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
斷橋殘雪。孫小明 攝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面積約60平方公裡,其中湖面6.5平方公裡。有著名的「西湖十景」和「西湖新十景」「三評西湖十景」等景點,近年來相繼建成開放多處各具特色的新景點。西湖四周古蹟遍布,60多處國家、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20多座博物館(紀念館)熠熠生輝,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遊覽勝地。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也是全國首批十大文明風景旅遊區和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1年6月24日在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西湖申遺成功的價值:西湖是目前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少數幾個湖泊類遺產之一。西湖作為全球少數湖泊類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是對世界遺產類型的重要補充,對提升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地位產生積極影響。
西湖女子巡邏隊。(景區執法局供圖)
西湖管理服務模式:2002年10月,西湖南線整治完成後,杭州拉開了免費西湖、還湖於民的序幕。隨後連續推進的西湖綜保工程使得「東熱南旺西幽北雅中靚」的西湖與杭城交相輝映,珠聯璧合,煥發出更明豔的光彩。這些年來,杭州西湖的免費開放模式,引得全國景區的競相模仿,成為突破固有思維、創新發展的典範。
景區管理的「西湖模式」: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西湖景區逐漸摸索出適合開放式景區管理的「西湖模式」,積極踐行「景區免費看,服務不打折」的管理服務理念。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確指引下,西湖景區緊緊圍繞「一個目標」(還湖於民)和「兩大主題」(發展和保護),立足「三力提升」(內強發展實力、外添景區魅力、人增成事合力),抓好「四項重點」(環境保護、交通管制、客流分流、秩序管控),實施「五最」(最清潔、最美麗、最有序、最文明、最安全)管理,實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開放式景區管理模式。其根本著力點在於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正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實現「發展旅遊」與「保護西湖」相結合。二是正確處理好「政府」與「民眾」的關係,實現「經營西湖」與「還湖於民」相結合。三是正確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係,實現「管理西湖」與「優化服務」相結合。
雷峰夕照。陳志華 攝
智慧景區建設:數字景區總體規劃主要為「搭建一個雲數據中心,構建兩張基礎網,提供五類基礎服務支撐(數據交換服務、數據展示服務、數據基礎服務、政務通服務、西湖通服務),推進八大應用導向:實施精準治理、構建平安景區、打造智慧旅遊、發展生態經濟、推廣智能設施、普及惠民服務、保護文化遺產、促進環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