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太多的旅人談起大理或麗江,說這個曾經的遠方夢鄉,早已失了它寧靜的模樣,變得嘈雜、擁擠,叫人失望……林立的商鋪,被酒吧點亮的古城,排著長龍的外鄉遊客…
可是,熱鬧繁華有什麼不好呢?無數高質量的咖啡館餐廳書店等城中「趣處」開門迎客,新大理人的文藝市集、農夫市集、手作市集、音樂表演、主題派對被不斷發起。
況且還有藍天、白雲、雪山、磚瓦、小花、庭院,曬不夠的陽光,擋不住的清新空氣,花不完的時間,享不盡的閒散...
想回歸質樸,在自然條件最最豐富,少數民族最最集中的雲南,有太多大家不太了解的村寨古城,低調的保持著千百年來不變的生活。歷史的沉澱讓他們自身不必做出什麼改變,就散發著無與倫比的魅力。走進喜林苑百年府邸,聽管家講述喜洲故事,跟大廚一同烹飪地道白族特色菜餚,在網紅黃牆打卡;追尋茶馬古道商貿中心、中國鄉村文化遺產地標村莊名錄沙溪古鎮,跟馬幫人一起席地而坐,感受一頓地道特色的馬幫飯;
登蒼山俯瞰洱海,拜訪最美尼姑庵;蹬著單車漫遊洱海,在歡聲笑語間,綠得發亮的大片農田與洱海蒼山匯成一幅畫。告別了雨季的瀘沽湖,是一年中能見度最高的時節。高達12米的清澈湛藍湖水,紅嘴鷗早已成群結隊從西伯利亞飛來,坐上獨特的「豬槽船」,去當地的摩梭人家拜訪。沒有過多的遊人,只有大把的晴好天氣,湖光瀲灩,山亦溫柔,水亦溫柔。
「帶你一起找回因忙碌而疏遠的生活。」
——《親愛的客棧·瀘沽湖》
2020就要過去了,按下暫停鍵的旅行,終將再次啟程。即將到來的小長假,在可流動的範圍內,為自己創造一段或長或短的「神奇旅行」,來收集放風的快樂和收穫吧!冬日的大理古城,沒有了旺季的人擠人,像凝固在歷史的時空中,古樸而寧靜。走在布滿歲月斑痕的青石板上,滿目的白牆青瓦,斜陽下金黃布滿了屋頂。或許,你會在轉角處,邂逅一棵嬌豔的冬櫻,風一吹,便淋了一場粉色雨。
被冠以「文藝」標籤的大理,是無數文藝青年莫名嚮往的目的地之一。《再見傑克》🎵雨綿綿的下過古城,人民路有我的好心情🎵 旋律不斷重複,這裡總有一種風景,一段動人故事,讓你有非去不可的理由。在這裡,楊麗萍把自己的家裝扮成了人人都羨慕的花園;導演張揚用《生活在別處》演繹了大理新移民的故事;村長兼設計師的趙八旬把造房子當成是一種修行;攝影師趙渝將廢棄的床單廠改造成了新大理人的文藝據點;旅行家張煒在蒼山上拍鳥一呆就是7年……
大理最有名氣的柴米多農場,把眾多農場和有意思的大理人聚到了一塊兒,大家在固定的時間在他們家的空地上交流,鄰居們以食物、器皿和音樂坦誠相見。
每月一次的生活市集(包括農夫市集、手作市集、音樂表演、主題派對等)和每周一次的草坪開放日(自家農場市集)像是朋友的聚會。六太郎農場帶來了自家的麻籽油、彩虹農場的小麗烤了新鮮的麵包、Faraz家「彌渡農場」的洋薊也正好成熟了……
新大理人們新的據點——大理床單廠藝術區,各種文藝商店、設計工作室聚集在此。三棟帶著明顯七八十年代風格的紅磚廠房圍合成一個小小的廣場支撐起大理文藝生活的大半個江山:
女賊的雜字書店、阿德的海豚海德書店、奚志農的野性中國工作室、張揚最常去的鳥吧……那些在大理文藝的字典裡常出現的關鍵詞,都匯聚到了這裡。
還有延伸到海裡的1969海上咖啡館、許嵩、奚志農等大咖的孩子們就讀的貓貓果兒幼兒社區(蒼山學堂)……聚滿文藝青年的酒館,篝火、DJ、室外蹦迪,有人光腳在地上跳舞,有人入定一般對著天上的月亮,一動不動地望了幾十分鐘。雖然屬於人民路的大理早已死在商業化的路上,但是對於大理而言,只要這群有氣質的人還在,新的「人民路」還是會重新誕生。
