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8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街道機關、事業單位、公有企業已完成100%全員報到,開展志願服務共216場……自今年4月佛山市、禪城區吹響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的「集結號」以來,禪城區祖廟街道積極推廣和諧共享社區小程序網上報到方式,引導在職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發揮先鋒作用,主動領崗盡責,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切實加強黨對城市基層工作的領導,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亮身份
線上線下雙報到,大數據輔助黨員「下到位」
「我們響應市、區號召,從4月開始迅速落實黨員到社區報到的工作,至今共有6408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街道機關、事業單位、公有企業黨員報到率達到100%。」祖廟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和諧共享社區的先行區域,除了現場報到外,祖廟街道更積極宣傳推廣和諧共享社區小程序,據統計,共有5513名在職黨員採取「和諧共享社區」微信小程序這一新模式完成報到,佔轄區報到總人數86%。
鐵軍社區在職黨員清理衛生死角。
線上報到,除了簡化手續外,還有什麼好處呢?
「最大的作用,是讓社區黨組織與在職黨員溝通聯繫實現『雙暢通』和『雙保障』。」祖廟街道相關負責人說,和諧共享社區微信小程序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在黨員報到回執上,生成社區黨組織提前建立的「微信群」二維碼,在職黨員只需識別或者掃碼即可加入微信群,成為社區「在職黨員服務隊」中的一員。
在職黨員登錄該小程序,除了可獲知服務活動時間、內容以外,還可以在「微信群」上點擊連結進行報名參與、對未開展的活動提建議和對已開展的活動進行及時評價反饋。通過結合微信群聊的形式,活用共享社區小程序,讓社區黨組織和在職黨員聯繫實現「雙暢通」。
同時,根據上級文件要求,每名在職黨員每半年參加服務活動不少於1次,社區黨組織每月制定在職黨員活動計劃並發布於在職黨員聯繫群,開展資源清單、需求清單、服務清單管理,落實參與疫情防控、共同潔淨家園等「十項」服務清單。
在同興社區在職黨員基層治理座談會上,各黨員積極建言獻策。
此外,社區工作人員還會根據在職黨員活動參與次數進行手機簡訊和電話通知,合理調配在職黨員力量,做到「月月有計劃,周周有活動,人人有參與」,強化在職黨員服務意識,優化在職黨員服務管理,讓社區黨組織和在職黨員服務實現「雙保障」。
送服務
精準對接群眾需求,讓活動「走形」又「走心」
要想做好服務,就要知道群眾需要什麼,在職黨員進社區志願服務,貴在精準解決問題。鐵軍社區黨委書記蘆麗萍介紹,社區內均是沒有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公共設施破舊、衛生死角多是「老大難」問題。為此,社區黨委每周通過微信群,發動組織一次30人以內的在職黨員進社區志願活動,在社區內清積水、清理衛生死角、維護公共設施、規整共享單車等,讓群眾看在眼裡,暖在心中。
同興社區在職黨員將含有防疫物資、消費優惠券、社區生活手冊、生活用品等物資的100個「關愛能量包」派送到有需要的群眾手中。/本組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群眾看到在職黨員志願者勞動的身影都非常親切,紛紛點讚。」蘆麗萍說,在職黨員在開展志願服務的過程中,對社區的治理工作更加「上心」,「有在職黨員主動跟我說,可以提供晚上的志願服務,尤其是小孩的家教服務。」
志願服務與居民息息相關,這大大激發了在職黨員的積極性。「我們在『和諧共享社區』小程序上發布上門宣傳電動車安全的活動報名通知,在職黨員都是『秒回』,名額很快就報滿了。」塔坡社區黨委書記譚翠嬋告訴記者,社區黨委從居民議事會和小區黨支部會議上獲知,社區內,尤其是高層住宅區內,不少居民對電動車安全使用意識不足,習慣在樓上為電動車充電,且屢勸不止。
為此,社區黨委組織在職黨員,到這些小區逐家逐戶宣傳電動車安全使用知識,並對每家每戶的電動車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登記。「在職黨員都覺得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確實提高了居民的居住環境安全。」譚翠嬋說。
做表率
激發在職黨員主人翁精神,讓服務常態化
相比老城區,同興社區是典型的現代化新社區,社區由5個新型住宅小區組成。相比老舊社區,新小區少了許多老問題,卻多了一些新矛盾。「這些矛盾主要是圍繞業主、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三者產生的。」同興社區黨總支書記歐宇鋒介紹,以往居民有問題,都會直接找物管公司解決,社區黨委從中發揮的作用有限。
塔坡社區在職黨員上門宣傳登革熱防控知識。
「但自從在職黨員在社區報到後,情況大不一樣了。」歐宇鋒說,社區黨委結合『支部建在小區上』等工作,把社區內的168名在職黨員按照其居住的小區,分為5個小組,報到後分批組織到居委會召開會議,讓大家對社區管理問題各抒己見,「在會議中,平時很少參與社區治理的在職黨員都非常積極地提出意見。」
歐宇鋒說,自從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治理後,他們的主人翁意識明顯增強,「黨員自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贏得了居民街坊的信任」,歐宇鋒說,隨著在職黨員在社區治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未來,他們必然成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而南浦社區則早在今年3月就組織在職黨員和社區黨員,在小區建立黨支部,切實解決小區歷史遺留難題,推動小區周邊區域整合,全面堵塞小區管理漏洞。近日,佛山市政協調研組在實地走訪後,充分肯定了相關工作。
祖廟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志誠表示,「支部建在小區上」是希望通過小區黨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由在職黨員等黨員先鋒帶領小區群眾解決小區管理的難題,提高基層自治水平。希望以此引領在職黨員、黨員樓長等發揚「鐵軍精神」,進一步增強小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禪城區軌道交通公司在職黨員為塔坡社區老人介紹職工養老資格認證線上系統。
祖廟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進一步深入推進黨員進社區工作,祖廟街道將在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的工作基礎上,結合「支部建在小區上」等工作,建立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的長效機制。同時,祖廟街道還將計劃開展在職黨員與社區困難群體幫扶結對,積極引導在職黨員參加到常態化社區服務中去。
原標題:在職黨員進社區 走心服務常態化
祖廟街道結合「支部建在小區上」工作,建立長效機制,營造社會治理新格局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曾雪瑩 通訊員祖宣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