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河道清淤施工隊挖出淤泥後兜一圈又回填

2020-12-16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這樣的河道清淤,真讓人看不懂!

  清淤船正在河裡挖淤泥。

  每年夏季,南京都要面臨防汛的壓力,政府在非汛期都會投入巨資疏通河道淤泥。

  然而,前不久有不少市民向揚子晚報記者反映,位於南京市雨花臺區的秦淮新河水利樞紐附近,有一支河道清淤的施工隊伍,竟然一邊清淤,一邊又將淤泥回填進河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記者進行了一番走訪調查。可各個相關單位,誰也沒給出個「靠譜」的答案。

  看不懂的怪事

  淤泥挖出後 兜了一圈又填回河道

  11月2日,根據知情人士的指引,揚子晚報記者來到了位於南京市雨花臺區雨花經濟開發區內的秦淮新河水利樞紐。從岸邊看過去,河裡有幾艘船隻正在進行清淤作業。清淤船上的大鏟子從河中挖起泥漿,並裝載到一旁的裝載船中。

  周邊居民告訴記者,大約一周前,這些清淤船就開始在河中作業,最多的時候可能有十幾艘船同時開工。在河岸的另一邊,記者發現一個巨大的泥漿池。現場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處河道正在進行清淤作業,船上的挖掘機將河道內的淤泥挖出,裝載到一艘專門盛放淤泥的船上,再運送到河道另一側,通過泥漿泵將淤泥抽出,存放至臨時的淤泥泥漿池內。

  然而,知情人士的指引卻讓記者發現了施工中的異樣。這幾艘裝載淤泥的船並未按照「先挖後運」的這個流程來進行操作,而是在水面上繞了一圈,行駛到河道中央,再由一臺黃色的挖掘機,將堆放的淤泥又重新填回了河道內。

  這讓記者感到十分詫異,既然是清淤工程,為何又將清理出來的淤泥回填進河道內呢?

  聽聽他們怎麼解釋

  監理單位 河床有斷面,用淤泥填節省成本

  記者隨後找到了清淤工程的監理單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處的河道臨近一個閘口,閘口一開閘放水,河道處被衝開一個斷面,落差約為兩米。因為河道內河床斷面出現高低差,所以施工單位才用淤泥進行回填。「本來應該是用石頭進行填補。」一名工作人員稱,但這樣做成本太大,因此才選擇了先用淤泥覆蓋再拋石的做法。

  那麼,如此節約成本的行為,是否規範呢?清淤工程監理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每一步都這麼計較,那工程就不要做了。這名負責人稱,因為工期比較緊,施工方案是一邊做一邊制定。並且,具體情況還要找施工單位,因為具體施工方案並沒有上報監理方。既然施工方這麼做了,那應該是施工方的責任。

  管理單位 其實斷面處不處理無所謂

  隨後,記者來到這段河道的管理單位,也就是江蘇省秦淮新河閘管理所。據了解,這家單位正是此次清淤工程的甲方。江蘇省秦淮新河閘管理所黨支部書記張宜亮告訴記者,河道斷面確實存在高低,為了讓斷面平整一點,因此他們選擇把左岸的淤泥回填了一點。不過,如果不填也沒關係,因為河道會重新積累淤泥,斷面會因為新的淤泥而慢慢變平整。

  同時,張書記也表示,目前,這項施工沒有制定出相關的施工方案。

  施工單位 先否認回填,後來又改口

  真相到底是什麼?

  暫無明確答案 本報將持續關注

  將淤泥挖出後又回填至河道中,相關人員給出了以下幾種說法:1,河道有斷面,回填淤泥有助於填平落差;2,幫助船隻靠岸;3,不可能有挖出的淤泥再回填;4,斷面處不處理也無所謂;5,施工沒有制定相關方案,也沒有報批。

  那麼,挖出的淤泥再回填入河道中,這樣的做法到底符不符合相關規定,常規的做法又應該是什麼?帶著這樣的問題,揚子晚報記者來到了管理站的上級主管部門江蘇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處。管理處辦公室副主任陳大衛告訴記者,由於信息中心一位姓吳的主任出差,因此,採訪一事無法匯報,只能請記者改日再來。

  挖出的淤泥究竟能否回填入河道中,記者帶著這樣的問題層層採訪,從施工方到主管單位,但是始終沒有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對此,本報將繼續關注。

  既然斷面處不處理無所謂,施工方為什麼這樣做?記者又找到了施工方江蘇興水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負責人姬國才告訴記者,秦淮河樞紐在下雨天會開閘放水。一放水,此處的河道就會形成一個迴旋,淤泥就會淤積。秦淮河裡面如果再發大水,那就來不及排水,所以就要清淤,把多餘的淤泥給清掉。

  那麼,為什麼把左邊的淤泥挖出來,又回填進去呢?面對記者的質疑,姬國才一口否認了記者的說法。他表示,作為施工方只是把淤泥挖出來,再運到岸邊的沉澱池中,挖出來的淤泥再回填到河裡是絕對不可能的。看到記者所拍攝的招牌和視頻後,姬國才又改口稱,也有可能是施工的一種工藝,將淤泥回填在靠岸邊處,為了方便船隻靠岸,靠岸後再將淤泥清除。(季宇軒)

