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機場中轉能力排名:中國6個機場進前五十

2020-12-13 騰訊網

在一項機場中轉樞紐能力排名中,中國有6個機場進入前五十。

近日,一個航班數據機構發布了一項基於全球客運航班數據測算的「機場連通性指數」,用於評估機場作為中轉樞紐的能力。從7月全球機場中轉水平排名來看,北京首都、上海浦東、廣州白雲、香港、昆明長水和上海虹橋機場等6個機場躋身前50名。

中國6個機場進入全球前五十

機場中轉,是指旅客因沒有直達目的地的航班,選擇從某地機場進行換乘至目的地的一種變通方式。

此次,航班數據機構「飛常準」發布的2016年7月「機場連通性指數」基於全球航班數據,通過計算機場所有可行的航班銜接,並且使得可行航班銜接在樞紐機場滿足最短中轉時間和最長中轉時間的條件,得到「機場連通性指數」,指數越高說明機場的中轉能力越強。

該指數排行顯示,美國機場的中轉水平較高,在全球連通性指數排名前五十的機場中佔據21個,且包攬前三。中國有6個機場進入前五十,分別為北京首都、上海浦東、廣州白雲、香港、昆明長水和上海虹橋機場。其中,北京首都機場的連通性指數713,全球排名第21;上海浦東機場位於第34位,指數為541。

根據上海機場集團此前發布的數據,上海浦東機場2015年中轉旅客超過600萬人次,平均每天超過1.6萬人通過上海機場轉機前往世界各地,在內地機場中繼續排名第一。

「過去多是內地旅客從上海進出國門,如今浦東是兩條境外旅客線路的重要選擇,一是歐洲旅客在上海轉機往返澳大利亞、紐西蘭,二是日韓等東北亞旅客經停上海往返歐洲。有人曾測算,每個中轉旅客會帶來至少數十美元的消費,更重要的是,中轉商機會帶給整座城市新的活力。」東航浦東地服部負責人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專家:航企、機場和地方要合作

樞紐機場的中轉能力提高受哪些因素影響?

「業內衡量中轉能力有兩個指標。首先是航班最短銜接時間的長短,能夠反映樞紐機場的中轉便利性和服務能力,時間越短中轉能力越強。其次是可提供的每日中轉銜接機會,可以反映航線排布的完善程度,以及中轉銜接上的一些安排。」民航業內專家林智傑說。

林智傑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樞紐機場中轉銜接能力受到機場位置、旅客客源、基地航空公司、機場本事吸引力等因素影響,「機場所在位置是首要因素,航班在中轉過程中如果需要繞行,那麼將削減吸引力。還需要有強大的旅客客源、有強大的基地航空支撐航線網絡的建設,機場同時也要能夠做到的服務流程的效率提升,最後是機場本身的吸引力,例如香港機場能購物。另外,國際中轉需要有便利的籤證政策來支持。」

在他看來,目前中國樞紐機場可能存在的問題是中轉流程問題,「國內機場缺乏中轉櫃檯和服務引導,在中轉旅客的信息傳遞得不及時,中轉期間需要走很長的路才能到新的登機口,比較麻煩。上海機場可能還處於國內轉國際或者國際轉國內這樣的門戶中轉,而例如韓國仁川機場已經上升到了國際轉國際的水平,無論從樞紐的中轉能力還是中轉旅客的佔比都要遠超上海。」

民航業內專家鄒茂功認為,目前國內許多大型樞紐機場正積極發展成為中轉樞紐機場,但受制於多方面,「中轉流程的簡化涉及到方方面面,這就要航空公司、機場甚至地方要共同合作,舉個簡單例子,如果某旅客從其他城市到虹橋,再到浦東坐國際航線,這中間的中轉銜接就涉及航空公司的保障、機場的服務、地面的服務等等方面。中轉時,樞紐機場需要最大限度地滿足航班與航班之間的中轉銜接,提供旅客進行中轉時的服務保障,這樣的中轉能力既包括機場硬體設施、軟體服務等能力,也包括航空公司在樞紐機場航變編排方面是否能有利於中轉。」

