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常州「胖哥」40歲時208斤 52歲徵服珠峰,54歲再戰加勒比海
40歲時的張建國大腹便便,跟現在的他判若兩人。
張建國開始了航海夢。
最近電影《攀登者》熱映,中國登山隊員身上的「登山精神」讓很多人熱淚盈眶。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登上珠峰需要極為優秀的身體條件。那麼,你能想像一位曾經200多斤的胖子,經過不懈努力,最終登頂珠峰,還先後登頂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達南北兩個極點,完成探險界「7+2」標誌性的壯舉嗎?
江蘇常州的一位牛人——張建國,就做到了!
近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在常州採訪了回家休整的年已54歲的張建國。
不斷挑戰
為夢想,208斤大胖子3個月狂甩58斤
10月13日,電影《攀登者》賞析會暨張建國登頂珠峰分享會,在常州中影國際影城1號巨幕廳舉辦,來了不少登山迷,還有登山達人張建國的粉絲。活動特意請來了中國登山隊隊員黃春貴,他跟大家講了關於《攀登者》的「小秘密」。
黃春貴講完後,張建國開始分享他登頂珠峰的情形。
張建國在投影的屏幕上放出一個胖乎乎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他問粉絲:「知道這是誰嗎?」粉絲們看了半天,有的說「不認識」,有的說「有點像你」……
張建國停頓了片刻告訴大家,這是2005年40歲時的他。紫牛新聞記者採訪張建國得知,他曾是公務員,34歲時辭職經營賓館並開始做金融投資,到40歲時事業算是有所成,但他覺得生活中總是缺少激情,突然萌生了一個「瘋狂」的計劃!
「我要早點退休,趁著還年輕,還有勁,爭取去創造一項全新的金氏世界紀錄。我要登頂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達南北兩個極點;駕駛帆船航行4萬海裡;通過各種方式抵達世界上233個國家和地區,實現環球旅行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以此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由於生活不規律,他當時體重高達208斤,身體素質較差。
2008年6月,他第一站去挑戰大洋洲最高峰科修斯柯峰,海拔2228米。這個高度在七大洲最高峰裡面算是最矮的了,雖然挑戰成功了,但這樣的高度他是用盡全力才完成的,其它的高峰想想都可怕。
為實現夢想,張建國專門請了教練開始戒菸戒酒、瘋狂鍛鍊。他每天堅持一小時長跑,一小時遊泳或騎單車,一小時「蒸箱」挑戰。短短3個月,就瘦到了150斤。而後,他一直堅持鍛鍊,為了圓夢第一階段的「7+2」挑戰做準備。
完成「7+2」挑戰,又去挑戰國際航海項目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這麼拼,好好享受生活不好嗎?我就是想看看自己的極限,我有信心、我有執念,我想要不斷去超越,為了夢想而奮鬥!」張建國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體重下來了,體質上去了,但戴眼鏡今後會影響登山。2010年6月,他去做了雷射手術,摘掉了眼鏡。
2010年8月,他挑戰藏巴拉雪山埡口,站在海拔4895米的埡口,沒有之前登頂科修斯柯峰那種拼盡全力的感覺了,張建國堅定了自己的信心!
