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舌尖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舌尖上的中國》熱播,導致「舌尖上的××」句式泛濫。我不能免俗,也想玩個文字遊戲,聊一聊「舌尖上的舌尖」。  

說起舌尖,是因為前不久一位同事到杭州出差,帶回一些真空包裝的鴨舌當手信。

這是久違了的味道,韌中帶柔,鮮美無比。回到家在淘寶上又買了兩大包,過足了鴨舌的癮。

鴨舌讓我想起一位故人。在北京讀大學時,有一位來自溫州的同學,在他那裡,我第一次見識到鴨舌這種奇妙的食物。南方水鄉,凡養鴨處皆食鴨舌,但把鴨舌當做一個產業來做的,唯有溫州,淘寶上賣得風生水起的鴨舌,大多產自溫州。

可20年前,溫州的鴨舌還只是一種地方風味小吃,我同學帶來的鴨舌,也跟現在的真空包裝鴨舌不同。那種鴨舌是風乾的,臘腸般色澤鮮紅,極韌,很有嚼頭,越嚼越香,下酒一流。

20年前的青春歲月裡,鴨舌是一段鮮明的記憶。那時的溫州開風氣之先,富甲天下,我的這位同學給我最大的印象是有錢,我平生第一次喝洋酒人頭馬馬爹利,就來自他的篋中珍藏。人頭馬與風乾鴨舌,畢業前夕嘟囔著「想留在北京、不想回溫州」,這是我對他的最後回憶。20載物是人非,也不知這位老兄現在過得怎樣。

到廣州生活後,碰巧又結識一位溫州朋友,在他家中也曾拾起溫州鴨舌的記憶。但這位朋友後來離開了廣州,我與「舌尖上的溫州」的緣分算是告一段落。

不過,在廣州我又偶遇另一種舌尖,那就是一度風靡全城夜宵大排檔的美極鴨下巴。比起溫州鴨舌,鴨下巴粗獷得多,基本上就是大半個鴨頭,但要說最好吃的,還是那段舌尖。

舌尖的美味,主要是因為舌頭無時無日不在運動,民間管它叫「活肉」,因此特別好吃。不僅禽類的舌頭,豬舌、牛舌也很美味,北方有道清真菜叫「扒口條」,多年前吃過一次,自今回味不已。

古人亦多嗜舌尖,最有名的是慈禧太后,有一道清宮名菜叫「清燉鴨舌」,是慈禧的至愛。野史中還有一個典故,說的是宋代名相呂蒙正愛吃雞舌羹,一日在家中牆角見到一堆死雞,十分驚訝,僕人告訴他,「相公一碗湯要用數十隻雞,因為每雞隻有一舌。」呂蒙正默然省悔,從此不吃雞舌。這個典故,扯淡的成分居多,不過古人即使編名人軼事,也要拉上雞舌,可見舌尖上的故事,自古就風雅得很。