(責編:馬曉波、張鑫)

相關焦點

  • 這樣的河道清淤,真讓人看不懂!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季宇軒 文/攝看不懂的怪事淤泥挖出後 兜了一圈又填回河道11月2日,根據知情人士的指引,揚子晚報記者來到了位於南京市雨花經濟開發區內的秦淮新河水利樞紐。從岸邊看過去,河裡有幾艘船隻正在進行清淤作業。清淤船上的大鏟子從河中挖起泥漿,並裝載到一旁的裝載船中。
  • 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
    一、清淤準備 1.1 合理規劃任何工程施工之前必須進行總體規劃,這樣才能夠保證工程有條不紊的開展。清淤工作需要再施工之前進行工作安排和規劃,包括對施工資源的分配,工程招標,工程合同審定,工期安排,其他輔助設施的確定等等。
  • 名為「河道清淤」,實為「瘋狂採砂」?
    隨後,質疑溮河治理過程中只開採河砂不管淤泥的網帖開始出現,有網帖說:信陽市溮河系統治理工程,打著清理河道淤泥的名義非法盜採河砂,施工方沒有清運淤泥,而是把下面的河砂挖出銷售,再把垃圾和淤泥填埋,每天都有工程車進出把河砂拉走販賣。
  • 中小河道清淤技術,總結的太全了!
    中小河道的淤泥現狀過去中小河道廣泛存在「挖河泥」的冬季作業,並有將挖出來的河泥進行漚肥後作為肥料使用的習慣,這種習慣很自然地解決了淤泥的去向問題。相對於湖泊而言,城鄉河道的環保清淤工程可稍微粗放一些,因為河道本身的流動性和交換的特點,施工的精度和二次汙染防治的要求都沒有湖泊敏感。目前環保清淤工程在淤泥的處理方面普遍採用了堆場堆放的模式,清淤產生的泥漿先進入堆場存放,在沉澱以後進行土地還原或者進行處理利用。
  • 復墾肥土 制磚煉炭 河道淤泥多渠道尋出路
    「五水共治」進入攻堅期,全省各地的清淤工作如火如荼,但疏浚河道後的淤泥如何處理一直是個難題,如何提高清淤效率、加大淤泥的資源化利用、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全省各地動足了腦筋。  目前,我省清淤疏浚主要有抓斗式挖泥、水力衝挖和絞吸式挖泥三種方式。在金華婺城區「十裡長湖」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大型一體化生態清淤機將水底的淤泥絞吸上來,輸入管道沉澱脫水。
  • 金寨一河道有人在偷採河沙?相關部門稱系河道清淤
    對此,金寨縣相關部門負責人稱,採挖河沙是為了清淤,並非偷採。對於可能影響農田環境等問題,村民一旦發現可向當地政府部門反映。村民懷疑有人偷採河沙王勇(化名)是麻河村深灣組的村民。他告訴記者,大約一周前村裡河道旁有大量翻鬥車和挖掘機開進來。「我們村位於梅山水庫上遊,目前是枯水期,水量少。」涉事河道兩旁就是村裡的農田。
  • 解析河道清淤疏浚的施工技術
    所謂水力衝挖法,就是先利用水力衝挖設備對擬清理的河道底泥進行大力衝刷,使河道底泥變成泥漿集聚到預設的低洼區域後,再用泥漿泵把泥漿吸出,通過管道輸送到一個地方堆放在一起。這種方案的優點是施工機械設備較為簡單,清淤徹底,再加上沒有中間的淤泥運輸環節,不會造成二次汙染,而且成本也相對較低;缺點是對清淤施工作業時間有要求,必須選在非汛期進行清淤。
  • 水庫淤泥滿臺「經濟部」清淤慢郎中
    臺海網3月20日訊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水情吃緊,水庫淤積嚴重,昨引起「朝野立委」關切,「立委」丁守中質疑指出,近12年(2002年至2014年)各水庫清淤量總計3250萬噸,每年平均清淤252萬噸,但南化水庫淤積率近4成,曾文與石門水庫也逾3成3,但今年總清淤目標僅381萬噸,要求「經濟部」未雨綢繆,應提高今年清淤目標。
  • 石家莊環城水系開始清淤(圖)
    燕趙都市報訊(記者蔡豔榮)12月4日,記者從石家莊市園林局了解到,環城水系河道清淤工程已全面啟動,其中西線河道清淤工作將於12月底前完成。該工程也是環城水系整體提升工程中的重要一項。12月4日下午,記者在環城水系西線與紅旗大街交口附近河段看到,清淤工作正在緊張進行。經過前期放水,河道內幾乎見不到河水;5輛小型挖掘機轟鳴著,從河底挖出淤泥,堆放在河道靠近河岸處。時間不長,河道西側已堆積了齊岸高的黑色淤泥,這些淤泥等待下一步集中清運。「淤泥最深處約0.8米,淺的也有0.2米。」
  • 河道淤泥製成「泥餅人」
    來一杯暖暖的「薑餅人」咖啡(用麵粉、雞蛋和肉桂粉等製作的冬季甜品)全天的心情都是美好的下面通過圖文的形式
  • 還市民一湖淨水,盤錦湖濱公園全面清淤
