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歐陽芊雙
今年又只剩下一個月了,你的2018過得好嗎?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朋友圈裡就有大把的人們開始回顧自己的年度大事件了,如果這一年你過得是充實的,那結果自然也是豐盛的。
然而,也有很多人在感嘆時間飛逝的同時,猛然意識到自己在年初時信誓旦旦做的計劃又「泡湯」了……
網絡上曾有個笑話,說自己今年的計劃,就是去搞定去年那些原定在前年應該完成的安排。
面對已經「泡湯」的計劃,難道我們就只能期待著明年1月1日來臨那一天,自己搖身一變成為一個積極上進、執行力爆棚的人嗎?
如果你能脫胎換骨、重新做人,那自然是好事,但為了到明年這個時候不再無助地感嘆時間飛逝,我們是不是應該現在就做點什麼呢?
年計劃為什麼會「泡湯」?
要想改變,我們得先從面對現實開始。首先我們來看看年計劃為什麼會「泡湯」?
大多數人年計劃「泡湯」的原因基本可以概括為九個字:不現實、不跟蹤、不行動。
1、不現實
其實很多人在年初制定計劃的時候,都是懷著對新的一年美好的憧憬來做的,所以裡面不乏有「願望」的成分。
那份計劃與其說是計劃,不如說是自己的願望,是我們希望自己成為的樣子。
由於我們之前並不具備相關的經驗,即使做出了行動計劃也是一種理想的狀態,因為我們沒法預知可能遇到的阻礙。
當現實和我們預想的不同的時候,計劃也就很難推進下去。
2、不跟蹤
當然也有很多計劃是只要踏實執行就一定可以實現的,但無奈一年的周期實在太長了,當中間出現了很多原計劃以外的事情時,對原本計劃的執行力度也就在不斷減弱。
由於沒有定期進行跟蹤和總結,我們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去調整計劃的執行過程,所以當實際情況偏離自己當初的預期時,我們也就慢慢放棄了初始的計劃。
3、不行動
是的,每年總有那麼幾個計劃只是計劃而已,因為各種原因就是沒辦法讓自己開始去行動。
可能是你制定的計劃太多了,可能是計劃本身太難了,可能是你對這個計劃已經不感興趣了,總之,就是有那麼一些計劃就算是到了年底還是安然地躺在你的計劃表上一動不動。
計劃已經「泡湯」了,怎麼辦?
分析完原因,我們再來看看面對已經「泡湯」的計劃,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
1、接受現實,直接放棄
放棄那些你一直都沒有開始的計劃吧!既然你用了一年的時間都沒有把它執行下去,不妨冷靜下來分析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自己計劃的失敗。
可能是你內心並不是十分渴望達成這個目標,可能是你目前的能力還沒辦法達到要求,又或者是你的精力有限沒有辦法兼顧。
總之,從現在就開始斷舍離吧。
我非常不建議你把今年的計劃又原封不動地挪到明年的計劃上,認識並接受自己的不足,才有機會從本質上解決問題。
2、目標減半,儘量挽救
雖然今年已經餘額不足,但實際上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不要被那些販賣焦慮的文章動搖,只要你肯努力,即使是一個月的時間,也可以創造出不少價值。
這個時候你不妨把自己的目標進行減半,從你的年度計劃表上選擇一項,潛下心來認真去完成。
不要去想如果到了年底還沒完成怎麼辦,只要每天有行動,至少你也算是給2018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3、拋棄幻想,立刻行動
最後一個方法也是我個人比較推薦的一個方法,就是忘掉「年計劃」這回事吧,不要期待著1月1日自己的華麗轉身,就從現在開始,立刻行動。
在肖恩·揚的《如何想到又做到》一書中提到,凡是3個月以上才能達成的都應該稱之為夢想,而目標則是指那些1到3個月可以完成的,可以拆分成具體步驟的行為。
我們需要夢想指引方向,但也更需要切實的可量化的目標來達到改變的目的。
所以不要只關注結果,你不需要制定漫長的年度計劃,只要從3個月或者1個月甚至是周計劃開始,踏實地邁出自己的步伐,改變就會真實地發生。
結語:
想到這裡,我終於放下了對那些「泡湯」計劃的耿耿於懷。
無論你是選擇勇敢地放棄它們,還是努力去挽救它們,又或者乾脆換種方式重新出發,只要你開始行動了,那一天就將變成一個特殊的日子。
與其期待著明年的自己給自己驚喜,不如從今天就開始改變。
因為,每天都是新的一年的開始,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