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司法鑑定尺度 有利打擊犯罪維護人民權益

2021-01-08 華龍網

2020年1月,傍晚六七點,街頭已被黑色的迷霧籠罩著。一個女孩的命運,也即將隱沒進黑色裡。女孩萱萱(化名),面前的玻璃杯,裝滿了混在一起的白酒啤酒,一杯、一杯、又一杯……萱萱頭開始發暈。旁邊圍著的幾個男子,不停對她漫灌,直至萱萱徹底沒了意識。直到第二天下午五點,萱萱仍沒有醒來,幾個男子趕緊把萱萱送到醫院搶救。檢查結果屬於酒精中毒,且伴有心臟損傷,肺損傷,好在萱萱最終脫離生命危險。

強迫喝酒帶來的臟器損傷,能不能鑑定損傷級別,進而判定故意傷害罪或其他罪?對此,原有司法鑑定標準沒有明確規定,鑑定人員不知所措,司法實踐中各執一詞。「這次重慶市政法五部門聯合出臺的《重慶市實施〈人體損傷程度鑑定標準〉的指導意見》首次將強迫他人飲酒納入人體損傷程度鑑定適用範圍,統一了司法鑑定尺度,將有利於打擊犯罪,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法醫大隊大隊長夏鵬告訴記者。不僅如此,在國內具有開創意義的《重慶市神經源性休剋死亡鑑定實施意見》也將一同實施。

明確人的敏感區 致命的吻不是意外

在《笛卡爾的骨頭》這本書中,講了一個核心秘密:笛卡爾的遺骨在哪裡?為什麼頭骨與其他骨頭分離?真相潛伏在秘密裡。

對真理的追尋漫長,又需要理性。重慶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都在尋找秘密裡的真相,也都在和骨頭、牙齒、內臟打交道,他們知道人體的每一處秘密,他們絕大多數是法醫。但法醫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時就要找重慶市司法鑑定專家委員會。在重慶市司法鑑定專家委員會成員、重慶醫科大學法醫學系主任李劍波教授的辦公室裡,記者拿起即將實施的《重慶市神經源性休剋死亡鑑定實施意見》,一頭霧水。

這份正文只有1008個字的文件中,抬頭是醒目的五部門聯合發文紅色字樣: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重慶市人民檢察院、重慶市公安局、重慶市司法局、重慶市國家安全局。能集齊這五個部門出臺技術規範,在國內的司法鑑定領域,是極其少見的。說明了其中的重要性。

什麼叫做「神經源性休剋死亡」?專業的術語解釋是:由於身體某些部位的神經末梢對機械性暴力的作用非常敏感,一般是受到輕微外力擊打後,血壓急劇下降,數分鐘之內的突然死亡。

「比如某個明星睡覺時猝死?」記者問。

「這在解剖學上看是心梗導致的,不是神經源性休剋死亡。」李劍波回答。

「什麼樣的情況屬於神經源性休剋死亡呢?」記者問。

「有一個真實的案例,新婚夫妻吻頸部,導致新娘死亡。原因是,頸動脈竇區,大概與喉結下部的位置平行,一邊一個,大小如黃豆。」李劍波教授用兩個手指,夾了夾頸動脈。「因為頸動脈竇區受壓迫,會導致血壓降低和心跳減慢,造成傷害甚至死亡。這就是一吻致死的真實原因。以前這樣的案例很有噱頭,可能會被歸納為意外死亡。現在好了,有了統一的鑑定標準,能夠很明確地判定為神經源性休剋死亡。」李劍波指出了文件在鑑定實踐中的意義。

「文件還明確了人體可能導致神經源性休剋死亡的敏感部位,如心前區、上腹部、會陰部、聲門、喉頭等,受到輕微外力或刺激後,可能通過神經反射在數分鐘內引起死亡。」李劍波開玩笑說,「要記住幾個最最敏感的區域(眼球、頸動脈竇區、顳部),親不能隨便親,打更不能隨便打,就可以了。」

