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黨Angel賦閒在家已是半年有餘,大把時間揮霍ing~~讓我好生羨慕。時不時中午來找,說是蹭飯來的,其實吃倒是其次,閒話口水主要的。想想從小到大,沒有哪件糗事、爛事、倒黴事能瞞過彼此,嬉笑怒罵皆可隨心所欲,摸爬滾打一路走來,也成了人生的一大收穫。既然都是口水多的人,當然要找個適合口水的地方才能盡興。相約鼓浪嶼茶語時光TEA TIMES coffee,有點出名的小資店,奶茶聽說很拉風。幻想一杯香濃的奶茶,對面坐著帥氣的GG,還有什麼更為相得益彰呢?店裡裝修得很原始以仿古木製結構為主,有種粗獷的風格。一推門,木頭、鐵皮不加修飾地暴露在眼前,原材料的質感,每塊木料,不再加任何修飾,就連燈具也用了最古樸的油燈。
二樓是空中閣樓享受小資的隱私空間。服務生態度很親切。挑了沙發,深陷下去,仿佛回家,想睡覺了。有很多套餐,小食,冰飲和港式甜品,可以選擇, Angel說中午喝咖啡晚上會失眠,我就陪著她喝奶茶。點了個臺灣滷肉飯,水果沙拉!二杯奶茶,一杯原味,一杯薑母奶茶。
奶茶的味道味道濃釅渾厚到有股化不開的執著,腦海裡幻想著下一刻味蕾與濃燙的薑母奶茶唇齒膠著的纏綿,一個不小心就讓微笑爬上了嘴角,想必那是一種私密的快感,帶著小女人的沾沾自喜。 也許,一杯醇香馥鬱的奶茶,便能拯救你一天岌岌可危的糟糕心情,讓鮮奶和紅茶的芬芳充盈灌注進你的每一道感官和味蕾,唇齒含香。
英雄園:是為了紀念解放廈門、攻打鼓浪嶼的烈士而建的,包括小紀念廣場、紀念雕塑和紀念室三部分。1949年9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解放了閩南大陸,形成對金門、廈門國民黨軍三面包圍的態勢。10月15日,該兵團三十一軍、二十九軍開始對廈門發動越海作戰,當日18時,三十一軍二七一團、二七七團各兩個營的船隊率先分別由海滄等地分兩路向鼓浪嶼西南部進發。在支前船工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解放軍指戰員在此山下搶灘登陸。二七一團團長王興芳等數百位指戰員和張水錦一家等支前船工不幸在戰鬥中光榮殉國。經兩晝夜的浴血戰鬥,我軍終於解放了廈、鼓全島,取得最後的勝利。廈、鼓解放後,人民群眾將此山(原名「旗仔尾山」)稱為英雄山。公元2000年,鼓浪嶼區人民政府在山上闢建「英雄園」。
港仔後海濱浴場:港仔後寬闊沙灘上,砂質細軟、坡緩浪平、海水流速小,沒有鯊魚
出沒,每年有5個半月海水溫在20℃以上,泳季可達半年之久,每日有兩次潮水,宜泳時間六個多小時,是天然海濱浴場。各種服務設施齊備,並設有遊艇及摩託艇等水上娛樂項目。1998年在此舉辦過全國OP級帆船錦標賽。
風琴博物館:2005年01月28日晚,世界最大的風琴博物館——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開始向市民開放,並舉行一場管風琴音樂會。風琴博物館的第一臺大型管風琴「諾蔓比爾」「初試啼聲」正式向遊客和市民「亮相」。館內存放著5000餘颱風琴。
三一堂:七十多年前,由於廈門中華基督教新街堂、竹樹堂、廈港堂一百位左右信徒陸續遷居鼓浪嶼,遇到颱風、陰雨等天氣欲渡海回廈門本島禮拜深感不便,於是三個堂會的信徒聯合在鼓浪嶼建立教會,故取名為「三一堂」,更蘊含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教義。2006年被確定為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主堂:位於鼓浪嶼鹿礁路34號,該址原為西班牙領事館,後西班牙領事館撤消,改為法國領事館。1916年,西班牙多明我會傳教士馬守仁被羅馬教廷任命為廈門教區主教,把田尾路一座作為多明我會會所的樓房與法國領事館交換,把領事館改為主教樓。民國6年在主教樓前面建教堂,作為主教座堂,建築面積287平方米,該樓是一座哥德式單鐘樓教堂。教堂正中祭臺供奉耶穌君王像,兩邊各有一個小祭臺,可容納200人左右。
龍頭路商業街:是鼓浪嶼的主要商業街。因應著旅遊的興旺,龍頭路的兩側開設了許多工藝品店和字畫店,既有本地產的工藝品如珠繡、漆線雕、彩扎、彩塑、彩瓷等,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古玩、玉石、字畫和瓷器等。同時還開設了不少南國乾貨店,以滿足北方朋友的要求。
廈門海底世界:輪渡上岸後右轉不遠,可以看見一個巨型章魚的銅雕,那就是廈門海底世界的入口。這裡有一具從廈門海域捕獲的世界最大的抹香鯨的標本。廈門海底世界原為鼓浪嶼公園,坐落在鼓浪嶼東岸黃家渡,擁有來自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海水淡水魚類350多種一萬多尾。海底隧道長80米,寬1.5米,進入海底隧道,站在電動代步道上,可以看到兩側的凹形大魚池,看到四面八方和上下前後魚的世界,魚群近在咫尺。 有機會看到潛水員在水下餵魚表演的場面。
這樣溫暖的午後,無比閒適放鬆的心情,似有若無的不知名音樂,仿佛聽得見空氣靜靜的迂迴, ~~~~可以肆無忌憚的大笑,空蕩的房間嗡嗡迴響,天馬行空的繼續兩個人的白日夢,還有什麼比清醒著做夢更美妙的?有很多值得玩味,遠在奶茶或者咖啡之外~~~
等等!喜歡就關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