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由來是怎麼樣的?又是經過什麼改變,變成今天的中秋節?

2020-12-19 小小嬴政

我們先來說一說中秋節的由來。根據中國古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而關於它的由來,網上目前有兩種較為主流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君主的宗教祭祀活動,這種說法來源於《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說的是君王春天需要祭拜太陽,秋天需要祭拜月亮。結合我們當代賞月的習俗,我們可以推斷:古代君主在秋天祭拜月亮就是賞月習俗的由來,後來由於中國封建社會神性與王權的逐漸分離,賞月也不再是貴族的傳統,遂逐漸傳入民間。

第二種說法是中秋起源於民間的農業生產行為。這種說法的依據是秋字的原本意思,秋字在古代的含義就是莊稼成熟之時,而在農曆8月份,各種中原地區常被耕作的農作物都紛紛成熟。民間百姓為了慶祝豐收,遂以中秋作為一個慶祝豐收的節日,並在日後的沿革中衍生出了賞月、觀燈和吃月餅等習俗。

分析以上兩種說法,我們可以看到,這兩種說法有著根本性的區別,第一種說法推斷中秋節起源於王室貴族。第二種說法則認為中秋節起源於民間。結合後世中秋節很多習俗的演變過程,我個人傾向於中秋節起源於王室的說法。因為關於賞月祭祀這種宗教行為古已有之,其誕生時間在中秋節之前,而且由於古代日月的神聖性,這種行為在早期都是圍繞宮廷統治階級展開的,不可能涉及民間,直到唐宋之後,民間才逐漸開展了賞月的活動。所以,我認為中秋節從根本上來說是起源於王室的。

當然,關於中秋的起源還有其他的一些說法和民間傳說,這些說法大多都是由不同時期的文人們根據古代一些歷史傳說,經過加工潤色後流傳於民間的,雖然缺少一定事實依據,但其中的故事成分,著實也是引人入勝的。

接下來回答第二個問題,中秋節的歷史變化。在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端午和中秋之中。中秋的最早源頭雖然很早,但正式形成的時間卻是這4個中最晚的。在漢魏的民俗文化節日體系形成的時期,中秋這一節日還完全沒有任何記錄。直到唐朝時期,以賞月為核心活動的中秋活動才逐漸在唐朝的文人中流傳開來,而直到宋朝,中秋作為一個民俗節日才最終被官方確定下來。

而促使中秋節正式成為民俗節日的原因則是唐宋時期天文科技與時代文化的進步。在更為遠古的時期,月亮與太陽還被普通的民眾和最高統治者當作是神的化身。在神權與王權高度結合的奴隸制社會,日月這種神的代表,只能由王室貴族來進行祭祀與崇拜,普通民眾是沒有辦法參與這種宗教色彩濃厚的祭祀活動的。

然而天文科技的發展促進了人們對於自然界的認知,明白了太陽的東升西落與月亮的陰晴圓缺只是一種稀鬆平常的自然現象,與上天和神靈並沒有任何關係。因為這種原因,人們對於月亮有了非常理性的認識,日月逐漸走下神壇,不再神聖而不可侵犯,普通人也可以在月圓之時好好欣賞一番圓圓的月亮了。這種天文上的進步,又非常巧合地促使了這一輪明月,與唐朝文人的浪漫氣質相結合。最終使得在中秋賞月成為了唐代文人們每年的慣例。

這時中秋節雖未正式成為民俗節日,但是在士人階級內,中秋賞月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各個不同時期的文人們也借著這一輪明月歌頌國家的繁榮富強,寄託自己的對於親朋好友的思念。根據一些史料的顯示,嫦娥與吳剛的神話故事,也正是在唐朝期間被一些文人所潤色,正式被大眾所熟知的。

而到了宋代,中秋節已經被官方正式確立為一個民俗節日,士農工商各階層的人們均在中秋節放假一日,賞月也作為中秋節的一個核心習俗而被確立下來。唐宋時期,月亮也作為一種詩詞中經常使用的意象,在文學作品中被反覆地引用著。

只不過兩個朝代由於文化背景與國家實力背景的不同,唐與宋的月亮意向還是存在較大的差異的。唐朝詩人大都用月亮寄託山河壯美,不羈友情以及詩酒風流。而宋代詩人則多以月亮的陰晴圓缺感慨世態炎涼。當然隨著宋朝邊患的日趨嚴重,缺損的月亮自然也可指破碎的山河。

到了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中秋節在人們日常節日中的地位進一步提高,中秋節也不再是文人墨客們的專利了。隨著民間市賈和販夫走卒們的加入,中秋節的節日的意味也在時代變遷中逐漸改變。唐宋時期賞月抒情、對酒當歌的文人傳統開始逐漸退場。功利性的拜訪送禮以及世俗性的團聚一堂逐漸成為了中秋節的節日主題。而隨著中秋節家族團聚意味的逐漸上升以及平民階層對於中秋節日的接受。在唐宋民間不為人們所重視的中秋節,逐漸滿超的其他節日,成為了與春節並立的兩大節日。

