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劉大爺最近終於收到了小孫女寄來的明信片,這張明信片足足遲到了2年多。從江蘇寄到宜賓,為何需要這麼久?劉大爺一家感嘆,這張明信片都變成了「文物」。
昨日,宜賓市郵政局回應稱,有可能是明信片在投遞途中,在某一段路上存在了積壓,導致投遞延後。
事件 外孫寄明信片 外婆兩年後才收到
3月19日,今年69歲的劉國華(化名)收到一份意外的禮物。「劉大爺,您家有張明信片,快來收取哦。」劉國華有些納悶:又沒有什麼特別的日子,誰會寄明信片啊?
當他去門衛室拿到明信片時,仔細一看,明信片已有些泛舊,邊角還有些外翻,上面歪歪斜斜地寫著,「說您:福如東海、shai比南山。愛您的外孫女。」收信人寫的是他的老伴王文。他回憶了一下,才想起原來這是一張遲到了兩年的明信片。
這張明信片的郵寄者不是別人,正是劉國華遠在江蘇省丹徒區辛豐鎮的小外孫。「我有個女兒,在江蘇上班。平時也難得回宜賓老家一次。2011年12月臨近春節,她教女兒寫明信片,給外公外婆送祝福。」拿著明信片,劉國華一臉興奮,「寫這張賀卡的時候,外孫女才7歲,剛上小學,從字體就看得出來。你看,這裡的壽比南山,她寫不來『壽』字,就想寫拼音,結果拼音也寫錯了,寫成了shai,而『祝您』也寫成了『說您』」。
納悶 明信片變「文物」時間都去哪了?
「我一直以為這張明信片已經丟了。」劉國華說,「剛收到明信片的時候,就是驚奇、激動、納悶。驚奇的是兩年前的明信片,還能收到;激動,是因為收到了外孫女兩年前寫的祝福;而納悶的是,這張明信片為什麼兩年後才到?」
拿到明信片後,劉國華趕緊拍照發給了女兒。「都快成文物了,哈哈,收藏!收藏!」看到照片,劉國華的女兒笑起來。而他的外孫女在看到外公發的照片後,也不忘吐槽一下,「啊!媽媽,原來那個時候我的字這麼醜啊!」
劉國華說,外孫女很可愛,也很有孝心,當時這張明信片是為了祝外婆新年快樂的。2011年,她和媽媽寄出明信片後,還專程打過兩次電話詢問,「婆婆,你們收到我寄的明信片了嗎?」然而,劉國華和老伴一直沒收到。明信片寄出後,便杳無音訊。讓劉國華誤以為寄丟了,慢慢也就忘了這件事。
-回應
郵政局:可能是途中積壓
劉國華仔細檢查了明信片上蓋下的兩個郵戳。從江蘇寄出的時候,郵戳時間為2011年12月10日。而宜賓收到的時間,郵戳顯示為2014年3月19日。
「一張明信片,咋個寄了那麼久?中間2年多時間,它跑哪裡去了?」劉國華說。
針對此事,宜賓市郵政局回應,「因為寄出地是鄉鎮,有可能是明信片郵寄途中,在路上某個地方積壓,但具體原因解釋不清楚,因為路程太遠,不知道在哪一段耽誤了。但是我們宜賓這邊是每天都清場了的,郵件積壓的可能性很小。」
小調查
明信片丟失並非個案
郵寄明信片,寄著寄著,它有可能就不在了。對此,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在讀者網友群裡做了調查,發現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宜賓市民孫威說,2012年他去泰國旅遊,給很多朋友郵寄了明信片。但其中有人至今都還未收到。另外一位宜賓市民陳一丹也說到,2012年,她分別給在成都和西安的朋友郵寄了一張印有油畫宜賓旅遊景點的限量版明信片,但到現在這兩位朋友都沒有收到。
(記者陳淋實習生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