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月流水5000萬元,小步在家早教復盤「都做對了什麼?」

2020-12-12 騰訊網

「如果孩子犯了錯誤,該不該懲罰孩子?應該怎樣懲罰?」

幾年前,小步在家早教創始人及CEO彭琳琳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則話題,下面點讚最多的那個答覆讓她震驚:「可以打孩子,最好打孩子的腳板心。」

當80、90後家長已經具備了通過線上解育兒知識的能力時,線上育兒與陪伴的正確程度,成為彭琳琳更為關注的問題;2017年前後,市面上已經出現了面向3-6歲的在線啟蒙產品,但她認為先解決0-3歲的陪伴內容更為重要。

難點被擺在眼前。

0-3歲產品效果難被量化,在家庭場景調動父母一直被看做難以突破,啟蒙軟硬體都容易被抄襲導致產品端很難建立壁壘,行業天花板低……

創業三年多,小步在家早教教育用戶開始,到如今註冊用戶已經超過了1580萬,有投資人表示,小步在家早教2019年營收超過2億元。到2020年9月其單月流水已突破5000萬元,成為在線早教賽道形成一定規模的品牌代表。

接受媒體專訪時,彭琳琳從產品邏輯、市場模式和未來前景等方面,分享了小步在家早教在近四年時間做了哪些工作,以及下一步的動作。

01

挑戰「0-3」

「小步在家早教要成為啟蒙階段家長的目的地」——這是彭琳琳從一開始就確定的方向。也因此,創業初彭琳琳認為小步的產品需要三個方向的特質。

第一、在0-3歲形成親子關係的關鍵期,幫助家長找到更適合也更正確的方式。

第二、找到年輕家長們喜歡也願意用的方式,例如,年輕家長不再喜歡長篇大論,也不喜歡聽人連篇累牘地陳述育兒道理,他們需要有趣有效又簡易操作的內容。

第三、讓更多的痛點在親子陪伴中被解決。

「所以我們的課程一直就是在爭取能夠讓家長了解到,他們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可以幹什麼、能做到怎樣的程度,並且核心是他們用起來可以非常簡單。」彭琳琳說道。

要做到「簡單」,卻並不容易:一個產品如果極度容易上手,背後可能需要更高的產品和服務及運營成本;一個產品如果極度容易上手,尤其在啟蒙產品中,孩子會很快厭煩並且無法起到親子互動的效果。

而這還不是小步在早期看到的唯一難點。

彭琳琳回憶,早期決定做這個方向的產品時,身邊基本都是負面的聲音:「0-3是一個最難啃的骨頭,再加是在家的早教,這裡面每個詞拿出來去做,都很難。」

此外,2017年,市場對0-3歲在家早教的認知也還相對較弱。

彭琳琳回憶,當時的市場主要有兩種類型的家長,一類是,知道並認可早教的家長們,在被線下早教品牌的影響下,認為早教應該在高大上的場館裡面;一類是並不認可早教產品,認為大多數課程都是帶著孩子玩。用戶認知兩極分化的局面,也需要小步在家早教去打開自己的突破口。

靠優質內容去獲取用戶,是小步在家早教獲取到第一批用戶的核心,也是能讓它走到現在的關鍵因素之一。

三年多前,彭琳琳準備了幾篇內容投放在朋友的公眾號上,這些內容幫助小步獲得了幾萬名種子用戶。

彭琳琳除了繼續靠自己寫的育兒內容去引流和繼續服務用戶外,也開始在小步在家早教上推出免費課程,並在一年後逐步轉化為付費產品。

截至目前,小步在0-3歲基礎上已經推出了面向6個月以下小寶寶的STAR悅動操和面向6-36個月的deep家庭早教課、部分專項課和家長大學。此外,早在半年多以前,小步在家已經將產品線向上延伸至6歲,推出了兒童可持續學習力啟蒙課,近期又增加了幼兒編程等內容。

整理來看,小步能夠在早期得以快速發展,除了內容的迭代外,還有兩個因素:時間點上,小步比金寶貝、美吉姆等線下機構更早切入2至3年,導致其在時間節點上有優勢;創始人過去的背景是某知名母嬰電商的戰略VP,有大量的論壇和渠道資源,同時,有很多專家資源,所以早教的課程研發並不困難。

