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經過一夜大雨的洗禮,昌寧的空氣格外清新,可以嗅到天空中散發的陣陣清香。
汽車沿著盤山路不停地爬山,轉過一道彎又一道彎,爬過一座山又一座山,在雲霧繚繞、遮天蔽日的森林裡穿行,各種樹鬱鬱蔥蔥,麻慄樹、水冬瓜樹、禿杉等樹木,是過去很少聽到的名字,在天堂山都能見到。
一路走來,只見在一片片紅的、白的、黃的花叢中,杜鵑花、油菜花盛開怒放。唯獨不見木蓮花。
繞過了一片森林又一片森林,還是不見木蓮花,車上的人有點著急了:「木蓮花在哪裡呀?」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昌寧土生土長的李師傅說:「三月,正是木蓮花開的季節,只是這幾天你們來得太早了,恐怕只能看到幾朵早開的木蓮花了。」
原來如此,只能看到幾朵?對於我們這些從外地來的客人們,「這幾朵」愈加顯得珍貴了。
因為木蓮花生長在高海拔地區,由於種植數量少,成長速度十分緩慢,要看到木蓮花美麗身影的機會更少。
此時,終於看到前面的車停下了,我們的車也戛然而止,車上的人忙著跳下車,循著遠處的樹林走去。我伸長脖子,踮起腳尖,向遠處看去……只見在萬綠叢中,一株紅色的木蓮花張開了笑顏,絢爛而諮意地綻放。大家紛紛拿起相機不停地按快門,「咔嚓,咔嚓」,拍來拍去,大家都只能站在遠處拍攝,誰也無法靠近這株木蓮花。
帶著些許遺憾,大家又坐上了汽車,繼續尋找木蓮花。
汽車駛出不遠,只見在層巒疊嶂的森林中,有兩株傲然挺立的木蓮花樹,每一根細細的枝條上,都頂著幾朵璨然開放的木蓮花。
這幾朵木蓮花被周圍的綠色植物包圍,只遠遠地露出它粉紅色的容顏。似乎在告訴人們:真正美麗的事物總是那麼遙不可及,那麼若隱若現。
遠遠地看木蓮花,它的花朵碩大,綴在繁茂的綠葉之上,粉紅若霞,想像它一定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它的花,開得不那麼搶眼,不那麼豔麗,卻極富生命力。在寒冷的高海拔地區生長,那是一種蒼涼久遠的帶著歲月底蘊顏色的花朵,是每個與它有緣的人眼睛裡為之一亮的生命力,在打動你的瞬間收走你的心魂……
木蓮花花朵不像牡丹般富貴,但那厚厚的花瓣如同水晶做的一樣……每一朵花,都像池塘裡的蓮花一樣,有著飽滿的花瓣,像極了蓮花的花形、花色。在旁邊,還有沒來得及盛開的花苞,一個個毛茸茸地佇立著。開在大山深處的木蓮花,有一種野趣的嫵媚,還有梅花般不懼寒冷的品格。
能與木蓮花邂逅,在昌寧大山裡這個雨霧迷濛的午後,是人生的一種緣。
這時,汽車又駛到了一片空曠的天然廣場前,只見四周一片片杜鵑花火紅耀眼,卻不見木蓮花。李明華老師說:「這裡氣候相對暖和,氣勢平坦,所以沒有木蓮花。木蓮花一般春末換葉,結實有大小年,種子靠鳥類傳播。」原來,小鳥也深知木蓮花的習性,所以不把種子叼到這裡。
沒有木蓮花,大家便在杜鵑花前拍照留影。木蓮花就是這樣,擁有拒人千裡之外的美麗,讓人無法靠近。它的美不僅僅是讓人欣賞的,更有一種內在的孤傲,一種堅韌的執著,只為真正能欣賞它品格的人而開放。
終於來到了天堂山的最高處,在這裡,又再次見到了木蓮花,大家一陣歡呼,木蓮花呀木蓮花,我又一次與你相遇了!就算霜寒露重,竟然有這芬芳的木蓮花,綻放在瑟瑟的冷風裡,靜靜地,固守著屬於自己的時光。
站在一個靜靜的角落裡,我長久地凝望木蓮花,用什麼來形容它呢?隱忍、莊重,安靜、典雅。這是它的品格嗎?在這清冷的日子裡,傾情綻放的木蓮花,成就了我心中最溫暖的意象。一種莫名的感動,瞬間便潤溼了我的眼眸。驀然發現,透過厚重的塵埃,心靈的韻律,依舊可以靈動如初。
生命的過程,不正是一朵花開的時間?春夏的歷練,漫長的等待,積蓄、飽滿、最後完成自我的開放。
回到昆明,竟然讀到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木蓮花的詩:
如折芙蓉栽旱地,
似拋芍藥掛高枝。
雲埋水隔無人識,
唯有南賓太守知。
原來,大詩人白居易用精闢的28個字,已把木蓮花的品性寫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