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沿著40號公路一路向南,央視記者來到了卡拉法特小鎮。冰川是卡拉法特最重要的一張名片,在這裡的國家冰川公園裡,著名的莫雷諾冰川每天都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一睹芳容。作為全世界為數不多的仍然在增長中的冰川,莫雷諾冰川不僅可以近距離觀賞,還可以觸摸和品嘗。
央視記者陳昱:在嚮導的帶領下我們可以在冰川上做一個徒步,而我說的品嘗則指的是在徒步結束的時候,嚮導會給每個人一杯喝的,這裡面的水或者冰塊都是直接取自這個冰川。
對於阿根廷人來說,冰川絕不僅僅意味著旅遊和商機,更是珍貴的水資源。冰川消融的水去了哪裡?記者帶著這個疑問,從40號公路再度出發,來到了距離莫雷諾冰川兩百多公裡的地方,阿根廷南部最重要的河流之一——聖克魯斯河就流經這裡,而冰川正是它的水源地。
央視記者陳昱:阿根廷南部地廣人稀,我們現在所到之處更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無名之地,當地人都只能用某某公路旁的多少公裡處來形容這個地方,在這裡居住著將近100名中國人和1000多名阿根廷人,他們在這裡建造阿根廷歷史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
位於聖克魯斯河上的孔多克裡夫和拉巴朗科薩水電站是中資企業在海外承建的最大規模水電站項目,也是中阿兩國間最大規模的合作項目。2014年在兩國元首的見證下,項目融資協議正式籤署。
阿根廷國有能源整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裡奧·德拉瓜:五十多年前就有研究指出,聖克魯斯河具有非常穩定的水力發電條件,這將使河上的水電站產出穩定持續的電能。
絕佳的水力發電條件是項目選址的重要原因,然而保護冰川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依賴冰川水源的水電站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一度成為當地環保人士最大的擔憂。阿根廷國會甚至為此組織了兩輪環境評估公共聽證會,在確保冰川不受影響之前,項目停工了一段時間。
阿根廷水電站委員會研究員吉耶爾莫·馬裡諾:阿根廷冰川學機構做了大量的研究,也許冰川的演化會受到別的因素影響,但水電站絕不會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環境評估通過後,經阿根廷最高法院批准,水電站項目在2017年十月恢復施工,並迅速帶動了當地就業。項目竣工後,將通過南部電網將電能輸送到阿根廷中部,再由中部併入阿根廷國家電網,輸送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及阿根廷全國。
葛洲壩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志軍:聖克魯斯河水電站項目預計在2022年4月10日,實現首臺機組發電。
央視記者陳昱:我現在就是站在其中一座發電站的大壩上,由中國公司承建的這兩座發電站在完工之後每年的年平均發電量將達到49.5億度,使阿根廷電力裝機總容量提升6.5%,這也將極大地改善阿根廷能源結構,每年節約燃油進口外匯達11億美元。
在聖克魯斯河的見證下,阿根廷正在逐漸實現電力自給自足的夢想。未來中阿兩國間還會有更多深層次多方面的合作,繼續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央視記者 陳昱 編輯:王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