七月初剛剛揭幕的楊麗萍大劇院,給古樸老城帶來了一處新氣象,成為大理最近最火的新晉打卡地。
劇院由當代建築設計大師朱鉳設計,「水印蒼山」是它的靈感概念,猶如山坡、巖洞起伏流暢的建築與背靠的蒼山融為一體。灰瓦、木條的編織、草坪與鏤空的天際,光線從一個個不同肌理圖案的面巧妙穿過。到了晚上的燈光效果更是有另一番流動的美。這裡上演的高質量劇目都是由楊麗萍親自擔任總監打造。古城的葉榆路上,柴米多傳統與現代交融的院子格外顯眼。建築師趙揚把廢棄的辦公設施,改造為一個兼具農場餐廳、農產品與手工藝小店和市集的小社區。
餐廳原料來自於自家農場,健康新鮮。菜式從雲南白族的特色本地菜,到意面、pizza等西餐和brunch,非常多樣。
旁邊的「供銷社」售賣自家農場出品的蔬果,集合大理風物的果酒、茶葉、諾鄧火腿等等,「手工藝品店」還有不少手工的銅具和藍染小物,都是不錯的伴手禮。
每周六,你都可能在這裡嘗到分散在古城各個角落的世界美食——六太朗的味增湯、松樂農場的乳酪、不正宗料理的叉燒……古城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人物們都可能在這裡拋頭露面。
自從精品咖啡浪潮席捲國內,雲南作為國內最主要的咖啡豆產地,湧現了大批可圈可點的雲南咖啡莊園。而大理,便早已有許多值得前往體驗的小而美咖啡館。「大碗島」在大理非常有名,可以直面蒼山風景。去「秋山咖啡」喝一杯Dirty熔巖咖啡,你只要帶上自己的杯子,任何咖啡都可以便宜三塊。「Cafe Lifestyle 尋咖啡」裝飾著復古的雜物櫃,它們除了拭得光亮的咖啡機器與餐具,還售賣手作的皮具工藝品或老闆從國外淘到的古著和中古小物。初入「Coffee Addict良石」會有錯入一間花店的感覺。店裡搭配的甜點是雲南特色的乳扇糕,大概也只有在大理的咖啡館才能嘗到這樣的組合。
「Yellow」亮眼的檸檬黃為大理街邊咖啡店注入了不同的色彩,這裡白天售賣各類經典意式和手衝咖啡,而到了傍晚開始這裡則會變成小酒館直到深夜。北歐風的「HARVEST RESERVE 收穫咖啡」店內展出許多年輕藝術家的作品。
「靜物糧油店」內出售每日從合作農場送來的新鮮蔬果和柴米油鹽,一看便知是精心挑選過的,新鮮得發光。
江南布衣的設計師開的「樸石烘培 」,堅持用天然酵母發酵歐式麵包,就地取材香格裡拉農家自磨生態小麥、洱源黑蒜、諾鄧巖鹽、蒼山山泉水等,結合當地的應季食材,不落俗套。
雲南的茶很出名,可以前往當地最有名的茶館「陳蒼號」獲得更local的深度體驗,這裡提供正統的茶藝課程。茶館選址與裝飾考究,如果不看院落內的白族建築,會恍惚抵達了江南水鄉的園林。
入夜,在大理怎麼能錯過酒館?「山林草木 Woods & Weeds」酒館妥帖地隱藏在大理古城一座看起來很有故事的小洋房中。
主人曉霽在自家樓頂種植香草,並經常在本地尋找獨特的風味食材創造新出品。店裡的酒單充滿想像空間,「老蒼山」,「冰山」,「威士忌叔叔」,「龍捲風」……當然還少不了每日用應季水果和香草做的特調酒和冰淇淋,為夜晚增添著曼妙的氣味。大理「風花雪月」四大名景中 「蒼山雪,洱海月」,對於拜訪大理的旅行者來說,看洱海是一個少不了的環節。洱海水質優良,湖水清澈見底,自古以來被稱為「群山間的無暇美玉」,是很多人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從浪漫的洱海騎行開始,蹬著單車,在洱海東岸,身邊有朋友的歡聲笑語,背後的樹林搖曳著夕陽的光影,對面山巒的光線變換,水面上有鳥飛過,這份閒適讓人內心變得平靜。順著山路可以走到海邊,隨便眺望遠方,擺上幾個造型,輕鬆get一組VOGUE大片。
