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番禺北帝廟和北帝誕

2020-12-13 南方融媒

一、番禺的北帝廟

北帝,民間稱之為水神,統領所有水族之道教民間神祇,又稱黑帝。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番禺,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江環水繞,境內河網縱橫,過去百姓多以捕魚為生,不論日常生活或勞作均離不開與水打交道,若稍有水患,會對百姓生活構成極大的危害。因此,當地百姓便建立了眾多北帝廟來專祀北方水神玄武大帝。番禺眾多供奉北帝的廟宇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用料最上乘且做工最精巧的當是沙灣的"玉虛宮"。另外,距今已有700多年存在的舊水坑北帝廟,以及有著近400年歷史的市橋北帝廟也頗具規模。

(一)沙灣玉虛宮

玉虛宮是沙灣居民供奉北帝的神廟,位於如今沙灣古鎮留耕堂旁邊,原為何氏申錫堂,建於明代,修整時揉合了清代的建築風格。一直以來,沙灣鎮玉虛宮廟內香火旺盛,信士不斷,裡面供奉的北帝像更是得到當地群眾的崇敬。說起它的來源,還有一段波瀾起伏、引人入勝的故事呢。

北帝乃北方之神,相傳是明成祖朱棣讓工匠按其容貌鑄造而成,而這段故事正是由這名工匠引出。相傳,這名工匠在鑄出北帝像後十分欣賞自己的傑作,便偷鑄了一個,運回家鄉供奉。工匠去世後,兩個兒子為了爭奪北帝像而起了紛爭,最終鬧到了衙門,時任地方官的正是在異鄉為官的沙灣人李潞遠。為得到北帝像,兩兄弟爭相賄賂李潞遠,最後鬧至傾家蕩產方才悔悟。不過,李潞遠並非想像中貪得無厭的昏官,他將兩兄弟行賄的財物全都保存在倉庫中,在兩人窮途末路的時候還給了他們。兩兄弟欣喜若狂,經過一番商議,決定把北帝像送給同樣敬仰它的李潞遠。隨後,李潞遠任期屆滿告老還鄉,回到了沙灣,把北帝像送給了家鄉父老,並在鄉東員嶠山下建起了北帝廟,命名為"玉虛宮"。

來到沙灣後,北帝很快就成為老百姓心中的守護神。可到了清初,出於對鄭成功的防備,皇帝下達了"不許片帆入海、不許片板下水"的遷海令,數萬沙灣人不得不遠離家園,神聖的北帝像也不知去向。

多年後,沙灣鄉民終於重歸故裡,重修鄉社,而尋找北帝像成了鄉民的頭等大事。通過一番明查暗訪,鄉民在鄰縣的某村找到了北帝像。於是,組織起"迎神班",準備迎接北帝回鄉。但是,如此珍貴的寶物,誰願意拱手相讓呢?雙方爭執不休。"迎神班"的一位老人靈機一動,說道:"昨夜北帝報夢給我,說身在某村,村小人稀,不能供奉我,速來迎我回鄉。 如見有蒼蠅附在我的鼻子上,那就是我的金身,切記切記!速去速回!"老人說完,大家都回頭仰望北帝,果然發現北帝鼻子上附著一隻蒼蠅,頓時把村民嚇得直冒冷汗,於是讓"迎神班"把北帝像抬回了沙灣。

迎回北帝以後,鄉紳父老決定由各坊裡輪流祭祀一年,輪值到的坊裡,叫做"當甲",當甲者在擇定的祠堂前搭棚演粵劇,叫做"新行臺",並出資請儀仗隊迎神,叫做"出會"。送神的那一坊裡,也要在北帝所坐的祠堂前搭棚做粵劇,叫做"舊行臺"。而各坊裡還會以飄色、舞龍、鰲魚舞等節目助興,逐漸形成了別具特色的迎神賽會,一直流傳至今。

