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推進實施《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加強戶外遊戲課程建設、激發幼兒戶外活動興趣,近日,省聽力語言康復中心幼兒園開展戶外遊戲教研活動,全體教師共同參與。
(圖為中班遊戲《走S線》)
01
教研活動分「課例觀摩」和「課後研討」兩部分。「課例觀摩」中,由各班展示自主設計的原創遊戲活動,同時邀請中心學科骨幹教師實地觀摩並為每項遊戲活動綜合評分。
(圖為中心骨幹教師觀摩中班遊戲《傳球》)
小一班設計的活動是《恐龍佩奇大闖關》,能夠鍛鍊孩子們的協調性、培養競爭意識。
(圖為小一班遊戲《恐龍佩奇大闖關》)
02
小二班設計的活動是《頂沙包》和《花式投籃》,著重鍛鍊手眼協調能力。
(圖為小二班遊戲《頂沙包》)
中班設計的活動是《打保齡球》、《傳球》和《走S線》,主要是為了鞏固團結協作能力。
(圖為中班遊戲《打保齡球》)
大班設計的活動是《踩高蹺》,分為「自由探索玩法」、「探索嘗試、踩高蹺」、「踩高蹺踏圈」、「踩高蹺接沙包」等,以鍛鍊全身協調能力和合作意識。
(圖為大班遊戲《踩高蹺》)
03
活動展示結束後,老師們立即展開研討交流。大家積極思考、暢所欲言,學科骨幹教師以評分為基準,對比每項遊戲活動的各個環節,提煉可取之處,找出不足之處,共同尋求改進方案。期間,教師們就戶外遊戲玩教具的選擇方式、如何創設無障礙戶外遊戲環境、是否需要組織幼兒參與活動前期說明、如何引導幼兒主動自願參加遊戲活動等多方面問題,深入進行思維碰撞、頭腦風暴。隨著研討不斷推進,教師們逐漸對戶外遊戲活動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與體會,現場氛圍愉快而熱烈。
(圖為中心教師研討交流)
遊戲活動中所使用的遊戲道具皆為自行製作。教師們嚴格遵循遊戲規則和玩法,秉持玩教具的教育性、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趣味性等基本準則,特別在材料的選擇上注重可持續原則,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廢舊物品,創造性地製作了一些能夠激發幼兒興趣和想像力、既美觀又可反覆使用的道具,更加詮釋了「地球是我家,環保靠大家」的內涵。
(圖為遊戲活動開始前教師做示範)
本次教研活動的成功開展,在提升中心幼兒園教育教學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教師間的相互學習和溝通,為有效提高戶外遊戲活動質量提供了專業、實用、多樣的指導建議,體現了落實科學保教、以兒童為本位的辦園初衷。
(圖為小二班遊戲《花式投籃》)
供稿:幼兒園 信息宣傳科
編輯:信息宣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