在蒼山中,有一個多肉植物園一樣的寺廟——寂照庵。拾級而上,沿途參天森林茂密,可以縱情大口呼吸芬多精。
清淨雅致的「寂照庵」被譽為最文藝寺廟。這裡只種花,不焚香,整座寺廟中都種滿了各式各樣的鮮花、茶、果樹以及可愛的多肉植物。
不妨在這裡休憩片刻,一盞清茶,也可請花供佛。還可以試試這裡有名的素齋哦~味道可口不說,一人僅20元管飽。建議多次少取,因為這裡吃飯浪費要去佛堂罰跪哦!
「喜洲古鎮」西倚蒼山,東臨洱海,曾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不僅歷史悠久,還完好地保留了白族的各種傳統習俗,被稱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也是電影《五朵金花》的故鄉。作為南詔國存留下來的千年古城,喜洲保留著最多、最好的精緻白族傳統建築。走南闖北的喜洲商人積累了財富後,回到家鄉建造一座座深院大宅。喜洲民居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建築布局,建築上有精美的雕刻、繪畫等作裝飾,通過照壁便可知主人家的姓氏。
「喜林苑 The Linden Centre」是喜洲的一個獨特存在。這裡曾是著名喜洲商幫中楊品相老先生的府第,是白族建築之精品,落成至今已六十餘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來到喜洲,幾乎所有人都回去喜林苑外的網紅牆打卡,顏色明豔,視野開闊,滿目美好。而我們則有機會走進這座平時並不對外開放的古宅,用一段特別的遊覽了解古宅背後蘊藏的白族文化。喜林苑最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這些與在地文化息息相關的體驗活動。而人間煙火氣,便是文化的開始。
我們可以跟著嚮導去喜洲本地人的早市趕集。早晨的喜洲是屬於當地人的,穿街走巷,從市坪街散步到四方街,再到正義牌坊,當地人在廟前燒香拜神,荷花池、園林與白族建築相互映襯。
稻田裡有零零星星的農民在打理農作物,穿著傳統白族服飾的當地人,背著竹背簍從菜市場或山上回來,遇上街坊鄰裡,就在路上停下來閒聊兩句。市井生活氣與傳統文化的交織,是喜洲的魅力所在。回到喜林苑,向當地的白族廚師學習製作一頓白族午餐,大家可以一起洗菜、切菜、配菜,讓旅途中的夥伴成為家人般的存在。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的喜洲粑粑 是當地有名的風味小吃,外皮香酥內在綿軟。除此之外,燒餌塊、餌絲、豌豆涼粉、米涼蝦、包漿豆腐、漾濞卷粉等都非常特別的美味存在。
喜洲的生命力與大片大片的稻田有關,田野四季變換著不同的景色。雲霞倒影在水稻田中,水面不時泛開一圈圈漣漪,與旁邊的白族建築相互映襯,偶爾有遛狗的當地人在田邊經過。光線每時每刻在變幻,你可以感受到時間在流動,但時間又像是被延長,這是屬於喜洲的閒散。
喜洲的「網紅」「無川咖啡」,外面就是一大片稻田,店裡售賣自製的掛耳咖啡包,包裝是與插畫師合作的大理人文主題。還有店主欣賞的陶藝人作品、咖啡器具和帆布包等等。「田咖啡」位於一棟有百年歷史的老屋中(市坪街80號),店主從日本的古董市場與本地陶藝人當中收集了各種瓷器,作為來店喝手衝客人的杯子。店內出品主要來自當地固定咖啡農供應的雲南小粒咖啡,與供應商一起成長,更符合大理咖啡人所秉承的社區理念。