多年來,珍貴的北帝像一直守護著沙灣,直到"文化大革命"遭到了破壞。改革開放後,海外鄉親紛紛倡議重修北帝神像。雖經多次重鑄,但與原來的神態相去甚遠。為再現北帝像昔日的威武形象,邀請了有豐富經驗的沙灣青年雕塑家何世良重塑新像。經過一番訪尋和資料搜集,反覆的研究與改進,重塑了新像。為慎重起見,雕像被放置在玉虛宮展覽,讓全鄉群眾參觀並提出意見。綜合了多方意見後,何世良對雕像進行最後的修改,才交付制模、鑄銅和貼金。這座失而復得的北帝像,又重新展示在沙灣人民面前。

如今,步入玉虛宮,迎面見到的是一個大銅鼎,左邊有兩個香油爐,還有一對金童玉女的銅像,右邊也有一個香油爐和一塊刻著北帝傳的銅匾。銅鼎的後面分別是一圓一方的香爐以供信士上香祈福。走過六級臺階,便可以看見北帝的金身銅像,該像於2002年重鑄,披髮跣足、身披黃金鎖子甲,威武莊嚴。第二進同樣安放著北帝銅像,中間三根大柱子把大廳分為兩半,分別安放著兩個不同面相的北帝銅像。

(二)舊水坑村北帝廟

番禺大龍街舊水坑村位於現時番禺區政府附近,有700多年的建村歷史。建村時,為祈求風調雨順,開村始祖朱介福、陳思齊便在村內修建北帝廟。近代,北帝廟也經歷了三次重修,最近一次重修擴建於2011年3月完工,建成後的北帝廟佔地1238平方米,建築面積1363平方米。

據歷史記載,舊水坑北帝廟距今已有700多年存在。當時由朱介福、陳思齊為開村始祖並興建北帝廟,後人為紀念二人建村建廟的功績特造兩人的靈位安在北帝廟內供奉。後來朱姓人丁弱少逐遷離本村移居別處,陳姓人丁興旺在此發展。古代建村後雖有北帝坐鎮但仍難免受安全和貧苦的困擾,村裡經常被賊人劫洗,雞犬不寧,村民四處外逃,民不聊生,後經整肅懲服賊人,村內始平安無事,村民安居樂業。由於年長日久,北帝廟飽受風雨摧殘,已破舊不堪,經歷歷代前人共襄善舉捐資助物多次重修才能維持到近代。

據村志記,100多年來,北帝廟歷經三次重修,光緒(甲辰年)即1904年重修一次。北帝廟曾被視為"四舊",廟內設施及菩薩神靈盡遭毀壞,也曾將古廟作為供銷社的一個小商店和飲食大排檔使用。1987年由舊水坑村委會、舊水坑五金綜合總廠出資併集港澳同胞之力進行第二次重修。隨著舊水坑村集體經濟迅速發展,2011年由舊水坑村委會、舊水坑五金綜合總廠再出資進行第三次大規模擴建重修,並將因四舊毀壞福田坊主帥廟的康公主帥、因年久失修而坍塌水口坊文昌廟的文昌星君兩尊菩薩在北帝古廟左、右副殿內供奉,使北帝廟氣勢宏偉更顯出古廟的靈光福氣。

(三)市橋北帝廟

市橋北帝廟位於市橋西湧之畔聚龍橋(俗稱"小橋頭")邊,佔地約半畝,建築面積(主體)方橫約四五丈,為兩進兩廊兩殿,馬鞍形風火山牆,山門前麻石廣場,廣場上築有唯北帝廟獨具的麻石旗杆座和旗杆夾,旗杆為杉木,高約三丈,始建年代為晚於聚龍橋的明朝中後期。前殿左右是哼哈二將塑像,大殿正中的北帝左手捏劍訣右手按寶劍目視前方,兩側侍立二護法童子,天井水池中有靈龜靈蛇石雕一座。正門左右的大紅燈籠寫著所有北帝廟都用的經典祝福語"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二、番禺北帝誕

