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最令法國南特警方頭疼的
可能就是他們丟失了一件無價之寶
而如何找回毫無頭緒……
圖/twitter
4月14日凌晨3時30分左右,在法國南特的託馬斯多博雷博物館(Thomas-Dobree Museum)發生了一起盜竊案。
▲託馬斯多博雷博物館 圖/grand-patrimoine.loire-atlantique.fr
一件來自16世紀的無價之寶——內裝法國王后心臟的黃金聖物盒不翼而飛。當時博物館警鈴雖響,但並未成功阻止這次偷盜,一同丟失的還有一座印度雕像和一套金幣,幾個櫥窗被破壞。
圖/en.wikipedia.org
被盜的黃金聖物盒完成於1514年,高15釐米(和iPhone7p差不多高),頂端雕刻有象徵法蘭西勳章的的百合花,外側刻著「純金的小船裡,安息著一顆偉大的心」的字樣,已在博物館保存了130年。
▲1930年託馬斯多博雷博物館的海報 圖/grand-patrimoine.loire-atlantique.fr
這件珍品背後的女人——布列塔尼女公爵安娜·德·布列塔尼(Anne de Bretagne),是布列塔尼弗朗西斯二世的獨生女,1490年繼承公爵之位,是當時布列塔尼公國的唯一所有者,也是唯一一位兩次成為法國王后的女性,先後嫁給了法國國王查理八世和繼任者路易十二。
▲女公爵安娜·德·布列塔尼 圖/en.wikipedia.org
由於布列塔尼公國是砧板上的一塊肥肉,不能讓它落入旁人之手,前後兩任法國國王就這樣牢牢地用婚姻將安娜困住,直到她36歲離世。
▲如今的法國布列塔尼大區 圖/窮遊錦囊
因為對故鄉南特(曾經是布列塔尼公國的首府)的深厚感情,安娜的遺願就是將心臟留在家鄉。對於南特人來說,這是一件記錄著城市重要歷史的寶物,丟失了絕對是件非常痛心的事。
▲Alan Simon根據這位法國王后的一生創作的的歌劇CD,封面也是這枚被偷的聖物盒。
吃瓜網友說,這心臟丟了之後,按照劇情,應該是王后復活了。而令人揪心的是,希望這件珍品不要像博物館擔心的那樣,被無知的盜賊當做金子融掉。當地官員也通過媒體喊話,希望盜賊明白,這件聖物的價值,遠比本身那一百克金子要貴重多了。
其實,近幾十年還有很多知名的博物館也發生過驚天竊案,一些珍貴的寶物或下落不明,或顛沛流離,能真正被找回的少之又少。
伊莎貝爾·斯圖爾特·加德納博物館
1990年3月,兩名竊賊偽裝成警察,將伊莎貝爾·斯圖爾特·加德納博物館的保安捆綁鎖到地下室,洗劫了這家位于波士頓,藏品超過2500件的私人博物館。包括德加、馬奈、倫勃朗和維米爾等多位大師的13幅畫作被盜,總計價值5億美元(約31億元人民幣)。
圖/gardnermuseum.org
其中,倫勃朗創作於1633年的《加利利海風暴》是他現存(下落不明)唯一一幅海景作品。這幅畫是根據新約聖經馬可福音第四章創作的,講述的是耶穌和他的十二個門徒在橫渡加利利海的航行中遭遇風暴的故事。
倫勃朗的《加利利海風暴》
博物館曾以500萬美元(約3千萬人民幣)懸賞線索,但失竊的畫作如石沉大海一般再也沒有露面。2017年5月,博物館將獎金追加至1500萬美元,期限到2017年12月31日,至今仍無任何消息。
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
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中,法國藝術家費爾南德·萊熱的一幅畫作被綽號「Spider-Man」的塞爾維亞籍藝術品大盜維勒(Vjeran Tomic)看中了。2010年5月19日,他按計劃白天擰鬆了博物館的窗戶螺絲,晚上潛入館內。在發現報警系統形同虛設後,他精挑細選,堂而皇之地帶走了五件價值一億歐元的大師畫作。
圖/Rex Features
這五幅畫作分別是(從左至右):
西班牙印象派大師畢卡索1961年的作品《鴿子與青豆》
義大利畫家莫迪利亞尼1919年的《執扇女人》
法國藝術家費爾南德·萊熱1922年的作品 《平靜的生活和燭臺》
法國著名畫家亨利·馬蒂斯1905年的作品《田園畫》
法國立體畫派大師喬治·布拉克1906年的《埃斯塔克旁的橄欖樹》
圖/artcrimeillustrated
半年後,維勒和幫兇讓·米切爾相繼被捕,但這些畫作卻被第三位同夥喬納森倉皇丟棄在一個垃圾箱中,而找到時這些畫作已經被倒進垃圾車粉碎了!
