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一直有一個巨大的疑問,從年齡上來看,寶釵僅僅就比寶玉大了一歲,比黛玉大了兩歲,她怎麼就能表現得那麼成熟?
這兩年重讀紅樓,養成了一個習慣,遇到了疑問,就去原著中死磕細節。因為我相信,曹公一定給我們埋下了答案,就看我們能不能細讀去發現。
在脂批的幫助下,我在冷香丸裡找到了答案。曹公真是狡猾,把寶釵的秘密都藏在冷香丸裡。讀懂了冷香丸的配方以及製作過程,就讀懂了薛寶釵,讀懂了這個被廣大讀者認為心機深沉的「山中高士」。
冷香丸出現在第七回,這也是寶釵第一次正式出場,而且是用一種看起來比較隨意的方式。
送走了劉姥姥,周瑞家的去梨香院找王夫人,見王夫人和薛姨媽姐妹正在聊家常,就先進了寶釵的屋子。
寶釵因為病發,在家裡養病,話題就從病說到了藥。
寶釵的病,說來也奇特,是天生的,「從胎裡帶來的一股熱毒」。這是種什麼病?脂批說:「凡心偶熾,是以孽火齊攻。」
「凡心偶熾」,是不是很熟悉?第一回,「恰近日這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歷幻緣,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我們都知道,寶玉就是神瑛侍者,他就是因為「凡心偶熾」而下凡歷劫的。「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風流宮冤家來,陪他們去了結此案。」
「此一事」,指的是絳珠仙子也要跟著神瑛侍者「下世為人」,「把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寶釵也是陪他們來「了結此案」的人,自然也是警幻案下的人了。
都是下凡歷劫的人,為何寶釵要比寶玉和黛玉成熟穩重很多?這就是冷香丸的功用了。
冷香丸的配方非常奇特,「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兩,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兩。將這四樣花蕊,於次年春分這日曬乾,和在藥末子一處,一齊研好,又要雨水這日的雨水十二錢,白露這日的露水十二錢,霜降這日的霜十二錢,小雪這日的雪十二錢。」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用常理來配這一方藥,估計多少年都難以配齊。因為難免遇到雨水這日沒有雨,白露這日沒有露,霜降這日沒有霜,小雪這日沒有雪,用周瑞家的話來說,「等十年未必都這樣巧呢。」但寶釵卻「一二年間可巧都得了」。
這兩句對話大有深意,平常人十年都未必能做成的事,寶玉一二年間就做成了。
再看這藥,「若發了病時,拿出來吃一丸,用十二分黃柏煎湯送下。」
黃柏,味苦,性寒,清熱解毒,正對了熱毒之病。這味藥的配方都是花蕊和水,但服用的時候,卻是極苦的。
曹公這是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回到第四回,在介紹薛蟠時,順帶介紹了寶釵,「當日有他父親在日,酷愛此女,令其讀書識字。」這樣的童年,和黛玉十分相似,但他們卻沒有走同一條路。「自父親死後,見哥哥不能依貼母懷,他便不以書字為事,只留心針黹家計等事,好為母親母親分憂。」
為了替母親分憂,寶釵放棄了自己所愛的讀書寫字,詩詞歌賦,不得不把精力轉向「針黹家計等事」。這個過程是很苦的,誰不想按照真性情活著?誰不想追求興趣愛好?寶釵也想,但她不能。這樣一個轉變的過程,就變得像服食黃柏一樣苦,但她不得不去經歷。
別人用十年都未必能成長的過程,寶釵只用了一到兩年,可以想見過程之苦、之艱、之難。所以,從心理年齡上,她要比同齡人成熟十歲以上。當寶玉黛玉還在玩過家家時,她已經在為家族的振興打算了。
從人設上來說,她是個成熟的過來人,只是成熟的過程,是外人所無法理解也無法想像的。她本也是像黛玉一樣可以憑真性情活著的女孩,但環境逼得她不得不快速成長。這就決定了她在賈府,會比大家都有更高的智慧、更廣的見識:你們經歷的,我都經歷過,你們沒經歷的,我也經歷過。
寶玉和黛玉以及眾姐妹們要用一輩子去歷的劫,寶釵用一二兩年就歷完了。自從這次寶黛探病之後,再也沒見寶釵病過,她已經痊癒了,「熱毒」再也不能影響她。看透盛衰,知卻冷暖,人世間的功名利祿,於她,已經沒有了吸引力。她要做的,就是儘自己的能力,卻幫助那些還在歷劫的人。所以,她會規勸寶玉追求「仕途經濟」,會對黛玉「蘭言解疑癖」,會了解湘雲的困境並給予扶助,也會在適當的時候對大觀園的管理出謀劃策,「小惠全大體」。
脂批評冷香丸:「歷著炎涼,知著甘苦,雖離別亦自能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謂香可冷得,天下一切無不可冷者。」
「歷著炎涼,知著甘苦」,正是她獨自歷劫的過程,也是獨自修行的過程。修完之後,達到了「雖離別亦自能安」的境界。離別,不僅指人與人之間的別離,還指榮華富貴、功名利祿的失去,所以「天下一切無不可冷」,沒有什麼是她不能看淡的。
那麼,她的心機在哪裡?就在看淡世情之後待人的悲憫裡。自己走過的路,不希望別人再走,自己吃過的苦,不希望別人再吃。所以她像一個無情的長者,對孩子們諄諄教導,並在需要時施以援手。
「任是無情也動人」,人們往往只看得到她表面的無情,看不到她內心的動人。
寶釵,是所有下凡歷劫的人中,唯一的引領者和拯救者。「金玉良緣」,也是寶釵對賈府的拯救,因為她實在沒理由嫁寶玉這個長不大的孩子,何況是在賈府敗落之後。
「金玉良緣」和「冷香丸」一樣,都是癩頭和尚給寶釵的使命:神瑛侍者必須通過與寶釵的姻緣,才能徹底醒悟,最後完成歷劫隨和尚離去。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人生在世,誰又不是來歷劫的呢?歷劫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有人像寶釵一樣,迅速成長庇護他人,也有人像黛玉一樣,等到成長卻命不久矣,更多的人是像寶玉一樣,等到一切都失去了,才後悔沒有早一天醒悟,早一天成長。
我們都不希望做那麼辛苦的寶釵,但我們也不應該像寶玉一樣等到一切都失去之後才追悔莫及。當然,我們更不應該的,是誤會了寶釵的大愛之心。
這世界充滿愛,別把好心當成了驢肝肺。
往期回顧:
《紅樓夢》: 這個小丫頭的成功,體現了曹公對黛玉的批判
《紅樓夢》:深情錯付,晴雯之死,成了寶黛之間的一場玩笑
《紅樓夢》:兩個細節可以看出,賈母為何遲遲不給寶黛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