北帝,廣府人又稱為真武帝君或玄武大帝,每年三月初三為北帝誕,北帝誕又叫做"真武會",從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起,列為官祀誕日,其中以佛山祖廟北帝誕儀式最為壯觀。據歷史記載,廟門前擺花山、放大爆竹,"舉鎮數十萬人竟為醒會",演戲酬神,搶花炮等,十分熱鬧。鄉民自子夜起,紛紛進人祖廟參拜,列隊從北帝像前走過,每每多達數萬人之眾。初三日上午,抬北帝神像出遊,各街坊張燈結彩迎駕。至各行宮稍事休息,四日在村尾會真堂更衣;然後回宮,由儀仗隊接回祖廟。

北帝出巡

番禺一帶舉行北帝誕之風亦十分盛行,北帝廟曾多達90間,1949年存16間,居縣內各類神廟首位。其中以沙灣玉虛宮規模最大,其供奉之北帝銅像亦十分精美,文革期間被毀。神誕期間,各村鎮都有相當規模的酬神活動。

番禺人最推崇的當數沙灣的"北帝公出遊",新中國成立以前,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北帝誕,沙灣人必定舉辦規模盛大的迎神賽會。當時,沙灣多舉辦盛大的飄色賽會,飄色多達24板,當地鄉民則組織良以社、福祿社等神會,制扎色臺、燈屏,準備迎神出遊,還有北帝的契男契女身穿道服,手執塵拂,背著個銀制的小手電跟著巡遊。各家各戶,必燒香秉燭,恭候鳥輿。

這幾年來,隨著全國重視旅遊業,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北帝誕在政府的精心打造下,煥發出一股新時代的光芒。沙灣古鎮亦重拾傳統文化,舉辦一系列的傳統文化活動。其中,北帝像出宮巡遊,以飄色、醒獅、舞龍、鰲魚舞等作為北帝誕的主要活動形式。活動之一的沙灣飄色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早已成為番禺地區歷史悠久、享負盛名的群眾文藝活動,也是嶺南最為傑出的民間藝術之一。它既能很好地保存了傳統,也能精妙地發揮了創新,造型奇巧而又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古往今來,都有不少人士對之非常關愛,因此,沙灣飄色就更是聲譽日隆、讚嘆聲不絕了,有逐漸替代北帝誕之勢,但其盛況也把沙灣北帝誕的傳統有效地傳承下來。

沙灣北帝誕飄色

沙灣北帝廟會盛況已成為番禺北帝誕活動的代表。不過,市橋北帝廟的廟會也別有風光。北帝廟屬道教傳統廟宇,"業務"上受"上級主管道觀(廟)的領導",故此,每逢北帝誕,市橋北帝廟內外都有多項由道人主持的宗教活動,重頭戲是道士們設壇拜祭、誦經傳道,善男信女們則以能上到"頭炷香"為幸。賀誕的"序幕"以升起象徵北帝權威和法力的"七星旗"開始,由吳氏三名身穿禮服的孩童,一個手捧裝著"七星旗"的託盤在前,二人舉旗幡隨後作護法狀,隨著鼓樂聲、鞭炮聲從廟內出來,走到旗杆座前,由長老接過再交給負責升旗的兩名道童。升旗完畢,其他活動便正式開始。

廟會期間的廟前廣場,所進行的宗教和慈善活動中,最被關注的還是"贈醫施藥"和臨時搭建的"敬生柵"裡"施捨素菜粥飯"的"惠民工程"。廟會上,除了宗教和慈善活動更少不了以賀誕為題的文娛活動,"群獅競舞朝北帝,旗幡簇擁賀昇平"被評為北帝誕廟門最佳門聯之一。確實,也最為應景。舊市橋有多家武館,凡武館皆有醒獅,每年北帝誕,武館都應邀"興師動眾"的前去助興。於是北帝誕便成了市橋醒獅不公開排名次的競技大賽。正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個本意為助興而設的娛樂平臺,不意間竟成為促進市橋獅藝武術發展、提高的場所。其時民間有"北帝廟前舞獅子,邊個叻來邊個屎(誰優誰劣),唔使點明話到正,你我心中打"砰砰"(砰砰,鑼聲,古時打鑼又謂鳴金,此處取諧音作明白解)"的問答式順口溜,意喻大家心中有數。

