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樂山,有這麼一方沃土,山川秀美,歷史悠久,以她自己獨特的魅力滋養著當地的居民,彰顯著人傑地靈......
她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
她氣候溫暖溼潤,冷熱四季分明
她是樂山東部門戶
她有「天府靈秀」的美譽
她的名字叫——井研!
她是無數奮鬥者的家鄉
是名人故裡
美景、美食、文化的聚集地
讓無數生活在這裡的人們
深愛不已
這裡有百裡環線的漫山橘香
「千丘藏一果,一果嘗千秋」。這是一條「線」,涵蓋5鎮1街道;這是一個「圈」,囊括30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這是一幅「畫」,多業態、融合型,似鑲嵌在井研版圖上的一顆綠色明珠。蔥鬱的雜交柑橘,醉人的綠色,沁人的芳菲,暢想著稻米之鄉的肥沃富饒,這是現代農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這裡有個芳名叫「研溪」的溼地
美麗的研溪溼地,透著水墨氣息,恰如一首朦朧詩。嫋嫋薄霧中,宛如一位楚楚動人的清純少女,不用刻意雕飾。告別城市的嘈雜喧囂,寄情於大自然的山水。花舞觀湖,水舞畫湖,憑欄凝望,湖光微漪,怡然山水間,心若綠綺弦,如在仙境,如遊畫裡,如詩如歌。
這裡有千島神韻的「上帝的後花園」大佛湖
時光旖旎,山秀水靈。幾回夢裡,相遇大佛湖,似在一闕宋詞中行走,清麗婉約亦如藏在深閨千年的伊人。大佛湖透著一種寧靜、自然的美,更講述「穿山引水灌井研」的豪壯。漫步於邊,帆舟於上,細柳飄飄,微波漣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裡有盡展宋時風華的三江宋塔
夕陽下,在茫溪河、月波河和木瓜河的交匯之處,巍峨矗立的三江宋塔,以它獨有的蒼桑,訴說著古老神奇的故事,鹽馬古道上的馬蹄陣陣,功名利祿的書聲朗朗,幾多辛酸,幾多苦辣,幾多的歡笑,編織成蒼涼的行歌,宋明風華的故事,在這裡生動演繹、盡情傳唱。
有182年歷史的朱氏節孝坊
有充滿愛國情懷的竹園烈士陵園
有風景如畫的紅星湖
有訴說著辛亥故事的熊克武故居
圖源:井研新聞網
一座故居不大也不闊,古樸斑駁的堂屋老院,歷史味道的青石地板,殘存著歲月痕跡,瀰漫著戰場硝煙,訴說著辛亥故事,在時光的鐘聲裡講述著那段金戈鐵馬、氣吞萬裡、槍煙炮雨的熱血故事。沉澱了深厚的人文歷史韻味,故居正以獨特魅力吸引著世人的目光。
有文化內涵深厚的雷暢故居
時光流逝,月歲如梭。一座百年老宅,一座文豪院落,選在玉帶纏腰的絕佳風水處,記錄下250多年的滄桑,述說著「九子十翰林」的傳說。南方之雋秀、優雅、古樸,北方之雄偉、厚重、粗獷,在這裡生動演繹,別具特色的建築風格,給人以完美的莊重和神秘感。
有被譽為「鹽馬古道•川南驛站」的竹園古鋪
過去,這裡是久負盛名的鹽馬古道重鎮,川南入川的必經之路,還是四川、重慶兩省(市)旅遊環線要衝。竹園鋪之戰,為解放大西南立下了頭功,也為竹園鎮注入了深厚的「紅色基因」。走進這裡,尋訪革命英烈足跡,追思緬懷、素質教育、文化傳承、休閒娛樂。
有舉世罕見的井研馬門溪恐龍
有開啟井研新的傳奇故事的四李橋
有那見證了歲月變遷的馬踏倒石橋
有「垂楊夾岸水平鋪」的茫溪河
有煙籠人家的古鎮情懷
千佛古鎮
竹園古鎮
井研更是一座美食之城,從早到晚都能挑動你的味蕾。
清晨,有手工面、肥腸湯、豆花飯;中午,有大佛湖野生魚、馬踏羊肉湯、王村狗肉;晚上,有串串香、燒烤、夜啤酒……每一個從井研走出去的人,提到家鄉的美食,都是一臉自豪。
井研鬥雞菇
井研盛產鬥雞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由於很難人工培養,是真正可遇不可求的「西部山珍」。
馬踏羊肉湯
井研美食,最出名非馬踏羊肉湯莫屬,其中朱氏羊肉湯最為特色。
大佛湖野生魚
大佛湖景色太美,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野生魚,肉質細膩,口感嫩滑。周末約上三五好友,去大佛湖垂釣,野生魚現殺現做,怎一個鮮字了得。
醉酒雞
樂山美食何其多,醉酒雞成功入選樂山「十大美食、百道美味」,其味道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吃貨必打卡的菜品之一。
泡椒兔
一個字:辣!兩個字:很辣!三個字:變態辣!青椒、紅椒、泡椒、小米椒,各種辣味混在兔肉裡面,一聞到這個辣味,口水就情不自禁的流。
圖源:井研新聞網
井研
是手工製鹽活化石——卓筒井的誕生地
井研
無數地名印證著與鹽千絲萬縷的關聯
井研
因鹽而繁茂,文脈昌盛,鴻儒俊傑輩出
如今,在井研
隱匿千年的鹽馬古道
正穿越時空的薄紗
「千呼萬喚始出來」
這裡是井研
風光旖旎,水木清華
美食美景,雅人韻士
這裡有大城市的熱鬧,但不至於喧囂
這裡有大城市的溫暖,但不至於灼熱
井研縣儘管不是大城市,但井研人把日子過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