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太平洋戰爭中最血腥激烈的一場戰鬥;貝裡琉血戰

2020-12-21 晨楓輕聊歷史

貝裡琉血戰是發生在1944年9月至11月太平洋戰爭期間,美日兩國在今天的帛琉貝裡琉島上的一場攻防戰。美國海軍陸戰隊國家博物館稱這場戰役為「海軍陸戰隊在戰爭中最激烈的戰鬥」,因為它是整個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傷亡率最高的一場戰役。這場持續了兩個月的攻防戰令美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圖中是貝裡琉血戰中正在登陸作戰的美軍海軍陸戰隊的士兵。

日本人在經過在索羅門群島、吉爾伯特及馬紹爾群島和馬裡亞納群島戰役的損失後,改變了原先的海灘外線防守戰術,轉而以力求破壞美軍的登陸佔領作戰為目標,以圖減少無謂的傷亡和消耗美軍的有生力量。為此、奉命統籌守島作戰的日本第十四師團第2聯隊聯隊長中川州男,依託地形建造了系統堅固的防禦工事。事實證明這作戰計劃十分成功,日軍在經受美國海軍數艘艦艇長達3天的覆蓋式炮擊之後,損失甚微。圖中是正發動炮擊的美軍艦艇。

炮擊之後的美軍以為日軍傷亡慘重,準備趁勢發動登陸作戰。可等到美軍登陸艇靠近海灘時,沒受多少損失的日軍打開掩護自己陣地的鋼門,以密集的火力對登陸作戰美軍海軍陸戰隊的的士兵發起了猛烈的襲擊。一時間,美軍傷亡慘重,負責指揮第一陸戰團登陸作戰的劉易斯·普勒上校都差點死於日軍的突然打擊。圖中是正在戰壕中休息的美軍士兵。

面對日軍密集的火力網,美軍除了正面強攻已經別無選擇。第一陸戰團指揮官普勒上校命令3營K連連長喬治·亨特上尉指揮K連攻佔日軍火力密集的洞穴要塞。在攻擊海灘作戰時,亨特的K連已經喪失了大部分機槍,缺乏重火力,並且缺乏後續補給。可即使在這種情況之下,K連已經在煙霧彈的掩護下奪去了這處重要的日軍要塞。日軍指揮官中川州男為了奪回這個火力點,多次派兵發動攻擊,可這處要塞最終還是握在K連的手中。圖中是受傷的美軍士兵。

為了保住這處要塞,K連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當後續增援的美軍到達時,全連只剩18個人,戰鬥中共有157人傷亡。然而這還只是整個慘烈戰鬥的序幕,第一陸戰團將要面對防守更為嚴密、工事更加堅固的五姐妹山。日軍躲在隱秘的工事中,只在能對進攻的美軍造成最大傷亡時才會開火。美軍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終不得不以第81師替換掉了第一師。圖為美軍飛機向向日軍在五姐妹山制高點的陣地投下凝固汽油彈時的留影。

1944年夏天,帛琉群島上大約3萬名日軍,其中約有1.1萬人在貝裡琉島,其中包括日本第14師團和一部分韓國和衝繩的勞工,而島上實際戰鬥兵員約6千人。據戰後統計,美軍在付出了1.5萬人傷亡的代價之後才佔領了該島,並幾乎全殲了島上的日本守軍。這也令美軍真實的感受到了日本精銳聯隊的戰鬥力,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後期美軍的作戰計劃(比如跳過臺灣直接進攻衝繩)。圖為戰役中負傷的美國陸戰隊士兵正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的醫院接受治療。