從免費到付費,從幾萬用戶到千萬用戶的過程中,小步踩過幾個坑,也在少有人走的路上,形成了自己的步調。

02

彎路,與堅持要走的路

小步在家早教的企業價值觀,叫「Tough Way」。

用彭琳琳自己的解讀,是「選擇難的事情,做下去,才能被認可」。

因為難做,所以能夠參照的樣本很少,也因為自己摸索,彭琳琳回憶小步在家早教的發展並沒有具體的時間節點,但的確伴隨著產品調整和升級,自身也在迭代。

這其中,也有不少在她看來走過彎路的時候。但有些彎路,也被小步在家早教走出了一條新大道。

TO C文章內容:小步在家早教由學術理論走進用戶心理

彭琳琳回憶,最開始的內容吸引到用戶後,她直到現在也依然堅持參與到公眾號的文章中。

但早期,因為自己偏向理論派風格,所以曾收到同事的反饋表示「不太好懂」。

「這個是很長的一個摸索過程。慢慢地我學會比如中間我們去加入故事情緒,結合社會熱點讓用戶好接受;再融入我擅長的前沿理論的追蹤,最後就是我們就找出一個點,把事情寫清楚。」

直到目前在線啟蒙內容已經充斥家長端的時候,小步在家早教服務號的內容依然保持著幾乎篇篇10W+的爆款文章。

彭琳琳分析,能夠達到比較理想的閱讀量,一方面在於自己依然親自把控內容,另一方面也在於更早一步蓄水流量池。

「現在行業裡的文章很容易互相抄,或者有套路模板去套寫,但我們還是堅持不按套路寫,堅持高質量產出。」

課程:掃除使用障礙,但堅持儀式感

在早期,為了能夠滿足多個場景的親子互動訴求,小步只做了「清單模式」,例如夏天、在商場逛街等特定環境,提供對應的親子互動內容,並且在各個環節設置了打卡機制。

但效果並不好。

團隊反思,在一些環境中實際上父母已經沒有更多精力去思考育兒,「比如逛街的時候,媽媽很難帶著孩子按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去做了,比較麻煩,就算打算做了,也可能被其他外部因素幹擾了。」

「再比如我們設置了在院子裡,有蠟筆和紙就能做拓印,但是第一家長不一定有意願參與,第二不一定每個家庭真的都有這些工具。」

「看熱鬧的多,實踐的少。」

彭琳琳總結,親子陪伴不能看熱鬧,因此必須把操作環節中的障礙掃掉,比如取消清單改為課程模式,幫助家長按部就班完成;同時,增強環節中的儀式感,例如開課前的開場舞,讓孩子聽到音樂就知道要準備上課了。

2017年5月份,小步開始陸續上線課程,兩個月後,清單模式下線。

經歷產品三年多的迭代後,彭琳琳認為現在的家長主要為服務和效果買單,所以小步持續在做的是加重軟硬體的服務流程。

教具:在爭議中堅持自己

小步在家早教在早期並沒有教具盒子。

在清單模式結束後,與線上課程配套的,是小步團隊意識到並非所有家庭都具備課程裡的教具,而一旦有一個工具沒有,家長的完成度會馬上降低甚至直接結束課程。

「如果不配全,實踐的人就很少,我們想傳遞的萬物皆可早教的理念,也不會被傳出去。」

為了配合課程,小步推出了盒子,但又引來了直到現在都存在的爭議點:「大家都在問,盒子怎麼這麼簡陋?看起來很不值錢的樣子」。當近兩年在線早教興起,高端盒子產品越來越多的時候,這種對比也變得更為明顯。

小步內部曾有無數次的討論:「我們要不要投降?」

但最後都是,不。

彭琳琳指出,小步的理念需要與其配套的硬體,而這種基於家庭場景內的課程,也不應該離開家庭的實操環境。

「時間沉澱下來,大家最終是能感受到這個魅力的,從我們的續費來說,也證明了這個模式可以跑通。」彭琳琳說道,「啟蒙教育概念已經很容易被理解,但早教還有太多誤解,尤其在家早教和開放式教具上,都還需要更長的鏈路去滲透。」

