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臺解鎖鼠年天象大觀:「金邊日食」值得期待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圖為2016年11月14日的「超級月亮」。 泱波 攝

中新網南京1月25日電 (楊顏慈)在農曆大年初一,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派發「新春大禮包」,解鎖鼠年的觀星指南:罕見的「金邊日食」、「超級月亮」、「最亮」火星、浪漫流星等陸續重磅登場,帶來看不夠的「星空盛宴」。

太陽在鼠年的表演尤為奪目。一場罕見的「金邊日食」將成為全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之一。

圖為雙子座流星雨(資料圖)。 紫金山天文臺 供圖 攝

今年,全球範圍內會看到兩次日食,一次是6月21日的日環食,一次是發生於12月14日至15日的日全食。中國境內可見的是本次日環食,這也是日環食時隔8年後再度光臨中國。

天文專家介紹,這次日環食最大特點是食分達到了0.994,非常接近全食,這樣的日環食也被稱為「金邊日食」。環食階段光球層未被遮擋的部分極少,能直接觀測到色球層甚至日冕層。

據科學測算,這次日環食帶從剛果民主共和國北部開始,經過中非、南蘇丹、衣索比亞、巴基斯坦、印度、中國等地,在北太平洋西部結束。

天文學家提醒公眾,本次環食期間中國全境可見日偏食,但觀測時要注意,無論是偏食階段還是環食階段都不要用眼睛直接看太陽,需要佩戴專門的太陽觀察鏡。

在月亮方面,多次半影月食與3次「超級月亮」(分別在3月10日,4月8日和5月7日)將輪番上演,不時為公眾帶來「月有陰晴圓缺」的小驚喜。

值得一提的是,4月8日那天,全球將迎來一年中的「最大滿月」(也是「超級月亮」)。這次滿月與近地點幾乎同時發生,將會導致巨大的漲潮和退潮,但肉眼觀測上並不明顯。

雙子座流星雨在天空綻放(資料圖)。 紫金山天文臺供圖 攝

整個鼠年將有浪漫的流星雨貫穿全年,主要是4月23日的天琴座流星雨、5月上旬的寶瓶座η流星雨、8月12日的英仙座流星雨,10月21日的獵戶座流星雨和12月14日的雙子座流星雨。

總體上,雙子座流星雨是全年流星雨中觀測條件較好的。在理想的黑暗天空下,每小時可以看到60至120顆緩慢而優雅的流星。在峰頂之前的夜晚,主要是一些小流星。然而,在高峰期間和高峰之後,應該會出現明亮的流星和火球。

在行星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將是火星壯觀的一年。

圖為2016年11月14日的「超級月亮」。 泱波 攝

這顆紅色的行星將在10月13日到達與太陽相反的位置,位於黃道帶的雙魚座,從黃昏到黎明都可以看到,其亮度為-2.6等,比天狼星整整亮了三倍。它的亮度如此之高,以至於在9月29日至10月28日之間,它將取代木星,成為夜空中第二亮的行星,並成為第三亮的天體(僅次於月亮和金星)。

在12月21日,天宇還將迎來一次罕見的木星和土星「大會合」。當天,這兩個地球以外的「世界」將迎來「最親密」的一刻,它們之間的距離只有滿月直徑的五分之一。(完)

