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的時候,您的孩子正在幹什麼呢?是在複習下一學期的課本嗎?還是正在愉快的在外面旅遊呢?
現在家長最擔憂的就是到了下學期數學要怎麼辦?怎麼個學法?那小編就整理一下,二年級上冊數學易錯知識點。
小編,今天就給大家發一些福利啦。
長度單位(釐米、米、線段)
所謂的長度單位是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用統一的標準去測量,才能知道物體究竟有多長。
很久以前人們用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測量長度的單位,如一庹、一拃、一個腳長。而現在我們就有精確的長度單位。首先我們要認識刻度尺刻度尺上有數、長度單位和長短不同的刻度線。在我們用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時,應做到一放正、二對「0」、三看數。遵守這幾種原則之後才能準確地量出被測物體的長度。
我們要知道米是比釐米大的長度單位測量教長的長度時可以用米做單位。米和釐米之間的進率是100,即1米=100釐米,同時我們也有一個口訣記憶法:長距離,單位米;短距離,用釐米;兩單位,百進率。
在學習線段的時候,我們要知道線段的特徵是:(1)線段是直的;(2)可以量出長度。
角的初步認識
我們要對角有一定的認識,知道角的各個部分的名稱。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其角的兩條邊必須是直的,且都從頂點出發。在畫腳的時候,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筆直的線,就畫成一個角。
那麼我們認識的角有直角、銳角和鈍角。是他們三者的關係是:銳角<直角<鈍角。在一個三角形中最多有一個鈍角或者一個直角,最少有兩個銳角。
表內乘法
說起表內乘法大家都眾所周知,那就是九九乘法口訣表。九九乘法口訣表必須要求孩子倒著正著都會背,背到滾瓜亂熟那種地步才可以很快的應用。
乘法的初步認識就是要知道求幾個相同相加的和用乘法計算是比較簡單的。要會讀和寫乘法算式,認識乘法算式各個部分的名稱。
認識時間
我們都知道一年級學的認識時間是準時準點的,並非是幾時幾分,那麼從二年級時就開始認識半時和幾時幾分。
首先藉助鐘面認識時間單位「分」和「時」。我們要知道1時=60分。還有就是在鐘面上分針走1小格是1分鐘。其次,我們還要知道,時針走1大大格是1時,分針走1個小格是1分,分針走1大格是5分;從數1開始5分5分地數,可以確定分針指向每個數表示的分鐘數。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會有一個這樣的知識點:「根據時間的先後順序判斷時間」,有了這個知識點之後很多學生都不知道從何下手,那麼就要從這兩個方法來做出來:1)找準時間的先後順序。2)根據所設情境判斷某個時間做了什麼或利用排除法,排除法排除不能對應的時間來判斷所選時間。
其實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很簡單,只要孩子用心,那麼是沒有問題的。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找出幾個關鍵的知識點,要熟悉每一個知識點。
以上的幾個易錯知識點,你的孩子有掌握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