目前,小步在家早教已經向3-6歲的年齡段延伸。

但依舊可以看到幾個策略上問題:其一、做全科素質教育產品在教育流程上不夠標準;其二、運營模式方面,代理人模式的復用需要探索。。

彭琳琳坦言,小步在市場投放上一直力度較弱,主要由於公司一直在找精準定位,通過母嬰KOL去帶動認知。

讓媽媽去帶動媽媽,是小步在家早教一直堅持做的事情。

03

媽媽們的力量

彭琳琳認為,啟蒙階段產品實際上正在經歷從知識付費到教育服務的轉變。

在這個轉變中,服務人群如果有媽媽群體的參與,或許更能激發小步新用戶的認可與粘性。

在小步新註冊用戶進入訓練營後,訓練營的負責老師也是小步的深度家長用戶,班主任媽媽的工作在於服務,不負責其他增長業務。

「0-3歲的媽媽,是很崩潰的,不論是在家庭內和婆婆和老公,還是在職場的尷尬,是一個很特殊的生態。這個裡面有多少困難,是要媽媽們彼此去解決焦慮的。小步親子訓練營的宗旨就是不管買不買課都好好服務。」

「服務人才我們曾經招聘過非媽媽群體,但服務結果算不上最好。因為你把年輕老師培養成一個懂得孩子吃喝拉撒睡的「陪伴者」都很難,做到理解媽媽、真正幫忙媽媽解決陪伴問題就更難了。」彭琳琳回憶。

只有媽媽才能理解媽媽。

目前訓練營的班主任中,媽媽群體佔9成。

訓練營結束後,轉為正價課的用戶將進入由小步內部團隊負責的督學群中。

此時,用戶會先在督學群被跟蹤服務三個月,結束後家長們基本理解了小步的早教方式方法了,其後,再由全職老師全天候解決家長訴求,所提供的幫助在早教問題外,還有養育問題等。

彭琳琳指出,督學團隊的服務專業度,也是小步的壁壘之一,目前督學團隊將近100人。

直到現在,彭琳琳也並沒有真正讓小步在家早教突破創業時聽到的種種困難,尤其是關於父母惰性的問題,依然是橫亙在家庭早教發展面前的關鍵因素。

「但我們相信的是,對任何一個孩子來說,人生的前三年若能受到科學、高效地家庭陪伴,這將會是他人生中得到的、最有價值的禮物。如果這個『禮物』可以被高效、科學地藉助網際網路模式規模化,必然是一個極有商業想像力的場景。」彭琳琳如是說。