北帝誕的活動在某個眾所周知的年代曾中斷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幸好近幾年在有關方面努力下又有組織地將其恢復起來,才使這個富有民間風情的節日不至於消失。當然,北帝誕及其慶祝活動或多或少摻雜著一點迷信色彩,但作為一個中華民族的傳統民間節日,是值得我們年輕一代去了解和重視的。

說明:本文由作者根據歷史資料以及第一手採訪所撰寫,刊登於《番禺文史資料》第二十六期(廣州市番禺區政協學習和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作者時任廣州市番禺區政協文史委員會委員。

本文作者:一耕,資深媒體人/作家,歷任廣州報業集團某系列報編輯記者、主編、副社長等職。

廣東省青年工人作家協會會員

廣東廣播電視臺影視頻道《南粵童星》欄目總導演

南粵童星藝術品牌創始人

芒果小戲骨廣東演員海選評委

中央電視臺少年中國行2016全國青少年才藝電視評選活動全國副總導演兼廣東賽區總導演

中央電視臺6套電影《東江風雲》總策劃

廣東影視新星少兒春晚總導演

第四屆-第五屆中國小金鐘廣州番禺賽區秘書長

廣東省南粵童星語言藝術大賽總評委/總導演

版權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若轉載,須具上作者姓名,否則視為侵權!