扎染是大理特色的傳統手工藝。通過針線縫製,綑紮,為板藍根做成的靛藍染料留白,完成後展開的花紋總能讓人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
喜林苑旁的「藍續」是朗朗和吉娜學習過扎染的網紅店。這間漂亮的稻田邊藍白小院,很好出片,就算不來扎染,單純喝個茶打卡也都非常值得!店裡也有不少扎染小物出售,很適合帶給朋友作為手信。「沙溪古村落」從2400年前的春秋戰國走來,見證朝代間的興起和沒落。這裡曾是滇藏茶馬古道上的貿易重鎮,也是唯一留存至今的千年古集市。
雖然響著駝鈴的馬幫文化已經漸漸從這裡遠去,但因茶馬貿易而興起的古鎮風貌都被超級完好地保留了下來。
入選「世界瀕危建築遺產名錄」的 寺登街 與龐貝古城齊名,是沙溪古鎮的核心古建築。擁有600餘年歷史的古戲臺與古寺等建築至今完好。始建於明末清初的玉津橋,靜靜地橫臥於黑惠江上,構成了「鐵橋鎖江」的沙溪四景之一。這裡也是佛教文化的傳播地,古鎮的石鐘山石窟是雲南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完好的石窟群;四方街上的古戲臺正對面的興教寺,建於明永樂年間,是國內僅存的一座明代白族「阿託力」佛教寺院,最大的亮點是裡面所保存的12幅明代佛教壁畫。
沙溪在國內名氣不大,在國際上卻有很高的知名度,《孤獨星球》攻略「雲南」的封面曾選用的正是沙溪古鎮。
約十多年前,國外的古建築修復團隊發現沙溪有著無可比擬的歷史價值,著手修復。在開拓者們的口口相傳中,沙溪成了雲南最後一個還未開發的秘境。許多歐美背包客也是不遠萬裡前來這裡,甚至一住下就再也沒離開過。
在這裡你能享受原始交易砍價的樂趣,能隨處聽到趕馬人哼起的白族老調,足夠幸運的話還會撞見一隻渾圓的黑豬就那樣四仰八叉地癱倒在古城的陽光裡……
古城固然閉塞,但食物總是能輕易地跨越地域的局限,將人連接在一起。當年馬幫的後人仍居住於此,保留了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前往馬幫人居住的地方,和他們一起席地而坐,大口吃肉,體驗大快朵頤的豪情與快樂。參觀他們當年用過的舊物,聆聽馬幫故事,回到茶馬古道的時代。你一定想不到,在這樣一個偏僻、低調、古老的地方,有著這樣一片宏偉飽滿的精神糧倉。將昔日糧倉改造成書倉,命名為「先鋒沙溪白族書局」,成為先鋒書店第五家鄉村書局。
先鋒書店被CNN、BBC、英國衛報、《國家地理》等國內外主流媒體評為「最美書店」。高聳的烤菸房,被建築師妙手改造成了極具精神性的詩歌塔,層層疊疊的扇形木階梯旋繞直上,詩歌儼然被置於心靈的高處。
詩歌專櫃精選中外詩人的代表詩集1000餘種,其中不乏不少稀見版本的詩集;最具衝擊力的階梯書牆上,打造了最在地化和最具精神性的沙溪人文景觀,雲南相關的各類研究圖書在這裡都可以找到。幾年前《親愛的客棧》的熱播,讓瀘沽湖的美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線,而瀘沽湖遠比電視上看到拍到的程度要美更多。
