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單田芳老劍客的經典評書《白眉大俠》中,單老劍客經常提到:
這老西兒徐良和小達摩白雲瑞的能耐仿上仿下,就高那麼一頭髮絲兒,但是,就是這麼一頭髮絲兒,白雲瑞就很難超越。
書中也多處交代,無論是在能耐,還是人望,威信等方面,徐良都壓著白雲瑞一頭。就好像諸葛亮和周瑜,雖然也有「一時瑜亮」的說法,但是在把《三國演義》當成正史來看的吃瓜群眾眼裡,周瑜就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二
回到「良瑞之爭」,那麼,這一頭髮絲兒的距離究竟是怎樣產生的?
搞清楚這個問題,對於我們行走江湖,做出業績,大有裨益。徐良之高過白雲瑞,大概說來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原因:
1,二人性格和心態不同,徐良謙遜謹慎,團結活潑。而白雲瑞心高氣傲,嚴肅緊張。書中多處提到,老西兒這個人就是謙虛,謙虛就好學,好學就多長進。
反觀白雲瑞,那驕橫跋扈的勁兒,估計僅次於他老爹,著名偏執狂患者白玉堂。白玉堂的渾勁兒幾乎已經到了可以放棄治療的地步。具體表現就是,弱雞我殺之。高手我不服,打不過就抹脖子上吊。
好在白玉瑞症狀輕一些,即便如此,在八寶疊雲峰,三仙島等戰鬥中,也都差點因為莽撞而斷送性命。
2,堅持。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白眉徐良之所以高人一頭,在於在練武方面,三五更的功夫從不間斷。
一個著名案例是,徐良活捉紫面金剛王順之後,扶著老爹徐慶的棺槨回鄉安葬,順便陪伴老娘。那麼在老家得空的功夫做點什麼呢?打會王者榮耀吧?那肯定不能。
徐良的做法是每日夜裡,在後院的空地上練習刀法。這一幕恰好被飛天魔女龍雲鳳看到,心生喜愛,嗯,這廝雖然長得磕磣點兒,但確是習武之才。
於是傾情傳授二十四路魔山劍法,之後徐良正是施展此劍法,才力勝金掌佛禪僧,斷去其一條胳臂。
再看白雲瑞,除了學藝之時下過的苦功,再無其他記載。
3,學習意識不同,要搞清楚的是,學和習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學是了解新知識新技能,習是實踐所學的知識技能。
在昆汀導演的《無恥混蛋》中,由布拉德皮特飾演的惡棍,總是喜歡在黨衛軍的額頭刻上納粹的獨家logo「卐」,他洋洋自得的說:知道偶為什麼刻滴這麼好嗎?答案是「practice」,即練習。
無獨有偶,二戰中憑著一桿獵槍,狙殺505個蘇軍的芬蘭戰神,在被人問到,先生,請問您是如何練得如此厲害的神功呢?戰神的答案也是:多練習。
徐良比白雲瑞出道早幾年,練習的機會自然多一些。
此外,徐良在看到旁人打仗之時,總是在旁仔細觀察,用心鑽研。這也是隨時隨地刻意學習的表現。
4,學習的方法也不同。徐良用的是當今流行的費曼學習法。也就是教學相長。在教授徒弟的過程中,實現自己武藝的提升。
而白雲瑞,是沒有徒弟的。
5,戰鬥策略不同。徐良的優勢在於,遇弱固強,遇強更強。為什麼呢?主要徐良能耐的彈性特別大,一般毛賊固然不是對手,那麼遇到強敵之時,徐良可以詐,可以逃,緊要關頭還可以送對方槽子糕和江米條兒當禮物。
白雲瑞對徐良的評價是:
我三哥往往在談笑之間,就打了勝仗。
反觀白雲瑞自己,則遠遠不行,只能以硬碰硬。經典案例是在八寶疊雲峰的後山,白雲瑞遭遇飛天神魔陸青,一動上手就發現遠非陸青敵手,危難關頭只能使出防身絕招自保。
就在白雲瑞閉目待死之際,徐良發出一聲怪笑:呃兒嗯嗯~,驢球球的,陸青不要猖狂,三老子到了。隨後也不管陸青要不要,就熱情送出幾十顆飛蝗石,打的陸青眼冒金星。老西兒抓住這機會,一刀將之劈為兩半。
6,職業發展路徑不同。徐良除了刻苦提升業績能力,還不斷提升自己的領導力,所以算得上是一個帥才,既能獨當一面,又能統帥群雄。所以,在開封府的多次戰役中,徐良都是當仁不讓的統帥。
而白雲瑞,則更適合做一個先鋒官,或者兵王之類的人物。
7,個人影響力不同。江湖上提到白眉徐良,那都是又敬又畏,而且基本都是心服口服外帶佩服。這主要是老西兒能耐大,性格好,處事得體所致。
而提到白雲瑞,眾人首先是「畏」,然後是長得好看。如此而已。
三
以上,這麼綜合一考量,白眉徐良比玉面小達摩白雲瑞高的可不是一頭髮絲兒。而是從能耐,人緣,處事方式,到最終影響力,全面壓制。
所以,哥哥兄弟,行走江湖,還得向老西兒學啊。
(本號正在連載《白眉大俠》續集,講述白眉徐良和房書安回到山西原籍之後發生的故事,歡迎各位俠劍客關注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