相關焦點

  • 這場仗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最激烈的戰鬥,但卻沒有什麼戰略價值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戰爭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混戰,一共有61個國家被捲入了戰爭,其中美國雖然加入戰爭較晚,但他們對二戰反法西斯的勝利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自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軍便跟日軍打起了太平洋戰爭,這是二戰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涉及人數超過十五億。
  • 美海軍陸戰隊為啥是四等人?完不成重要任務,一場戰役救了他們
    75年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和日軍在西太平洋進行了一場血腥殘酷的戰役,硫磺島戰役。這座小島位於東京東南約800英裡,面積只有8平方英裡,但是在戰略上對於美日兩國都非常重要。從世界形勢上分析,硫磺島戰役是盟國對軸心國發起總攻的重要組成部分,蘇聯和西方盟國在歐洲正從東西兩個方向逼近柏林;1945年1月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在菲律賓實施復仇戰略,兩棲登陸呂宋島。
  • 圖說:「血戰貝裡琉」讓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銘記的惡仗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師長威廉·魯佩圖斯少將 ,預計在4天內攻佔這個面積只有13平方千米的小島。戰鬥的艱難超乎美軍想像,美軍居然整整打了三個半月,美軍2336人死亡,8495人受傷。這些還不包括數千噸炸彈,15000發炮彈和1600萬發子彈。
  • 美國海軍陸戰隊博物館,來這裡回顧那些赫赫有名的戰爭
    美國國家海軍陸戰隊博物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附近的維吉尼亞州的匡提科海軍陸戰隊基地附近,是專門為美國海軍陸戰隊修建的國家級博物館,博物館建築外形上來自著名的「美軍士兵在硫磺島豎起國旗」。圖片來源:高品圖像美國海軍陸戰隊博物館的最大特色是搭設布置了許多戰爭中的場景,復原歷史中的戰爭片段,博物館設計者根據現場不同戰鬥場景配置了許多戰爭中的戰鬥環境的音響效果。美國海軍陸戰隊博物館,一戰時期的戰鬥機。
  • 老田講二戰:貝裡琉島爭奪戰,海軍陸戰隊在二戰中最艱苦的戰役
    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場上最激烈的戰鬥就爆發在這裡,美日兩軍的炮火幾乎將這個小島夷為平地!1944年9月至11月一場持續兩個月的戰鬥,起初美軍的預計是4天拿下該島,沒想到打了2個月並且雙方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貝裡琉島戰役,代號為膠著行動2。此次戰役在戰爭史上備受爭議,第一是因為這個島的價值不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只是島上有一個飛機跑道,僅此而已。
  •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罕見彩照,美軍與日軍在海島激烈戰鬥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是最激烈和血腥戰場之一,不僅盟軍,法西斯日本在戰爭中受到巨大人力損失。1944年美軍襲擊了誇賈林,馬紹爾群島的日本基地,即將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當時面對盟軍部隊日本在戰場上對抗十分激烈。
  • 血戰太平洋:「你的靈魂屬於上帝,但屁股屬於海軍陸戰隊」
    編者按:歷史學家休·安布羅斯在本書中拓展了HBO電視劇《血戰太平洋》的劇情,交叉呈現了美國四名海軍陸戰隊隊員和一名海軍戰機飛行員的作戰經歷,將第一人稱的親歷感與宏大的歷史視角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 二戰太平洋上最激烈的戰役,同時也是最飽受爭議的戰役
    貝裡琉島位於帛琉礁脈的最南端,是帛琉最早發跡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太平洋最激烈血腥的戰役就在此島進行,時美、日兩軍幾乎將貝裡琉夷為平地,因此戰前曾在貝裡琉的礁脈中開闢一條機場跑道;島上現還留有美日紀念碑、戰爭遺蹟及炮彈。
  • 伊恩·託爾: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失敗的原因
    最驚人的是兩軍人員傷亡方面的差異。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共有5875名傷亡人員,其中有1592人在戰鬥中陣亡。日軍在島上損失了整整兩個師,其中大多數人是陣亡(或死於其他原因),而不是受傷或撤離——有14700人在戰鬥中被打死或失蹤,據估計另有9000人死於飢餓或疾病,還有4300人在撤離或前往該島時死於海上。
  • 太平洋戰爭:講述二戰題材的電視劇,你看過嗎?
