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時節的故鄉

2021-02-08 掌上潛山

    在黃梅時節潮溼的午後,孤單或惶惑之時,想一想故鄉,未嘗不是自然不過的事。故鄉並未見過梅子樹,少時也並未吃過梅子。若是有梅子的童年,我一定會對梅雨時節更加有無盡的好感。
     

    油菜籽收割起來送進了油坊,麥客回返到了各自的村莊,故鄉多雨的黃梅時節,如約而至。與此同時,潮氣,黴斑,四處漫延。只是母親並不抱怨這樣的天氣,她會在難得的晴好日子裡,曬黴——冬衣,棉襖,床被,以及多年不捨得做成衣的布料,統統搬到太陽下曬。母親在不算熾熱的陽光下偏仰著她的頭臉,雙手環抱滿懷的物件,進進出出。額上有細密的汗,帶著笑意,母親曬得極滿足。
     

  好像曬醬也是在這個時候,麥收上岸,磨成了粉,做成粑——吃剩的麥粑就成了曬醬的原料。我並不知道後來母親是怎樣把那一大缽子麥粑曬成黑色的濃香的醬料——母親竟然沒有將曬醬的技術傳授給我,這真是莫大的遺憾。母親曾養過蠶,這個季節,母親還要忙著去採桑葉餵養她鍾愛的蠶寶寶。我想,母親一定是沉醉於她在這個季節蜂擁而至的勞作中,她居然也從沒有教過我如何養蠶。
     

    我記得水稻的秧苗是要在梅雨之前插下去。相較於下一個叫做雙搶的農作季節,黃梅時節的鄉村,與眾多詩人筆下的田園風光更加的契合一些。在田畝很足的故鄉,梅雨季節裡的田野格外地豐饒與快樂,氣溫恰好,雨水豐沛,禾苗在田泥裡長穩了根須,溝渠裡輕易就能捕捉起泥鰍黃鱔,野生的鯽魚最多。哥哥和同伴們把手插進田溝裡,捉起一條蹦跳著的鯽魚,歡快地叫喊,讓鄉親們都來看。多年以後,我在電視裡看到一則記錄片,也有相似的畫面,一個少年輕易地從稻田裡抓起一條清亮的鯽魚,大聲地招呼鏡頭去拍攝——故鄉那些抓魚的少年影像瞬間湧出腦海。那些在河塘邊打轉的少年。挽起褲管,雙腳帶著泥沙,背著竹簍,執叉捕魚的少年。黑瘦的臉,粗短的硬發,屏住呼吸傾著身子將叉刺向河塘溝渠的少年……這場景已經在我腦中形成定格。
     

    黃梅時節的故鄉,梔子花可能是最具風情的一種花了。白而壯美的花朵,以及花芯裡那些黑色的小蟲子,我們對此興趣並不大。而鄉間裡幾乎所有的婦人都不會放棄栽種梔子這種花樹。——黃的月季紅的牡丹,鄉間裡哪個女人敢摘下來戴在頭上?唯有梔子花,正大光明地承載著所有村婦的愛美之心。在子規聲裡雨如煙的故鄉河岸邊,偶見低頭刷洗物件的婦人,油亮的鬢邊,梔子花幽幽散著香氣……
     

    江南的梅子,如今販賣到了故鄉的小鎮街道上,而身為魚米之鄉的故鄉,像我這樣的種田人早就遠離了村莊。故鄉的河岸邊,鮮見到赤腳者。也再見不到頭戴梔子的婦人……黃梅時節仍是如期而至,在這綿溼多雨的季節裡,沒有了曬黴的母親,我做些懷想,又生出無限惆悵。

