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捕蠅草

2020-12-07 銅陵新聞網

我有一個特別的「朋友」,它是一株植物,我每天都悉心照料它。上學時,我把它挪到陽臺上曬太陽;放學時,我總是第一時間去看它。它的名字叫捕蠅草。

我第一次知道這個朋友的名字是爸爸媽媽帶我去新華書店看書的時候。我當時翻到一本書名叫《會吃動物的植物》,一下子就被裡面的捕蠅草吸引住了,特別是它那酷似貝殼的「大嘴」捕蟲夾讓我很好奇。我認真地讀起來,並了解到它的生活習性和捕蟲特點。回到家,我讓媽媽幫我網購一株,嘿,沒想到,還真有賣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讓它成為我的朋友。

過了幾天,包裹就到了。我急忙拆開看,根本不像我想像的那麼大,看上去只有我的小拇指指甲蓋那麼點兒大,「大嘴」裡還是嫩綠色的,沒有一點成熟的樣子。我想:它會不會餓著了?要不要捉點蟲子餵它呢?媽媽讓我看看說明書,上面介紹了捕蠅草前期是靠光合作用來成長的,偶爾餵點飛蟲算是加餐。我趕緊把它搬到陽臺上,給它曬個快活的「日光浴」。

十天過去了,貝殼似的捕蟲夾明顯長大了不少,裡面的顏色也從開始的嫩綠變成了粉紅色,身旁還長出了一個小捕蟲夾。就這樣,這株捕蠅草陪伴我九個月了,我早上給它曬太陽,中午給它澆水,晚上再給它噴點營養液。在我的精心照顧下,捕蟲夾越長越大,已經和爸爸的大拇指甲蓋差不多大了,裡面的顏色也從粉紅色變成了深紅,而且也能自己捕蟲子了。

一個星期天的中午,我在陽臺上靜靜地看著它。突然,一隻小蒼蠅被它的味道吸引過來了,慢慢地飛進捕蟲夾,似乎在舔蜜。我瞪大眼睛,看著蒼蠅兩次碰到了裡面的絨毛機關,「大嘴」一下子合上了。儘管小傢伙在裡面掙扎,可是也沒辦法出來了,等到下午,裡面的蒼蠅徹底不動彈了。又過了一段時間,「大嘴」張開了,裡面只剩下一個小黑點了。

