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大院_名勝古蹟_永州市人民政府

2021-01-17 永州市人民政府

周家大院

2012-10-19 07:30 來源: 發布機構: 【字體: 大 中 小】

      澗巖頭周家大院位於零陵區何仙觀鎮境內澗巖頭村,是一處古民居群落,具備較高的文物價值和較好的開發前景,自2000年以來國家、省級旅遊、文物部門多次來這裡考察,2006年被列為湖南省第八批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6月9--11日,由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城市文化國際研討會上,在城市文化國際研討會開幕式上舉行了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授牌儀式,正式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院始建於明代宗景泰年間(1450—1456年),建成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後裔於明中期遷移至此生息繁衍,歷26代近600年,故名周家大院。
  其後裔人才輩出,如:周崇傅(1830-1892)字少白,號子巖,清零陵人(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幹巖頭村)。有文武才。同治元年(1862)舉京兆鄉試,觀政兵部。七年(1868)成進士,入翰林,散館授編修。光緒元年(1875)改官中書,旋以軍諮酒隨左宗棠進軍天山南北,收復新疆。其間,他參與決策,督辦軍需,攻績卓著,賞戴孔雀花翎,同都轉三品,權攝關內關外鎮迪、高平等處觀察使。光緒八年(1882)以後,又隨左宗棠到江蘇、浙江整飭鹽綱,處鹽場腥羶之地而兩袖清風,以廉潔為時人所稱。不久,乞歸永州,主講蘋州書院。後起為喀什噶爾兵備道,轉署理鎮迪道兼按察使。
  周希聖,字維學,號元汀,零陵縣進賢鄉(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幹巖頭村)人,生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萬曆十七年(1589)中進士,授四川成都府華陽縣令。上任後,勤躬善政,愛民如子,被譽為「青天」。於萬曆二十四年(1596),上疏直言,觸怒皇帝,被貶為灌陽典史。被貶後,沒有因官小而荒廢事業,也沒有感到自卑。與巡按等公,歷時二年,修成《王文成公集》。爾後,他告假還鄉,閉門讀書。萬曆三十九年(1611),李廷機為相,周希聖被起用為太僕寺丞。次年,轉為尚書司丞。再次年升為光祿寺少卿,典試陝西,量才錄用,深得民心。萬曆四十五年,奉旨到江西迎接益王還朝,被子封為左通政。天啟元年(1621),改任南京大理寺卿。次年,遷南京刑部右侍郎,天啟五年,升南京戶部尚書。後因得罪權宦魏忠賢,被削職為民。
  罷官回鄉後,潛心著作,主要有《退思堂集》、《懷柳賦》、《尋芝賦》、《湘南志》、《森閣詩稿》等。明思宗崇禎元年,魏忠賢罪行敗露被處死。周希聖以名德舊臣,原官起用。周此時無意仕途,堅辭不赴。崇禎八年(1635)十月,病卒於家,享年85歲。
  根據史學界對周敦頤的出生地道縣樓田村的《濂溪故裡周氏族譜》和浙江《諸暨豐江周氏宗譜》、《周氏破塘祖塋祭簿》、《越城周氏支譜、周氏一世公世系表》和何仙觀周姓的《周氏宗譜》記載的考證,魯迅是周敦頤31代孫,周恩來是32代孫,比魯迅小一輩,與何仙觀周姓同是周敦頤次子周燾之後裔。
  周家大院典型地體現古代建築的「風水」思想:大院三面環山,前景開闊。周家大院古建築群時代跨度大,包括明、清、民國時期的建築樣式。大院平面呈北鬥形狀分布,規模龐大,由六個院落組成,佔地百餘畝,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其布局井然有序,層樓疊院,錯落有致。從整體上看,六座院落有分有合,渾然一體,既各自獨立成院,又相互和諧勾連。

