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捐贈300公斤黃金為印度摩訶菩提寺鑲嵌穹頂
佛教在線海外訊 2013年11月11日,位於印度北部比哈爾邦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收到了來自「千佛之國」泰國捐贈的300公斤黃金用以為寺廟鑲嵌穹頂。據報導,11日晚,由泰國專家與特遣部隊組成的40人團隊乘特別班機,將300公斤、現價計算總值為14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836萬元)的黃金從曼谷運往印度東部比哈爾省首府巴特那。
-
泰國為什麼被稱為「黃袍佛國」,曼谷是「佛教之都」,看
去過泰國旅遊的朋友都知道,泰國人之所以待人和善,是和他們虔誠信奉佛教分不開的,在泰國,佛教寺廟不只是求神拜佛、吃齋念經的地方,也不只是遊客參觀的景點,而是和泰國人的生老病死息息相關,所以在泰國到處都是寺廟,泰國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有百分九十多的人信奉佛教,泰國首都曼谷被稱為「
-
清邁雙龍寺,泰國著名的佛教避暑勝地,俯瞰清邁景色的最佳地點!
泰國,作為一個佛教之國,佛教是其代代相傳的宗教信仰,以其漂亮的泰式建築風格的寺廟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信徒及遊客的到來,來這裡不僅僅是朝拜,還可以欣賞這裡金碧輝煌、巍然壯麗的寺院建築,可以說每一座寺院都修建的非常漂亮,有些建築飛簷翹角,有些則是尖尖的錐塔屹立於此。
-
看硬幣識寺院 別樣的泰國佛教之旅
泰國硬幣分為10銖、5銖、2銖、1銖、50薩當和25薩當六種,最常用的是10銖和1銖。由於幣種繁多,每次出門只要花錢就會找回一堆硬幣,因此在泰國,零錢包是必備品。而大多數人回到家就把身上的硬幣放進罐子裡,買小物件時再拿去用。時間一長,許多人家裡硬幣成堆,又懶得扛出門花,成了不折不扣的雞肋。
-
泰國旅行之拜佛篇:中國也有佛教,為什麼大家都愛去泰國拜佛?
去泰國旅遊的時候導遊都會介紹到,目前在泰國的一些寺廟中還貼著很多名人與泰國聖僧的合影照。中國也有佛教,為什麼大家都愛去泰國拜佛?泰國的佛教跟中國的佛教有什麼不一樣嗎?本人也有同樣的疑慮,為了探尋緣由,我就查了很多資料。
-
印度列城東部寺院——神性在左,人性在右
Shey城堡建於1655年,靠近Shey村,由拉達克國王Deldan Namgyal(德登南嘉)建造。Shey作為拉達克的首府可以追溯至公元10世紀,拉達克第一個國王貝吉袞時代。15世紀,Shey在國王 Tragspa Bum De 統治下,控制了上拉達克。
-
泰國,一個全民信佛的國度,來曼谷感受泰國獨有佛教文化吧
目前泰國擁有3萬多家佛教寺廟,僧侶數目多達5萬餘人,僅僅在首都曼谷就有大小總共400多個佛教寺院,就連擁有32個成員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總部都設在這兒,不愧是名副其實的佛教之都。泰國人信奉的佛教屬於小乘佛教,也是南傳佛教的一種分支,與中國人信仰的大乘佛教不同。
-
普吉島著名的金佛寺,連泰國拉瑪六世國王都來過,遊客慕名而來
自古以來泰國就是著名的佛教之國,90%的人信奉佛教。幾百年來,無論是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和建築等各方面,幾乎都和佛教有著密切關係。在泰國,凡是信佛教的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要一度削髮為僧,連王室和貴族也不例外。
-
從歷代泰國皇室稱號,探討印度文化對泰國的影響
此文化至今仍深植泰國,2017年拉瑪九世的守喪期間,便有十一頭白象前往大皇宮致敬的禮儀,代表拉瑪九世皇是王者之王。(二)梵天():創造之神,俗稱四面佛,著名的《摩奴法典》(或)便是以梵天給予人類始祖摩奴的法典,是以梵天身體位置設定的種姓制度,至今仍影響著泰國的法律與社會制度。
-
"黃袍佛國"泰國的深厚佛緣 國王親自為玉佛更衣
佛教為泰國人塑造了道德標準,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讓、安寧和愛好和平的精神風範 都市生活的快節奏,已經讓每個現代人都浮躁起來了,高壓下的人們身心疲憊,為了生存生活馬不停蹄,周而復始。 泰國是全世界公認的旅遊勝地,不僅有美麗的風景,悠久的佛文化更是吸引大批遊客,幾百年以來,無論是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和建築等各方面,大多數都和佛教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泰國,凡是信佛教的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要削髮為僧一段時期,連王室和貴族也不例外。到泰國旅遊,處處可見身披黃色袈裟的僧侶,以及富麗堂皇的寺院。因此,泰國又有「黃袍佛國」的美名。