相關焦點

  • 番禺飄色賽春色 佛山北帝誕開鑼
    番禺飄色賽春色 佛山北帝誕開鑼金羊網  作者:甘韻儀、周哲、歐陽志強  2019-04-08 4月7日,廣州市番禺區第七屆民俗文化節開幕式暨沙灣飄色民間藝術巡遊系列活動在沙灣古鎮拉開帷幕
  • 2017廣州北帝誕在哪裡舉辦?怎麼去廣州北帝誕?
    2017廣州北帝誕在哪裡舉辦?怎麼去廣州北帝誕?  三月三 荔枝灣 迎北帝  時間:2017年3月29日-3月31日  地點:荔枝灣、荔灣湖公園及仁威廟  第七屆「荔枝灣·新西關」民俗文化節之「三月三·荔枝灣」北帝誕系列活動將於2017年3月29日-3月31日在廣州荔枝灣、荔灣湖公園及仁威廟舉行。
  • 2017三月三荔枝灣仁威廟北帝誕落幕 精彩活動回顧(圖)
    昨日(3月31日),第五屆番禺區民俗(沙灣飄色)文化節的主體活動——三月初三北帝誕沙灣飄色巡遊如約開啟,驚豔了這座城市。  番禺民俗文化節梅開五度,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集中呈現,一時間讓「番禺文化現象」隨風而起,讓豐富、多彩、歷史悠久的文化氣息飄出番禺,飄向海內外,成為人們的牽掛,也成為一座歷史名城的重量級文化品牌。
  • 三月三,北帝誕
    3月30日上午9時30分,鼓鍾齊鳴,北帝誕春祭祈福儀式正式開始。南都記者 鄭仲 攝    昨日是農曆「三月初三」,也是一年一度的北帝誕,廣東各地的北帝廟都在上演精彩的北帝誕廟會。    蘆苞:千人太極,市民直呼「震撼」    三水蘆苞胥江祖廟昨天迎來了廣州南灣村護龍古廟小北帝的省親隊伍,而今年首次上演的千人太極場面讓市民直呼「震撼」。    「蘆苞祖廟歷史比佛山祖廟還要長200年。」據蘆苞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是蘆苞對外推廣其悠久歷史文化的戰略之年,而北帝誕活動是其中的重要節點。
  • 建議恢復三月初三北帝誕迎神賽會
    (原標題:建議恢復三月初三北帝誕迎神賽會) 信息時報訊
  • 禾雲新洲北帝誕很熱鬧,有你的身影嗎?
    民間將農曆的三月初三看作是北帝的誕辰,在清新區禾雲鎮新洲有三月三北帝誕廟會的習俗,這一天新洲及周邊縣市區的人都會在北帝廟聚集,醒獅拜神,熱鬧非凡。一大早,前來祈福過節的人就將北帝廟圍了個水洩不通,真的可以說是擠都擠不進去~新洲北帝廟建於宋朝,距今已經有幾百年歷史,現在的新洲廟會,流行於濱江地區,並逐漸向珠三角一帶和粵北山區滲透。
  • 北帝誕、娘媽誕……澳門還有這些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
    澳門的民間習俗除了最為熱鬧和隆重的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外,還有哪些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呢?土地誕誕期為農曆二月初二。北帝誕誕期在農曆三月初三,北帝又稱玄武大帝,傳說他統管北方,又是水神。昔日,氹仔島上大部分是漁民,他們對掌管水族的北帝尤其崇拜,所以在當地修建了北帝廟,它是全澳唯一供奉北帝的廟宇。慶賀北帝誕的傳統延續到今天,這裡的居民每逢誕期都會在廟前舉行盛大的賀誕活動。
  • 北帝誕·視頻 丨新洲人,你們為什麼如此團結?
    4月18日是農曆的三月初三,民間將這天看作是北帝的誕辰。在禾雲鎮新洲有三月三北帝誕廟會的習俗,這一天新洲及周邊縣市區的人都會在北帝廟聚集,醒獅搶花炮,許願祭拜,虔誠祈福。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大早,搶花炮活動還沒開始,洶湧的人潮已經源源不斷地湧向北帝廟,將北帝廟圍了個水洩不通,每個人在心中都期待著這場盛大活動的開始
  • 2018廣州「三月三北帝誕」民俗文化節活動多籮籮(圖)
    三月三,北帝誕,廣州各地民俗活動好好玩!農曆三月初三是北帝誕,北帝也即水神,在珠三角地區,人們拜北帝祈求一年風調雨順,這種民俗活動由來已久。昨天,荔灣、番禺等地紛紛舉辦各種民俗活動,吸引了不少街坊到場「打卡」。
  • 北帝廟 飄色
    三月三廟會  本報訊(記者辛靈 見習記者李春花 通訊員謝強 鄧莉)昨天是傳統的三月三「北帝誕」,一大早,海珠區黃埔村內就鼓樂喧天,舞龍、飄色、放爆竹,熱鬧的氣氛不亞於過年。據了解,位於該村的玉虛宮(北帝廟,建於北宋年間)剛剛修繕完畢,村裡也將從今年開始恢復傳統,每年都將在「北帝誕」辦廟會、演大戲。
  • 【視頻】廣州市民三月三遊北帝誕 冒雨祈求國泰民安
