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作為雲南省重要的旅遊名片,其歷史悠久,自然與人文景觀獨特,吸引了無數國內外旅客前去遊玩。很多人到麗江,哪裡都不去,只為享受這裡的慢時光。今天跟大家介紹的,是位於麗江古城中心的一座規模宏大,十分氣派的建築,卻常被人們忽略,這座建築就是被譽為「麗江紫禁城」的納西土司衙門——木府。
木府位於麗江古城南部,是歷代麗江木氏土司的府邸,納西民族首領木氏自元代世襲麗江土知府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22世,共470餘年,在此建立了此宮殿,因此木府曾是麗江的政治文化中心。木府融合了明代中原建築風格和白族、納西族的工藝,精美壯觀,徐霞客曾贊「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如今的木府已是麗江古城的一座地標性建築,吸引無數遊客來此欣賞。
所謂&34;。跨過清泉汩汩的流水小橋,突見一座木牌坊赫然立於土木瓦頂居民之間。跨進朱紅色的木府大門,眼前豁然開朗,一片開闊的地面上巍然聳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漢白玉基座雕刻精美,那恢宏的氣勢,使人恍若置身於皇宮之內。如果說在麗江古城看到的是麗江世俗生活的一面,那麼在木府,我們將翻閱一個在西南地區曾經輝煌一時的大家族——土司家族的興衰史。
木府是麗江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木氏土司家族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鼎盛時期佔地一百多畝,有近百座宮舍,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臟所在。雖然是土司王府,但其宮殿之華麗,絲毫不遜於皇家。據說當年這座建築是「仿紫禁城而建」,其建築之恢弘,宮殿之華麗,雕刻之精美,可謂美輪美奐。簡單來說,五六百年前的木府,就是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
順著木府莊嚴的紅色大門進入,在中軸線上依次坐落著萬卷樓、護法殿、玉音樓、三清殿等建築,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無一不精美絕倫。在這些建築兩側,還有數量眾多的配殿、閣樓、過街樓等矗立其中,高低錯落,氣勢磅礴,由此可想當年麗江土司府的風範。在木府中參觀一番,細心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府內除了精美華麗的古建築外,還有很多木牌坊。像入口處的「天雨流芳」木牌坊,這是納西語「讀書去吧」的諧音,由此可見,木府還是一個重視文化教育的家族府邸。還有雕刻精美的石牌坊,雕工精湛,有著大理三塔寺,麗江石牌坊」的讚譽。
麗江木府歷經數百年的輝煌,但不幸的是,在清末戰火中府邸遭毀滅,再加上後來的麗江大地震,一些殘存遺址也基本損毀。如今我們見到的這座精緻華麗的宮殿建築,是在1999年重建而成,雖然是重建,但絲毫不妨礙其成為麗江古城內的代表性建築。電視連續劇《木府風雲》、《錢王》都是在這裡拍攝的。
有學者指出,「不到木府,等於不到麗江。」麗江木府是麗江文化的&34;,這裡聚集了麗江古城的風貌,是納西族人曾經的輝煌,是建築藝術之典範。它介於皇家園林與蘇州園林之間,將天地山川清雅之氣與王宮的典雅富麗融為一體,充分展現了納西廣採博納多元文化的開放精神。(圖片來源於攜程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