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常識積累:中國的14處世界自然遺產

2020-08-28 卓博公務員

驕傲我的國,中國自然景觀豐富,幾千年的文明史,有眾多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截止目前已有50多個項目入選世界遺產。其中,世界自然遺產14處,你都知道嗎?


  1.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由張家界市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慈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後又發現了楊家界新景區,總面積500平方公裡。景區森林覆蓋率達67%,有野生動物400多種、木本植物850多種,有一級保護動物豹、雲豹、黃腹角雉3種,二級保護動物大鯢、獼猴、穿山甲等25種,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伯樂樹、南方紅豆杉等5種,二級保護植物白豆杉、杜仲、厚樸等16種 。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2.四川九寨溝景區


  九寨溝位於阿壩州九寨溝縣境內,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九寨溝是一條縱深5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溝中雪峰林立,林木茂密,水池淺灘五彩斑斕,晶瑩的溪水穿行於森林和淺灘之間,加上藏家木樓、經幡和藏羌民族獨特的傳統習俗,稱為「美麗的童話世界」,「九寨歸來不看水」,號稱「水景之王」。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3.四川黃龍景區


  黃龍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是中國保護完好的高原溼地,與九寨溝相距100千米,海拔1700~5588米。黃龍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於世,再加上灘流、古寺、民俗稱為「七絕」。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4.雲南三江併流風景名勝區


  三江併流是指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在雲南省境內自北向南並行奔流170多公裡, 穿越擔當力卡山、高黎貢山、怒山和雲嶺等崇山峻岭之間。三江併流的上部在西藏東南部,下部分在雲南省,形成罕見的「江水併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2003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5.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由世界上第一隻大熊貓發現地寶興縣、四川省境內的臥龍自然保護區等7處自然保護區、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等9處風景名勝區組成,涵蓋成都、雅安、阿壩和甘孜共4市州的12個縣,面積9245平方公裡。這裡生活著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也是人工繁殖大熊貓的重要來源。除此,棲息地還保護大量的特有瀕危動植物物種,如紅熊貓和珙桐等。2006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6.中國南方喀斯特


  「喀斯特」即巖溶,是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是一種地貌特徵。中國南方喀斯特200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14年得到了增補,現由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廣西桂林、貴州施秉、重慶金佛山和廣西環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組成。


  7.江西三清山風景名勝區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道教名山,位於江西省上饒市東北部,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如道教三清列坐其巔故名。景區有南清園、西海岸、三清宮、梯雲嶺、玉京峰、陽光海岸、玉靈觀、三洞口、冰玉洞、石鼓嶺十大景區,共計有景觀景點達1500餘處。2008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8.中國丹霞


  丹霞指一種有著特殊地貌特徵以及與眾不同的紅顏色的地貌景觀,像「玫瑰色的雲彩」或者「深紅色的霞光」。中國丹霞包括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境內的丹霞山,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巖石構成,以赤壁丹崖為特色。還有貴州赤水丹霞國家地質公園,是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其面積達1200多平方公裡,是全國面積最大、發育最美麗壯觀的丹霞地貌。201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9.雲南澄江化石遺址


  雲南澄江化石群距今5.3億年,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古生物發現之一」,是迄今地球上發現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種類最豐富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例證,是著名古生物化石「模式標本」產地,被學術界譽為「世界古生物聖地」。2012年7月1日,雲南澄江化石群成功申遺,填補了中國化石類自然遺產的空白,這一天,距離澄江化石群在雲南省玉溪市澂江縣城以東的帽天山被發現,剛好28年。


  10.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


  天山天池位於新疆阜康市境內的博格達峰下,是一個湖面呈半月形天然的高山湖泊,以天池為中心,融森林、草原、雪山、人文景觀為一體,形成別具一格的風光特色,以遠古瑤池西王母神話以及宗教和獨特的民族民俗風情為文化內涵。「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天池之勝,不僅因西王母「瑤池盛會」名傳千古,更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蜚聲中外!2013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1.湖北省神農架旅遊區


