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記遊說
最近,一位微博網友問東莞市政府官方微博@莞香花開,「請問哪裡有東莞紀念品買,昨天帶外國友人來東莞玩第一時間愛上東莞,人家想找東莞小紀念品我頓時語塞,根本沒有地方買到,淘寶也沒有。」
@莞香花開的回覆是,郵局有東莞的明信片,旅遊景點也有相關的東莞手信和紀念品,此外還有動漫人物拽貓的一些產品,在今年的動漫展可以買到。
事實上,細想一下,來東莞旅遊應該買什麼紀念品,或者按照廣東人的習慣應該稱之為手信,真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
東莞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特產應該說是有不少的。像莞香、荔枝幹、東莞臘腸、東莞米粉、萬江腐竹、麥芽糖、柚皮等等,這些東西在東莞的土特產店基本上都可以買到,乍一看簡直是吃貨的福音。
但除此之外呢?像土特產一類的手信,每個地方都會有,做臘腸做得出名的不止是東莞,米粉什麼的更是隨處都有,而且這些土特產多為食物,附加價值不高,雖為手信,卻無法成為紀念品。而且我們應該認識到,像這樣的土特產有著足夠悠久的歷史,很多年前就有了,也就是說幾十年前來東莞旅遊和幾十年後來,買的東西是沒什麼區別的。
說到旅遊,那麼就說說我們的景區吧。在景區能夠買到的紀念品有什麼呢?風車?浸在水盆裡的彩蛋?奧特曼的模型?上發條的青蛙?七彩風鈴?奇葩一樣的塑料面具?還是那些從義烏小商品城進貨的小玩意兒?說起這些,相信大家都有印象,因為不止是東莞的一些景區是這樣,其他地方的景區賣的也是高度雷同,而且質量很差。
這樣算下來,能有特色紀念品出售的,大概只有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一類的有歷史沉澱的景區。即便如此,那也只是一種可有可無的配套而已,至於遊客是否對此感興趣,會否為此埋單,景區的運營者和管理者並不關心。
可以說,雖然如今東莞的A級景區評了不少,去年全市旅遊收入也突破了300億元,但在旅遊紀念品方面仍然採用粗放式經營的模式,這和運營者缺乏品牌意識、旅遊部門缺乏引導有很大的關係。
筆者此前去迪士尼樂園參觀時的最大感觸是,雖然樂園的門票也不便宜,但更賺錢的應是裡面的紀念品。在美其名曰美國小鎮的一條街道上,兩旁有著成排的裝修精緻的小屋,而在小屋的裡面則是連通的,是一個大型的紀念品銷售店,在裡面挑選紀念品的遊客摩肩接踵,絡繹不絕。
因為迪士尼的紀念品有著很高的品牌附加值,所以即使是一些日用品,價格也要比我們平時在商店裡面買的要貴得多,但遊客樂於為此埋單,少有空手離開的。
鑑於迪士尼所擁有的全球影響力和在紀念品的生產上所投入的設計和研發資金,拿東莞的景區與之相比似乎不妥,因為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那讓我們看看廣州長隆,作為國家5A級的景區,和東莞現有的景區相比自然高一個級別,但東莞如今也在為建設第一個國家5A景區而努力,那麼長隆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參照。
雖然沒有迪士尼那樣的海量知名動畫作為紀念品的開發根基,但長隆對於品牌的建設非常執著。根據公開資料,他們在2010年2月百虎山開幕同時,推出了景區的吉祥物「卡卡虎」——一隻以景區老虎作為藍本而開發的卡通形象。幾年下來,別具特色的卡通老虎在成為了景區標誌的同時,以這個卡通形象及其他動物為基礎設計開發的周邊產品也讓景區商店可以出售別具特色的紀念品,這為景區的品牌傳播帶來積極影響,也帶來了門票以外的收益。
其實,東莞的官方早已意識到這一問題。在今年3月召開的2013年全市旅遊工作會議上,分管旅遊的副市長喻麗君在闡述東莞水鄉片旅遊發展的願景時說,東莞目前的旅遊紀念品很匱乏,希望水鄉片在進行旅遊開發的時候可以同時設計開發一些紀念品,好讓她在去其他城市進行訪問時可以給對方帶去具有東莞特色的紀念品作為手信。
希望市長能夠早日願望成真,因為筆者也希望逢年過節回老家時能夠給家人朋友帶點別的手信,而不止是臘腸。
本版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龔名揚 通訊員 霍淑媚 杜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