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文學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2021-01-09 百度百科

鄉土文學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鄉土文學,它的出現溯源於魯迅的《故鄉》上個世紀20年代,現代文壇上出現了一批比較接近農村的年輕作家,他們的創作較多受到魯迅影響,以農村生活為題材,以農民疾苦為主要內容,形成所謂「鄉土文學」。

彭家煌

代表作品《活鬼》、《慫恿》、《陳四爹的牛》

筆名曾用韋公,湖南湘陰(今湖南省汨羅市)人。1924年到上海中華書局工作,1925年轉入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工作,先後主編《教育雜誌》、《兒童世界》等,1926年發表小說《Dismeryer先生》後,開始受人注意。他的鄉土小說,比同時代的鄉土作家更加活潑風趣,也更深刻圓熟,人物色彩斑斕,口語的運用,尤為成功,《活鬼》、《慫恿》、《陳四爹的牛》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魯彥

代表作品《炮火下的孩子》、《傷兵醫院》

魯彥(1901-1944),浙江鎮海人,著名鄉土小說家、翻譯家。1930年,至福建廈門任《民鍾日報》副刊編輯。此後輾轉在福建、上海、陝西等地的中學任教,在極不安定的生活中迎來了文學創作的豐收期。採用浪漫、象徵等不同手法進行創作探索,逐漸成為鄉土寫實派的一位重要作家。細膩、樸素、自然,是魯彥作品藝術風格的主要表現。

許傑

代表作品 《慘霧》、《賭徒吉順》

許傑,我國當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文學理論家,浙江台州天台人。許傑先生也是著名的文學評論家。早在20年代他就以宣傳「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理論,發表《文藝與社會》等論著引起文壇的矚目,其後寫了很多評論作家、作品的文章。許傑先生一生道路曲折,生活坎坷,他的命運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典型寫照,凡是知識分子倒黴時,他頂倒黴,凡是知識分子走紅時,他自然走紅。

許欽文

代表作品 短篇小說集《故鄉》

許欽文,(1897.7.14-1984.11.10),原名許繩堯,生於浙江山陰。1917年畢業於杭州省立第五師範學校,留任母校附小教師。自稱是先生的「私淑弟子」。1922年發表第一篇作品短篇小說《暈》,此後經常在《晨報》副刊發表小說和雜文,受到魯迅的扶植與指導。

蕭紅

代表作品 《生死場》《呼蘭河傳》《小城三月》

蕭紅,中國近現代女作家,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1932年,結識蕭軍。蕭紅的小說具有鮮明的文體特徵,創造出場景性的小說結構。蕭紅以自己悲劇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體驗,觀照她所熟悉的鄉土社會的生命形態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國民性弱點,抒寫著人的悲劇、女性的悲劇和普泛的人類生命的悲劇,從而使其小說獲得一種濃烈而深沉的悲劇意蘊和獨特而豐厚的文化內涵。

莫言

代表作品 《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蛙》

莫言,男,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複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 2011年莫言憑藉小說《蛙》榮獲茅盾文學獎。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王任叔

代表作品《文學論稿》

王任叔,浙江省奉化縣大堰村(今大堰鎮)人。王任叔1915年考入浙江省第四師範,五四運動中任寧波學生聯合會秘書。1922年5月始發表散文、詩作、小說,由鄭振鐸介紹加入文學研究會。1924年10月任《四明日報》編輯,主編副刊《文學》。翌年任縣立初級中學教務主任,主編剡社月刊《新奉化》。新中國成立後任新中國駐印度尼西亞首任大使,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終年七十一歲。

