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宗教場所何處覓——基督教天主教堂篇

2020-12-18 央視網

  新華網北京7月22日電 北京的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多建於清代,本地或來京的海內外教徒可以在這裡舉行各種宗教儀式。

     北京基督教崇文門堂

    北京基督教會崇文門堂始建於1870年,是美國衛理公會(美以美會)在北京地區所建的第一所禮拜堂。為紀念美以美會第一位奉赴南美洲傳教的Asbury主教,定名為亞斯立堂。

    崇文門教堂是北京現存最大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整座教堂,佔地面積為8246平方米,堂內分正、副兩堂,正堂設有400個多個座位,副堂設有300多個座位。中間有可以上下活動的閘板相隔,即亦可分開,亦可聯用。整體呈半園扇形全部為木製結構,建築風格極為新穎別致。1990年,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乘坐二號線地鐵到崇文門,十字路口東北角沿著北京站方向走約50米。

    其它的基督教堂還有海澱堂、珠市口堂、缸瓦市堂等。其中,海澱堂位於海澱西大街39號。珠市口堂位於前門大街129號。缸瓦市堂位於西四南大街57號。寬街堂位於東城區地安門東大街50號。    

  天主教西什庫教堂

    又稱北堂,是原北京樞機主教公署所在地。北堂最初的原址在中南海的西畔蠶池口(原北京圖書館斜對面)。是清朝康熙皇帝的賜地,康熙帝還親自撰匾額「萬有真原」和對聯。1703年2月9日舉行開堂禮,命名「救世主堂」。

    1887年,清皇家為擴展宮廷,給價圈禁宮廷附近房地,北堂也在圈禁之內,由清廷撥白銀四十五萬兩,遷堂於西什庫。當年即在新址建大堂、主教公署、修道院及育嬰堂等。

    1985年,北京市政府決定北堂恢復宗教活動。2004年7月,主教府正式移交天主教愛國會。自去年開始,著手主教府修繕的前期工作。據了解,此項工程已列入北京市人文奧運文物修繕計劃,修繕工程計劃2年完成。

    地址:北京西安門內西什庫     

  天主教宣武門堂

    天主教宣武門堂又稱南堂,現在是北京教區主教座堂。在北京它是一座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天主堂。1605年(明萬曆33年)利瑪竇神父曾於該處建起第一座經堂,但規模很小,後由德國耶穌會士湯若望神父,於1650年建造了北京城內的第一座大教堂。

    該堂以無玷始胎聖母為主保。堂院內除神父住房外,有天文臺、藏書樓、儀器室等,皇帝賜匾「通微佳境」,稱湯若望神父為「通微教師」。

    宣武門教堂現在是主教府、教區、市愛國會和教務委員會所在地。「一區兩會」的許多重要工作機構也設在這裡。

    地址:前門西大街141號     

    天主教王府井教堂

    又稱天主教東堂。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皇家賜給利類思、安文思二位神父一所宅院和空地,修建一堂,規模不大,奉若瑟為主保。被稱為北京城內第二教堂。1720年地震,房屋倒塌,次年重修。堂內有朗世寧所繪聖像多幅。1807年(喜慶十二年)神父們因搬運堂內圖書,引起火災,將房屋燒毀,教堂無恙。不久,教堂被責令拆除,東堂遂廢。1884年經田類思主教向國外募捐巨款,重建大堂。1900年6月13日再次被毀,1904年又重建,即今之天主堂。

    1966年8月21日,東堂關閉。1980年開始修復,同年12月24日正式開堂。2000年,市政府撥巨款對東堂進行全面整修,擴建堂前廣場.改建後的王府井教堂成為了北京街頭一處新的景觀。

    地址:東城區王府井大街路東     

  天主教西直門教堂

    西直門天主堂是天主教北京教區四大堂中建成最晚的一座教堂。

    西直門堂始建於1723年(清雍正元年),由德理格神父主持修建。西堂奉聖母聖衣為主保,是一座典型的哥德式教堂。

    1811年(清嘉慶十六年),清政府下令允許在朝中供職的外國傳教士繼續留居北京,其他人必須遷居外地,不許傳教,違者將驅逐出境。就在同一年,西直門堂4位神父被驅逐出境,教堂被拆除。1867年(清同治六年),西直門堂獲重建。1600年6月15日再次被毀,1923年重建。1994年,在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下,西堂重新開放,恢復了正常的宗教活動。

    地址:北京市西直門內大街130號     

    東交民巷天主教堂

    東交民巷天主堂,又稱聖彌厄爾教堂。東交民巷天主堂始建於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佔地面積2656.4平方米。教堂為哥德式建築,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交民巷天主堂的規模雖然小,但是它在造型上別具特色,小巧玲瓏,建築風格卻非常講究。聖堂東西兩面牆上裝有清末從法國進口的彩色花玻璃。堂內頂部為斜坡型,上覆灰筒瓦,均為琉璃瓦。堂頂部用肋狀拱券以增加高度,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聖堂東西寬三間,南北進深十四間,內有圓柱支撐,地板也為花磚甬道。從建成至今近100年來,未遭到任何災害性破壞,保存的比較完好。

