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人類95%的大腦功能被限制,是誰給我們上了枷鎖?

2020-12-14 俗夫論科學

雖然人類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宇宙探索的能力了,但到目前為止,地球都還是人們所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體的星球。好在地球上的生物有很多種,這倒不會讓人類感到多孤獨。但是擁有智慧,能夠進行自主思考就只有人類。

對於人類的由來,目前大多數是支持進化論的,也就是人類是從遠古猿猴慢慢進化而來。所以人類並不是一開始就誕生在地球上,也不是一開始就擁有了智慧的,而是隨著外形的進化逐漸擁有了智慧,也就是說最初的人類和別的生物在智商上沒什麼差別。

那為什麼偏偏就是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有了智慧呢?畢竟人類的誕生時間相比於很多的其他動物來說並不長。有人表示這或許是因為我們屬於靈長類動物,所以在進化速度上會比較快。但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地球上,並不是所有的人的智商都處於同一水平上的。像愛因斯坦、愛迪生等人的智商就比一般人的要高出不少,而也有一些人的智商會處於低水平。當然,絕大多數人的智商都差不多。

雖然存在智商較高的人,但這些人卻是很少的,很顯然不能構成人類智商的發展趨勢。而人們普遍的智商都處於很一般的水平,如一些資料顯示那樣,整個大腦的開發程度不到5%,就如同被某些東西限制了一樣,怎麼都提高不了開發的程度。

對於人類的大腦為什麼在如今似乎沒有得到繼續開發,科學家們提出了兩種說法,其中第一種認為是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大家都知道,最初人類所生長的環境可以說是原生態的。那時的海洋還是純淨的,空氣也是清新的,而隨著人類的發展,地球是汙染程度越來越嚴重,就連吃到體內的東西都變得不乾淨。所有的這些所換來的結果就是人類智商被限制了。

另一種說法認為人類如今的智商沒有得到增長是因為受到了設定,至於設定的人應該就是創造人類的那些人。很顯然,認同這個觀點的人是對進化論有所質疑的。而如果這個觀點是真的,那麼應該會讓到不少人感到害怕的。因為人類如果是被製造出來的,那麼那些製造者為什麼要這麼做,而有為什麼不要人類的大腦最大程度地開發?

當然,以上的兩種說法都只是猜測而已,並不是真相。而在小編看來,或許人類現在的智商水平已經足夠使用了,大家也看到,人們已經能夠飛出太空,並且一切都處於進步中。或者是人類的智商其實還有在進步,只不過這個速度比較慢而已,畢竟遠古猿猴也不是一下子就成為了現代人不是?