作者:莫昕樺

相關焦點

  • 鄉土文學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鄉土文學的代表作家,有哪些?鄉土文學,它的出現溯源於魯迅的《故鄉》上個世紀20年代,現代文壇上出現了一批比較接近農村的年輕作家,他們的創作較多受到魯迅影響,以農村生活為題材,以農民疾苦為主要內容,形成所謂「鄉土文學」。
  • 山藥蛋派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山藥蛋派的代表作家,有哪些?山藥蛋派是中國現代小說流派之一,形成於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山藥蛋派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文學的傳統,以敘述故事為主,人物情景的描寫融化在故事敘述之中。孫謙是一位鄉土氣息很濃的劇作家,他的藝術作品取材於他所了解的農村生活,因此具有現實主義風格,樸實、真摯、感人。胡正代表作品 《摘南瓜》胡正(1924-2011),原名胡振邦,1924年的農曆十月二十五日出生於山西省 靈石縣城。中共黨員。
  • 【現代文學】「鄉土小說 」及其代表作家
    鄉土小說  在現代小說史上最早顯露出流派風範,出現在1923年左右,由文學研究會和未名社、語絲社一些青年作家受魯迅影響所創作
  • 作家對鄉土文學不熟悉 中國鄉土文學被冷落
    於是,官場文學、小資文學、情愛文學泛濫,這些作品極力渲染都市人對燈紅酒綠的沉迷,對奢靡生活的嚮往。在這種情形下,最具生命力和最震撼人心的鄉土文學,正逐漸被冷落和遺忘。    事實上,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只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城市題材的作品寫來寫去,內容大致雷同,有新意的不多。
  • 私小說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私小說的代表作家,有哪些?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手法來敘述故事的,均稱為私小說。私小說出現以後,幾乎所有自然主義派和現實主義派的作家都寫過這種小說。下面讓我們來看看私小說的代表作家都有哪些人吧!出生於北海道小樽市,昭和初期受英國作家詹姆斯·喬伊斯的影響,倡導「新心理主義」,並翻譯喬伊斯的名作《尤利西斯》。1990年小樽市為紀念伊藤整創設了「伊藤整文學賞」。平野謙代表作《島崎藤村》《藝術與現實生活》《昭和學史》日本文學評論家。本名平野朗。1930年入東京大學文學系。
  • 山藥蛋派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山藥蛋派的代表作家,有哪些?山藥蛋派是中國現代小說流派之一,形成於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山藥蛋派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文學的傳統,以敘述故事為主,人物情景的描寫融化在故事敘述之中。孫謙是一位鄉土氣息很濃的劇作家,他的藝術作品取材於他所了解的農村生活,因此具有現實主義風格,樸實、真摯、感人。胡正代表作品 《摘南瓜》胡正(1924-2011),原名胡振邦,1924年的農曆十月二十五日出生於山西省 靈石縣城。中共黨員。
  • 「當代文學批評工作坊」 第一期|鄉土經驗對「70後」作家意味著什麼?
    到徐則臣這一代作家,鄉土書寫包括城市書寫,都面對著以莫言為代表的前代作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需要突破影響的焦慮,開拓出新的書寫方式。嘉賓作家徐則臣回顧了自己的寫作歷程。他認為,作為後來的作家,書寫城市不是策略,也不是逃避,而是量力而行。在嘗試往城市,乃至往世界去的過程中,要在繼承鄉土來路的基礎上,再往前走。
  • 臺灣鄉土文學代表作家陳映真去世 曾創辦《人間》雜誌
    臺灣鄉土文學代表作家陳映真去世 曾創辦《人間》雜誌 原標題:   京華時報訊(記者田超)11月22日,臺灣著名作家、鄉土文學代表、《人間》雜誌創始人陳映真在北京去世,享年79歲。
  • 創造社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創造社的代表作家,有哪些?創造社是1921年6月由留學日本歸來的幾名學者在上海發起成立。前期的創造社反對封建文化、復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張自我表現和個性解放,強調文學應該忠實於自己「內心的要求」,讓我們來看看代表人物吧!