節日意向的改變同時造就了節日風俗的豐富,在明清以前,中秋節的傳統活動還只有賞月這一種,而到了明清時期,當代各種風俗活動都如雨後春筍地出現了。當然,傳統的賞月活動也並沒有因此衰落,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

至此,我們可以根據以上內容做個總結,中秋節起源於上古,興起於唐宋,繁盛於明清。而明清時期的節日意向與唐宋時期單純賞月的民俗相比,又增加了家族團圓慶祝豐收的意向。至清朝時期,各種其他的當代節日風俗開始逐漸出現,清朝的中秋節已與當代我們所過的節日相差無幾。

參考資料:《周禮》、《北京歲華記》、《中國民俗文化叢書》

相關焦點

  • 中國中秋節的由來,又有哪些習俗?
    春去秋來,又是一年的中秋節就要到了,想想中秋節馬上就要和家人團圓,一起共賞中秋,就很開心。那麼,在中秋佳節之際大家對中國中秋節的由來知道多少呢,中秋節又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吧。
  • 中秋節手抄報素材:中秋節的由來和中秋節的詩句
    2013年的中秋節就快要到了,各位同學是不是在為中秋節手抄報的內容煩惱呢?不用著急,在這裡為大家特別準備整理了有關於中秋節手抄報方面的相關精彩內容!今天提供的是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中秋節的詩句,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一看吧。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時間:2020-09-30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佳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2018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是什麼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是什麼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中秋節粥飲食。」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
  • 中秋節的由來和寓意介紹 中秋節祝福語彙總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由來和寓意介紹 中秋節祝福語彙總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
  •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對於中國人來說,清明、端午、中秋、春節是最重要的四大傳統節日,它承載著人們對團圓的美好心願。 金桂飄香的月圓之夜,正是闔家團圓之時。
  • 中秋節的由來與習俗
    中秋節團圓 至於中秋節何時固定有八月十五日,根據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
  •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簡單 中秋節由來故事傳說古詩50字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簡單 中秋節由來故事傳說古詩50字時間:2019-09-15 19: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簡單 中秋節由來故事傳說古詩50字 古代民族在中秋節前後舉行祭祀月神,文字記載已有二千多年。
  •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時間:2019-09-12 22: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按照史籍的記實,中秋一詞最早呈此刻《周禮》一書中。
  • 中國民俗之中秋節的神話故事,中秋節的由來
    一、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變化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熱衷於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後來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主要的節日之一。有關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 中秋節之玉兔的由來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今天的民間故事。中秋節是古時候咱們的祖先,對上古天相的崇拜,然後有了敬月的習俗。最早呢,是在秋分時節舉辦的,被叫做祭月節。隨著季節不斷的演化,變成了咱們今天的中秋節,最初的節日是定在二十四節氣的秋分這一天。
  • 冷知識|八月十五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由來是什麼?
    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大家都要吃月餅賞月,當你在吃月餅的同時,你知道吃月餅的由來是什麼嗎?為什麼要在中秋節吃月餅呢?月餅的含意又是什麼呢?其實關於月餅的由來主要與四個傳說有關:月餅的由來傳說1: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暴政,朱元璋聯合各路義軍計劃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為了傳遞消息,劉伯溫想出了把寫有
  • 淺談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祭月節、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一)中秋節起源於古人祭月習俗中秋節源自於天象崇拜,是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它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因此中秋節這一天是女性地位最為高貴之時。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仿照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
  • 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月餅的由來和演變
    #中秋節#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中秋節應該是除了春節最重要的節日了一提到中秋節,人們就會想到團圓,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月餅,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月餅的由來和演變。
  •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簡單 中秋節由來故事傳說古詩50字-手機...
    古代民族在中秋節前後舉行祭祀月神,文字記載已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記載更多,後來加上吃月餅殺的傳說,中秋節成為有民族意識的節日。明清以來成為一年中三大節日之一。很多學生都會畫中秋節的手抄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秋節手抄報的資料,有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也有中秋節的由來介紹,感興趣可以接著往下看。
  • 中秋節的由來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
    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嫦娥,這時他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簡介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按照史籍的記實,「中秋」一詞最早呈此刻《周禮》一書中。小編整理了中秋節來歷的簡單介紹,既有二三十字的簡要版,也有100字左右的介紹,讓我們一起了解中秋節的起源吧。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最早見於《周禮》。
  • 中秋節的前身是什麼?中秋節原來是祭月的節日!
    中秋、國慶雙節同過,不僅延長了節日假期,還讓人收穫了雙倍的快樂,那麼中秋這個傳統節日是起源於什麼時候? 和其它節日一樣,中秋節起源於先秦時期,人們對月亮的崇拜和祭祀。根據現有資料,可以知道古人會在秋分這一天祭祀月亮,直到曆法出現,祭月節才調到農曆八月十五。
  • 中秋節的來歷20字50字100字簡短簡單介紹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了紀念什麼? 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說法不一
    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了紀念什麼?每逢中秋節我們都會吃月餅賞月,那你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嗎,中秋節吃月餅最初是為了什麼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