  神農架風景區位於湖北省西部一片群峰聳立的高大山地,橫亙於長江、漢水間,相傳因上古神農氏在此搭架上山採藥而得名,景區山峰均在海拔3000米以上,堪稱「華中屋脊」,主要景點有神農頂、風景埡、板壁巖、瞭望塔、小龍潭、大龍潭、金猴嶺等,以原始、神秘聞名於世,有「神農天園」之稱。2016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2.青海可可西裡


  可可西裡,蒙古語「青色的山梁」之意,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是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是保護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植物及其棲息環境。作為中國最大的無人區之一,可可西裡因自然環境的險惡,擁有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並且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探險者和科考者的天堂。201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3.銅仁市梵淨山旅遊景區


  梵淨山得名於「梵天淨土」,位於貴州省東北部的銅仁地區,海拔2572米,系武陵山脈主峰,總面積567平方公裡。原始洪荒是梵淨山的景觀特徵,全境山勢雄偉、層巒疊嶂,溪流縱橫、飛瀑懸瀉。其標誌性景點有:紅雲金頂、月鏡山、萬米睡佛、蘑菇石、萬卷經書、九龍池、鳳凰山等。森林覆蓋率95%,有植物2000餘種,國家保護植物31種,動物801種,國家保護動物19種,被譽為「地球綠洲」、「動植物基因庫「、人類的寶貴遺產」。2018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4.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包括江蘇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部分區域、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境、江蘇鹽城條子泥市級溼地公園、江蘇東臺市條子泥溼地保護小區和江蘇東臺市高泥淤泥質海灘溼地保護小區。每年有鶴類、雁鴨類和鴴鷸類等候鳥選擇在此停歇、越冬或繁殖,其中,全球極度瀕危鳥類勺嘴鷸90%以上種群在此棲息,最多時有全球80%的丹頂鶴來此越冬,瀕危鳥類黑嘴鷗等在此繁殖。201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刷題鞏固


  1、以下世界遺產中屬於世界自然遺產的是( )


  A.新疆天山


  B.杭州西湖


  C.哈尼梯田


  D.蘇州古典園林


  【解析】A


  新疆天山於2013年被批准列為世界自然遺產。杭州西湖於2011年被批准列為世界文化景觀。哈尼梯田於2013年被批准列為世界文化景觀。蘇州古典園林於1997年被批准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因此A項當選。