  • 湖畔詩社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湖畔詩社的代表作家,有哪些?現代文學社團。1922年 3月在浙江杭州成立。詩社沒有固定的組織和章程,只是一種友愛的結合,他們的作品以抒情短詩為主,表現了新文學運動初期青少年對美好自然的嚮往和對幸福愛情的憧憬。
  • 【現代文學】什麼是"鄉土文學"?
    鄉土文學是20年代初期出現的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熱潮,在"為人生"文學主張的影響和發展下出現的,這些寓居於京滬大都市的遊子,目擊現代文明與宗法農村的差異,在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啟迪下,帶著對童年和故鄉的回憶,用隱含著鄉愁的筆觸,將"鄉間的死生、泥土的氣息,移在紙上",表現家鄉的風土人情和封建的陳規陋俗。鄉土文學的出現溯源於魯迅的《故鄉》。
  • 鄉土經驗對「70後」作家意味著什麼?
    他認為,徐則臣是非常具有文化自覺的作家,因而才在一代人裡脫穎而出。到徐則臣這一代作家,鄉土書寫包括城市書寫,都面對著以莫言為代表的前代作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需要突破影響的焦慮,開拓出新的書寫方式。
  • 書寫新時代鄉土文學
    新時代中國農村將發生哪些變化,作家該如何回應時代新變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書寫新時代新農村的新面貌,頗值得思考。具體而言,就是深入體驗、觀察新時代農村大地上的人和事,回答諸如生態文明、環境保護、脫貧致富、鄉村振興、鄉村文化等中國農村在新時代面臨的迫切的、重大的課題,並以蓬勃的激情和熱忱的感受力去書寫,去描摹,從而創作出鄉土文學新經典。
  • 著名作家莫言香港暢談文學與鄉土
    (原標題:著名作家莫言香港暢談文學與鄉土)
  • 作家進城了,年輕人進城了,那鄉土文學去哪兒了?
    然而,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鄉村的人口不斷被抽離,鄉村的社會、生活、文化空間正在崩解,城市的生活方式蔓延到鄉村,建立在農業文明基礎上的鄉土文學,漸漸失去了生長的土壤。儘管當代重要的作家,幾乎都是從鄉土文學開始,但依然無法改變鄉土文學衰落的趨勢,「事實上,今天的文學,已經不再以鄉土、城市、工業等概念去定義」,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說。
  • 從沈從文到莫言,文學中的鄉土中國經歷了哪些巨變?
    從沈從文的《邊城》,魯迅的《故鄉》,到蕭紅的《呼蘭河傳》,再到路遙的《人生》,莫言的《豐乳肥臀》......文學中的鄉土中國跟隨著動蕩的社會變遷,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在《文學中的鄉土中國》一文中,蔣方舟為我們描摹了這一變遷的歷史痕跡。
  • 日本戰後文學都有哪幾位代表作家?他們的作品各有什麼特點?
    說起日本文學,戰後文學是日本文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這正如同民國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同樣不可或缺一樣。那麼,日本戰後文學代表作家都有哪幾位呢?他們的作品有哪些?他們的作品又各有哪些特點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侃一侃,說說日本戰後文學的幾位代表作家。
  • 如果你對中國鄉土文學感興趣,強推這5位作家的著作
    如果你對中國鄉土文學感興趣,強推這5位作家的著作鄉土文學,以農村生活為主要創作題材,以農民生活或有農村經歷的知青經歷為創作內容的文學作品,表現人性、人心、是在「反映中國另一個階層真實生活的社會寫照。中國鄉土作家層出不窮,推薦幾位鄉土作家及其作品。
  •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鄉土與文學
    餘華及一眾作家在大海裡回溯,海是文學,他們在裡面涵泳。有一天,遊得足夠遠了,他們又開始思考,我要去那本源看一看,這路上肯定有暗流湧動,但他們極富夕死可矣的殉道精神,孤單而爛漫。題目的意思,就是想表達這種孤單而爛漫的感覺。後來,我了解到原題是叫《一個村莊的文學》。雖然顯得不文藝,但更貼合電影的劇情。
  • 評"鄉土作家滿天飛"現象:不是有關文學的熱潮
    餘秀華所在的湖北當地稱,餘秀華的鄉親們都一直在追求當作家,並且已經出版了300多本書了。而全國各地具有貧苦經歷,但「從沒停止過心靈歌唱」的鄉土作家也一夜之間冒出很多。「鄉土」之於文壇似乎成了一個香餑餑。業內認為,這只能再次說明,這場所謂「文學的熱潮」其實與文學沒有太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