重視人的審美需求

頭髮脫落耳廓挫傷納入鑑定

兩個文件牽頭制發單位是重慶市政府成立的重慶市司法鑑定專家委員會。專委會成立於20年前,集齊了重慶市內外公檢法鑑定領域內最厲害的400多位專家。其辦公室設在重慶市司法局,可為全國範圍內的大量疑難、複雜司法案件提供司法鑑定技術支持。20年來,專委會阻止和糾正了大量可能發生的冤假錯案,其出具的意見被司法機關100%採信。

在鑑定領域,不同的鑑定機構可能對某一事項做出不同的鑑定結果,有時哪怕只是一字之差就可能導致案件裁判結果天壤之別。而司法實踐中,一些案件因鑑定標準不完善、不細化,甚至沒有標準,致使鑑定機構、鑑定人以及司法機關面臨窘境。2020年4月,專委會就決定解決長期困擾鑑定實踐的難題。

然而,兩個文件的出臺並不容易。市司法鑑定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市司法鑑定中心)年初即著手調研,會同相關部門、院校、機構等反覆研究論證,並組織全市司法鑑定人展開討論。集中討論的會議室,從市司法局、市公安局,不斷變換到重慶醫科大學,前前後後十幾次,有爭議,甚至爭吵。一條條標準,在一次次細化中,由「看不見的意見」轉為「看得見的文字」,且更接「地氣」。

參與制定《重慶市實施〈人體損傷程度鑑定標準〉的指導意見》的夏鵬詳細解讀了其中的「新變化」。例如顱內出血,伴腦受壓症狀和體徵(重傷二級),現實中,有人顱內出血,未出現腦受壓症狀和體徵,但達到了手術指徵且手術治療的,也將進行重傷二級的鑑定(第八條腦損傷第2點);大血管的位置在哪兒?是不是一定要破裂了才構成傷害?答案是,沒有破裂但撕裂形成了夾層,也將按照大血管破裂進行鑑定(第二十四條大血管破裂第2點)。

值得一提的是,文件還考慮了人的審美需求……損傷致頭髮脫落不再生長,比照頭髮瘢痕相關條款進行鑑定(第六條頭皮損傷鑑定第2點);耳廓挫傷比照面部軟組織挫傷進行鑑定(第十二條耳損傷第1點);進行植皮治療的,取皮區應作損傷程度鑑定(第五條醫療性損傷第2點)……「這是注重人們社交功能和心理功能的特殊保護,頭部和面部疤痕比身體其他部位疤痕對人的身體和心理影響更大。」夏鵬說,「一個傷口可能影響人的一生。在有些家暴案、燒傷案中,女性面部被傷害後必須植皮治療,而植皮本身又會在取皮處留下難看的疤痕,這對年輕女性傷害很大。現在取皮區也納入損傷鑑定一併計算,對於受害者的賠償更有利,更人性化,對加害者的追責也更符合實際。」

保護人的生命權

還有一條更長遠的路

重慶市司法鑑定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市司法鑑定中心)工作人員熊平,從事司法鑑定工作已經20年。這次兩個文件的出臺,他全程參與。在他的理解中,這兩個文件的出臺其實也是給老百姓一個交代。「科學的鑑定標準,有助於司法機關精準司法,不冤枉一個好人,不放過一個壞人。」熊平說,「司法鑑定的事情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影響社會穩定,甚至上升為群體性矛盾」。

李劍波介紹,《重慶市神經源性休剋死亡鑑定實施意見》屬全國首創。神經源性休剋死亡鑑定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國外也沒有專門性研究,一般歸類為大概念的「猝死」研究。李劍波研究該課題多年,其帶領的學術團隊2017年就在國際性期刊《Legal Medicine》發表了關於「神經源性休剋死亡鑑定」的學術研究論文。這三年又結合實踐做了更深入的研究。這兩個文件的出臺,能統一規範相關司法鑑定活動,也為偵查、審查起訴、審判等環節使用司法鑑定意見提供了統一尺度。