相關焦點

  • 中國的14處世界自然遺產--- --- 公務員考試常識累積
    驕傲我的國,中國自然景觀豐富,幾千年的文明史,有眾多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截止目前已有50多個項目入選世界遺產。其中,世界自然遺產14處,你都知道嗎?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2.四川九寨溝景區  九寨溝位於阿壩州九寨溝縣境內,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
  • 2021國考行測備考:中國的14處世界自然遺產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國考行測備考:中國的14處世界自然遺產,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的14處世界自然遺產」。   驕傲了我的國,中國自然景觀豐富,幾千年的文明史,有眾多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截止目前已有50多個項目入選世界遺產。其中,世界自然遺產14處,你都知道嗎?
  • 常識積累:中國四大名園是?
    07「二十四節氣」是在哪一年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08我國自古就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西漢時期所設立的相應保護機構是?09世界遺產分為物質遺產和遺產?10物質遺產包括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記憶遺產、?中國 2016年 樂府 非物質文化 文化景觀Part.311截止2018年7月,我國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共5項,它們分別是?
  • 國考常識,世界自然遺產的中國名單
    國考常識,世界自然遺產的中國名單紅河中公教育 2019-08-18 09:032019年7月,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為中國第一個海洋世界自然遺產,在此之前,中國作為一個海洋大國,卻沒有一項與海洋直接相關的世界自然遺產,實在是一個頗為令人尷尬的情況。
  • 常識積累 | 世界知名建築
    公務員常識學習需要從每天積累做起精選常識高頻考點每天只需20分鐘常識不再是問題主講老師1、秦始皇兵馬俑,中國建築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 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2、長城,中國建築又稱萬裡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以城牆為主體, 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
  • 屬於中國的14處世界自然遺產,你都知道嗎?
    驕傲我的國,中國自然景觀豐富,幾千年的文明史,有眾多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截止目前已有50多個項目入選世界遺產。其中,世界自然遺產14處,你都知道嗎?1.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由張家界市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慈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後又發現了楊家界新景區,總面積500平方公裡。
  • 2021年公務員聯考常識積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又名複合遺產,是同時具備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兩種條件者。早期複合遺產的登錄名單當中,有先被登錄為自然遺產或文化遺產,之後也被評價為另一種遺產,因而成為複合遺產。截至2019年7月6日,世界遺產地總數達1092處,分布在世界167個國家。
  • 中國14項世界自然遺產 4項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你去過幾處?
    6月13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天,我們就聊聊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欣賞中國絕美風光的精華。目前,我們已擁有世界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數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國家林草局保護地司供圖「世界自然遺產」14項1、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 中國14處世界自然遺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震撼讚嘆
    中國地大物博,山川湖泊,汪洋大海,懸崖峭壁,每一處都是風光旖旎,美不勝收!有的人為了賞祖國大好,選擇自駕環遊中國,有的則是用腳步去丈量祖國每一寸土地。昨天跟大家分享了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國的世界自然遺產,我國共有14處世界自然遺產,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起來領略祖國的山水風光吧!
  • 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貴州梵淨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新華社麥納麥7月2日電(記者施洋 湯潔峰)2日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貴州省梵淨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梵淨山成為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和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
  • 中國再添一處世界自然遺產!總數世界第一
    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增至54處,自然遺產增至14處,自然遺產總數位列世界第一。作為我國第一個溼地類世界自然遺產,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的申遺成功體現了中國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和保護全球生態與生物多樣性的大國擔當
  • 我國十四項世界自然遺產,您去看了幾處
    我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項目的已有55項,為全球第一,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7項,世界自然遺產14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4項。無論是文化遺產、自然遺產還是文化與自然雙遺產,每一項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為擁有這麼多的世界遺產資源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那麼,愛好旅遊的您,這14項世界自然遺產您去看了幾處呢?如果您都去過,那您就太厲害了!
  • 2020寧夏省考常識積累:中國三大石窟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三大石窟」。
  • 世界遺產有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你知道嗎?中國有4處雙重遺產
    中國文化悠久與自然景觀豐富,幾千年的文明史,有眾多文化遺產與自然資源,至今有50多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0多處,世界自然遺產10多處,那有4處即是世界文化遺產還是世界自然遺產,你知道都是哪裡嗎?
  • 中國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全名單,看看江西有幾處?
    今天(6月13日) 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截至目前 中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 文化與自然遺產共55處
  • 中國的54處世界遺產
    (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中國的世界遺產也從53處增加到了54處。14武當山古建築群登錄時間:1994世界遺產類型:世界文化遺產它以其精雕細琢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 靖德公考考前衝刺:中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幾個?
    今日公考常識積累之中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幾個?古老留存是文明的印記,豐富遺產是大國的勳章。世界文化遺產分為物質和非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或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 成為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一起約麼?
    銅仁梵淨山獲表決通過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是貴州省繼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之後的第4處世界自然遺產地。至此我國世界自然遺產總數超越之前並列的澳洲和美國位居世!界!第!一!
  • 常識積累 | 世界著名建築風格
    第三,趨向自然,充滿歡樂的氣氛。在郊外興建了許多別墅,園林藝術有所發展。在城市裡造了一些開敞的廣場。建築也漸漸開敞,並在裝飾中增加了自然題材。第四,標新立異,追求新奇。這是巴洛克建築風格最顯著的特徵。採用以橢圓形為基礎的S形,波浪形的平面和立面,使建築形象產生動態感;或者把建築和雕刻二者混合,以求新奇感;又或者用高低錯落及形式構件之間的某種不協調,引起刺激感。
  • 中國世界遺產55處全名單一覽!
    截止至2019年7月5日,中國世界遺產已達55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7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4項。加上7月5日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我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