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看得見的生物演化,深圳博物館帶你「識骨尋宗」——「2019香港博物館節」深圳分場活動在深圳博物館啟動

2021-03-01 中國博物館協會

   歡迎關注「中國博物館協會」!

CMA OPEN YOUR EYES


6月25日,「2019香港博物館節」深圳分場活動啟動儀式暨「識骨尋宗——透過骨骼窺視生物演化」展覽開幕式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舉行。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陳承緯,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孟慶金,深圳博物館館長葉楊、副館長杜鵑等領導和嘉賓出席開幕式。展覽將展出至9月1日。

香港博物館節是香港康文署於2015年創辦的文化藝術盛會,通過近百項涵蓋文化、歷史、藝術、電影、天文、科學和文物修復的節目和活動,讓文化藝術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推動香港文化藝術的發展。深圳博物館是首個非香港地區參與「香港博物館節」活動的博物館,今年是第三次參與該活動。

為緊密切合「2019香港博物館節」主題「變新」,深圳博物館與北京自然博物館聯合打造「識骨尋宗——透過骨骼窺視生物演化」展覽。展覽分「認識骨骼」「生存鬥爭」「自然選擇」「代價與修補」「人類時代」5個單元,以70餘件脊椎動物骨骼及古生物化石標本,展示骨骼和生命演化之美。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深圳博物館為觀眾提供了全新的觀覽方式——「AR智慧導覽」。觀眾們只需下載APP並掃描展品,便可獲得包括文字、圖片、音頻、運用增強現實技術呈現的AR視頻在內的展品信息,更加直觀地從不同的視角觀察骨骼,感受生物漫長的演化、蛻變過程,認識到人類只是生物漫長演化徵程中的一員。

展覽期間,深圳博物館精心準備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配套活動,包括5場專業性與趣味性並存的專家講座、8場獨具特色、生動活潑的親子工作坊、多場學校及團體導覽、製作與展覽內容相關的教育資源包、在網上發布導覽資源等,全方位、多樣化地豐富不同年齡公眾的獨特觀展體驗。市民朋友們可通過「深圳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報名預約,積極參與。

深圳博物館作為首批粵港澳文化交流合作示範點,自建館以來,與粵港澳地區文博機構持續展開多領域、深層次的交流合作,包括近年舉辦「孫琬、戴恩賽伉儷文物聯展」「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多次參加「粵港澳博物館專業論壇」「香港博物館節」活動,開展「深港民間剪紙交流」,舉辦「首屆粵港澳博物館陳列展覽培訓班」等。深圳博物館正加速推進自然博物館、海洋博物館、改革開放展覽館等場館建設,未來將為廣大市民觀眾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服務,進一步做好文化與自然遺產的研究、宣傳和保護,促進優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深圳博物館)

 THE END 

微信ID:ChineseMuseums

官方網站:www.chinamuseum.org.cn

投稿郵箱:boxiewangzhan@sina.com

期待您的支持和關注!