相關焦點

  • 「黃梅戲」故鄉湖北黃梅:稻花香裡唱豐年
    《中國紀錄》新聞專欄 王政 吳句兵 吳慕楓 發自湖北黃梅豐收中國,唱響黃梅。秋收時節可人天,稻花香裡唱豐年,展現農耕文化,展示豐收碩果。9月23日正值農曆秋分,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70地慶豐收文藝活動全媒體直播活動分會場在黃梅戲故鄉黃梅縣九坤太白小鎮盛大舉行。
  • 「黃梅時節家家雨」,寫五月份不好嗎,為何非得用「黃梅時節」?
    然而,古詩詞中的江南之雨還是很美的,比如這首著名的《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尤其是第一句當中的「黃梅時節」,最容易引起人們的想像,既然是「時節」,顯然註明的時間,那麼這個時間究竟是在何時?在這裡有個重要的參考,那就是「黃梅」。「黃梅」是什麼?
  • 「黃梅時節家家雨」,寫五月份不好嗎,為何非得用「黃梅時節」?
    然而,古詩詞中的江南之雨還是很美的,比如這首著名的《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尤其是第一句當中的「黃梅時節」,最容易引起人們的想像,既然是「時節」,顯然註明的時間,那麼這個時間究竟是在何時?在這裡有個重要的參考,那就是「黃梅」。「黃梅」是什麼?熟悉南方民俗的人們都很清楚,這裡的「黃梅」並非是一種植物,而是代指特定的時間,也就是「梅子黃熟」之時。
  • 詩詞啟蒙 | 「黃梅時節」家家雨
    ▲家家雨的天氣,正好學「黃梅時節家家雨」啊!但是猶記得黃梅時節是江南的五六月,梅雨時節正好催熟黃梅,但現在已經是七月大暑,黃梅是不是已經熟過了?而這周去都江堰靈巖山小憩的朋友茜姐告訴我,蜀中山上的黃梅熟的剛剛好哦,也算是應了景~▲圖——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暖山坡」,朋友茜姐攝於都江堰靈巖山「有度」民宿我堅信這些黃梅,就是被這連續快一個月的「家家雨」催熟的,畢竟這個月有很多天,我們只能在自家陽臺上,數著樹葉上的雨滴清涼度日。
  • 【樅川風雅】黃梅時節家家雨
    「黃梅時節家家雨每年農曆四、五月間,江南梅子黃了,熟了,大都是陰雨連連的時候,稱為「梅雨季節」,所以稱江南雨季為「黃梅時節」。詩中的「黃梅」、「雨」、「池塘」、「處處蛙」,寫出了江南梅雨季節的夏夜之景:雨聲不斷,蛙聲一片。
  • 黃梅時節家家雨
    黃梅時節家家雨 2008年06月13日13:53    可是對於宜城的百姓來說,這梅雨時節,陰雨綿綿,數日不止,天連著雨,雨連著天,仿佛並無盡頭,無窮無盡,太陽永遠不會從烏雲後出現,天地之間瀰漫著重重的溼氣,仿佛隨手抓一把空氣,都能把它擰出水來,似乎並沒有多少的詩意,卻給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到處都是潮潮的,粘膩的,洗了的衣服只能陰乾,食物也極容易變黴,很難保存。
  •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 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
    《約客》[宋]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首句「黃梅時節家家雨」,點明季節物候,五月梅子成熟時節,恰逢陰雨連綿,到處溼漉漉的,人長時間處於這種氣候氛圍之中,情緒無端變得憂鬱起來,往往令人回想起陳年舊事,愈發悲苦抑鬱煩悶。
  • 架起一座連接寶島臺灣和故鄉黃梅的彩虹橋
    剛履職不久的深圳黃梅商會柳德勝會長一行,拜會臺北黃梅同鄉會,天下黃梅是一家。臺北黃梅同鄉會與深圳黃梅商會交往頻繁。兩會交流的一小步,是我縣異地民間團體交流的一大步。        著名媒體人吳德風現供職於深圳報業集團。
  • 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文學知識:「黃梅時節家家雨」指的是幾月份?
    「黃梅時節家家雨」指的是幾月份?通常發生在什麼地方?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這首古詩就是南宋詩人趙師秀的《約客》,趙師秀在文學史上地位算不上非常重要,但是這首古詩卻非常有名氣。
  • 黃梅時節雨 -安青網
    黃梅時節雨 2020-06-13 16:43:47   來源:合肥晚報
  • 詩詞地理——黃梅時節家家雨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兩句詩出自宋朝詩人趙世秀的《約客》。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恬靜美好的江南夏雨圖。
  •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 師者文心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六月中後是江南的梅時,慈城人因其雨多,器物易黴爛,稱其為「黴時」或「黃黴天」。寧波人仔細,據雨量多少和溫度的高低,又分為冷黃梅和熱黃梅。熱黃梅不下雨或很少下雨,也叫作空梅。芒種一過,天巴巴地熱,有太陽時,曬得地面出鹽花,它們儲藏了所有的熱量,用來融化雨水。至於冷黃梅,就是一天到晚都下雨了,天氣還陰冷陰冷的。無論冷熱,黃梅天都不好過。
  • 經典新聲丨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黃梅時節家家雨。」作品開篇首先點明了時令,「黃梅時節」,也就是梅子黃熟的江南雨季。接著用「家家雨」三個字寫出了「黃梅時節」的特別之處,描繪了一幅煙雨濛濛的江南詩畫,每一家每一戶都籠罩在蒙蒙的細雨之中。「青草池塘處處蛙。」在這句中,詩人以籠罩在蒙蒙煙雨中的青草池塘,震耳欲聾的蛙鳴,反襯出了一種江南夏夜特有的寂靜的美。
  •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 師者文心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六月中後是江南的梅時,慈城人因其雨多,器物易黴爛,稱其為「黴時」或「黃黴天」。寧波人仔細,據雨量多少和溫度的高低,又分為冷黃梅和熱黃梅。熱黃梅不下雨或很少下雨,也叫作空梅。芒種一過,天巴巴地熱,有太陽時,曬得地面出鹽花,它們儲藏了所有的熱量,用來融化雨水。至於冷黃梅,就是一天到晚都下雨了,天氣還陰冷陰冷的。無論冷熱,黃梅天都不好過。
  • 芒種節氣到 黃梅時節養生保健防感冒
    此時長江中下遊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芒種時節,氣溫升高,天氣轉熱。因此,遇此節,大家要加強對身體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惱怒憂鬱,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 同為宋詩,「黃梅時節家家雨」和「梅子黃時日日晴」誰更準確呢?
    同樣都是膾炙人口的宋詩,趙師秀寫道「黃梅時節家家雨」,而曾幾卻說「梅子黃時日日晴」,那麼到底哪一個更準確一些呢?再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兩首詩的完整版本。趙師秀生活在南宋時期1170~1219年。
  • 「黃梅時節家家雨」6月5日12時58分起進入芒種時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迎來「芒種」節氣。此時,仲夏已至,北方麥黃,江南梅熟。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陽曆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度為「芒種」節氣。「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也是進入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顧名思義就是「芒」和「種」,「芒」是指有芒作物成熟,「種」是指夏種開始。
  • 「黃梅時節家家雨」 6月5日12時58分起進入芒種時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迎來「芒種」節氣。此時,仲夏已至,北方麥黃,江南梅熟。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陽曆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度為「芒種」節氣。「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也是進入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 十首芒種詩詞: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詩詞君奉上十首詩詞,我們一起從古人的詩詞中,窺探古人芒種時節的生活狀態。「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生動反映芒種時節播種穀類、收割麥類的景象。詩人自嘲是一個懶惰的人,整天躺在床上,年紀大了,頭髮也懶得打理,最愛下雨時的這一抹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