好啦,關於人類智慧是否被限制的文章就寫到這裡了,大家看完之後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發表自己的看法哦。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人類大腦中的一個新區域 擁有獨特功能
    Michio Kaku 將大腦稱作「宇宙中已知最複雜的物體」。即便已有大量的研究,科學家們還是不時有新發現。經過對人類及其它哺乳動物大腦持續數十年的深入研究,發表過不少期刊文章(以及出版了大量主題書籍)的 George Paxinos 教授,再一次宣布了他的新發現。
  • 科學家發現,光速本身就是一個枷鎖,封鎖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希望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終於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科技的出現讓我們有了先進的觀測設備,可以更真實地觀測到宇宙星空。可是當人類真正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地球是如此的渺小,而要實現探索宇宙的夢想又是那麼的艱難。我們都知道,人類之所以能夠走遍地球,讓地球成為一個地球村,並且還能夠走出地球,依靠的就是速度的優勢。
  • 科學家揭示人類大腦奧秘(圖)
    科學家揭示人類大腦奧秘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達人教授近日公布了這一發現。    據科技日報報導,2002年,張達人教授等與美國有關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在中國科大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分別完成了下圍棋和下西洋棋時的腦功能核磁成像實驗,對兩者的腦活動情況進行了分析與比較。研究發現:下圍棋時,位於大腦額葉、頂葉、枕葉、後顳葉 的多個腦區被激活,而且右側頂葉的激活強度高於左側,顯示出右腦優勢。
  • 科學家已成功複製大腦部分功能:藉助納米材料
    人類大腦需要驚人少的能量就能適應環境、學習知識和進行模糊識別,而且大腦擁有較高的識別能力和智力,而且能夠執行複雜的信息處理工作。大腦神經迴路的兩個關鍵特徵就是「突觸的學習能力」和「神經脈衝」。
  • 人類大腦功能區並非一成不變
    先天盲人的部分視覺皮層可以處理語言
  • 人類臍帶血讓衰老大腦「重返青春」
    在這項新的工作中,科學家們第一次證明了,人類血漿可以幫助老年小鼠改善記憶和學習能力,似乎在提示著在老年人體內也可能取得類似的有益效果。從藥物開發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十分有希望的成果,因為單個蛋白質便可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上述效果。通過比較19-24歲、61-82歲人群的血漿和臍帶血漿,科學家們發現了許多會隨年齡增長而發生含量變化的血漿蛋白質。
  • 人類屬於高維生物?經過超級計算機發現,大腦可達11維度!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我們的科學技術也在不斷地進步和完善。那我們從何而來,又死往何方?人的意識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又是怎樣消逝的?這個哲學史上的難題,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還是讓不少人為之神往啊。到目前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奧秘之一是人類的意識是如何形成的。
  • 大腦和意識不可分割嗎?科學家復活豬大腦,意識是否也會恢復?
    科學家們在將豬的大腦與灌注系統連接之後,32個已經死亡的豬大腦全部恢復了血液循環,這些大腦之中死亡時間最長的已經超過了4個小時。在與灌注系統接通後,死亡的豬大腦不僅恢復了血液循環,一部分的細胞功能也逐漸恢復,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可以說這些死亡的豬大腦在體外灌注系統的幫助下實現了復活。大腦復活了,但人們更為關心的是意識是否也隨之恢復了。
  • 人類大腦的存儲量,相當於多少G內存?看完才發現自己一直被低估
    比如一個智慧型手機離開了晶片什麼都不是了,晶片晶片就好比大腦一樣,是整個系統的重要部分。小白鼠是我們科學研究的對象,有關科學家在小白鼠大腦中一共發現了13個神經元結構,這個就相當於我們發明的硬碟1024G的存儲量。
  • 獼猴為何不能像人類一樣說話?外媒:大腦沒準備好
    參考消息網12月13日報導 外媒稱,獼猴的聲道可以發聲,但它們的大腦並未為此做好準備。這是美國《科學進展》雜誌刊登的最新論文給人的啟示。合眾國際社12月9日報導,這一研究成果表明,語言之所以誕生是因為人和其他動物之間存在認知差異而非發音器官適應性不同。
  • 烏龜與蜥蜴的大腦揭示人類大腦進化奧秘
