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廣州深圳的打工潮。很多的外來務工人員都是大包拎的小包,湧入廣東的廣州和深圳打工,那時候到處都是人,而工廠也在那時候開始,大大小小的工廠開始遍地開花。
90年代那時候的人們,生活水平並不高,但是打工能夠賺錢卻是他們通向致富的最好途徑。並且在廣州、深圳這些大城市,有很多的機會可以賺到錢,因此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進入這兩個城市 ,那個時候的街頭到處都可以看到這些背包客在找工廠。
這是一張工廠裡的食堂裡,工人正在用餐的照片,那時候的工廠女孩子很多,很多都是十幾歲就出來打工了,那時候電視機很少,在工廠的食堂有一臺電視機,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是很多打工者最喜歡的。而現如今每人一臺手機,吃飯都是低著頭看手機的。
我們來聽聽網友怎麼說,他們的遭遇有哪些?
網友一,畢業老鄉帶我去深圳平湖找工作,才到第一天就查房暫住證,結果送惠州幹苦力半個月,一天在幹活的時候瞄準了機會逃了出去,走了半天餓暈在一農戶巷子裡面,還好遇到好心人把我留宿一晚,第二天給我50元用單車送我到車站繼續回深圳平湖旭日廠找老鄉。想想剛出來那段日子苦呀。
網友二,那年代犧牲最大的是農村進城務工的女孩,十幾二十來歲花樣年齡,工廠的活又苦又累,他們是九十年代最值得尊敬和佩服的打工者!
網友三,90年代在廣州火車站差點被騙,一個騙子說到四川的火車路怎麼走,那時小,怕得要命,想起我爸說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話,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我才沒給那人看火車票,現在想想要給別人了,後果好慘,那時什麼都不知道一個人回家。
網友四,我那時是注塑部電工,他是注塑部調機員,不在一個宿舍,他那時三十出頭,又才來,他怎麼好開口,這些都是後來因工作關係在一起工作閒聊中知道的,象這種情況,我要是知道,借二百元吃飯、抽菸肯定沒問題,他說那段日子想煙抽,就晚上去街上撿幾個菸頭回來抽,那時候真的是沒錢啊。
網友五,90年代去廣州打工者,只要肯幹,養家餬口沒問題,比在家掙不到錢強百倍,有的運氣好在廣州都落戶發財了,但這只是少數人,更多的人是在廣州積累財富,寄回家鄉蓋房,讓孩子生活會好一些。
是小編有幾點個人的觀點?
第一點,廣州深圳之所以發展的如此快。這離不開外來務工人員的辛勤勞作,把這座城市建設起來,但是現如今高物價,高房租卻把他們趕走了。因此小編認為,有關部門應該出臺政策多關心關心他們,讓他們在這座城市繼續生活下去。
第二點,八零後這一代的打工者都是辛苦過來的,他們經歷過很多辛酸是我們現在年輕這一代打工者無法體會的。他們的成功也與辛勤的付出離不開。因此我們更應該向這些人致敬,向他們學習。
第三點,現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也越來越美麗了,但是現如今的廣州、深圳這些城市經濟開始轉型,把很多的工廠都淘汰掉了。同樣外來務工人員也漸漸地開始遠離了這城市。現如今的打工者越來越少了,廣州,深圳外來務工人員也越來越少了。
對於90年代初期的打工者來說,現如今的生活比那個時候好太多了。但是很多人卻發現現在打工卻不賺錢了。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