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新聞圖片上假日裡西湖景區擁擠的人群,我們選擇去了西溪溼地公園。國慶期間,正是西溪溼地觀柿子的最好時光。
西溪溼地是一處自然恬淡的靜美之地,地處杭州的西面,是面積很大的溼地公園,佔地11.5平方公裡。當遊人如織的西湖景區爆滿之際,可以去西溪溼地盡情享受自然風光與溼地景觀。因為面積大,很多人去的話也會散落在大公園裡面各處,不至於會摩肩接踵,這片自然生態田園和溼地是大自然給杭州的恩賜,是一處絕好的靜雅福地。
我們選擇去了西溪溼地的洪園,與西溪印象城相隔一條馬路。在印象城吃完午飯我們馬上就出發了,穿過馬路,對面就是去往洪園方向的大門,也就是西溪溼地三期的入口(西溪溼地有好多門,東南西北都有)。進門不遠處就是電瓶車龍舌嘴車站。這裡有電瓶車可以坐,也有船可以坐,但我們還是選擇步行,走走逛逛,可以尋一尋柿子樹。
洪園是西溪溼地的三期公園,佔地3.3平方公裡。裡面的壽堤是西溪溼地的三堤之一(西溪溼地有福堤,綠堤,壽堤三個堤),也是溼地公園裡最長的堤,全長3600米。走累的時候可以在園中設置的站點坐遊覽電瓶車,沿途都有標記,非常方便。
看著朋友發來的西溪柿子樹的照片,也想著去尋尋柿子樹看看,進園後我們沿著靠水的小路走,不一會兒就看見了遠處一棵高高的柿子樹,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柿子,看得我好饞。柿子樹長在水邊,水中還有鴛鴦一家悠然自得的遊著,好自在。
剛才看見一棵柿子樹就開始饞了,走著走著看到了好多的柿子樹,一棵接著一棵,都沿著河岸長著,好多好多的柿子掛在枝頭,好像馬上就要掉下來的樣子,有的已經通紅,有的還是黃黃的,樹下面已經掉落了不少柿子,好希望突然有個柿子正好掉在我的手中。
摘柿子是需要有工具的。公園裡現在專門有一處柿子園可以讓遊客自行去摘柿子,只是我們走到那邊的時候實在是有些累,看著進去摘柿子的人都扛著一根長長的竹竿,竹竿前面有個網兜,從高高的樹上摘下柿子還是需要力氣和技巧的,我們飽飽眼福也就滿足了。
沿路走進來看到蘆葦也開始泛白了,想起蘆葦也叫蒹葭,詩經中的那首「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是大家都熟悉和喜愛的詩句。蒹是沒長穗的蘆葦,葭是初生的蘆葦的意思。再過一段時間後,這裡的大片蒹葭就會變成成熟的蘆葦了,也就更加的漂亮了。
西溪溼地的洪園所在處,是清代卓越的戲曲大家洪昇的故裡,其代表作《長生殿》與王實甫的《西廂記》、湯顯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共列四大古典名劇。
洪氏家族歷經宋、明、清三代,800年書香綿延,人才輩出,或為朝廷重臣,或為文化巨子,且大多為政學兼治、文武兼備,尤其在宋、明兩代最為鼎盛。
明代尚書洪鐘在晚年時歸隱於西溪五常,建洪園,洪鐘在西溪築書樓、課子弟、倡文風,閒與老農村翁究晴雨、話桑麻,怡然自樂,成為了西溪隱逸文化的突出代表。洪府遵從儒家思想,在洪園的洪府中可見一斑。
西溪溼地帶著深厚的底蘊與傳統展示給我們儒家的思想文化和接連不斷的美景,在洪府的附近我們欣喜的看到了一片花海,向日葵笑臉盈盈,白色小花清純歡快,我們一陣喜悅,馬上衝進花叢裡攝下美好的瞬間。
向日葵讓人振奮,還有一處小孩子的樂園讓人欣喜。
西溪的生活果然有詩意,我們找了一處咖啡館坐下靜靜的喝起咖啡,窗外景色如畫。
桂花飄香的日子裡我們還要相約這裡,再看生態西溪溼地的美景,等待蘆葦迎風擺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