「我國的許多大型樞紐機場也積極向中轉樞紐機場方向發展,但受制多方面的因素,目前發展也較為緩慢。主要原因有四點,首先是觀念原因,各地機場都想做直達航線,不願圍繞幾大樞紐機場做中轉,目前許多二線機場開通洲際長航線就是例子。其次是航空公司與機場之間存在著利益不一致。還有,機場的硬體與軟體能力存在一定欠缺。最後,目前大型樞紐的機場航線時刻也存在較多制約。樞紐機場中轉能力的建設對機場的效益是毋庸置疑的,以世界第一大機場亞特蘭大機場為例,其9千多萬旅客當中有70%左右是中轉旅客,而國內機場的中轉旅客最高也不超過20-30%。」鄒茂功認為,樞紐機場的本質就是「中轉」,離開中轉無從談論樞紐,機場、航空公司圍繞大型樞紐加強中轉能力建設非常重要。

(澎湃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全球機場中轉能力排名:北京首都第21,上海浦東第34
    > 來源:澎湃新聞 在一項機場中轉樞紐能力排名中,中國有6個機場進入前五十。
  • 2020全球最佳機場排名出爐,西安再進前50
    5月10日,有「航空界奧斯卡」之稱的英國知名航司及機場質量標準評測機構Skytrax,發布了2020年度全球100大最佳機場排行榜(World's Top 100 Airports 2020),由全球航空旅客投票選出的2020年全球前100大機場的評級。
  • 全球最佳機場排名 中國中小機場的「遺憾」
    國際機場協會公布2014年全球最佳機場評選結果,共包括四個排名,分別是區域最佳機場、分規模最佳機場、最佳小機場、最佳改善機場。  按照區域排名的最佳機場TOP5排名如下表:  對比2013年ACI最佳機場排名,大型機場中,中國首都、浦東、廣州三大機場和香港國際機場進榜,而2014年廣州機場落榜。另外,還有哈爾濱機場在2014年落榜,虹橋、三亞、杭州等機場進榜。  全球最佳小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小於200萬)分區域如下表:
  • 全球機場客流量排名:北京、香港、上海機場上榜前十
    摘要 【全球機場客流量排名:北京、香港、上海機場上榜前十】9月17日,國際機場理事會ACI在發布的世界機場交通報告中公布了最新的全球機場客流量排名,美國喬治亞州的哈茲菲爾德-傑克遜亞特蘭大國際機場中國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杜拜國際機場位居前三,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和日本東京國際機場分別位居第四第五
  • 它是唯一進入全球最佳機場50強的中國北方城市機場,超越首都機場
    近日,英國知名航空公司以及機場質量測評權威機構Skytrax發布了2020年度全球最佳機場排行榜,由全球航空旅客投票,選出了前100位的機場。中國作為民航大國,有10個城市的機場進入了榜單。今年和往常一樣,西安機場已經連續多年入圍全球最佳機場50強,這與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的客運貨運吞吐量、不斷增加的國際航線、廣受好評的中轉服務以及極高的準點率是分不開的。
  • 《中國大型中轉機場中轉效率和服務分析》報告發布
    如何在航班時刻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提供高效、貼心、周到的中轉服務,增加旅客運輸量和提高航線資源利用率,對大型樞紐機場而言,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6月份,CAPSE根據2018年中轉旅客吞吐量前十二的中國機場,進行線上問卷調研,共收集7503份有效答卷,8月份發布《中國大型中轉機場中轉效率和服務分析》報告。
  • 臺灣地區桃園機場榮獲全球最安全機場排名第二
    桃機最新獲全球最安全機場排名第二名。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華夏經緯網3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中國臺灣地區桃園機場公司總經理費鴻鈞表示,桃園機場最新獲全球最安全機場排名第二名,僅次冰島。為因應未來陸客中轉赴臺,中轉客大幅成長,將打造桃園機場為樞紐機場,未來二航廈將興建膠囊旅館,以時間分時段計價,發揮桃機最大中轉效能。
  • 世界十佳機場,4個在日本,1個在中國,前100名中國有10個
    比2019年排名上升五名。也就是改名前的荷蘭,位於荷蘭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距離市中心僅15公裡,是世界上距離市中心第二近的大型國際機場,歐洲第四大機場,歐洲飛機運行最繁忙的機場,同時機場也是一個火車站。史基浦機場累計一共獲得超過120個各種類別的國際獎項。第八名,日本中部國際機場。比2019年排名後退兩名。
  • OAG:航班中轉時間增加全球Top 50機場國際航班中轉旅客將減少7000...
    根據OAG的分析,如果國際航班的最短轉機時間延長至2個小時,那麼國際航班的中轉效率會下降近20%。航班最短中轉時間(MCT)是航空公司幫助旅客形成航班中轉的重要依據,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飛機在中轉時需要進行有效清潔以及對乘客實施新的衛生規定,都無疑需要飛機在地面停留更久。