這就是我的植物朋友,一個奇特的朋友。

市田家炳小學校園小記者潘明赫

指導教師餘亞男

相關焦點

  • 捕蠅草
    捕蠅草能捉蚊子。這是曹兄說的,說得那麼堅定,那麼斬釘截鐵。
  • 維納斯捕蠅草你真的了解嗎?維納斯捕蠅草知識科普
    維納斯捕蠅草,拉丁名為Dionaea muscipula,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石竹目、毛膏菜科的一種植物。它是一種生在卡羅萊納州南北沿岸沙地的食蟲植物。其花朵直接從根部生長出來,而花柄則從玫瑰狀的花瓣中央直接伸出。
  • 捕蠅草養殖中的注意事項
    實踐中廣大盆友們都建議大家使用純淨水或者是雨水來種植捕蠅草,。       其次我們要考慮的是栽培的介質問題,一般我們買回來捕蠅草的時候,大多是商家將幼嫩的小苗栽培到介質中不久,若果當時選擇的介質有問題的話,捕蠅草根系適應不了新的介質,也會產生我們上面說的問題。
  • 捕蠅草的種植要求
  • 沼澤缸素材小百科—捕蠅草
    其主要特徵就是能夠很迅速的關閉葉片捕食昆蟲,這是種和其遠親豬籠草一樣的食肉植物,在茅膏菜科捕蠅草屬中僅此一種,屬於維管植物的一種。盆栽可適用於向陽窗臺和陽臺觀賞,也可專做栽植槽培養;捕蠅草被譽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捕蠅草獨特的捕蟲本領與酷酷的外型,使它成為了最受國內寵愛的食蟲植物。
  • 夏天蒼蠅蚊子多,養上盆「捕蠅草」,有趣又好玩
    捕蠅草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植物,它頂端的兩片「葉夾」內能分泌蜜汁引誘蚊蟲,並捕食後將其消化吸收。夏天家裡的蒼蠅、蚊子開始多了,如果養幾盆這樣的捕蚊草,每天也能捕捉許多的蒼蠅、蚊子,而且還非常的有趣味。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如何養好有趣的捕蠅草吧。
  • 捕蠅草怕凍嗎?冬天怎麼養?
    生長習性捕蠅草捕蠅草偏好在水分充足以及酸性的環境下生存。捕蠅草自種子萌發後,經4~5年便可成熟開花結果。若照顧良好捕蠅草至少能活20~30年。夏天捕蠅草葉片下部細長並向空中伸展,其他季節的葉片下部又短又寬並貼於地面。光照充足時夾子內側會呈現淡紅色,入秋後夾子呈紅色,冬季休眠時葉片基本枯萎。一、最低溫度捕蠅草的冬季的時候,不能將它的溫度低於0度以下,如果低於0度以下就會造成休眠,嚴重的話還會造成植株死亡。
  • 以蚊子為食的可愛肉肉,長著貝殼的捕蠅草,你值得擁有
    今天咱們就來介紹一個可以捕捉蚊蠅的,食人花的近親——捕蠅草。捕蠅草的原產地為北美洲,這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植物,它的根莖非常短,在植株的頂端長著一個類似於貝殼的捕蟲夾。因為捕蟲夾的周邊有著長長的尖尖的刺。所以讓捕蠅草的外形長得有些像食人花。大家可千萬別小瞧了這個類似於貝殼形狀的捕蟲夾,它能夠分泌一種蜜汁,這種蜜汁對於蚊蟲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 世界最著名的食肉植物之一-維納斯捕蠅草
    維納斯捕蠅草(學名:Dionaea muscipula)是毛膏菜科,捕蠅草屬食蟲植物維納斯捕蠅草葉片的合攏速度奇快,時間不到一秒。由於維納斯捕蠅草過於稀有,因此,儘管關於食肉植物的故事廣為流傳,但早期的一些植物學家還是懷疑它們的存在。生長環境那麼維納斯捕蠅草又為何以昆蟲為食呢?其實捕蠅草和其他植物一樣,通過光合作用這一過程獲得很多養料。
  • 捕蠅草夾子發黑莫忽視,找準原因及時解決,小夾子翠綠又好玩
    導語:捕蠅草是一種比較好玩的小盆栽植物,夾子不但可以觀賞,還能捕捉各種小昆蟲,給我們帶來樂趣。在養護捕蠅草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夾子發黑的現象。捕蠅草夾子發黑是生長出現問題的一種表現,要及時找到原因解決。否則發黑的夾子越來越多,最終整株枯死,救無可救。在捕蠅草夾子剛一發黑時,能救活的可能性有95%以上。
  • 食蟲植物|捕蠅草的鑑賞與栽培養護
    在眾多的食蟲植物當中,豬籠草和捕蠅草是最為常見的,也是非常受市場歡迎的觀賞植物。其中豬籠草全屬有170種,園藝品種超過一千餘種,而我國僅僅有1種分布,產自海南和廣東,其他皆為引進品種。而捕蠅草屬於單種屬植物,僅僅有1種,原產美國卡羅萊納州,現在銷售的多為栽培變種。
  • 吃蟲子的草-捕蠅草和豬籠草
    捕蠅草捕蠅草它是一種非常非常有趣的食蟲植物,