圖/AP
2017年2月,49歲的維勒(左一)在巴黎被判處8年監禁並處罰金21.2萬美元。協調整個盜竊過程的古董商讓·米切爾(中)和修表師喬納森(右一)也分別獲刑並處罰金15.9萬美元。同時,接受判決的三人被要求支付給巴黎市1.1億美元以作為失蹤畫作的賠償。
圖/Star Tribune
但是再多的錢,也無法挽回損毀的畫作。許多專家稱,這是藝術史上最大的災難之一。
斯德哥爾摩國家博物館
2000年12月22日,3名蒙面的武裝強盜衝進瑞典斯德哥爾摩國家博物館, 一人持槍威脅保安,另外兩人跑上二樓抱走了三幅價值數千萬美金的世界名畫。
計劃縝密的強盜們從水路逃走,整個過程用了不到一首歌的時間,同時還在斯德哥爾摩其他地方製造了兩起汽車爆炸,以轉移警方的視線。
斯德哥爾摩國家博物館(閉館5年,2018年10月13日重新開館) 圖/Wikimedia
丟失的三件畫作分別是荷蘭著名畫家倫勃朗24歲是創作的自畫像(左一),以及兩幅法國印象派畫家奧古斯特·雷諾瓦19世紀後期的作品《巴黎青年》(中)和《與園丁對話》(右一)。
圖/sverigesradio.se
幸運的是,此後的五年間,這三幅畫作分別在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和洛杉磯被尋回。
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
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收藏了梵谷黃金時期最珍貴的200幅油畫,總數達到了他全部作品的1/4。2002年12月7日凌晨,兩名盜賊翻過屋頂潛入館內,只花了三分四十秒時間,就偷走了梵谷的兩幅名畫《斯海弗寧恩海灘》和《離開尼厄嫩教堂》。
圖/shutterstock-jeafish Ping
警方靠著現場遺留下來的DNA很快抓到嫌疑犯,但兩幅作品從他們那脫手後卻從此人間蒸發。
主犯Octave Durham在被捕後仍迷之自信:「有些人生來就是老師,有些人生來就是足球運動員,而我,生來就是賊。」在偷畫的當天,他甚至一度和警察面對面,摘下滑雪面罩的他淡定地躲過了警察的盤問,而順利帶走了名畫。對於這兩幅價值百萬歐元的畫作,Octave Durham一無所知,選這兩幅只是因為「它們比較小,可以直接裝進包裡」。
凡·高《斯海弗寧恩海灘》
14年間,這兩幅畫消失地無影無蹤。
在荷蘭警方幾乎要放棄的時候,2016年9月,一通電話從義大利打來。原來這兩幅畫作一直在義大利黑手黨組織卡莫拉手中,在掃黑行動中意外被發現,情節也是很戲劇了。
《離開尼厄嫩教堂》重回梵谷美術館 圖/vangoghmuseum
兩幅寶貝幾乎未受任何損傷,順利地被接回了美術館,並出現在常設展中,已經是最好的安排了。
故宮博物院
世界上被偷次數最多的知名博物館是哪座?可能要數北京故宮了,建國後警方有記載的竊案一共有七次,大多已告破。最詭異的要數1991年9月故宮銘刻館發生的竊案,由於當時館內未安裝攝像監控系統,所以案件如何發生,盜竊者如何逃出的紫禁城至今是個謎。失竊的文物是銘刻館的五枚古印,其中包含「晉歸義羌王」、「晉率善氐百長」、「晉率善羌扈長」、「晉廬水率善百長」四方著名晉代官印。 其中三件為國家文物一級品,兩件為國家文物二級品。
最近的一起發生在2011年5月,來北京務工的石柏魁在回老家前去了趟故宮,藏匿至深夜採用撬鎖、破窗、破牆等手段進入誠肅殿,打破展櫃,將香港兩依藏博物館在此展出的《交融——兩依藏珍選粹展》金嵌鑽石手袋等九件展品盜走。
部分失竊展品
跟大多數竊賊沒走出故宮就被摁下不同,身高不到1米6,體重不到100斤的石柏魁居然躲過了安保人員,跳下八米高牆,逃出了故宮。九件藏品在逃跑的路上就丟了大半,只剩四件。在大鐘寺古玩市場出手未果後,他隨手將手中三件展品丟棄在路邊的垃圾桶內,一件扔在了馬路邊。石柏魁在58小時後被警方在網吧抓獲,這四件展品有一件被找回,其餘三件至今未能找到。
當然被盜過寶貝的博物館遠不止這些,截止發稿前,英國巴斯的東亞藝術博物館被盜,清代玉鴛鴦、猴抱桃玉雕、明代成套十四件黃金帶銙等玉器、石器文物遺失。四名蒙面小偷從一樓破窗而入,目前仍在逃。
對於博物館來說,保護好自己的藏品責無旁貸。而對於我們來說,珍惜每一次和它們相見的機會就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