名,具有廣泛的愛好和審美情趣。他喜遊歷山水,深諳園林布置之法;懂音樂,能彈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頗深;好收藏,具備非凡的鑑賞水平;精戲曲,編導評論追求至善至美。
張岱曾說過自己:「張子志在補天。」(《越山五佚記》),然而輔助南明魯王的失敗令他感到 「臣志欲補天,到手石自碎。 」這與《紅樓夢》第一回裡通靈寶玉無材補天的說法很接近。
於是有人找到了很多《紅樓夢》中的內容與張岱寫的作品進行對比,發現了很多相似地方。比如史料記載「岱累世通顯,服食豪侈」,他自幼過著極為富貴的生活:「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
張岱還自稱:「餘生鐘鼎家,向不知稼穡。米在囷廩中,百口從我食。婢僕數十人,殷勤伺我側,喜則各欣然,怒則長戚戚。」說明他家日子確實非常奢華,然而那時他家上上下下也不過上百人,僕人才數十人。不過上百人的大家庭與賈家幾百上千的下人是無法相比的,當然了,這可以理解為張岱進行的藝術加工。
張岱還有一點非常讓人吃驚,他對明末的「東林黨」非常痛恨,這與《紅樓夢》中透露出來的思想很接近。
在王曉豐的《紅樓夢斷三百年》系列叢書中介紹,此書隱寫的是明亡史,其中王熙鳳的原型,應該是明末天啟年間著名的大太監魏忠賢。我們發現作者對鳳姐這個角色相當偏愛,說明作者對魏忠賢是肯定的,這非常讓人困惑。
然而張岱曾經寫過一齣戲,大罵魏忠賢殘害忠良,禍國殃民、最後落得個身敗名裂、死無葬身之地的可恥下場,史料上是這樣記載的:
魏黨敗,好事者作傳奇十數本,多失實,餘為刪改之,仍名《冰山》。城隍廟揚臺,觀者數萬人,臺址鱗比,擠至大門外。一人上,白曰:「某楊漣。」口口誶(言察)曰:「楊漣!楊漣!」聲達外,如潮湧,人人皆如之。杖範元白,逼死裕妃,怒氣忿湧,噤斷嚄唶。至顏佩韋擊殺緹騎,嘄。
這是說在魏忠賢死後不久,張岱創作戲劇《冰山》大罵魏忠賢殘害忠良,而這些忠良就是東林黨人!所以張岱的政治立場很奇怪,兩邊都罵!真是大明上層沒好人了。
從王曉豐公布的一本《紅樓夢》新鈔本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對明末著名的大將袁崇煥非常推崇,認為他是大明的根基,他被崇禎冤殺了,於是大明很快也就完了。然而張岱卻不是這樣看的,在他的《石匱書》中是這樣評論袁崇煥的:
石匱書曰:袁崇煥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極躁暴(這是在誣衊了,御史侯恂曾上奏曰:「邵武縣知縣袁崇煥英風偉略,不妨破格留用」。熹宗實錄卷十八)。攘臂談天下事,多大言不慚;而終日夢夢,墮幕士雲霧中而不知其著魅著魘也。五年滅寇,寇不能滅而自滅之矣。嗚呼!秦檜力主和議,緩宋亡且二百餘載;崇煥以齷齪庸才,焉可上比秦檜!亦猶之毛文龍以麼魔小卒,焉可上比鄂王!論者乃取以比擬,不特開罪鄂王,亦且唐突秦檜矣。
張岱得出一個結論:袁崇煥比秦檜還不如!所以非常遺憾的是,他應該不會是曹雪芹,他既大罵魏忠賢,也大罵袁崇煥,還大罵「東林黨」,是個很能罵的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