    教堂經過再次整修,於1989年12月23日重新開堂,定名為北京教區東交民巷天主堂。

    地址:東城區東交民巷甲13號。

責編:汪蛟龍

相關焦點

  • 北京有多少宗教場所?
    開放和包容,促成了北京成為一個多方面信仰融合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見到有著許許多多宗教信仰的人們,你可以加入他們,或者只是觀望!今天,小編來帶你看看北京,到底有多少宗教場所!下圖是根據北京宗教事務委員會提供的空間數據做出的一張地理空間位置分布圖。(友情提醒,本文中數據來自於北京市政務數據資源網以及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更新的數據!)我一共提取了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以及天主教等5種主流宗教!
  • 怒江州舉行基督教活動場所宗教標識掛牌啟動儀式
    12月2日,怒江州基督教宗教活動場所標識掛牌啟動儀式在州基督教兩會舉行。州民族宗教委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並向四縣(市)基督教兩會負責人頒發標識牌。全州四縣(市)民族宗教局分管宗教業務副局長,州、縣基督教兩會負責人參加會議。
  • 廬山天主教堂向宗教博物館捐獻文物
    廬山訊(桂良尉)近日,廬山管理局天主教堂為了促進廬山宗教博物館的建立和發展、豐富廬山宗教博物館的館藏內容,向廬山宗教博物館捐獻藏品,分別是聖爵(聖杯)、祭衣、《聖經》一本、十字架一個、領帶一條,其中聖爵是天主教做彌撒時放葡萄酒,象徵耶穌血,用以紀念耶穌最後的晚餐,神父每天做彌撒時飲食,據在廬山天主教堂長大的梅師父介紹,聖爵為銀質
  • 「2019年度省級平安宗教活動場所」有哪些,快來戳這裡!
    「2019年度省級平安宗教活動場所」有哪些,快來戳這裡!」的通報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重要思想,全面貫徹省委關於建設「平安浙江」戰略部署,不斷鞏固和諧寺觀教堂創建活動成果,高水平推進平安宗教活動場所創建工作,充分展示我省宗教領域「重要窗口」良好形象,根據《省委統戰部省平安辦省民宗委關於高水平推進平安宗教活動場所創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省民宗委決定,對杭州靈隱寺等115處宗教活動場所命名為「2019年度省級平安宗教活動場所
  • 增城區民宗局到宗教活動場所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檢查
    為貫徹落實全市安全生產會議精神,增城區民宗局迅速行動,全面開展民族宗教領域專項檢查,深入排查整治宗教活動場所風險隱患,堅決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確保民族宗教領域安全穩定。12月7-8日,區民宗局會同區國保大隊、鎮街等部門組成專項檢查組,到長壽寺、雁塔寺、萬壽寺、百花古寺等宗教活動場所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同時到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基督教福和聚會點等場所開展聖誕節前安全檢查。檢查中,檢查組著重對各宗教場所消防設施設備、防暴反恐器材、施工工地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檢查,並對施工隊伍進行警示教育和安全培訓,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
  • 盤點梅州市宗教活動場所名錄(古代寺廟、道觀及近現代教堂等)
    梅州市宗教活動場所名錄(古代寺廟、道觀及近現代教堂等),宗教文化底蘊深厚,是廣東省宗教工作大市,現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宗教,截止2018年5月,梅州有聖家主教座堂、萬佛園、靈光寺、千佛塔、神光寺、萬福寺、石林寺、平安寺、太平寺、蓮花寺等宗教活動場所490處,宗教團體37個,教職人員1200多人,信徒群眾約30多萬人。
  • 都江堰市「六個一」推進法治進宗教場所
    將6月最後一周確定為法治進宗教場所專項「普法宣傳周」。開展了主要教職人員法治專題培訓,市領導與市司法局、市民宗局主要負責人向宗教場所贈送法治讀本3000餘冊,頒授了「法治聯繫點」公示牌30個,以多種形式開展送法進宗教場所,覆蓋率達100%。 編撰一本「專題法律讀本」,法律知識隨身學習。
  • 愛國愛教促和諧 從基督教看北京宗教的發展
    新華網北京7月25日電(記者 黃海)北京市基督教「兩會」最近在世紀劇院舉行了「同心同行」感恩讚美會。北京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蔡葵說,這次讚美會表達了北京基督徒對黨和政府、對社會的感恩之情。
  • 北京王府井天主教堂修繕一新
    中新社北京九月六日電  今天在此間召開的北京王府井二期改造工程新聞發布會透露,經過幾個月的整修,王府井天主教堂煥然一新,教堂周邊環境得到徹底改觀,成為北京市乃至全國周邊環境最好的宗教活動場所之一。