    一說到逛公園 ,相信盤錦人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湖濱公園,作為我市最大的公園它真是越來越美啦!近期,公園湖區將進行建園後首次大規模整體清淤改造,我們一起來看看未來的湖濱公園啥模樣。3月1日,湖濱公園湖水淨化清淤護岸維修工程於進入籌備階段,3月24日將正式開工,預計7月底完工。這是湖濱公園建成後,湖區首次大規模整體清淤疏浚。改造前:40餘年未清淤水體變差湖濱公園原本為環形河道,1972年裁彎取直後,形成了現在的湖體。公園的湖體為靜水,40多年一直未進行過清淤。
  • 河北邢臺河道疑現元代沉船 系施工隊修橋墩時發現
    河北邢臺河道疑現元代沉船 系施工隊修橋墩時發現 2017-10-2524小時保護現場   近日,有網友稱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一處河道內發現了宋代沉船,並出土了大量文物。
  • 水退一寸 清淤一寸:南京濱江岸線鼓樓段日清淤泥八十噸
    目前江邊清淤工作已經全面展開。8月13日省水利廳解除秦淮河洪水藍色預警,8月15日省防指結束我省長江防汛IV級應急響應,省水利廳解除長江江蘇段洪水藍色預警。經與氣象、水文部門會商研判,預計長江、秦淮河水位呈下降趨勢。在濱江岸線鼓樓段記者看到,大部分江邊棧道已經露出水面。大水過後,地面淤泥層普遍達30毫米,太陽暴曬,散發出一股腥臭。
  • 問政山東|淄博沂源:竟有人打著「河道清淤」幌子挖砂賣砂!
    然而問政記者到景區採訪調查時,看到沂河邊上豎起了一個大牌子,上面寫著「河道清淤施工」,僅僅是在清淤施工嗎?並沒有那麼簡單。6月29號,問政記者來到沂源縣牛郎織女景區,順著河道清淤施工的牌子望去,在不遠處的沂河河道裡不時有大貨車往來。河道清淤是指將沉積河底的淤泥清理運走,從而起到疏通河道的作用。然而多名知情人透露,這些人實際上是打著河道清淤的幌子挖砂賣砂。
  • 保定市區河道清淤進展順利,清水河清水常流!
    提醒今日(12月16日 周三)限行尾號1和6明日(12月17日 周四)限行尾號2和7限行時間:7:00—20:00市區河道清淤進展順利 清水河清水常流新聞中心記者/袁茜前段時間,我們節目曾經報導過市區內4條河道大規模清淤的消息,最近清淤工作進展順利,部分河道已經續滿了清水,河道環境大為改觀。
  • 大型河道清淤機器人,名號「吞天霸」
    大型河道清淤機器人,名號「吞天霸」,吸汙吞土,可以進行前進、後退、轉彎、下沉。這就是市場場最火熱的一款「水下清淤機器人W1300A」。吞天霸專為河道、箱涵、大壩、循環水池、市政管道清淤設計推出。清淤機器人配備攝像系統、照明系統和聲吶等傳感器系統,供客戶定製選擇,通過這些智能系統,可以實時觀測水下淤泥清理情況。
  • 泉州市區東湖公園首次全面清淤 荷花區將改造升級
    閩南網12月4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通訊員 許曉嵐)每年夏天,泉州市區的東湖公園的一池荷花,都吸引不少市民。今日,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www.mnw.cn)記者從泉州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東湖公園湖泊清淤工程已經啟動。
  • 晉江梧垵溪(新塘段)三個標段完成河道清淤工程
    昨日,記者從晉江市新塘街道了解到,梧垵溪(新塘段)C1、C2、C3標段共計1475.7米的河道剛剛完成清淤工程。  記者在現場看到,經過清淤後的梧垵溪(新塘段)C1至C3段水清岸明,寬敞的溪面像一面偌大的鏡子,藍天白雲在上面映出美麗的倒影。  新塘街道黨工委宣傳委員、梧垵溪(新塘段)河長陳欣欣告訴記者,此前,該河段淤泥積深,經過長時間的日照發酵,底泥中產生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就像水裡的「毒瘤」,對河道造成日漸嚴重的水體汙染。
  • 太倉瀏河一河道清淤發現疑似炮彈 警方及時轉移處置
    日前,瀏河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在河道清淤時,發現了疑似炮彈的物體,接到報警後,民警迅速趕往現場。根據報警人講述的情況,事發地點位於老瀏河的老浮橋附近,民警趕到現場時,河邊正停靠著一艘清淤船,聽到挖出了炮彈,附近群眾都好奇地過來圍觀。
  • 石家莊洨河人工溼地及河道清淤工程開建
    10月24日下午,在洨河河道內,石家莊市舉行洨河綜合整治工程決戰四季度誓師大會,當日,洨河生態恢復工程河道清淤及人工溼地建設兩項工程一併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