夏鵬介紹說,重慶各區縣公安機關,平均每年要做一百多個鑑定案子,區縣層面達不成共識的平均有二至三個,「除流轉到其他機構的,轉到市公安局的,就有四五十個比較棘手的案子。」很顯然,兩個文件的出臺有利於節約執法成本和司法資源。

重慶市司法鑑定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治元指出,「兩個文件的出臺,實際上是對人的生命權和健康權的保護,將推動我市司法鑑定活動的科學化、客觀化、規範化發展,為司法鑑定活動和司法鑑定管理提供制度保障,為國家制定相關司法鑑定標準先行探索,提供成果轉化示範樣本。」

「當然,這些還遠遠不夠。」陳治元說,「在法律應用層面,在公檢法具體操作中,都還有一個實踐和研究過程,會帶來一系列良性互動。今後,重慶市司法鑑定專家委員會將繼續研究推出相關文件制度,在國家法律和現有司法鑑定標準體系框架下,推動完善司法鑑定地方標準體系」。

重慶晚報-上遊新聞記者 李鳳蘭

相關焦點

  • 吳建雄 | 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詮釋
    從廣義上說,司法機關所肩負的懲治犯罪、保障人權、定分止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等重要職責,都是保護人民即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司法保護人民的核心要義是保障人民權益。人民權益是包括人權在內的生存、發展和依法享有的各種權利。保障人民權益,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所決定的,是法治建設為了人民的集中體現,也是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根本出發點。
  • 揭秘精神病司法鑑定
    在這些呼聲中,公眾記住了一個概念——精神病司法鑑定。什麼是精神病司法鑑定?如何進行鑑定?有人認為它很神秘,也有人認為它過於主觀,將其斥之為「拍腦門」學科;有人認為它維護了精神病人的合法權益,也有人質疑由於啟動權被壟斷,無法更好地提供權益保障。
  • 塘村司法所:維護未成年權益 人民調解在行動
    紅網嘉禾分站(通訊員 雷柏軍 謝晟)近日,塘村鎮未成年人尹某與其父母到塘村司法所送上兩面錦旗,感謝塘村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的真情調解和辛苦付出。尹某與其父母到塘村司法所送上兩面錦旗12月15日,未成年尹某在其母親李某的陪同下來塘村司法所尋求幫助。
  • ...共同打擊違法犯罪 ——慶陽中院協助臺灣臺南地方法院送達司法...
    兩岸司法協作互助 共同打擊違法犯罪 ——慶陽中院協助臺灣臺南地方法院送達司法文書 2020-05-30 0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司法鑑定之變
    兩個半月後的10月4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意見》,明確司法鑑定制度是解決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保障司法機關查明案件事實的司法保障制度,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重要意義,為新時代司法鑑定管理工作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路徑。
  • 打擊「私服」維護「正版」遊戲權益
    廣東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黃埔區公檢法等部門在此相互聯動,共築智慧財產權保護高地,共同打造智慧財產權保護樣板區。及時打擊「私服」,維護遊戲企業合法利益經常玩遊戲的人了解何為「私服」,意思是未經版權擁有者授權,非法獲得伺服器端安裝程序之後設立的網絡伺服器。
  • 黨建引領 開創全市司法鑑定工作新局面西安市司法鑑定協會黨總支部...
    西安司法鑑定協會黨總支部委員會把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首要政治準則和根本政治要求,教育、帶領全體司法鑑定人黨員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為抓手,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加強刑事審判工作維護司法公正情況的報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報告加強刑事審判工作,維護司法公正的情況,請予審議。    一、近年來刑事審判工作的進展和成效    刑事審判是國家依法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的重要司法工作,事關公民權利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國家長治久安。
  • 司法解釋符合主客觀相統一原則
    該司法解釋一出,社會反響強烈。2003年9月1日,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特為此舉辦了專題研討會。這一司法解釋是否符合我國刑法的規定,是否影響對幼女這一弱勢群體的特殊保護?針對社會上的這些疑惑,與會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該司法解釋符合我國刑法的規定,貫徹了主客觀相統一原則,因而基本上是正確的。
  • 打擊新冠肺炎犯罪中的價值衝突與完善路徑
    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了對各類涉及新冠肺炎違法犯罪行為的定性標準,旨在統一準確地打擊涉新冠肺炎犯罪行為。