瀘沽湖素有 「高原明珠」、「滇西北的一片淨土」、「 東方第一奇景」等美稱,湖周群山環抱,巍峨的格姆女神山高踞湖畔,逶迤的後龍山楔入湖心,構成形如馬蹄的瀘沽湖。湖水湛藍,時而明亮如鏡,時而雲光倒影,時而晚霞滿天。湖邊零星的村莊,湖中幾個島嶼,還有幾頁扁舟。一年四季,無論何時前往,這片藏在高原裡的碧藍湖泊,絕不會辜負你在路途上的顛簸。告別了雨季的瀘沽湖,是一年中能見度最高的時節。高達12米的清澈湛藍湖水,水天一色,紅嘴鷗早已成群結隊從西伯利亞飛來。白天15-20℃均溫,天氣穩定,不冷不燥。此時也是星空最美的時節,觀看到流星雨的機率極大。
特有的「豬槽船」是當地摩梭人的傳統水上工具,這種最原始的人工手劃木船,為的是最大限度保證湖水純淨。一根粗壯的圓木鏤空,兩頭削尖,因為形狀像一隻長長的豬槽得名,摩梭語稱:「日故」。《親愛的客棧》中客人進出客棧乘坐的就是豬槽船啦~輕輕搖曳湖面上,身後清澈透明的漣漪慢慢散開,海藻花漂浮在身邊,紅嘴鷗一點也不怕生,飛到我們身邊、手上,親密嬉戲。深入一片冬日的草海,別致的黃色,不水嫩清新,也不乾枯滄桑,說不定還能在這裡撿到野鴨蛋。
瀘沽湖畔的一處隱居地,住著當地的摩梭人。他們至今仍然保留著母系氏族婚姻制度,因而這裡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女兒國」。
我們有機會到一戶傳統的摩梭人家做客,參觀摩梭民居,和他們一起嘮家常,了解摩梭母系大家庭的文化內涵。精選的湖畔客棧,把室外的風景,帶進溫暖的房間。和晨曦一起醒來,窗外是湖水拍打著石板的譁譁聲,湖畔,停靠著幾隻豬槽船。晚霞燦爛,夕陽的餘暉染紅微漾的湖水。再晚一些,可以在銀河下看漫天繁星。
不到麗江,好像就不算來到了雲南。風花雪月的麗江古城,有太多故事在這裡發生。她有著大多數人對生活的想像。即使不能逃離日常,也能在這裡短暫的take a break。
哪怕是冬天,麗江山間依舊是一片蔥蔥鬱鬱,有露天生長的蔬菜,市場裡的納西人們不減活躍。古城的咖啡店和青旅客棧一樣多,它們剛剛好,長得都是你們想在鋼筋水泥的大城市裡找、卻找不到的模樣。
麗江的喧囂從早上九十點以後開始,直到凌晨才能悄然恢復平靜。尋一處露臺小館,不僅可以俯瞰整個古城,還可以遠眺玉龍雪山。泡泡茶,曬曬太陽,看看書,聊到傍晚。在古城裡逛吃逛吃,豔遇地道美食和文藝小物,餐後出門散步,去獅子山俯拍麗江夜景,之後鑽進「大冰的小屋」與大家擠在一起聽歌手清唱。
📍 忠義市場
忠義市場是麗江古城內現存唯一一個農貿市場,這裡有麗江人生活最真實的樣子,鮮活得讓人雀躍。從木府順忠義巷進入,你會遇見各色穿著傳統服裝的當地人:灰藍大襖的是納西人、銀袍閃亮刺繡繽紛的是彝人、白衣飄飄的則是普米人。這裡的銅器完全是納西族大叔手工打制和手工拋光,銅火鍋和銅茶壺是納西族生活幸福的象徵。
買上一份傳統小食「燒餌塊」,用稻米製成的餌塊,薄薄一片,置於炭火上,頃刻微黃帶焦。做好後,塗上芝麻醬,辣椒醬,根據吃客心意夾上牛、羊肉冷片。香味四溢,滷味醇厚,滿口香。
30年歷史的「88號小吃」的雞豆涼粉,古城外的「阿媽臘排骨」,「阿安酸奶」「丁丁酸奶」,現烤的「嘉華鮮花餅」,「先鋒烘焙工坊」5塊錢的土豆片,都是麗江古城數年來經典的味道。
📍 周邊古鎮群落
「束河古鎮」避開了大研古城的喧囂,是得以獨享一隅清淨之地。這裡遊客更少,環境更幽靜古樸,走街串巷,白牆黑瓦間會有不少驚喜。古鎮後山是玉龍雪山的餘脈,山巒清秀纏綿,林木蒼翠。在這裡你能感受到最原始、最純粹的麗江。麗江古城北行十餘公裡,被人遺忘的古納西王國的「白沙古鎮」,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組成部分。雖不如麗江古城、束河古鎮有名氣,卻也保留下來極具風情的原生態納西村落。