  • 嶽陽市宗教活動場所登記證作廢聲明
    根據《關於抓緊做好宗教基礎信息資料庫覆核和報送工作的通知》(湘民宗電〔2018〕1號)精神,我市宗教活動場所資料庫覆核工作已基本完成,現已報省民宗委申領入庫宗教活動場所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按照賦碼工作要求,必須先收回原發放的宗教活動場所登記證後,再換發全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宗教活動場所登記證。
  • 我省宗教場所開放第一日,突出愛國主義主題(一)
    今年疫情發生以來,浙江省宗教界和信教群眾積極配合防疫工作,暫停開放宗教活動場所、暫停一切集體宗教活動、宗教院校延遲開學,全省沒有發生一例宗教界人士感染。全省宗教界主動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自發捐款捐物,共籌集1.1億元慈善資金,交出了浙江宗教界的一份合格答卷。目前,浙江省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 《古老的天主教堂》耳旁風-聯合拍攝
    天主教是基督宗教主要派系之一。中世紀時,基督教正教會成為封建制度的主要支柱。公元1054年,基督教東西教會大分裂,東部稱正教,亦名東正教;西部稱公教,亦名天主教。十六世紀,西部教會內又發生反教宗統治的宗教改革運動,分化出脫離天主教的新宗派,即新教;新教又不斷分化,繁衍出若干派系。
  • 武漢市基督教兩會舉辦學習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培訓班
    據湖北省基督教兩會消息,培訓班上,武漢市市委統戰部副部長王獻良、武漢市民宗委副主任夏銘、武漢市基督教兩會副主席胡凱明牧師以及湖北開元會計師事務所張錦農註冊會計師,分別就《全國宗教會議精神解讀》、《如何做一個合格的教職人員》、《基督教中國化對教會工作管理的積極作用》、《場所財務管理》等專題進行授課,並就武漢市基督教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及任務進行了交流討論。
  • 眉山多區縣暫停開放宗教場所
    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李慶1月24日,四川眉山多個區縣發布公告,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自2020年1月24日起,所在地區的相關宗教場所將暫停對外開放,具體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 菲律賓宗教場所再次遇襲
    短短幾天內連續發生宗教場所遇襲事件,輿論呼籲民眾保持冷靜和團結,維持不同宗教的信徒之間長期和諧共處。棉蘭老島總警司伊曼紐爾·路易斯·利庫普說,死傷者是來自巴西蘭省和其他周邊省份的神職人員。警方正試圖確認襲擊者的身份和動機。菲律賓總統府說,襲擊清真寺旨在嘲弄政府,不同宗教的禮拜場所連續遇襲顯示「恐怖分子冷血」。
  • 朱維群:宗教活動場所文物保護意義重大
    、東四清真寺、崇文門基督教堂、宣武門天主教堂、靈光寺、法海寺。聽取了北京市宗教、文物部門的情況介紹並座談。朱維群在座談會上說,北京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擁有極其豐富、珍貴的文物資源,凝聚著中華民族文化精髓,展示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風貌,承載著重要的文化傳承、審美、科研、教育和經濟諸多方面的功能。
  • 宗教穩定創和諧 民族團結促發展 ——武宣縣三裡鎮經堂天主教堂...
    武宣縣經堂村天主教堂位於武宣縣三裡鎮長樂村民委經堂村,為1995年12月批准登記的合法宗教場所,於2002年初重建,同年
  • 北京「中西合璧」的天主教堂,是康熙皇帝賜建的「救世主堂」!
    今天就帶著大家去北京小胡同裡,探尋北京教區規模最大的、中西合璧的天主教堂。 這就是西什庫教堂,位於西什庫大街33號,1703年開堂,曾經長期作為天主教北京教區的主教堂,見證了天主教在中國發展的風風雨雨,是北京最大、最古老和最絢麗的教堂。
  • 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昌都芒康鹽井天主教堂
    鹽井天主教堂是一個中西文化、藏、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典例,它在中國佛教、藏傳教史上也是罕見的交流的一種宗教文化。它是公元1865年傳到鹽井的,距今已有152年的歷史。鹽井天主教從1865—1949年,在這由17位外籍神父2在教堂任教主。當年法國傳教士創立,但傳教士的說法有很多,說法不一。
  • 青島天主教堂,基督教建築藝術的傑作
    青島天主教堂本名為聖彌厄爾教堂,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而設計。教堂始建於1932年,於1934年竣工。本來這一座教堂教堂要建百米高,但正好趕上了二戰爆發,希特勒嚴禁德國本土資金外流,於是教堂不得不修改圖紙,便建造成為了現在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