相關焦點

  • 單月流水5000萬,小步在家早教如何破局規模化?
    0-3歲產品效果難被量化,在家庭場景調動父母一直被看做難以突破,啟蒙軟硬體都容易被抄襲導致產品端很難建立壁壘,行業天花板低……創業三年多,小步在家早教教育用戶開始,到如今註冊用戶已經超過了1580萬,有投資人表示,小步在家早教2019年營收超過2億元。到2020年9月其單月流水已突破5000萬元,成為在線早教賽道形成一定規模的品牌代表。
  • 小步在家早教,為何實力沒配得上想像力?
    小步在家早教的模式也是一種家庭場景教育。小步在家早教主要是通過APP在線上進行互動學習,據小步創始人彭琳琳介紹"小不在家早教通過每天給用戶推送一個親子遊戲,三五分鐘的時間就把遊戲內容和背後的知識講清楚,引導家長帶著孩子在家做。以這種'理論+實踐'的方式,讓孩子在'玩中學'。"小步從成立至今短短四年裡已取得不錯的成績。
  • 小步在家早教 : 父母究竟如何給孩子做早教
    但對於早教到底是什麼、父母到底應該教孩子什麼,很多家長依然很迷茫。對此,知名早教平臺小步在家早教很早就提出了「B2P2C」理論。早教是先教會家長,再由家長教會孩子。一站式解決了早教誰來教、教什麼、怎麼教的難題。
  • 小步在家早教 寶爸帶娃的好幫手
    更何況很多家長不知道怎麼陪寶寶玩耍,我們家爸爸的帶娃技能要麼是打開電視給寶寶看動畫片,要麼就野得讓人頭皮發麻,幸虧遇到了小步在家早教,讓老公再也不愁在家帶娃了。  早教平臺要選好  兩個都是帶娃小白,無奈之下我全網挑選了很多早教app的課程來學習,帶著老公和寶寶一起玩。
  • 小步在家:從0個月寶寶做起的早教生意,真的靠譜?
    為了嘗到更多的甜頭,有在線早教機構將目光投向了小月齡——小步在家早教近日宣布經過半年多的研發,專為2~6月齡研發的親子運動課程「小寶寶STAR悅動課」已上線。 事實上,現階段中國的早教市場大部分都針對6月齡以上的幼兒,且近年來多次被曝亂象。對於2~6月齡階段的嬰兒而言,線上早教顯然仍處於發展初期。
  • 後疫情時代的早教行業如何做?小步在家早教給出答案
    在家早教的模式在疫情之前早已跑通,2019年就曾有數據顯示70%的家長認為早教應該在家做(數據來源《2019年母嬰行業人群洞察》)。但是其中不乏更認同線下形式的家長始終不曾嘗試,還有一部分家長始終在做卻不得其法。80、90後的高知家長在教育上絕對不「佛系」,早教是剛需一樣的存在。他們會主動關注,更會主動嘗試。
  • 堅持小步在家早教DEEP課程給我帶來的啟發
    的確,2020年的開端似乎並不太友好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還在持續蔓延,我們絕大多數人都還處於恐慌與焦慮之中但幸運的是我們有一群拿命守護我們健康的人,我們有一群不顧個人安危主動出徵的人,我們有一群平凡而又善良的普通人是他們,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明天想起《喜劇之王》中的經典對話:「前面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也不是,天亮後會很美的!」
  • 小步在家早教跨界多品牌合作打造早教內容「樣板」
    很多家長都知道,0-3歲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給寶寶做科學早教,是每個新手家長的必須課。但在現實中,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小步在家早教分析發現,早教要想有效,一定要從家庭做起。0-3歲的寶寶,有90%的時間都在家。而且家庭環境帶給寶寶的安全感,是任何其他學習場所都無可比擬的。
  • 小步在家早教DEEP課程之小考拉koala
    小步在家早教DEEP課程已經完全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有特別多的收穫和小驚喜。看著孩子每天都開開心心地成長著,覺得特別欣慰,感恩父母不辭辛苦幫我們帶好榮榮寶貝,還願意花時間學習小步在家早教DEEP課程這是非常難得的 。
  • 小步在家早教deep課——旋轉木馬DIY
    從今天開始小步在家早教deep課進入了新一周的學習,本周主題:遊樂場與公園——旋轉篇。Day3融合鍛鍊:旋轉木馬DIY活動目的:1.提升寶貝的工程思維。2.豐富寶貝的藝術體驗。主體部分完成!完工啦!當媽媽在旋轉時,開心你發現什麼啦?椅子都飛起來啦!這就是離心力哦⊙⊙!活動總結:透明膠粘的不是很牢,一會兒就斷開,不知怎麼固定比較好?跟著小步在家早教,每天玩得真開心!
  • 寶媽小步在家早教的4個月深度日記
    這是我第一次分享自己的小步學習心得…也不算什麼心得了,因為我也是一個小步新手媽媽,初為人母,2019年6月2日迎來了我的寶貝-嘟嘟。以及最重要的,不……然後我又把目光放在網上,因為看到一度甄選的家長們很多都通過線上給孩子學英語 、學語文、數學什麼的,那早教也肯定是有的。果然,我發現了小步,在了解小步的早教理念後,通過多方面的比較,最終我選擇了小步線上早教課程,直接就入了deep的,歷時三年的早教課程。因為我們每天都要和寶寶一起玩耍,不如直接來個長期玩票。
  • 小步在家早教神器,萬能記憶卡,益卡這樣玩!