-
清邁最著名的寺廟之一,是一隻大白象選址,有兩條超長「巨龍」
泰國是東南亞的一處著名的旅遊國家之一,在這裡每年都會有不少的遊客前往去旅遊,其中中國遊客更是不少,不過今年的特殊情況,讓泰國的旅遊業當場暴斃。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這裡的寺院非常多,多到走幾步就是一個寺院,泰國的第二大城市清邁就是這樣的一座城市,清邁的寺廟很多,著名的也非常多,例如今天講的這座雙龍寺。一起來看看吧。
-
包容東南亞各國寺院建築風格的南傳佛教最大寺院,勐泐大佛寺
天下佛教分為兩大派: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而小乘佛教也稱南傳佛教,是因當初由印度向南方流傳到斯裡蘭卡,然後再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及中國雲南傣族等地區而得名。佛教在發展和演變過程中,形成了三大文化圈,即:印度佛教文化圈、藏傳佛教文化圈和漢傳佛教文化圈。
-
泰國國王為什麼會有印度名
而如果看看詩琳通公主的父親,當今泰王蒲美蓬,名字則為Buhumibol Adulyadej,來自梵文bhūmibala atulyatēja,為「大地的力量」之意,也頗具印度風味。為什麼泰國的王室會有如此印度風格的名字呢?
-
外出旅遊,曼谷王宮周邊五處景點,感受泰國寺院的魅力
不論是老弱婦孺,都會被其魅力所吸引而忍不住要再度造訪的泰國。是非常重視佛教教誨的國家,也有許多寺院與王宮的存在。可以一邊作泰式按摩、吃吃泰國料理、逛街購物等享受泰國魅力,觀光方面可以好好了解泰國的傳統文化世界。景點1:wat pho(臥佛寺)說到曼谷的觀光就會想到廟!
-
佛教君主阿育王—印度歷史上最重要的國王
阿育王也許是印度歷史上最重要的國王。他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是該王朝的創始人旃陀羅笈多之孫。旃陀羅笈多是一位印度軍事領袖,他在亞歷山大大帝遠徵後的歲月裡,徵服了印度北方的大部分地區,由此在印度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主要的帝國。
-
那一年,不一樣的泰國風情!
這就是以佛教立國的泰國,一個雙手合十的國度。國中90%的人信佛,因那僧侶都著黃色袈裟,故又有「黃袍佛國」名號。寺院自然多,在它那只比四川稍大一些的51萬平方公裡土地上,遍布城鄉的寺院多達數萬個。我們古詩中誇張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與它相比,就如同是戲岸河水與太平洋排天巨浪的差別。
-
印度作為佛教起源地,後來為什麼把佛教趕出印度?
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盛行於東亞和東南亞,從古至今深刻影響亞洲的文化。公元前500年左右(無從考究)釋迦牟尼在摩揭陀國創立佛教,經過數百年傳播,特別是在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把佛教定為國教,使佛教在印度走向了頂峰。
-
雲南這個寺廟,香爐都是黃金鑲嵌,距麗江古城18公裡,門票免費
指雲禪寺離麗江古城只有18公裡,在拉市海旁邊,它名氣並不大,很多甚至都沒有聽說過這裡,來麗江遊玩的自然也不會來這裡,但是見過指雲禪寺的人,沒有一個不被寺院的富麗、巍峨所震撼的,它猶如鑲嵌在拉市海明鏡上的一顆珍珠,氣勢很是不凡。
-
玉佛寺泰國佛教最神聖的地方 泰國三大國寶之一
玉佛寺(Wat Phra Kaew)位於曼谷大王宮的東北角,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也是泰國三大國寶之一。玉佛寺是泰國佛教最神聖的地方,是查庫裡王朝的守護寺和護國寺,建於1784年的玉佛寺是泰國大王宮的一部分,面積約佔大王宮的1/4。。
-
泰國清邁最古老的寺院:梧夢寺(圖)
佛教在線6月16日訊 梧夢寺是泰國清邁最古老的寺院,傳說是曼格萊王建造以接待從斯裡蘭卡來的修行僧。另一個傳說是公元1380年庫納王時,一位高僧特拉潛(Therachan)原本住在清邁城中的梧夢瑪哈特拉潛寺(Wat Umong Maha Theracham),國王常常諮詢他的意見,有一天他表示不想待在城中,想找一處地方修行,於是庫納王便將梧夢寺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