  • 國際大型樞紐機場最新排名出爐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英斌 編譯報導:全球航空數據分析機構英國OAG公司近日公布的2019年版「OAG大型樞紐機場國際指數」顯示,胡志明市新山一國際機場在全球國際航線中轉能力前50機場的排名中居第43位,在亞太地區的排名居第13位。國際大型樞紐機場排名,是對起降於該機場航班的最終目的地數與乘客可在6小時以內轉機的國際航線定期航班數之間的比率進行比較後得出的。
  • 全球最健康機場排名,北美這些機場躋身前十!
    旅行預訂網站Netflights最新公布2019年全球最「健康」機場排名,溫哥華國際機場(YVR)和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YYZ)躋身第6和第8。全球最健康機場排名中,溫哥華國際機場與多倫多皮爾遜機場分別排名第6和第8。
  • 全球樞紐機場連接度指數排名分析
    同時巴西聖保羅瓜魯柳斯國際機場(GRU)也躋身前50。歐洲倫敦希思羅機場(LHR)是歐洲排名最大連接度樞紐機場,全球排名第十三位,遠遠領先於排名第35位的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機場(FRA),以及排名第43位的巴黎戴高樂機場(CDG)。
  • 桃園機場貨運量增加6.2% 首度擠進全球前10名
    原標題:桃園機場貨運量增加6.2% 首度擠進全球前10名  中新網3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國際機場協會27日公布2014年全球機場客貨運量排名,桃園機場貨運量達到208萬噸,比2013年增加了6.2%,也從原本的第15名一口氣躍居第10名,首度搶進前10名。
  • 全球十大客運機場,三個在中國,吞吐量相當於兩個日本
    2017年十大客運機場排名出爐,其中亞洲佔據五席,美國三個,歐洲兩個。中國三大機場上榜,分別是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和香港機場,吞吐量合計約兩億四千萬,相當於日本人口的兩倍。2017年戴高樂機場旅客吞吐量6947萬人次,位列全球機場第10位。9、上海浦東機場浦東機場是五個上榜的亞洲機場中面積最大的,40多平方公裡面積比澳門還大不少。2017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位列全球第9。
  • 2017全球機場大排名,中國機場11家入榜~
    Skytrax從去年7月至今年2月以問卷的形式收集了全球1300萬旅客的意見,覆蓋全球550個機場,評分指標包括登機及轉機服務、購物體驗、機場保安及入境安排等。2017年全球前十最佳大機場第1名:新加坡——樟宜機場
  • 打臉中國媒體!達拉斯機場是5月、6月全球最繁忙機場!同時也是上...
    成都機場5月起降:25299 6月起降:27028 達拉斯機場5月起降:27230 6月起降:30452 在機場吞吐量方面,2020年上半年,亞特蘭大機場仍排名全球第一(前5個月2201萬人次)
  • 上海浦東機場貨運距離稱霸全球有多遠?
    □本報記者 柏蓓  根據國際機場協會(ACI)最新發布的全球機場排名,上海浦東國際機場2013年貨運吞吐量居全球第3位,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香港赤臘角機場和美國孟菲斯機場。浦東機場在前幾年就放話出來要趕超他們,成就霸業。但如今已經連續6年排名世界第3。
  • 揭秘全球「勞模機場」:中轉模式撐起客流,達美航空貢獻70%
    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為例,2019年,首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再次突破1億人次,是中國最繁忙的機場;截至12月30日,首都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達81.42%,較去年同期提高了1.42個百分點,創10年來最好成績。不過,首都機場並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而是排名第二。排在首位的是美國哈茨菲爾德-傑克遜亞特蘭大國際機場。
  • 浦東機場如何實現貨運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一?
    ,2005年全球排名第8,連續超越韓國仁川、日本成田、美國安克雷奇成為世界第三大貨運機場。  依據上海機場「十二五」規劃,上海機場的貨運吞吐量將達到500萬噸-550萬噸,躍升至全球第一。為此,上海機場制訂了貨運「爭創第一」的行動方案,明確了43項行動任務,進一步增強浦東機場的國際門戶樞紐能力,推動浦東機場年貨運吞吐量全球排名快速提升。
  • 全球機場客流量最新排名出爐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英斌 編譯報導:總部設在加拿大蒙特列爾的國際機場理事會(ACI)近日公布了全球機場客流量最新排名,美國喬治亞州的哈茲菲爾德-傑克遜亞特蘭大國際機場連續21年奪得該項排名桂冠。亞特蘭大國際機場2018年全年的旅客吞吐量達1.07億人次,比上年增長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