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的烹調方法以煎和燒烤為主,在很多家庭的餐桌上最常見的牛排種類有四種:肋眼、西冷、菲力和T骨。我的家庭餐桌上西冷是最常見的,價位中端,肉質鮮嫩,也最易購買,也可以購買整條裡脊肉,厚切選最嫩處來烹飪,方法均是相通的。
今天介紹的是最簡易的方法煎西冷牛排,不用下館子,在家也能做出好吃的煎牛排!
如何一眼辨認是哪個部位的牛排?
1、肉眼牛排,肋骨穿過的位置,也叫肋眼,有一道長長的結締組織和一個大洞洞(大洞洞是肋骨穿過的位置)。
2、西冷牛排,也叫下腰肉,有一條長長的白色肉筋脂肪(很好吃,超香濃)
3、菲力牛排,又叫裡脊肉,沒有肉眼牛排的結締組織,也沒有西冷牛排的長條肉筋脂肪,就是一塊純肉,肉質最為細嫩。
4、T骨牛排,一邊是肉眼牛排,一邊是菲力牛排。雖然是這兩種牛排的搭配,但是越靠近T骨,越是次品肉。
總結:肉眼牛排較平衡,性價比也最好最容易買到;喜歡香濃有勁道有嚼頭的選西冷牛排;喜歡肉質柔嫩的,首選菲力牛排;喜歡雙拼概念,並對口感要求不高選T骨牛排。
牛排是否需要醃製?
肉眼牛排醃一下比較入味,也都可以不醃製。對於菲力牛排,不醃製,原味更能體現肉質的高質量。
原則是:上品肉類應該原汁原味,可以不醃;越是便宜的肉越可以醃。
食譜|超簡易速成煎牛排法
食材選擇
主料:西冷牛排一塊(厚度為1.3cm左右)
調料:現磨黑胡椒、粗鹽(儘可能用粗鹽,相比細鹽味道會更美)、橄欖油
配料:蘆筍、李子、豌豆芽(因個人喜好選擇,擺盤好看)
烹飪步驟
1.準備所需原料,牛排要提前從冰箱裡回到室溫,用廚房紙巾吸乾表面水分。
(牛排回溫:需20-30分鐘,回溫有兩個原因:第一避免煎制時出湯,第二是因為沒有達到室溫狀體下的牛肉,煎制外層達到了熟成,而內部溫度確是冰涼,極大影響口感)
2.入鹽醃製,鹽量在煎制時會有少許流失,用量別太少,也別太多(注意:粗鹽比細鹽用量稍稍多一點)
3.現磨黑胡椒,均勻的研磨在表面
4.少許橄欖油,將粗鹽,黑胡椒,橄欖油輕輕按摩在表面。
5.此時大火加熱,熱鍋。
6.當鍋底達到一定的溫度,手距離鍋約20cm高度,能明顯感覺到燙手,且鍋中開始冒白煙,此時牛排可以入鍋了。
7.我一般煎牛排,單面煎制時間為1分30秒/1分50秒,雙面共用時3分鐘/3分40秒。注意下鍋後牛排不要隨意翻動,在高溫狀態下,表面會形成很漂亮的一層金黃焦化層,口感是非常棒的。(如果牛排較厚的話,側面也需要煎。)
8、關火,加入一小塊黃油,用餘溫煎制蘆筍與李子,作為盤式。
9、牛排最後的一個很關鍵的步驟:「醒」也就是放在盤中等待5-8分鐘左右,如果現切牛排會出湯,而「醒」會讓牛排鎖住水分,保留汁水。
溫馨提示
1、鍋要非常燙之後再放牛排,才會把牛排的汁液一下鎖住。
2、黃油最後才加,不是用黃油煎牛排。
黃油可以提香,很多人會在煎牛排時加入黃油,但需在最後出鍋前放置,若是放早了或溫控不合適,因為黃油的熔點較低,很容易導致牛排焦糊,而非焦化的金黃色。
3、菜市場的牛排不光要洗還要飛水(不適合煎牛排,只能中式烹飪)
4、千萬別用松肉錘,那是敲豬肉不是敲牛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