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加依娜·哈得勒別克在清理民宿的院子。
9月14日,布爾津縣推出秋冬季十大旅遊優惠政策,設立了300萬元童話邊城旅遊專項獎勵基金,針對「吃、住、行、遊、購、娛」全面推行優惠政策,執行現金獎勵。同時,宣布喀納斯白樺林自駕營地主體工程完工,即將投入使用。近年來,布爾津縣通過發展鄉村旅遊拉動、龍頭景區帶動、產業帶動等形式,不斷發揮旅遊在脫貧攻堅戰中的主力軍作用。
鄉村旅遊 助農牧民脫貧增收
9月的窩依莫克鎮也拉曼村,秋意盎然,一座座鄉間別墅風格的獨門小院乾淨整潔、錯落有致。牧家樂主人古麗加依娜·哈得勒別克在自家門前迎來了一批批遊客。新鮮的蔬菜、手抓肉和馬奶酒讓遊客大快朵頤;冬不拉彈唱、歡快的舞蹈讓遊客歡呼雀躍……
「我們是來喀納斯旅遊的,路途中遇到了這個小村莊,就住了下來,在村裡能感受當地的民俗文化,特別棒。」廣東遊客霍啟佳說。
「因為我家靠近喀納斯景區,所以就開了牧家樂,最多時每天可接待十幾名遊客,一天能掙三四百元。」古麗加依娜說。
近幾年,也拉曼村村民依託毗鄰喀納斯景區的地緣優勢和「千裡花海」自然景觀,經營特色旅遊民宿,發展民宿旅遊27家,戶均年接待遊客1000人次以上,年收入10萬元左右。2018年,也拉曼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9月中旬的窩依莫克鎮託庫木特村的蜜瓜採摘園裡,遊客正在體驗採摘帶來的樂趣。村民李淑華種植了6畝蜜瓜,每年八九月是蜜瓜成熟的季節,「買瓜的多是內地遊客,有些還是回頭客,每年都通過微信訂購蜜瓜。」李淑華樂呵呵地說,「最多時一個月能掙一萬多元。」
每年冬季,衝乎爾鎮合孜勒哈英村附近的百裡霧凇是一大奇景,每年有大量遊客到訪,布爾津縣抓住這個客流資源,又在周邊新建了空中花海公園、紅葉林景區等旅遊項目,吸引夏季和秋季客流。2017年以來,合孜勒哈英村民俗家訪接待量超過6萬人次。
禾木村村民在為遊客表演節目。
產業帶動 一業興帶動百業旺
走進喀納斯景區阿勒泰禮物店,一件件帶有當地元素的文創產品琳琅滿目,從冰箱貼、鑰匙扣到文具套裝,從記事本、線裝書、創意明信片到茶具精品,涵蓋生活的多個方面。
「我們結合本土特色農副產品和旅遊商品的優勢資源,打造了鹿茸、奶酪、冷水魚等喀納斯禮物,共10個系列旅遊商品。」阿勒泰禮物店負責人說。
在河堤夜市,衝乎爾鎮阿克齊村村民阿依亨別克的攤位生意紅火。「我家以前靠放牧為生,後來在縣城定居,開了燒烤攤,很多遊客就是衝著吃冷水魚來的,生意最好時一天能收入2000元。」阿依亨別克說。
旅遊業帶動了特色餐飲產業,布爾津縣相繼建成布爾津河堤夜市、額河老碼頭夜市、四季美食夜市、珍苑生態園和中俄老碼頭風情街、俄羅斯風情街、商業步行街、匯鑫國際步行街「4個品牌夜市、4條特色街區」,聚集餐飲商鋪300餘家,轉移就業1000餘人,實現人均年收入5萬元以上。
遊客在喀納斯景區遊玩。
景區帶動 旅遊普惠作用顯現
如油彩繪出的白樺林,掩映著9月的禾木村,牧民葉爾肯·沙依普拉看著自家「馬的士」上有說有笑的遊客,笑容掛在臉上。葉爾肯是禾木村觀光馬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員,這裡每年有80-100戶的群眾以馬匹入股方式,從事旅遊租馬服務,每年戶均增收4萬元。
在喀納斯村,扎拉特農牧民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的民俗家訪點,深受遊客喜愛,身穿民族服裝的村民為遊客解說傳統習俗、表演技藝。「合作社為遊客提供『看圖瓦民俗表演、體驗圖瓦文化、品嘗圖瓦特色飲食、購買民族工藝品』等服務,帶動了10戶村民每年增收2萬元,像我們這樣的民俗合作社景區一共有4個。」合作社理事長葉兒克·巴圖說。
為了滿足遊客多樣性、個性化旅遊服務需求,今年,布爾津縣加快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在布爾津縣城東郊有一排精巧典雅、錯落有致的帳篷,旁邊聳立著一座塔樓,上了塔樓可以遠眺童話邊城美景。9月15日,布爾津縣今年新建的喀納斯白樺林自駕營地主體工程正式完工,137頂帳篷酒店已進入內部清理及裝修階段,即將投入使用。
「2019年,布爾津縣依託旅遊業帶動轉移就業7000餘人,佔轉移就業總勞動力的72%。」布爾津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負責人介紹,為了提振文旅企業信心,近期布爾津縣出臺的獎勵措施覆蓋了餐廳、民宿、景區景點、賓館酒店、「一元通」旅遊專線、「家鄉人遊家鄉」等各個行業領域,每一項政策都是直抵遊客和文旅企業的實際需求。
(文/圖 記者 劉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