    它由海馬體一類的「古老」腦區和「新生」腦區共同組成,「新生」腦區包含了一個具有六層結構的「新皮質」,新皮質僅出現在哺乳動物,尤其是人類之中。但是,大腦皮質的組成區域是何時又是如何進化出來的?在法蘭克福的馬克斯普朗克大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的科學家們研究了烏龜和蜥蜴的大腦皮質的基因表達,發現它們和哺乳動物的大腦皮質之間有意想不到的相似點和差異。這些結果是重建脊椎動物大腦進化過程的裡程碑。從很多方面來說,我們就是我們的大腦皮質。
  • 人類大腦的容量有多大,相當於多少G的內存?難怪人類能主宰世界
    眾所周知,老虎獅子是陸地動物界的主宰,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任何的動物都可能淪落為它們的口中餐,然而不管這些動物多麼的強大,和人類相比都十分的弱小,我們雖然憑藉身體的力量無法和這些動物抗衡,但是人類卻懂得利用我們的智慧戰勝他們,因此我們才能夠佔宅這個食物鏈的最頂端。
  • 人類大腦相當於多少G內存?科學家推算出一數字,實在太大
    人類大腦相當於多少G內存?科學家推算出一數字,實在太大人類的腦容量有多大?大到難以想像!一個人自出生之日起,其大腦就開始了永不停歇的工作,運轉,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會停止。甚至對於處於熟睡狀態的人而言,他們大腦的部分區域依然在不停地工作著。大腦的強大,一度使自己成為了科學家們探索研究的對象,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我們在描述電腦儲存數據的能力時,都是看電腦各個硬碟的內存有多少G,如果用電腦內存的單位來衡量人類的腦容量,人類的大腦相當於多少個G的內存呢?
  • 科學家發現大腦基因缺陷導致自閉症
    科學家和醫療專業人士卻從未停止研究的步伐。近日,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師範大學的研究人員取得突破,發現大腦發育中一個重要基因的功能缺陷可導致自閉症。自閉症譜系障礙是由腦發育異常導致的常見精神疾病,簡稱自閉症。其臨床表現為重複刻板行為、社交障礙及語言發育遲滯。科學家發現自閉症具有很高的遺傳性,並為此開展了大規模的測序研究。
  • TED演講:人類大腦最特別的地方在哪裡?
    這裡有個「壞」消息:我們的大腦,並不是最大的一個。我們的大腦重量在1.2到1.5公斤之間,而大象的大腦在4到5公斤之間,鯨魚大腦可重達9公斤。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們說我們的大腦肯定是非常特別的,這才能解釋我們的認知能力。
  • 人類大腦3D圖譜成功製作
    據加拿大環球郵報6月21日報導,包括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在內的科學家成功研製出在細胞水平上的人類大腦3D圖譜。    這項成果被譽為神經科學發展的裡程碑,它第一次從細胞水平上剖析了人類的大腦。這項成果可以革命性地提高我們對人腦內部結構的了解。這張名位大腦(BigBrain)的圖譜以20微米的尺度展現了人類大腦的情況,這樣的尺度比單個人發還細,比現存大腦資料還精細50倍。    該圖譜允許科學家像Google地圖可以搜索某條街上的一棟樓房那樣,審視各種細胞。
  • 這種魚10天就能變性,科學家嘗試研究人類的可能性,發現基因限制
    在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科學家們還拋出了另一些問題——鑑於魚類與哺乳動物共享決定性別的基因,對這一點的理解是否能為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性行為提供新的視角?簡單來說就是,人類和其他動物是否也可以自然地轉變性別?首先,科學家們在研究藍頭瀨魚是如何改變性別時,發現引發藍頭瀨魚和其他一些物種性別變化的誘因是群體性的。
  • 火山爆發,把人掩埋,科學家發現玻璃態大腦
    科學家發現奇特腦組織自然雜誌有一篇文章估計,毀滅赫庫蘭尼姆市的火山碎屑的溫度大概為500℃,基本上能在幾分之一秒內就把所有人殺死。人們的頭蓋骨破裂,腦漿溢出,這是因為人頭蓋骨遇到極熱後熱膨脹導致的破裂。照理來說,人腦是非常脆弱的,特別是在這麼高溫度下。
  • 重啟衰老大腦!科學家發現可逆轉衰老導致認知衰退的小分子
    而隨著人均壽命的逐漸增加,與年齡有關的各種疾病也成了我們關注的重點。其實就算是沒有患上相關的疾病,機體的機能也會隨著衰老而下降,比如肌肉質量的喪失,又比如認知能力的下降。 不想「越老越糊塗」,有逆襲的方法嗎? 近期發表於eLife雜誌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為我們指出一條「明路」。
  • 全球獨一無二的綠色人種,科學家發現:人類有光合作用的可能性!
    生物學上說,地球上的生物是具有多樣性的,只有多姿多彩的生物才能創造出如此精彩的地球。並且地球上的每一個生物它都有自身的作用,比如說植物通過太陽的光合作用淨化。地球空氣當中的二氧化碳而釋放氧氣,人類是通過植物所釋放的氧氣而得以生存。是問題來了,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食物全部消滅,人類又該何去何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