天禹文化集團有限公司 運營管理

www.tysmchina.com

相關焦點

  • 「香港博物館節2017」深圳博物館分場活動開幕
    6月23日,由深圳博物館與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合作舉辦的「香港博物館節2017」深圳博物館分場系列活動開幕。
  • 深圳博物館又一個大展開幕啦!
    前幾天我們給大家介紹深圳博物館年度大展——「大漢海昏侯——劉賀與他的時代」,展覽主角劉賀,真的太壕了,現場很多金光閃閃的黃金,很有可能是你看過的最「多金」的展覽了。大家隨意感受下現場圖↓圖源:本地寶站草、小海這還沒完,今天深圳博物館又一個大展開幕啦,這可能是你看過的最「骨」感的展覽——「識骨尋宗——透過骨骼窺視生物演化」
  • 「香港博物館節2017」 深圳博物館分場活動安排
    一、香港博物館節主題「漣 」-- 今年主題凸顯博物館肩負傳達知識的漣漪效應。
  • 博物館輸入中——探訪香港博物館節
    節目和活動分為四大類別,包括博物館節特備活動系列、「反轉博物館」活動系列、展覽及電影系列和教育及推廣活動系列,呈獻過百項精彩節目,給觀眾不同話題,展開對話。開幕節目「驚豔——長衫 X 南音派對」於6月23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的故事」展廳內舉行。活動為回應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設,主題涵蓋兩個主要項目:長衫和南音。
  • 從三無到國家級,深圳「博物館之城」呼之欲出
    所以,便有了如今「古代深圳」「近代深圳」和「深圳改革開放史」(最初叫「今日深圳」)3個常設展覽。其中「深圳改革開放史」獲得「第八屆(2007~2008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 在深圳,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館?
    逛博物館也許算一個就讓小編帶大家也一起數數在深圳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館深圳博物館基本介紹:深圳博物館是一座以地誌性為主的綜合類博物館,是深圳文物收藏和歷史研究中心主要分為古代深圳展廳、近代深圳展廳、深圳民俗展廳、海洋生物展廳、野生動物展廳。在2019.6.25-2019.9.1有「識骨尋宗」骨骼、化石特殊展覽。
  • 「徵程——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展覽深圳博物館開幕
    20多米長的合川馬門溪龍,著名的許氏祿豐龍、腔脊三趾馬、達氏鏟齒象、郝氏異劍齒虎……7月17日,由深圳博物館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主辦的「徵程——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展覽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開幕。該展覽是深圳博物館精心策劃、打造的年度科普大展,展期將跨越暑期與國慶,持續至10月17日結束。
  • 深圳博物館 與特區發展同頻共振
    在「今日深圳」基礎上推出的「深圳改革開放史」基本陳列,展出實物2000多件套、圖片1200多張、文件213份、視頻23個,按時間順序分4個篇章講述了深圳特區成立40年來開拓創新的故事,榮獲「2007-2008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2018年11月,由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深圳博物館精心打造的「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正式開幕。
  • 博物館來啦!深圳大學開創深圳建立大學博物館的先河
    12月7日上午,深圳大學博物館(籌)聘任儀式暨館藏藝術作品展——本校藝術家首批捐贈藝術作品專場活動在深圳大學校友廣場多功能廳舉行。籌備已久的深圳大學博物館終於拉開帷幕,開創了深圳高校博物館建設的先河。
  • 深圳需要怎樣的自然博物館?
    △ 深圳自然博物館選址作為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項目之一,深圳自然博物館現處於設計方案國際招標啟動階段。1最受期待的展覽內容啟發性、故事性、探索性內容更吸引參觀者;公眾期待看到深圳乃至大灣區本土特色;新冠疫情背景下,自然博物館能做些什麼?
  • 深圳博物館:展示特區文化的窗口
    2019年「吉金鑄史——青銅器裡的古代中國」國博青銅器精品展覽在深圳博物館舉行,圖為深圳觀眾在欣賞國之重器——子龍鼎。   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   深圳博物館始建於1981年,是深圳建立的第一家文博機構。
  • 深圳博物館演繹「穿花點水飛」 帶你走進繁盛的昆蟲世界
    10月27日,由深圳博物館主辦的「穿花點水飛——走進繁盛的昆蟲世界」展覽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開幕。展期將跨越元旦,持續至2021年1月10日結束。 本次展覽以「演化」為主題,展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中心思想,以昆蟲的繁盛為線索,通過展示108盒標本,清晰地解讀了昆蟲繁盛的秘訣。
  • 深圳大學博物館(籌)揭牌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納 通訊員黎金山、劉紫瑤)前日,深圳大學博物館(籌)聘任儀式暨館藏藝術作品展
  • 自然博物館怎麼建?千餘深圳人留言這樣說……
    記者從深圳市建築工務署獲悉,作為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項目之一,深圳自然博物館現正處於設計方案國際招標啟動階段。為更好地服務於此次項目建設,由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工程設計管理中心、深圳博物館主辦,有方空間協助發起線上公眾諮詢,廣泛徵集公眾對項目建設的期待和意見。
  • 深圳將建「中國國家博物館·深圳館」
    9月13日上午,深圳市政府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深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合作建設深圳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深圳館」,同時在藏品徵集、科研、展覽、公共教育、文創開發等領域廣泛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推進博物館事業健康發展。
  • 深圳博物館,深圳濃縮的文化
    深圳惠風古陶博物館深圳惠風古陶博物館是以中國古陶為專題的民辦博物館。作為中國古代文明史最重要的見證者,中國古陶的出現和製作已有一萬年的歷史,它被世人譽為五行之藝,是人類文明的先知和陶器藝術的源頭。該館收藏和展覽的主要是8000年以來中華史前文化的仰韶、馬家窯、齊家、紅山、良渚、大汶口、龍山等幾大文化系列和夏.商.周以及戰國、漢、唐等各朝代的陶製品。在這850多件古陶製品中,許多藏品屬珍稀孤品,對保護和弘揚中國古陶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惠風古陶博物館力求將考古和藝術完美融合,傾力打造出一個以古陶文明為主脈,以制陶藝術為特色的綜合性古陶博物館,從而為國人展示完整真實又形象生動的中國古陶文明史。
  • 深圳海洋博物館將啟動建築設計大賽
    本報訊 (深圳僑報記者 李苑) 近日,深圳市城市設計促進中心舉行發布會,稱深圳海洋博物館建築設計國際競賽即將啟動。深圳海洋博物館為深圳市「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競賽主辦單位為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市建築工務署工程設計管理中心。
  • 深圳博物館召開2021年展覽工作會議
    2021年1月15日、19日,深圳博物館副館長郭學雷主持召開深圳博物館2021年展覽工作會議,研究年度展覽安排及相關事宜。
  • 國家博物館建深圳分館——國深博物館前海開工
    其中,國深博物館項目開工建設備受矚目,該項目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面向港澳臺、東南亞,著力增強港澳臺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中華文化認同和國家意識,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傳承作用。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支持深圳規劃建設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設施,鼓勵國家博物館在深圳設立分館。
  • 國家博物館建深圳分館,國深博物館前海開工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支持深圳規劃建設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設施,鼓勵國家博物館在深圳設立分館。目前,國深博物館建築方案國際競賽已進入尾聲。自今年3月25日國際競賽正式啟動以來,共吸引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113家設計機構報名參賽。經行業專家綜合比選,最終確定了5家獲邀單位及10家資格預審入圍單位共同角逐建築方案國際競賽。其中有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梁思成建築獎獲得者以及普利茲克獎得主,代表著全球最頂級的建築設計水準。經過多輪優化和評選,現已確定前三名優勝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