2011年,他積極參加戶外旅遊探險,成為中國登山協會理事、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當年,他成功挑戰了海拔4810米的阿爾卑斯山主峰勃朗峰。
2012年上半年,在得知中國科學探險協會要組織會員去北極點考察探險時,張建國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當年6月,他幸運地和很多外國人一起抵達了北極點,成為首個抵達北極點的常州人。
2013年5月5日,他登頂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海拔5895米。2014年8月22日,他登頂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峰,海拔5642米。2014年12月16日,他登頂南極最高峰文森峰,海拔4897米。2014年12月28日,他徒步到達南極點。2015年6月26日,他登頂北美洲最高峰麥金利山,海拔6193米。2015年12月20日,他登頂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海拔6964米。2017年5月21日,他登頂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巖面高)!至此,完成了自己「7+2」的夢想。國家體育總局為其頒發運動健將證書,中國登山協會授其民間登山家稱號。
完成了「7+2」探險夢,張建國又開啟了「航海計劃」:要駕駛「中國最小帆船」航行4萬海裡,一旦完成將成為我國第一批用37英尺的帆船完成航海環遊世界的探險家,填補了國際上沒有中國人用「最小帆船」航海環遊世界的空白。
訓練等花了300萬,錢沒了可再掙但不能沒有夢想
完成這麼多挑戰,花費肯定不得了,起初也有人質疑,張建國這是不是「錢多燒得慌」。對此,張建國不以為然。「為了逐夢『7+2』,填補『我國最小帆船』國際紀錄的空白,這麼多年來,連訓練等各種費用大約總共用掉了300萬元!我覺得錢沒了可以再掙,但人不能沒有夢想!」張建國告訴紫牛新聞記者。
「後來,有那麼多人和單位支持我,連央視都來關注我了,說明我做的這些挑戰是有價值的。」張建國說,後來他的事跡被不少常州人知曉了,很多單位主動找他,願意資助他完成夢想。他成功登頂珠峰後,央視五套《極限時刻》欄目給他做了報導。
已經橫渡太平洋抵達溫哥華,完成後將創中國紀錄
「37英尺的帆船長11米,是我國用於航海的最小帆船,再小就抵禦不住海上的風浪了。我國目前還沒有人用這種帆船挑戰過環球航線,進行航行4萬海裡的探險!這種帆船跟40英尺以上的帆船不同,少了很多設施,沒有洗澡間、冰櫃等,可以說是條件最困難的帆船,用這種帆船探險和用40英尺以上的帆船探險難度有天壤之別。」張建國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為橫渡太平洋,2018年他做了大量訓練。
2018年5月,他和隊友駕著「塔雅娜」號帆船從中國威海出發,經韓國華城、濟州島,最終成功抵達日本鹿兒島。
「那次是近洋航線,也算是為我後來遠洋航行積累了經驗。經過1年多的訓練,我取得了ASA國際認證的帆船證書,可以遠洋航行了!」張建國說,今年6月5日,「塔雅娜」號帆船再次起航,他們特意把「大熊貓」笑臉圖案印在了帆船的帆面上,讓外國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國探險家的帆船。
他們從大連出發,以帆為動力,一路向北,途經韓國、日本,北上俄羅斯,穿越白令海,到達美國阿拉斯加的荷蘭港。隨後繼續一路向北,經過科迪亞克到達西沃德北緯60度冰川。再穿過阿拉斯加灣,途經加拿大的魯伯特王子港,最終於北京時間9月6日凌晨抵達溫哥華。
目前它已創下了「中國最小帆船橫跨」太平洋的紀錄。倘若全部環球航海計劃完成,他們一船四人將創下「中國最小帆船」環球航海4萬海裡紀錄。
最新進展
12月探訪加勒比海
央視將拍攝航海資料
「這一路,我們船員春夏秋冬都經歷了一遍,像在白令海,晴天甲板上有陽光和沒陽光就是冰火兩重天。有陽光的地方你赤膊都能享受日光浴,沒陽光的地方你穿著七八斤重的航海服都嫌冷!白天和夜晚就更別說,那溫差更是誇張得嚇人!」張建國說,
「海岸線上不比陸地,港口之間隔得遠,洗澡、補給就成了難題。我們航行最長的一段,在兩個港口之間航行了12天,船員們都沒澡洗。」張建國說,他們每到一個港口,都會抓緊去洗澡間衝洗一下,然後吃幾頓大餐,出海前買好蔬菜等食品。在海上,食品吃完了,充飢全靠海釣……
「海上的天氣變化也是非常誇張的。」張建國說,他們在海岸線上遇到過危險。最誇張的一次,「塔雅娜」號在阿拉斯加灣30節大風裡被「虐」了8個小時左右,帆船的傾斜度逼近極限,駕駛室不斷有海水灌入,人都站不住,感覺船都會沉!
不過,好在這一路上也經歷了很多美景,看盡了日月輪迴、雪山冰川……
目前,張建國和他的3名隊友打算出書,每人負責寫3個篇章,記錄下這段有挑戰意義的航行。今年12月左右,他打算隨「塔雅娜」號一路南下,穿越大西洋,探訪神秘的加勒比海域,造訪南非的好望角。
「現在,央視9套的《探索·發現》已經確定,將在12月上旬和我們一起造訪加勒比海,記錄下珍貴的航海資料。」由於帆船空間有限,只能有一位攝影師隨船跟拍。
「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來,我希望在60歲之前,儘可能完成環球航海4萬海裡的目標,在我精力夠得上時,儘可能增加生命的厚度。」張建國告知紫牛新聞記者,他現在已去過138個國家和地區。倘若60歲之前,他完成不了自己的夢想,他將成立一個圓夢基金,幫助那些喜愛戶外探險的朋友,去實現他們的夢想。(張斌)
(責編:蕭瀟、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