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文學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鄉土文學,它的出現溯源於魯迅的《故鄉》上個世紀20年代,現代文壇上出現了一批比較接近農村的年輕作家,他們的創作較多受到魯迅影響,以農村生活為題材,以農民疾苦為主要內容,形成所謂「鄉土文學」。
彭家煌
代表作品《活鬼》、《慫恿》、《陳四爹的牛》
筆名曾用韋公,湖南湘陰(今湖南省汨羅市)人。1924年到上海中華書局工作,1925年轉入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工作,先後主編《教育雜誌》、《兒童世界》等,1926年發表小說《Dismeryer先生》後,開始受人注意。他的鄉土小說,比同時代的鄉土作家更加活潑風趣,也更深刻圓熟,人物色彩斑斕,口語的運用,尤為成功,《活鬼》、《慫恿》、《陳四爹的牛》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魯彥
代表作品《炮火下的孩子》、《傷兵醫院》
魯彥(1901-1944),浙江鎮海人,著名鄉土小說家、翻譯家。1930年,至福建廈門任《民鍾日報》副刊編輯。此後輾轉在福建、上海、陝西等地的中學任教,在極不安定的生活中迎來了文學創作的豐收期。採用浪漫、象徵等不同手法進行創作探索,逐漸成為鄉土寫實派的一位重要作家。細膩、樸素、自然,是魯彥作品藝術風格的主要表現。
許傑
代表作品 《慘霧》、《賭徒吉順》
許傑,我國當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文學理論家,浙江台州天台人。許傑先生也是著名的文學評論家。早在20年代他就以宣傳「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理論,發表《文藝與社會》等論著引起文壇的矚目,其後寫了很多評論作家、作品的文章。許傑先生一生道路曲折,生活坎坷,他的命運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典型寫照,凡是知識分子倒黴時,他頂倒黴,凡是知識分子走紅時,他自然走紅。
許欽文
代表作品 短篇小說集《故鄉》
許欽文,(1897.7.14-1984.11.10),原名許繩堯,生於浙江山陰。1917年畢業於杭州省立第五師範學校,留任母校附小教師。自稱是先生的「私淑弟子」。1922年發表第一篇作品短篇小說《暈》,此後經常在《晨報》副刊發表小說和雜文,受到魯迅的扶植與指導。
蕭紅
代表作品 《生死場》《呼蘭河傳》《小城三月》
蕭紅,中國近現代女作家,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1932年,結識蕭軍。蕭紅的小說具有鮮明的文體特徵,創造出場景性的小說結構。蕭紅以自己悲劇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體驗,觀照她所熟悉的鄉土社會的生命形態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國民性弱點,抒寫著人的悲劇、女性的悲劇和普泛的人類生命的悲劇,從而使其小說獲得一種濃烈而深沉的悲劇意蘊和獨特而豐厚的文化內涵。
莫言
代表作品 《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蛙》
莫言,男,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複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 2011年莫言憑藉小說《蛙》榮獲茅盾文學獎。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王任叔
代表作品《文學論稿》
王任叔,浙江省奉化縣大堰村(今大堰鎮)人。王任叔1915年考入浙江省第四師範,五四運動中任寧波學生聯合會秘書。1922年5月始發表散文、詩作、小說,由鄭振鐸介紹加入文學研究會。1924年10月任《四明日報》編輯,主編副刊《文學》。翌年任縣立初級中學教務主任,主編剡社月刊《新奉化》。新中國成立後任新中國駐印度尼西亞首任大使,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終年七十一歲。
作者:莫昕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