相關焦點

  • 紫金山天文臺:金邊日食等天象閃耀六月天宇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2日發布六月「天象劇場」演出表:水星東大距、半影月食、六月天琴座流星雨、日環食等多部「大片」將輪番上映。其中,美妙絕倫的金邊日食是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月初,低調的水星將率先閃耀天宇,開啟本月的天象之約。水星即將迎來今年第二次東大距,屆時公眾可在日落後的西北方低空尋覓到水星的身影。水星謝幕後,火星與海王星將在天宇「牽手」。6月12日,「火星合海王星」加入天空聚會,共同演繹「星空私語」。在行星閃耀時,浪漫的流星雨也來「湊熱鬧」。16日,六月天琴座流星雨繽紛來襲。
  • 紫金山天文臺舉辦2020年夏至日環食科普活動
    紫金山天文臺舉辦2020年夏至日環食科普活動 2020-06-30 紫金山天文臺 【字體:大 中 小】 我國處於較好的觀賞地域,引發了天象觀測熱潮。中國科學院天文科普聯盟(簡稱「聯盟」)以此為契機,開展「2020天文奇觀最美金邊日食」觀測直播及系列科普宣傳活動。  根據活動方案,在全國設置1個後方活動主場和12個前方活動現場,聯合開展日食觀測直播活動。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負責貴州銅仁、南京紫金山、青海德令哈等觀測點活動。
  • 6月21日夏至迎來天象大戲:在「最長白天」觀賞「金邊日食」
    交匯點訊 6月21日夏至日,天空將上演今年的天象「重頭戲」——日環食。這是本世紀唯一一次在中國境內可見的出現在夏至日的日食,且因食分超大會呈現指環狀「金邊日食」,因此極具觀賞性。而下一次想要在中國境內看到日食得等到10年以後。記者採訪紫臺專家,奉上日環食最全觀賞「貼士」。
  • 【中國新聞網】紫金山天文臺發布1月天象大觀:象限儀座流星雨等...
    【中國新聞網】紫金山天文臺發布1月天象大觀:象限儀座流星雨等精彩亮相 2020-01-03 中國新聞網 楊顏慈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2日發布消息:新年鐘聲敲響,象限儀座流星雨作為開年演出如約而至
  • 在「最長白天」欣賞一出「金邊日食」 不過日食觀測有幾點要牢記!
    似乎也受到疫情的影響,「天空劇場」開年來一直「慘慘澹淡」。別著急,就在本月21日,一臺「重量級」好戲就將上演:我國南部部分地區可以觀測到一次「細到極致」的日環食。巧合的是,6月21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長。
  • 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金邊日食什麼時候出現?
    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長,而今年夏至日又恰逢日環食,公眾可在「最長白天」觀賞到「金邊日食」。》》2020.6.21日環食準確時間查詢 日食哪裡可以看到  「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中科院紫金山天文檯曆算室副研究員成灼介紹,早在商周時期,古人已通過土圭測影發現四季變化與正午時日影長短變化相關,並由此確定了二十四節氣中的「二分二至」。
  • 紫金山天文臺:金星合昴星團等精彩天象將在四月登場
    【解說】4月1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布四月天象劇場「演出單」:木星、土星、火星將依次「親密接觸」月亮,上演星空私語。此外,今年「最大滿月」、 天琴座流星雨帶來的美妙夜空同樣值得期待。當晚,明亮的金星與散發著藍色光芒的昴星團爭相閃耀,交相輝映的罕見畫面值得一觀。【同期】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工程師 胡方浩在4月3日的時候,金星會運行到昴星團附近,會形成金星合昴星團的一個天象。
  • 【中國新聞網】紫金山天文臺:「日月星」1月精彩上陣喜迎新年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1月2日消息,2019年伊始,新一輪的精彩天象已金星合月、日偏食、流星雨、大滿月+月全食等天象將輪番耀目1月天際,特別是日月交替上演「陰晴圓缺」,極具觀賞性。  1月2日,金星合月將成為2019年天幕開場演出。屆時,農曆二十七的一輪殘月恰好「漫遊」到金星的附近。這兩個夜空中「最明亮」的星體,將在黎明前的夜空中上演相依相伴。  更加令人期待的是,一場日偏食將在1月6日的清晨上演。
  • 夏至日逢日環食:「最長白天」巧遇「金邊日食」
    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長,而今年夏至日又恰逢日環食,公眾可在「最長白天」觀賞到「金邊日食」。「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中科院紫金山天文檯曆算室副研究員成灼介紹,早在商周時期,古人已通過土圭測影發現四季變化與正午時日影長短變化相關,並由此確定了二十四節氣中的「二分二至」。在夏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正午時太陽最高。
  • 紫金山天文臺:天琴座流星雨等四大天象添色4月