相關焦點

  • 新書 《舌尖上的新年》
    《舌尖上的新年》《舌尖上的新年》大電影同名圖書
  • 尋找「舌尖上的美味」,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習主席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為響應號召國防科技大學服務保障中心和研究生學術活動組織委員會聯合舉辦廚藝大賽一起尋找「舌尖上的美味」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隨著主持人一聲令下,比賽正式開始!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熱播 勾起舌尖上的鄉愁
    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熱播 片中食材銷量大幅提升 深夜開播的《舌尖上的中國2》使得不少吃貨眼淚伴著口水流。吃貨迷們一致認為,只能看得到卻吃不到是最大的煎熬。然而,記者了解到,由於各大電商已經藉機推出「舌尖主題營銷」,推出片中食材促銷活動,令曾經默默無聞的各路美食在一夜之間銷售上千件,彌補了吃貨遺憾的同時,也令商家賺到盤滿缽滿。
  • 倡導「舌尖上的文明」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號召接力 從我做起 阜新車站派出所黨支部號召全所民警接力,從我做起,倡導"舌尖上的文明",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總書記帶頭"拒絕舌尖上的浪費",這是給全民做了表率,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我承諾,加入"拒絕舌尖上的浪費"行列,從飲食生活的小事開始,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節約糧食,現在做起!
  • 舌尖上的衣裳街
    上世紀80年代,中央紀錄電影製片廠曾來湖州飯店拍攝過「百魚宴」,太湖「三寶」銀魚絲、白蝦、鱭魚堪稱舌尖上的一絕。除此之外,湖州的傳統菜,在歷經了幾百年的歲月後,依然是縈繞在湖州人心坎上的家鄉味道。  在長不到400米的衣裳街兩旁,有100多家店鋪,絕大多數都是經營湖州特色的小吃。每到中午、傍晚時分,街上瀰漫著誘人的美食香味,吸引著四方來客。
  • 探尋舌尖上的秘魯丨首場「舌尖上的海味」系列全球海鮮線上推介會...
    首場「舌尖上的海味」系列全球海鮮線上推介會重磅開啟!   作為第15屆上海國際漁業博覽會的重要主題活動之一,第五屆舌尖上的海味·進口海鮮推介品鑑會將繼續甄選全球新鮮的海鮮食材,佐以最健康、前沿的料理方式,在資深大廚的精心烹飪及專業講解中,在展會現場為來賓奉上一場舌尖上的海鮮饕餮。
  • 舌尖上的中國:美極大蝦
    ---舌尖上的中國:美極大蝦 主材料:大蝦配料:姜,蒜,蔥,辣椒,料酒,蠔油,蒸魚豉油。
  • 《舌尖上的中國》 名字的由來
    《舌尖上的中國——文化名家說名吃》,匯集了幾十位中國現當代文化名家談論美食的散文,將中國經典美食與回憶、故鄉、風俗、文化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底蘊厚重。讀者享受的,不僅是一次精神上的美食之旅,更是賞心悅目的文化大餐……《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緣於我喜歡讀書、寫作。在廣泛涉獵中,我逐漸關注起文化名家的生活方式與興趣愛好。
  • 倡議: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作者/段有珠憫農佳句幾童聲,富貴門庭儉厲行。一飯一湯思血汗,半絲半縷念崢嶸。舌尖逸欲餐中忘,盤裡留羹酒後生。觸目驚心夫自痛,警鐘未歇亦長鳴。
  • 脂渣、朝天鍋……那些舌尖上的苦澀
    文|楊曉洲《舌尖上的中國》風靡一時,即使你路過那些偏遠鄉村,冷不防也有招牌如大大的舌頭伸出來,舔你的眼球和嘴巴——來啊,這是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的美味!自然還有一段美好動人故事,催生你的涎水。所以一時間如雨後春筍般的民間特色美食、小吃,成為舌尖上的名牌。正如我家鄉的脂渣,已然成為地方的「舌尖」。
  • 舌尖上的歷史與文化|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舌尖上的歷史與文化》系列課程從人類飲食歷史與文化演進的視角出發,按照舌尖上的穿越、工具、進化、傳說、發明、民族、產業、安全和科學等內容,介紹人類追尋食物、改變食物並最終改變自己的足跡。同時,課程將食物背後所賦予的歷史與文化內含穿插其間,探尋食物背後的故事,探索中華飲食歷史與文化奧秘。
  • 《舌尖2》被指"狗血" 股民掀"舌尖體"造句大賽
    《舌尖2》被指情節「狗血」成「故事會」 股民推「舌尖上的股市」造句大賽自嘲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自播出以來備受關注。但與此同時,這部曾風靡全國的品牌佳作,也因內容淡化美食、側重人物故事令一些觀眾感到失望。
  • 京城私密公館裡舌尖上的宮廷菜
    京城私密公館裡舌尖上的宮廷菜 京城私密公館裡舌尖上的宮廷菜 京城私密公館裡舌尖上的宮廷菜 京城私密公館裡舌尖上的宮廷菜
  • 舌尖上的金絲峽——瓠子
    不同的蔬菜循著時序被端上餐桌,依時而食更不失為一種雅趣。「壺」是葫蘆科植物的總稱,與蔬菜相關,首先驚豔舌尖的就是「葫蘆」和「瓠子」。《詩經》裡「匏有苦葉,濟有深涉」的「匏」指的就是葫蘆。如果非要讓我在舌尖上決出高下,我內心深處更傾向於瓠子。
  • 舌尖3種草一口鍋是什麼意思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火了一口鍋
    此外,《舌尖上的中國3》(簡稱《舌尖3》)昨晚開播,再次引發極大的關注。這些知名美食紀錄片依靠精良的製作陪觀眾下飯,讓人胃口大開,情懷滿滿。  還有這些美食紀錄片  可以回味  《味道雲南》既有對食物樸素細膩的描述,還有對人和食材關係的微妙理解,使得該片不僅僅是一部表現美食的紀錄片。
  • 上慄縣長平鄉:遏制「舌尖上的浪費」
    …近日,江西省上慄縣長平鄉人大主席團以「留言板籤名、光碟行動、文明餐桌」等主題為抓手,『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村組』深入開展系列遏制舌尖上的浪費活動。旨在讓遏制舌尖上的浪費理念深入人心,家家知曉,戶戶執行。
  • 七言古風•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七言古風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 張道興(秋實)一粥一飯來不易,舌尖浪費務必剎。居安思危拒剩宴,鋪張奢侈連根拔。
  • 舌尖上的五臺山大朝臺
    舌尖上的五臺山 東臺篇東臺頂寒風凜冽,五觀堂不時有人進出,推門而入,左手邊的廚房裡蒸汽繚繞,居士們正在忙碌著做飯洗碗,齋堂一側擺放著香案佛龕。一老年尼眾西面而立,寶相莊嚴,不時發聲提醒過齋的居士止語,提醒打飯的居士每人只能用一個碗,因為臺頂的水都來之不易。
  • 泉州面線糊、潤餅或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兩年前,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靡全國,牽動著無數人的味蕾與鄉愁。經過一年多的拍攝製作,《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第二季)將於本周五晚開播。面線糊潤餅牛肉羹泉州名小吃入選《舌尖》第一季的熱播,在全國各地掀起一股風潮。此後,一群熱愛泉州的網友隔三差五@CCTV9舌尖,特別是@刺桐會 輪番推薦泉州傳統小吃和美食,時隔半年終於引起《舌尖》第二季導演組的關注。
  • 《舌尖3》沒講出來的,中國人舌尖上的飲食與器物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後,因眾多不嚴謹的細節引得網友哀嚎一片。原本美好的八個主題:器具、小吃、宴席、食養、廚人、點心、節氣、融合,顯然並未爐火純青靈肉合一,只是淪為深夜也報復不了社會的偽科教美食記錄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