曾經,這裡的少數民族婦女幾乎人人刺繡人人絕,奶奶輩還保留納西族的傳統,穿著一種名叫「披星戴月」的黑色羊皮披肩,下面一字橫排彩繡的圓形布盤,極為醒目。
📍 「雪山第一村」 玉湖村
同樣坐落在麗江古城北向十餘公裡,有一個叫做「巫魯肯」的村落,意思是雪山腳下的村子,這裡便是玉湖村。這裡是納西族的發源地,也是離玉龍雪山最近的村莊。1922年約瑟夫·洛克以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和哈佛大學燕青植物研究所的探險家、撰稿人、攝影家等身份,曾經在這裡居住很長一段時間,香格裡拉也是這位探險家發現的。洛克把這裡形容為秘境,知道玉湖村的人並不多,遊人甚少,隱秘仙境也不過如是。
漫步玉湖村,分享村子的歷史、納西建築、洛克的故事等。整個村子的房子都是由石頭堆起來的。你會看到穿著納西服的老人們聚在一起,聊天打盹,他們和你四目相對時還總是那種純純的笑。📍 玉龍雪山
海拔5596米的玉龍雪山是第四紀冰川形成的地貌遺蹟,是離赤道最近的雪山群,也是北半球最南端的大雪山,終年積雪,玲瓏剔透,有著雪域、冰川、高山草甸、原始森林等豐富景觀,更是大自然恩賜的美景。它是納西族人心中一座的聖山,是傳說中納西族保護神「三多」的化身。入冬的玉龍雪山,雨季離去,天高氣爽,陽光正好,純藍與雪白交疊,在陽光的映照下,古老山脈真如神聖之境。玉龍雪山東麓則是藍月谷,是月牙形且呈藍色的河谷。時而碧藍時而翠綠的水,清澈見底,兩旁森林疊翠,有著世間的語言無法形容的美。
在海拔3100米的甘海子露天劇場看一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實景演出,張藝謀導演的《印象麗江》可謂是一場蕩滌靈魂的盛宴。🏨 數家優質好酒店
今天小編安利的是麗江金茂凱悅臻選酒店!不但 被納入Tripadvisor2020年「旅行者之選」 榜單,在2020攜程酒店口碑榜也獲得了「最受歡迎酒店」。
「麗江金茂凱悅臻選酒店」是第一家凱悅旗下高端生活方式品牌「凱悅臻選酒店」——在凱悅品牌體系裡被歸入「生活方式」中,和 Andaz、Hyatt Centric齊名,無論是選址、硬體還是服務,都讓人滿意,度假感一級棒。
整座酒店就像一座「古鎮」,由10棟建築園林組合而成,秀雅古樸,錯落有致,曲徑通幽,就像走入沒有遊客打擾的麗江古城老街,氛圍感十足。室內設計由泰國P49 Design擔任,曾設計過蘇梅島W、峇里島水明漾Indigo等,最擅長將本地景色與時尚結合。大堂懸掛著的布衣鈴、轉角處的佤貓、西族風格裝飾畫……處處融合納西族的文化細節。酒店共擁有305間客房都配備獨立戶外陽臺,房間面積非常寬敞,最小的也有56m²,坐在陽臺上,每天看著風景,才是打開麗江的正確方式。
酒店設有7家餐廳,從特色菜餚到本地火鍋,從西式料理到創新菜品,足不出戶就能擁有頂級的雲南舌尖體驗。滇香館還是麗江本地的人氣餐廳之一。
酒店中心湖裡養著黑天鵝、鴛鴦,從餐廳回房間的路上還有機會偶遇南美羊駝、英倫矮馬和孔雀。用晚餐,逗萌寵,做spa,完完全全的美好度假模式。-滇西古城循跡茶馬古道8天-
大理+喜洲+沙溪古鎮+瀘沽湖+麗江
團期
2021.01.09;2021.01.17;
2021.01.24;2021.01.31;
2021.02.21;
「2021.02.09 - 2021.02.15」
每日出發
...