  • 「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 維護金融市場秩序」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最高檢與證監會聯合舉行「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 維護金融市場秩序」新聞發布會  11月6日,最高檢與證監會聯合舉行「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 維護金融市場秩序」新聞發布會,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第四檢察廳廳長鄭新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滕必焱
  • 打擊跨國犯罪維護海外國民權益 神秘公安隊伍組建十年首度亮相國內...
    2007年,南非共發生8起華人被綁架案件,所有人質全部安全獲釋,其中3起影響較大的案件中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拘捕,有力地打擊了華人社區內部不法分子和犯罪團夥的囂張氣焰,維護了華人社區治安秩序。  2007年,在巴勒斯坦的7名中國公民被紅色清真寺宗教學生綁架,情況十分危急。在事件發生17小時後,人質安全獲釋,人質危機圓滿化解。
  • 《人民司法》毒品犯罪觀點集成
    4.運用間接證據認定零口供走私毒品案(人民司法2017.17)【裁判要旨】如何運用間接證據認定零口供案件,先以間接證據直接證明的間接事實為基礎,通過間接事實與案件主要事實之間的關聯性,構建出案件的主要事實,同晨根據行為人實施的客觀行為推定行為人的主觀罪過,再以主客觀相統一原則為基準綜合認定案件事實。
  • 王守安:部署查辦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工作
    在刑事訴訟法修改後,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該如何查辦?2019年2月2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廳廳長王守安接受專訪,就查辦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巡迴檢察工作試點、監督維護在押人員合法權益等工作情況進行了介紹。
  • 五部門發布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 規範司法鑑定執業活動
    法制網北京5月29日訊 記者葛曉陽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聯合發布《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規定了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的原則、方法、內容和等級劃分,是開展法醫臨床司法鑑定,確定民事賠償責任的重要標準。該分級將於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據介紹,司法鑑定機構和司法鑑定人進行人體損傷致殘程度鑑定將統一適用分級。
  • 真相在這裡還原 一條微信讓你了解東海司法鑑定
    2012年東海縣司法局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加大與公檢法機關的協調力度,將公安機關司法鑑定案件納入到統一的司法鑑定工作中,實現全縣所有的司法鑑定案件全部在東海縣人民醫院司法鑑定所辦理, 2013年8月順利通過省司法廳質監局的資質認證認可工作的現場評審。本所共有10名專、兼職司法鑑定人,7名取得了司法鑑定資格證書。
  • 堅守高原 維護雲端正義
    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要求,從嚴管理幹部隊伍,壓實細化工作職責,不斷提升司法能力水平。堅定理想信念。深入抓好意識形態工作,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升司法能力。
  • 2019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司法政策發布
    本解釋不僅符合犯罪的實際情況,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提供了更為有力的法治保障,也為最大限度地利用刑法打擊網絡犯罪指明了方向。,完善民商事審判權運行機制,推進民商事審判工作改革,並依託最高人民法院劉貴祥專委所倡導的法律關係裁判思維、請求權基礎裁判思維、穿透式審判思維等商事裁判特有的裁判思維方法,來實現民商事審判中法律適用、裁判尺度的統一這個根本目標。
  • 以法典之名維護人民權益
    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明確禁止高利放貸、破解高空拋物墜物難題……作為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民」與「法」之間彰顯「人民至上」的理念。頒布實施民法典有何重大意義?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如何體現?軍人如何做學習、遵守、維護民法典的模範?為此,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學者。
  • 兩高發布司法解釋 「嚴」字當頭打擊考試作弊犯罪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時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3日發布關於辦理組織考試作弊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解釋》明確高考、研究生考試、公務員考試等重點考試中的組織作弊犯罪屬 「情節嚴重」,將從重量刑。《解釋》還對考試作弊關聯犯罪加大懲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