  • 長相最特別的食肉植物,捕蠅草要怎麼養才能長更好?
    捕蠅草是我見過最特別的一種植物,它她就是最不尋常的植物之一,並不是因為長相怎麼樣?而是因為它能吃蒼蠅,它也成為了世界上最有趣的植物之一,如果家裡有小孩,不妨養一盆捕蠅草。捕蠅草在常年溫暖溼潤的環境下會長得特別好,它的植株並不是很高大,很適合養在一個比較小的容器裡,最關鍵的就是養護的位置,捕蠅草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生長良好,在半陰處也能維持生存,當然就不能養在過度遮陰處,如果家裡沒有陽光,那肯定是養不好捕蠅草的。
  • 捕蠅草養一盆,夏季作用可非常大!
    捕蠅草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它原產於美國,捕蠅草的葉片可以像貝殼一樣隨意開合,出暖花開的時候,正好種一盆捕蠅草,到了夏季就能夠派上用場了。1.光照捕蠅草需要大量的光照,栽培的時候需要儘可能放到光照下養護,至少是散射光充足的地方,如果栽培的光照不足,則考慮使用人工照明來補充。
  • 捕蠅草:國內最受歡迎的生物,捕食昆蟲造福人類,你種了嗎?
    像捕蠅草,當小蟲進入的時候能夠快速的關閉葉片捕食昆蟲,捕蠅草雖然原產於北美洲,但是在國內卻是最受歡迎的生物。在很多人的想像中,食肉植物是能把歡蹦亂跳的動物牢牢抓住然後慢慢吃掉的奇幻生物,這種印象估計是從恐怖和科幻作品中得來的。實際上,絕大多數食肉植物都不會動,或者只能進行很小幅度的運動,依靠黏液和陷阱守株待兔,捕蠅草就是這麼一種存在。
  • 捕蠅草養護簡單,還能殺滅害蟲,是家庭養護首選
    捕蠅草是一種既奇特又有趣的植物,細細的枝幹上面有兩片扇貝一樣的葉片,一旦有昆蟲進入,兩片「扇貝」會快速將昆蟲夾住,並分泌出汁液將其消化吸收。現在已經四月下旬了,隨著天氣逐漸變熱,各種蚊蟲也開始出來活動,此時養一盆捕蠅草,可以幫助消滅蚊蟲,實在是不錯的選擇。
  • 捕蠅草要如何養護才能生長得更好?
    捕蠅草是茅膏菜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別稱:維納斯捕蠅草,食蟲草,捕蟲草,蒼蠅地獄、落地珍珠等等。原產地是北美洲,是一種和豬籠草一樣的食肉植物,並且二者,嘿嘿還是表親呢。捕蠅草獨特具有獨特的「貝殼」捕蟲夾,外表比較拉風,成為世界人民最愛的食肉植物。
  • 將口香糖放進捕蠅草嘴裡,3秒後竟吹起泡泡?鏡頭記錄搞笑一幕!
    將口香糖放進捕蠅草嘴裡,3秒後竟吹起泡泡?鏡頭記錄搞笑一幕!在自然界中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只要我們用心的去觀察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快樂。將口香糖放進捕蠅草的嘴裡,三秒後竟然吹起了泡泡,鏡頭記錄搞笑一幕。捕蠅草作為一種食肉植物,相信很多人都養過,在養捕蠅草的過程中有人就喜歡時不時地拿東西去挑逗一下捕蠅草。因為捕蠅草的頭部有一個類似於貝殼形狀的嘴巴,而且嘴巴周圍還長有很多小刺,裡面能分泌液體,當有蟲子不小心飛進去之後就能以極快的速度將其夾住,並消化吸收。
  • 給捕蠅草餵辣椒醬會怎樣?網友:願天堂沒有辣醬
    給捕蠅草餵辣椒醬會怎樣?網友:願天堂沒有辣醬網羅天下趣事 縱觀世界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捕蠅草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草本植物,它們從來都不是被動地獲取營養,而是主動出擊,直接將蒼蠅 蚊子等小昆蟲吃進去。但是當捕蠅草到了老外的手中,有的時候也會身不由己。給捕蠅草餵辣椒醬會怎樣?場面差點失控,捕蠅草表示願天堂沒有辣醬!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捕蠅草作為一種食肉植物,可以說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能夠靈活開合的捕蟲夾,不僅可以捕捉到各種各樣的昆蟲,而且還能吃下許多特殊的食物。
  • 種幾盆適合孩子養的最有趣植物,含羞草、捕蠅草和孩子們一起種植
    有的時候看我在院子裡忙碌,孩子們也會湊過來,畢竟這方寸的空間也成了他們上網課之餘片刻的休閒場地。有一次我問孩子,你想種什麼植物?他們的回答是要種最有趣的植物,孩子們的視角果然不一樣。我當即便想到了這幾種。推薦一、含羞草含羞草在孩子們的眼中有著一種非常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