價格
5380元/人起
1、到達理想生活的遠方,大理麗江瀘沽湖一次打卡
2、漫步蒼山洱海,看盡「風花雪月」
3、《親愛的客棧》同款豬槽船,徜徉瀘沽湖
4、沙溪古鎮,穿越回茶馬古道的時代
5、漫遊玉龍雪山腳下的玉湖鎮,探索一番景美人少的秘境
6、拜訪摩梭人家,體驗摩梭文化
第一次知道大理,大約還是在《還珠格格》,那個蕭劍帶著格格阿哥們「集體大逃亡」的世外桃源,家家有花,戶戶有鳥。大理也是很多人心中的「遠方」,慢節奏的生活,文藝青年聚集地,有酒有歌。一直嚮往的地方,不如收拾行囊就出發,去看一眼她的真實模樣。吹一吹洱海的風,聽蒼山的鳥鳴,遙望玉龍雪山,去沙溪夢回茶馬古道,徜徉瀘沽湖,漫步麗江古城,用一周的時間,去感受滇西北的浪漫。酒店是旅行中的棲居地,酒店的品質往往決定了旅程的體驗好壞,GoHi精選2晚麗江金茂凱悅臻選酒店或麗江鉑爾曼度假酒店、2晚大理攜程4鑽度假酒店、2晚瀘沽湖臨湖精品客棧和1晚沙溪精品度假客棧,推門都是風景~
地道餐食:團費含9次用餐 含1次自己烹飪的白族午餐和廚師分享菜、1次特色馬幫飯午餐,其餘均為早餐特別體驗:團費含6種特色活動 洱海騎行、一般不對外開放的喜洲古宅小遊、白族特色菜烹飪體驗、茶馬古道的馬幫體驗、瀘沽湖傳統豬槽船體驗、摩梭人拜訪放慢節奏:旅行絕不走馬觀花 大理是一個適合慢悠悠閒逛的地方,進入大理我們就開始放慢腳步,我們在大理、瀘沽湖連住兩晚,不用每天整理行李換酒店~另外還會在麗江停留一天,縮短當天前往瀘沽湖的車程。
Day1: 大理(集合日)| 安頓住宿,用一整天時間,與雲南「初次見面「Day2: 大理古城|洱海騎行, 蒼山, 夜遊大理Day3: 大理古城–沙溪 | 白族古宅遊覽, 體驗白族午餐製作, 沙溪古鎮Day4:沙溪–麗江 | 馬幫人家, 馬幫飯, 麗江Day5: 麗江–瀘沽湖 | 玉湖村, 瀘沽湖, 湖畔客棧
Day6: 瀘沽湖 | 瀘沽湖遊覽, 豬槽船, 走進摩梭人木楞房
Day7: 瀘沽湖–麗江| 自由活動, 返回麗江, 麗江自由行
Day7: 麗江(解散日)| 回味滇西之旅,可作為下一次行程的起點,連報香格裡拉,繼續深入滇西北秘境,也可以到昆明後加入桃花源路線,感受元陽梯田的壯觀處於西伯利亞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匯處加上山區小氣候的影響每年從秋冬季節開始這裡就有雪兆風雪湧山,積雪不化雪厚的時候可達2米雪期也長達7個月說是全國降雪量最大的地區真的一點也不為過
You may also like
點擊下方連結獲取更多出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