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的3U8633航班在飛往拉薩的途中前擋風玻璃脫落,導致飛機幾乎失靈。
機長劉傳建憑藉高超的技術和過硬的心理素質,成功將飛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
這件事情後來還被改編成電影,也就是張涵予、袁泉等主演的《中國機長》。
鵬哥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也被感動到熱淚盈眶。
本以為這種概率極低的事情不會再次發生。
結果卻總是那麼出人意料。
就在今年7月6日,瑞麗航空公司由西安飛往昆明的DR6558航班再次出現前擋風玻璃出現裂縫的情況。
好在機長果斷處置,3分鐘內急降3000米,緊急備降在重慶江北機場,有驚無險。
我們總說飛機是目前為止安全係數最高的交通工具。
這種說法顯然是正確的,但總出現這種驚險的事情,也會讓人心有餘悸。
面對不知什麼時候便會降臨的航空風險,經常乘飛機出行的我們,確實需要給自己來一份意外險。
意外險不能降低事故發生率,卻能在萬一出現事故的時候,幫我們照顧家人。
真正體現了我們對家人和家庭的責任。
本文重點內容:
飛機票中包含意外險嗎?適合「空中飛人」的意外險是什麼?綜合意外險能替代航意險嗎?一、飛機票中包含意外險嗎?
鵬哥和很多經常出差坐飛機的朋友聊過,他們中的大多數以為,飛機票中也包含了人身意外險。
也就是說,買機票的時候自帶購買了意外險,所以沒必要單獨購買出行意外險。
事實果真如此嗎?
根據我國《民航法》規定,所有飛機需要投保責任險,這些責任險包括:
機身險;第三者責任險;飛機旅客法定責任險。這其中,前兩種保險與我們乘客沒多大關係,關係最大的是飛機旅客法定責任險。
責任險,之前鵬哥專門介紹過,是將原本由被保險人賠償的責任轉由保險公司來賠償。
飛機旅客法定責任險是以飛機乘客為保險對象的一種航空責任保險,其保險標的是被保險人對旅客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
保險責任從乘客驗票後開始,到離開機場之前提取了乘客的行李時為止。
飛機旅客法定責任險分為國際航線和國內航線兩種:
1. 國內航線
2006年1月29日國務院批准了《國內航空運輸承運人賠償責任限額規定》,自當年3月28日起施行,對每名旅客的賠償責任限額由之前的7萬元提高到40萬元。
也就是說,萬一出現航空事故,導致乘客身故,保險公司最多賠40萬元人民幣。
2. 國際航線
國際航班對於意外險的規定通常都是按1999年《蒙特婁公約》辦理。
我國從2005年7月1日起按該公約辦理。
《蒙特婁公約》規定,如果出現旅客傷亡,不論承運人是否有責任,只要不是索賠人一方或第三人造成的,都需要進行賠償。
賠償限額為11.3萬SDR特別提款權。
如果是承運人的責任,則承擔無限責任。
特別提款權我們可以理解成是與美元(USD)、歐元(EUR)、元(CNY)一樣的貨幣單位,只不過SDR不是任何一個主權國家的法定貨幣單位,而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的一種貨幣單位。
人民幣在2015年11月30日時加入SDR,從2016年10月1日開始執行。
所以目前SDR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這五種貨幣所構成的一籃子貨幣的當期匯率確定,所佔權重分別為41.73%、30.93%、10.92%、8.33%和8.09%。
SDR與其他貨幣之間的兌換與貨幣與貨幣之間的兌換一樣,每天根據不同的匯率進行。
以今天的匯率計算:
1 SDR = 0.7194 美元 = 5.0373 元人民幣
所以,11.3萬SDR相當於57萬人民幣左右。
飛機票裡的確包含意外險保費,但並不是直接給乘客投保的意外險,而是航空公司給自己投保的責任保險。
將應由自己理賠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航空意外險。
與目前市場上動輒上百萬甚至幾百萬的航空意外險相比,航空公司的責任險,最大的問題是:
保額低!!!
二、適合「空中飛人」的意外險是什麼?
如果你的機票是自己購買的就會知道,在購買機票時都會提示是否附加購買一份意外險。
附加購買的意外險叫航意險,全稱是航空旅客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保險公司為航空旅客專門設計的一種意外險,一般是20元一份,一份保額20 - 40萬元,最多可以買10份。
現在,航意險保額普遍調整為30元,保額為60萬元。
航意險被人詬病的一點是,有些機票銷售渠道強制綁定,或者至少是默認購買。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有疑問:既然已經有了飛機旅客法定責任險,並且也沒有像鐵路旅客意外傷害強制保險那樣被廢止,再弄一個航意險,有必要嗎?
鵬哥認為,航意險還是有價值的。
原因在於:飛機旅客法定責任險的保額不夠高。
國內航班40萬,國際航班57萬左右,這個保額對飛機意外來說,確實不高。
作為意外險的一種,特別是航空意外發生概率又是最低的,所以航意險的金融槓桿最高。
如果你經常坐飛機,每次在購買機票時附加購買一份航意險顯然非常不划算。
保費多花錢還是次要的,保額不夠高才是核心問題。
所以單獨購買一份航意險非常有必要。
三、綜合意外險能替代航意險嗎?
很多人已經給自己投保了一份意外險,比如之前介紹的在護法綜合意外險。
於是就有人會問到:如果已經有了綜合意外險,還需要單獨購買一份航意險嗎?
鵬哥的觀點是,如果經常出行,最好還是單獨購買一份航意險或交通意外險。
因為主流綜合意外險目前保額以100萬為主,值得購買的綜合意外險都沒有額外的交通保障。
這就意味著,交通意外的保額也是100萬。
有的意外險雖然有額外的交通保障,但其他方面保障會有一定缺陷。
另外,綜合意外險對被保險人職業要求非常嚴格。
1-3類職業投保任何綜合意外險都沒壓力,但4類以後職業想投保就比較困難了。
航意險卻不同,航意險對職業沒有任何要求,什麼職業都可以投保。
所以對於經常乘坐飛機或高鐵的人來說,最好的辦法是在有綜合意外險的基礎上,再購買一份航意險或交通意外險。
保費並不貴,但保額可以達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
這要比每次買飛機票或火車票時附加購買一份交通意外險要划算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