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格米人是非洲中部的一個民族,他們成年之後的身高通常在130~140cm之間,"俾格米"這個詞源於希臘語中的"侏儒",雖然俾格米人皮膚跟其他非洲人無異,但卻是獨立於四大人種之外的一個獨立人種。
非洲叢林中動植物資源豐富,世代在叢林中生活的俾格米人擅長狩獵和採集,叢林中取之不盡的自然資源保證了他們吃喝不愁的生活,這也是他們族群能生存到今天的原因。
生活在非洲叢林中的也有其他的族群,他們中的一些人認為吃了俾格米人的內臟能提升自身的力量,這讓他們經常遭到其他部落的追殺,為減少外出捕獵時的風險,俾格米人會成群出動,遇到危險時能相互照應。
在最原始的叢林中生活的他們,過著最簡單最原始的生活
在非洲的原始密林中生活的俾米格人們,男人外出狩獵,女人在家看守火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每家都有自己搭建的茅草房子,通風而涼爽,冬暖夏涼。
男人回到家後,與大家分享今天的獵物,女人則負責生火燒烤,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大自然賜予他們的禮物。
想吃魚可以到附近的河流捕獲,想吃豬肉可以設置陷阱抓野豬,想吃椰子則可以到海灘撿;孩子們嘴饞了隨手就能抓來昆蟲燒烤,而且森林裡到處都是野果,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摘。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沒有任何生活壓力,俾米格人活得簡單而快樂。這種世外桃源式的生活有沒有吸引到每天為生活奔波得焦頭爛額的你呢?
森林之子們與現代人的最大不同,除了身高之外,還有發育期的不同
剛出生的俾米格人,身高體重與我們現代人的新生兒區別不大,但是在0到3歲的時間裡,俾米格人成長得非常慢,儘管三歲之後俾米格人的發育速度逐漸跟上現代人,但這並沒有讓他們的身高能發育到現代人的正常水平。
出生後的前三年基因表達的差異,造成了俾米格人身材矮小的現狀,這說明俾米格人並不是發育畸形的人種,而是大自然用基因差異賦予的多樣性。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俾米格人8歲就發育成熟,可以開始生兒育女的"徵程",他們成家立室,擔負起了繁衍後代的任務。而在我們8歲的時候,還是天真無邪的小孩子,還在上小學,在學校裡嬉笑打鬧,回家當"小皇帝""小公主"。
俾米格人早在這時候就負擔起養家的責任,在外守家打獵,在內相夫教子。
俾米格人矮小的身材和早熟是劣勢嗎在炎熱的赤道叢林裡,快速地排出體內的熱量是非常關鍵的,這與個體的體積和皮膚的表面積有關,身材矮小的俾米格人在這方面有獨到的優勢。
在狩獵和戰鬥中,俾格米人表現出極其出色的耐力和爆發力,在炎熱潮溼的熱帶叢林裡,矮小的身材並非進化中的失敗,而是他們在叢林中立身的優勢,正如他們自稱的"森林之子"。
過早的成熟,也是他們在叢林中生存的優勢之一
俾格米人的平均壽命在30到40歲之間,在叢林中生活難免會發生意外,或在狩獵中失手從樹上跌下,或在急湍的河流邊失足,或意外被毒物傷害。
原始叢林中並沒有現代社會裡完整的醫療系統,就算是一場小小的發燒感冒,都可能要了俾格米人的性命。所以能早早地發育成熟,並且生下新生代延續族群,大大地降低了生存的風險。
上帝給了他們矮小的身材,但卻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生存能力。你眼中所看到的缺點,在另外一個角度看來卻是上帝賦予的無比珍貴的禮物。
俾格米人雖然生活於原始的部落,但他們卻非常愛乾淨,搭建的小屋裡收拾得整整齊齊,每天會到河裡嬉水洗澡。他們嚴格遵守一夫一妻制,會對自己的對象忠誠到老。
他們神秘,淳樸而善良。政府曾幫助他們融入現在社會,但他們卻非常珍惜現在在叢林裡安穩的生活,拒絕了政府為他們在小鎮上建造的房子。
現在不少遊客會到叢林裡拜訪俾格米人,會給他們贈送隨身攜帶的糖果和麵包,收到禮物的森林之子們也非常樂意接待遊客,會給他們表演部落獨特的舞蹈。
就像格列佛遊記裡的小人國一樣,俾格米人對外界充滿好奇,卻也非常熱愛自己的生活。希望俾格米人能在政府的幫助下能有更好的醫療條件,將獨特而神秘的部落文化更好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