    視頻介紹進入《旅遊視窗》專題 4月2日,農曆三月三日,是北帝的誕辰。傳說北帝主管水,今年的北帝誕,廣州下了一場大雨,卻沒有澆滅市民燒香祈福的熱情。 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廣州荔灣區的仁威廟廣場,現場前來燒香的市民絡繹不絕,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也有帶著一家大小前來遊玩參觀的。
  • 北帝誕廟會流傳八百餘年 小北帝回胥江祖廟「省親」
    胥江祖廟北帝誕廟會有著800多年的歷史文/圖 金羊網記者 張韜遠三月三,北帝誕。珠三角流域自古便崇信北帝。為慶祝北帝誕辰而出現的北帝誕廟會也成了珠三角人民最為看重的民俗活動之一。蘆苞便藉此契機,牽頭組織更大規模的北帝誕廟會,在保留傳統廟會的重要環節的同時,增添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元素。胥江祖廟負責人李啟華表示,蘆苞正在將北帝誕廟會常態化,讓更多市民遊客能夠參與到其中,不僅讓人們感受到蘆苞人原汁原味的北帝信俗。
  • 【小欖風情畫】小欖廟宇文化——北帝廟
    位於基頭橋的北帝廟,歷史上是小欖的五大廟之一,裡面供奉著多路神明,仿佛就是一個和諧社會。北帝是主家,坐在正中央,他的客人有天后娘娘、觀世音菩薩、悅城龍母、地藏王菩薩、萬世師表孔子、以及眾多的各路天神。大家和睦相處、和平共存,一同接受善男信女的禮拜。
  • 2016三月三荔枝灣仁威廟北帝誕活動 暫無消息
    2014年、2015年都有舉辦的廣州民俗活動「三月三·荔枝灣」北帝誕廟會活動,2016年小編暫時沒有發現消息!在報紙、微博、微信上搜索都木有搜到任何資料。不知道會不會舉辦活動!  住的近的市民,可以前去看看,遠的話目前就不建議特意前去看了,可以去黃埔古村看北帝誕活動。但佛山祖廟的北帝誕活動,應該會更盛大一些!
  • 2016年佛山祖廟北帝誕活動 時間及巡遊路線
    佛山祖廟(廣佛地鐵祖廟站旁邊)  時間:4月9日上午9點開幕-4月18日  票價:入廟門票20元  活動亮點:祖廟外巡遊及祖廟內廟會和其他表演節目(巡遊路線見第二頁)  佛山祖廟北帝誕活動簡介:它的起源與北帝崇拜和佛山祖廟密切相關。農三月初三為佛山祖廟北帝神誕,期間舉行慶典儀式和相關的祭祀活動。北帝誕有著廣泛的全民參與性,其「繁鼎盛」的宗教性和輻射海內外的廣泛影響力,是研究嶺南地區漢族民間信仰的一把鑰匙。  2016年祖廟北帝誕廟會活動將持續多天!
  • 廣州「北帝誕」廟會首日 60名萌娃舉行復古「開筆禮」
    廣州「北帝誕」廟會首日 60名萌娃舉行復古「開筆禮」 2017-03「北帝誕」廟會第一天,廣州廣雅實驗幼兒園60名「萌娃」舉行復古「開筆禮」儀式。
  • 廣州番禺區2017第五屆民俗文化節(時間+地點+活動)一覽
    講古大師顏志圖、林勁將帶領一眾廣府古壇名人齊聚古鎮,以粵語講古的形式,講述番禺故事。除此之外,沙灣寶墨園也將舉行櫻花與古建築欣賞節,將燦爛的櫻花和典雅的廣府建築相結合,共賀民俗文化節。  看點一:沙灣近5年來最大規模飄色巡遊  3月30日下午,「觀藝賞色」——三月初三北帝誕沙灣飄色巡遊活動將在沙灣古鎮景區舉行。
  • 2014年佛山祖廟北帝誕什麼時候舉辦?怎麼去佛山北帝誕?
    通訊員供圖  下周三去祖廟北帝誕巡遊  時間:2014年3月29日至4月6日  地點:佛山祖廟  祖廟北帝誕廟會:3月29日至4月6日 祖廟將耗資300萬元修復慶真樓  三月三,北帝誕。一年一度的祖廟北帝誕廟會將於今年3月29日至4月6日在祖廟舉行,其中北帝誕巡遊將於4月2日正式開巡。  記者從禪城區文體旅遊局獲悉,今年北帝誕巡遊隊伍人數達到歷年最多。同時,國家二級文物——北帝誕的七十二件兵器儀仗的複製品也將首度亮相巡遊隊伍,市民不妨去開開眼界。  巡遊人數歷年最多  三月三,北帝誕。
  • 北帝誕即將開幕!荔枝灣、沙灣將有5年來規模最大的巡遊…
    今年的「三月三·荔枝灣」北帝誕系列活動將於3月29日-3月31日在荔枝灣、荔灣湖公園及仁威廟隆重舉行圖:廣報編輯 楊柳你以為北帝誕就只有那麼一丁點的表演?當然不是!除此之外,沙灣寶墨園也將舉行櫻花與古建築欣賞節,將燦爛的櫻花和典雅的廣府建築相結合,共賀民俗文化節。
  • 過幾天新洲北帝誕除了搶花炮還可以這樣玩,禾雲人頂起
    本周四就是一年一度的北帝誕,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禾雲鎮新洲都會舉辦北帝誕廟會,這一天新洲及周邊城鎮的人們都會從四處絡繹不絕聚集在北帝廟前,或舞龍舞獅,或許願祈福。說起新洲這個北帝廟,其實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每年北帝誕,人們都會在這裡舉行傳統的「搶花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