    紫金山天文臺:天琴座流星雨等四大天象添色4月 2019-04-01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房家梁   中新社南京4月1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 2008年將發生兩次日食和兩次月食天象
    新華網南京12月28日電(記者蔡玉高、周潤健)日全食是蔚為壯觀、動人心魄的罕見天象。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通報,2008年將發生兩次日食和兩次月食,其中,將於8月1日上演的日全食絕對是這一年最好看、最動人的天象。  日全食和日偏食是當太陽、月球、地球在一直線時,月球擋住全部或部分太陽光球的天象。
  • 錯過再等10年!「金邊日環食」上演倒計時,湖南幾點開始?
    2020年的6月21日很特別。這一天,既是父親節,又逢夏至節氣,還有一場「金邊日食」的重磅天象要上演。更令人激動的是,這次日環食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可以欣賞到。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你就要再等10年,才能在中國境內看到。
  • 6月「天象劇場」佳片不斷!「金邊日食」最值得期待
    天氣漸熱,6月的「天象劇場」也開始升溫。天文專家介紹,「水星東大距」「半影月食」「火星合海王星」「六月天琴座流星雨」「日環食」等多部「天象佳片」將輪番上映,其中,精彩絕倫的「日環食」不容錯過。神秘的水星將於6月4日迎來年內的第二次東大距。「對於我國來說,本次觀測條件不錯。
  • 紫金山天文臺:英仙座流星雨等天象閃耀八月星空
    中新社南京8月4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4日發布八月天宇「演出表」:本月天象以大行星的動態為主,行星伴月將頻頻「出鏡」。此外,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英仙座流星雨將「高能」來襲。根據天象預報,本月將出現6次行星伴月天象。儘管大行星「活躍」,但適宜觀賞的並不多。
  • 紫金山天文臺:浪漫流星雨拉開2020年天象大幕
    中新社南京1月2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2日發布消息:新年鐘聲敲響,象限儀座流星雨作為開年演出如約而至,在夜幕中綻開「禮花」。在新年與除夕到來的一月,流星雨、火星合心宿二、金星合月將相繼為夜空添彩。
  • 「最長白天」巧遇「金邊日食」,附可見區域及時間
    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長,而今年夏至日又恰逢日環食,公眾可在「最長白天」觀賞到「金邊日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檯曆算室副研究員成灼介紹,早在商周時期,古人已通過土圭測影發現四季變化與正午時日影長短變化相關,並由此確定了二十四節氣中的「二分二至」。在夏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正午時太陽最高。這一天過後,太陽逐漸向南移動。到秋分時,太陽直射點重新回到赤道,全球重歸晝夜等長。  今年的夏至日還將上演日環食天象。
  • 紫金山天文臺:「日月星」1月精彩上陣喜迎新年
    朱劍男攝  中新社南京1月2日電(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2日消息,2019年伊始,新一輪的精彩天象已「整裝待發」。金星合月、日偏食、流星雨、大滿月+月全食等天象將輪番耀目1月天際,特別是日月交替上演「陰晴圓缺」,極具觀賞性。  1月2日,金星合月將成為2019年天幕開場演出。屆時,農曆二十七的一輪殘月恰好「漫遊」到金星的附近。
  • 今年哪些天象大戲最值得期待?日食、火星衝日、雙星伴月將輪番上演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今年哪些天象大戲 最值得你期待?&nbsp&nbsp&nbsp&nbsp日食、火星衝日、雙星伴月將輪番上演&nbsp&nbsp&nbsp&nbsp深圳商報2020年1月17日訊 錯過2019年底的日食天文大戲,又錯過2020年開年的流星雨,天文迷受傷了?
  • 紫金山天文臺:流星雨拉開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
    中新社南京1月3日電 (徐珊珊)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消息,新年伊始,象限儀流星雨3日晚將迎來峰值。隨著「許願流星」划過夜空,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就此拉開。象限儀流星雨與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並稱「北半球三大流星雨」。
  • 紫金山天文臺:22日將現本世紀時間最長的日全食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季海生介紹,這次日全食起始於印度,最早看見日全食的是印度坎貝灣(Gulf of Cambay)。日食帶穿過印度次大陸、尼泊爾、孟加拉國、不丹和緬甸,從中印邊境進入中國,從浙江和上海進入太平洋。在太平洋上,日食帶掃過琉球群島,並一直延伸到西太平洋的北庫克群島,在那裡,太陽帶食而落。    全食時間長是本次日食的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