    我們都希望能爭做一流的家長,給足孩子的呵護,為他插上翅膀,長成眼裡有善、心裡有光、具備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人!走進小步在家早教,隔輩教育輕鬆來!早教,須從娃娃抓起!談起孩子的認知能力,專注力學習力的養成,先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關於孩子桌面遊戲的"記憶卡"開始,這就是小步早教神器,一款萬能記憶卡。
  • 小步在家早教貴嗎?能幫助寶寶提高數學能力麼?
    小步在家早教貴嗎?能幫助寶寶提高數學能力麼?我的寶寶之前對數學沒什麼概念,對此,我很擔心他是否能很好地適應以後的學習生活。看到朋友在用小步在家早教早教課,我也報著試試看的心理報了名,沒想到,我通過在小步學習了訓練數學能力的創意遊戲,讓孩子對數學知識有了自然而然的接受,這真是解決了我的一大困擾!  數學啟蒙的重要性,相信不需要小步菌多說。
  • 小步在家早教推出小月齡課程,為2-6月嬰兒家長提供互動支持
    圖源圖蟲創意芥末堆訊 近日,在線早教機構小步在家早教宣布上線專為2-6月齡研發的親子運動課程「小寶寶STAR悅動課」。與以往課程不同的是,STAR悅動課不再以單節課為單位,而是以「計劃」為單位進行的。小步在家早教STAR悅動課中每個月都有6個計劃,每個計劃的時間為1周或2周,每天都安排不同的訓練的課程。由多節課組成一個計劃,需要完成當天課程後才能解鎖下一天的課程內容。小步在家早教介紹,目前市場上的早教內容大多是針對6個月以上的寶寶研發,缺少針對小月齡寶寶的互動內容,很多家長只能請月嫂代勞或自己翻閱書籍或網絡搜索,會有費用較高或內容過於碎片化的問題。
  • 小步在家早教,讓我跟孩子相處更融洽!
    我體驗了好幾家早教課,最想推薦給你們的還是小步在家早教~    親測有效!我明顯感覺熊孩子不熊了!    糖寶以前有個毛病一直沒改過來,特別喜歡偷偷拿我的手機玩,甚至有時候硬搶,我帶她上了幾次小步的課程之後,她的規則感啊、情緒控制能力明顯更強了,即使想要玩手機也會事先徵求我的同意,即使我不讓她玩,也不會大哭大鬧了,最讓我自豪的是跟同齡的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糖寶明顯更好溝通。    比如,角色扮演小遊戲,扮演醫生天使,幫她的小玩偶治病。
  • 高知團隊深耕,為小步在家早教科學育兒護航
    其中,自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教研團隊和內容體系搭建的小步在家早教,成為近幾年在線早教賽道的有生力量。 高知團隊深耕,為小步在家早教科學育兒護航 小步在家早教的目標受眾群體為0-6歲的孩子家長,通過首創在家早教解決方案,將專業研發、精細定製、可視化的線上早教產品和課程,以網際網路平臺的形式呈現
  • 小步在家聯手英國杜倫大學教育學博士範惠萍 畫出孩子英語啟蒙路線圖
    …很多家長說起孩子的英語啟蒙,總是有不少困擾,小步在家便針對這些問題,為家長們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僅小步在家APP端已有超500家長曬單、曬筆記、曬心得。小步在家專家微課項目負責人介紹,「這門課程從打磨到上線,前後推翻了很多次,每一篇稿子我們都仔細研究,並以電話會議的形式和範老師緊密溝通;同時我們也做了大量調研,聽取家長們的真實訴求,以確保課程內容更貼近實際需求。」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半年的耐心打磨,終於真正做到了為家長們解決問題。  而說起本次英語微課的專家老師範惠萍,這位負責人也非常激動。
  • 小步在家早教:寶寶的3-6歲學習力課——拼插積木課——「熱氣球」
    小步在家早教3-6歲學習力課拼插積木王牌思維課第28周:熱氣球上完視頻課,孩子對搭建熱氣球的球體部分還是無從下手,我在紙上給他畫了一張熱氣球,在球體的部分,引導他觀察,並幫他做出分解,最後通過樂高積木進行搭建。
  • 小步在家早教教你輕鬆帶娃技巧 讓你帶娃不枯燥
    每天自己在家帶娃特別枯燥,想在家給孩子做早教,,但實際操作起來,真的太!難!了!每天我和孩子們在家都快長毛了,固定的遊戲時間也不耐煩,玩一會兒就沒勁了。想著去給他們報名線下早教班,但一想到早教方法可能沒那麼適合我娃,再加上動輒幾千上萬的課程,我就退縮了,畢竟我家三個孩子……而且這個時期我還是覺得沒有哪個地方比在家裡安全。不過前段時間接觸了小步在家早教,我覺得自己也可以跟著小步在家早教,足不出戶做孩子的「早教老師」。說實話,看了小步在家早教的早教體驗課。
  • 小步親子課堂:線上早教和線下早教哪個好?都有什麼區別?
    小步親子認為,最好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為主,線下為輔來進行。但從教學的角度上來看,線上早教與線下早教的區別非常大。小步親子認為,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是分齡的,但是有的是兩個月一分齡,有的是6個月一分齡,小孩子的發育是非常快的,分齡主要是要考慮孩子的發育特點線下的早教班由於師資和場地的局限,分齡都很粗,基本都至少是4到6個月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