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東關,遊瘦西湖,逛何園!品味靜逸休閒的運河古城。
揚州,地處江蘇省中部,南臨滔滔的長江,東依靜靜的京杭大運河,歷來就是風光秀美的風景城、人文薈萃的文化城、博大精深的博物城。揚州的名稱,最早見於《尚書·禹貢》「淮海維揚州」。其由來是因「州界多水,水揚波」,遂以「揚」為州名。揚州建城始於2400餘年前的春秋時期,燦爛的歷史文化給揚州留下了大量的名勝古蹟和豐富的旅遊資源。
揚州東關街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是揚州城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條歷史老街。它東至古運河邊,西至國慶路,全長1122米。東關街以前不僅是揚州水陸交通要道,而且是商業、手工業和宗教文化中心。
東關街以前不僅是揚州水陸交通要道,而且是商業、手工業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華、商家林立,行當俱全,生意興隆。陸陳行、油米坊、鮮魚行、八鮮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走東關,遊瘦西湖!品味靜逸休閒的運河古城一景 2020.4攝
「瘦西湖」之名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為清初吳綺《揚州鼓吹詞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乾隆元年(1736),錢塘(杭州)詩人汪沆慕名來到揚州,在飽覽了這裡的美景後,與家鄉的西湖作比較,賦詩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時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瘦西湖主要分為14大景點,包括五亭橋、二十四橋、荷花池、釣魚臺等。
1988年瘦西湖被國務院列為「具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和揚州園林特色的國家重點名勝區」。2010年被授予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 。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走東關,遊瘦西湖一景 二十四橋
二十四橋在瘦西湖西段,包括二十四橋,春臺祝壽。清乾隆間稱為"春臺明月"。二十四橋由漢白玉砌成,四周遍種芍藥,因此又稱為紅藥橋。 唐代詩人杜牧有流傳千古代詩篇《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在春熙臺前有毛澤東手書杜牧詩大理石匾一幅。
走東關,遊瘦西湖!品味靜逸休閒的運河古城一景 2020.4攝
春秋時代的運河,漢代廣陵王的墓,南北朝的古剎大明寺,隋代迷宮、隋煬帝陵,唐城遺址,宋元時期的普哈丁墓、仙鶴寺、平山堂以及明清時期的樓、臺、亭、閣、園林等,更使古城揚州放射出奪目的光輝。「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平添了揚州這座古城名邑的無限風韻。
走東關,遊瘦西湖一景 熙春臺
乾隆六十年李鬥《揚州畫舫錄》記載,熙春臺原在新河曲處,與蓮花橋相對,有上下三層閣樓,下層匾額熙春臺,上層匾額「小李將軍畫本」,後又變為五雲多處;春臺祝壽在蓮花橋南岸,原為揚州鹽商汪氏為乾隆祝壽而建。築扇面廳,夜間燃燈廳中,掩映水中,宛如一盞扇面燈。近年復原的春臺祝壽,是五開間二層建築,與李鬥書中插圖相似,但將第二層稱為熙春臺。第一層金字匾額為「春臺祝壽」,左右對聯;「勝地據淮南,看雲影當空,與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過橋下,聞簫聲何處?有人吹到月三更」。2012年11日,一商業劇組在此拍攝電視劇時,用於拍攝的吊車發生側翻,導致熙春臺三個飛簷損壞嚴重,屋頂瓦片多處受損,不過景區稱「損失不大」。
走東關,遊瘦西湖!品味靜逸休閒的運河古城一景 2020.4攝
走東關,遊瘦西湖一景 東關街旁東關古渡的浮雕壁畫夜景,這好像說的是隋煬帝
漫步中華十大古街之一的東關街,感受鱗次櫛比的百年老店,別有一番情趣……
東關街條街上"老字號"商家就有開業於1817年的四美醬園、1830年的謝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廣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廣盛豆腐店、1908年的大和堂中醫館、1909年的陳同興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紙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1936年的張洪興當鋪、1938年的慶豐茶食店、1940年的四流春茶社、1941年的協豐南貨店、1945年的凌大興茶食店、1946年的富記當鋪,此外還有周廣興帽子店、恆茂油麻店、順泰南貨店、恆泰祥顏色店,朱德記麵粉店等。這裡是揚州手工業的集中地,前店後坊的連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順興傘店、曹順興籮匾老鋪、孫鑄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孫記玉器作坊、董厚和襪廠等。
說實話白天逛東關街與晚上逛東關街是不一樣的。
走東關,遊瘦西湖一景 東關街人潮湧動
走東關,遊瘦西湖一景 板橋觀芍亭
鄭燮觀芍亭在長堤春柳和春臺祝壽之間,一座四角攢尖頂涼亭,匾額有鄭板橋手書觀芍亭三字,下款「板橋鄭燮」;一副對聯為後人所書,左聯:繁華及春媚,右聯:紅藥當階翻。
走東關,遊瘦西湖!品味靜逸休閒的運河古城一景 2020.4攝
走東關,遊瘦西湖一景 瘦西湖石壁流淙
石壁流淙園在清代原是揚州鹽商徐贊侯別墅。1765年乾隆賜名水竹居,有御詩:「柳堤系桂艭,散步俗塵降。水色清依榻,竹聲涼入窗。幽偏誠獨擅,攬結喜無雙。憑底靜諸慮,試聽石壁淙」。水竹居後廢。2007年揚州市政府修復並開放石壁流淙。石壁流淙園內,疊石為山,形如峻峭的石壁,導引多股泉水,從幾處石壁頂部,奔騰下洩如瀑布,注入湖中:「淙者眾水攢衝,噴若風雷,四面從流也」[9]。園內有長廊長堤,六角亭,還有水竹居、閬風堂、叢碧山房、清妍室等建築。新建水竹居以乾隆詩中的兩句「水色清依榻,竹聲涼入窗」作對聯。過水廊不遠有一院落,院中靜香書齋,面對池塘,左右一副對聯寫道:「飛塔雲霄半,書齋竹林中」。
走東關,遊瘦西湖!品味靜逸休閒的運河古城一景 2020.4攝
走東關,遊瘦西湖一景 靜香書齋
走東關,遊瘦西湖!品味靜逸休閒的運河古城一景 2020.4攝
走東關,遊瘦西湖一景 白塔晴雲
白塔晴云為清乾隆時代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在蓮性寺北岸。
走東關,遊瘦西湖!品味靜逸休閒的運河古城一景 2020.4攝
走東關,遊瘦西湖一景 揚州瘦西湖鷺島
走東關,遊瘦西湖!品味靜逸休閒的運河古城一景 2020.4攝
走東關,遊瘦西湖!品味靜逸休閒的運河古城一景 2020.4攝
20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