    劇集是從萊基(詹姆斯·貝吉·戴爾飾)、斯萊治(約瑟夫·梅澤羅飾)和巴斯龍(喬恩·塞達飾)三個海軍陸戰隊士兵的視角展現整個太平洋戰場。電視劇劇情中表現的戰爭情節,涵蓋了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重要戰役。1941年珍珠港事件第二天,他就加入了海軍陸戰隊,他被分配到海軍陸戰隊第1師第1團第2營H連,擔任機槍手和偵察兵。他參加了太平洋戰區中海軍陸戰隊第1師除了衝繩島戰役之外的所有戰役:瓜達卡納爾島戰役,格洛斯特角登陸戰,貝裡琉島戰役。二戰後,萊基曾擔任美聯社等媒體的記者。
  • 美國海軍陸戰隊有多強,他們和美國海軍又有什麼不同?
    美國是世界公認的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除了武裝備之外,其士兵的強大戰力也讓人無法忽視。很多人應該都聽過海軍陸戰隊這一兵種,其中世界上實力最強的海軍陸戰隊級來自美國。雖然這支部隊的名稱中有「海軍」二字,但它和海軍卻沒有多少直接關聯。
  • 太平洋裝甲戰:血腥慘烈的塔拉瓦環礁坦克戰
    1943年11月20日,最血腥的一場反坦克戰鬥發生在吉爾伯特群島的塔拉瓦島珊瑚環礁。1943年2月,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後,在戰略反攻的方向上,美軍可以有許多選擇。新不列顛島上的臘包爾,是一個極大的誘惑。作為日軍在南太平洋上的最大兵站,它像磁石一樣吸引著美軍。麥克阿瑟上將不斷揚言要拿下臘包爾,哈爾西中將揮師北進,直指新不列顛島。但是,他們當時的裝備和兵力,都不能一舉拿下這個日軍重鎮。
  • 二戰彩色照片呈現各次戰役場景 帶你穿越並感受戰爭殘酷
    1943年11月20日10時40分,美國陸軍第27步兵師、第165步兵團、第2營士兵在布塔裡塔裡島黃沙灘登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從1943年11月至1944年2月的吉爾伯特和馬紹爾群島戰事,是中太平洋戰區的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關鍵的戰略性行動。1942年2月17日,一名盟軍士兵在利比亞港口城市託布魯克洗澡。
  • 二戰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對日軍有多狠?17張老照片告訴你
    這些彩色照片記錄下了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軍隊罕見生動的生活和戰鬥瞬間。太平洋戰爭期間,大約41500名美軍士兵失蹤或死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據估計,有19500至50000名日軍向盟軍投降。如圖1945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硫磺島戰鬥中使用噴火器。1944年3月13日一架墜入海中的復仇者飛機。
  • 《太平洋戰爭》:史上最貴最慘烈的10小時(圖)
    故事從三個不同角度,講述了三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在太平洋戰場上的遭遇,三位主人公在硝煙與血淚中帶著我們一起回顧這段殘忍悲壯的戰爭絕唱。故事的重點放在士兵身上,編劇之一的麥克肯納說:「《太平洋戰爭》將會重點展示人的本質,會是電視史上播放過的最慘烈的10小時。」劇中描述的主要戰役包括:瓜達卡納爾島戰役,格洛斯特角登陸戰及熱帶叢林戰役,貝裡琉島爭奪戰,硫磺島戰役和衝繩島戰役。
  • 炙烤日寇,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火焰噴射器
    早期美軍的火焰噴射器不太可靠,經過改進的型號在義大利戰場和諾曼第登陸進行了有限的使用,但廣泛應用還是在太平洋戰場,一直被使用到戰爭結束。M1火焰噴射器 1940年7月,M1火焰噴射器的第一種原型——E1型由紐約的金凱德公司(Kincaid Company)製造,後來改進的型號被稱之為E1R1,隨後的生產合同繼續由金凱德公司生產,生產的測試樣品被用於士兵訓練,但也有目擊報告稱少量E1R1在戰鬥中被使用過
  • 美國最精銳的軍種——海軍陸戰隊
    美國軍隊由陸,海,空。飛彈部隊和海軍陸戰隊五大軍種組成。而各國軍隊都有海軍陸戰隊,但海軍陸戰隊獨立成為軍種的唯獨是美國,可以說,美國海軍陸戰隊可以在2個小時之內,將一個師的兵力投入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而美國海軍陸戰隊編制不過是4個師(一個師編制為四個團)。大約八萬人左右(作戰部隊)。「兵貴神速」四個字美軍可謂做到了極致。
  • 決戰西太平洋,美日海戰的宿命
    6月15日凌晨5: 42,海軍上將特納及他的旗艦「落基山號」巡洋艦,與第二和第四海軍陸戰隊登陸地面。這將是太平洋戰爭最血腥的一次戰鬥。 那一天,2000美國士兵陣亡,但他們建立了一個10000碼長的灘頭陣地。
  • 威克島的血戰,美國海軍陸戰隊以寡敵眾,讓日軍感受到失敗的陰影
    威克島戰役,對於很多人是一場陌生的戰役,這是一場爆發在戰爭初期的戰鬥。它的規模不大,但卻意義非凡。儘管它以美軍的失敗告終,但是卻讓日軍的內心被蒙上了一層陰影。在這場力量懸殊的戰役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日軍為何被蒙上陰影呢?
  • 史匹柏戰爭力作《血戰太平洋》影評:殘酷戰爭中展示真實人性
    電視劇的一開始便是二戰太平洋戰場最慘烈和血腥的瓜達卡納爾島戰役,士官軍銜的巴斯隆隨海軍陸戰隊登上了一座他們都不知道的小島上,後來被稱為死亡之島的瓜達卡納爾島。美軍陸戰1師登陸時沒有受到日軍的任何抵抗,陸戰隊員們對登陸海灘上的一片祥和氣氛給搞糊塗了,要知道這可是在太平洋戰場啊。隨著戰事的推進,部隊中不斷有人員傷亡,大家這才感覺到戰場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