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有一首歌被廣為傳唱,成為改革開放之初中國人精氣神的最好詮釋。這首歌就是《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2000年,在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誕生20周年之際,當年的詞曲作者再度聯手,創作了《二十年後再相會》一曲,唱出了「跨世紀新一輩」對未來的新的願景。2020年,兩首記載兩代人心願的歌曲串成40年中國發展樂章,其中的歌詞讓兩代人感同身受,也讓負責北京人舌尖味道的首農感慨萬千。
在即將開幕的地壇廟會上,由北京日報客戶端主辦的「北京年輪系列影像展」將迎來第十季。今年的展覽主題定為「年輕的朋友·40年後再相會」,靈感正是來自上面兩首歌的歌名。區別於往年,今年主辦方將特邀首農食品集團一同用新老照片溫故知新,懷舊迎新。
在展覽中,主辦方收錄了數十張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記者攝於1980年至2020年期間,發生在京城的大事小情。通過照片可以看到,曾經的老北京如今煥發新的活力,曾經的高端生活方式如今變得習以為常;也直觀看到以首農為代表的首都國企不忘初心,除舊布新,全面提升百姓日常生活中「菜籃子」、「米袋子」品質所作出的努力。曾經歌詞中的暢想在實現後被一一定格在相片中,成為見證時代發展的寫真,也成為我們如今共同的記憶。
在本次北京年輪影像展上,首農食品集團提供的部分老照片也讓人憶起40年前,這些舌尖上的味道從哪裡來。
1980年,對於王致和來說,那時候還是北京腐乳廠;
1980年,對於三元乳品來說,那時留給人們的印象是排隊換牛奶和打滿對鉤的奶卡;
1980年,對於京華茶葉來說,還沒註冊商標……
40年後,它們不僅繼續傳承情懷,更成為美味、品質、首都名片、生活必備、稱手年貨等的代名詞。
為了滿足消費者的細分需求,王致和從醬豆腐臭豆腐的代名詞發展出近百個產品;為了讓老百姓喝一杯好茶,京華茶葉的店員會根據顧客喝茶時間和身體狀況推薦茶品;「50後」的三元牛奶將保質期從兩三天延長到2個月至3個月,精緻實用的包裝讓年輕消費群體購物體驗節節攀升。
作為首都市民的「菜籃子、米袋子、奶瓶子、肉案子」,首農食品集團旗下19家老字號不斷守正創新,也正因此,40年後,這些天天跟我們「來相會」的名牌老字號,還是生活中那個「年輕的朋友」。
作為一個系列影像展,「北京年輪」像是一位忠實的記錄者,每年在地壇廟會上展出一批老照片。期待這些由首農食品集團與北京日報客戶端為您共同呈現的光影記憶能令您勾起您年輕時候的美好思緒,想起曾經會心一笑的家長裡短,在辭舊迎新之際共同懷舊迎新,溫故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