相關焦點

  • 永州市零陵區澗巖頭村周家大院的「風水」奧秘
    周家大院一角。通訊員 攝  本報記者 文熱心  湖南日報2007年10月11日,曾以《周家古韻》為題,報導永州市零陵區澗巖頭村的周家大院。  那裡頭寫過大院完美的結構布局、精湛的雕繪技藝等,可謂筆頭深入其「內」,因此當記者7月初再次來到這裡時,關注更多的是其「外」。  從「大環境」看,這裡地處都龐嶺北麓,零陵盆地南壤,瀟、湘二水相匯,營造出無限詩意。周家大院就在詩意中。站在村頭,審視這個瀟湘東部小盆地:只見子巖府、新院子、老院子、四大家院、紅門樓、黑門樓6座古宅,呈北鬥七星狀,坐落在平整的田疇中。
  • 周家大院彩色稻田景觀
    華聲在線10月9日訊(通訊員陳斌 李仲芳 記者 唐卓婧)國慶中秋期間,永州市零陵區周家大院的「鄉村興、中國夢」六個大字格外地吸人眼球,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都奔著這個用彩色稻種植出來的大字而來
  • 《走遍中國》欄目組走進永州零陵澗巖頭周家大院
    《走遍中國》欄目組走進永州零陵澗巖頭周家大院 來源:紅網 作者:呂國華 編輯:鄧瑤 2014-08-19 10:20:05
  • 周家大院!這裡有不輸婺源的大片油菜花
    攝\陳斌 正值油菜花盛開的季節,趁陽光還好,趁微風不噪,去永州周家大院踏青去吧! 永州周家大院 永州周家大院坐落於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瀟水支流----賢水河的源頭,始建於清光緒16年(公元1890年),大院坐東南朝西北,佔地面積7800平方米,建築面積3680平方米,共有48根木柱,大小房屋51間,集精巧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雕刻藝術於一身,充分顯於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是民間古建築的傑作
  • 湖南永州有個周家大院,由六個院落組成,規模很大
    周家大院,位於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的澗巖頭村,地處都龐嶺下賢水河畔,相傳是「八仙」中何仙姑的故裡,根據族譜的記載,明中期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後裔遷移至此生息繁衍,這個周家大院的周氏後人與魯迅、周恩來是同根共祖的族裔,根據史學界考證,魯迅是周敦頤31代孫,周恩來是32代孫,與澗巖頭村周姓同是周敦頤次子周燾之後裔
  • 尋訪新鄉賢|樓蘭居士周衡光:永州周家大院守望者
    1930年農曆正月初九出生在湖南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澗巖頭村周家大院子巖府。1936年,入周家子弟學校(即周家私塾)讀書兩年。其後,在零陵區讀高小、初中、高中。1950年考入當時的零陵縣人民銀行工作。1955年到新疆,先後就職於人民銀行焉耆回族自治縣中心支行、庫爾勒市計委(發改委)。1990年退休。2002年回到零陵區,2004年定居周家大院至今。
  • 周家大院的過去和現在
    早春三月一天,筆者應邀考察了位於西府鳳翔縣的一處豪宅大院,考察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作為中國民俗學會的理事和從事民間文化研究的我,對民俗文化十分鐘情;二是為保護民間文化遺產呼籲呼籲也是我的職責。說到這處宅子可能有許多人都知道,但一定有更多的人不知道,甚至知道的人也在漸漸地淡忘了它。它就是位於鳳翔縣城鬧市文昌巷的周氏家族大院。
  • 登陽明山賞天下第一紅杜鵑+柳子古街、周家大院古村落
    永州周家大院坐落於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瀟水支流----賢水河的源頭,始建於清光緒16年(公元1890年),大院坐東南朝西北,佔地面積7800平方米,建築面積3680平方米,共有48根木柱>>>如有疑問請聯繫俱樂部  行程安排D1:長沙-永州-柳子古街-周家大院早上8點在長沙火車南站集合,乘人坐高鐵前往永州。參考車次:
  • 秦商輝煌之三原縣周家大院
    陝西三原周家大院位於三原西北4公裡處的魯橋鎮孟店村,建於清乾隆末年(1787年—1797年),是時任清朝儀大夫刑部員外郎周梅村的府第,也是慈禧太后的乾女兒安吳寡婦周瑩的娘家。 工程耗時數十年,共有十七個院落,建築面積三萬多平方米,在孟店村形成一片建築群,號稱「孟店周」。
  • 鳳翔縣周家大院開放公告
    鳳翔縣周家大院開放公告 根據省文物局《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省博物館、紀念館有序恢復開放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精神和我縣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相關要求,鳳翔縣周家大院將於2020年3月31日起正常開放。
  • 被《那年》帶熱的周家大院 能變成陝版喬家大院嗎
    畢竟,從已知的史實來看,周家大院和喬家大院有太多共同之處:圖說:周家大院比如,一個是家族是西商代表,一個是家族是晉商巨頭。比如,都留下了典型的清末北方民居建築群,都始建於乾陵年間,現在都成了景點……圖說:喬家大院既然有這麼多相同點,那麼周家大院到底有沒有可能成為陝版喬家大院呢?
  • 零陵周家大院:深藏在湘南的民間「故宮」
    賢水河系瀟水支流,全長19公裡,經何仙觀、陽河、大廟頭、巒石山,於富家橋江口注入瀟水,生態環境保護良好,同時具有悠久的人文積澱和秀麗的自然山水風光,區內有清代「中興叫大名臣」、「抗法八大名將」之一土德榜墓,何仙姑故居、幹巖頭明清古建築群周家大院,黃庭堅美譽「永州淡巖天下稀」的淡巖及沿河兩岸極具江南水鄉特點的生態旅遊資源。 車隊沿著賢水河開了約二十分鐘,終於來到了傳說中的周家大院。
  • 周家大院接待18萬人次
    周家大院接待18萬人次 2017-10-13
  • 鹹陽「周家大院」——壯觀宏大的孟店周群
    而周瑩的故居周家大院就在鹹陽三原縣,從我知道周瑩到現在就一直很敬佩她,也許是有太多不得已的原因讓她變得如此堅強,而今終於有機會可以去她的故居看看了。周家大院是慈禧太后乾女兒也就是周瑩的娘家大院,是清代建造的私人府邸,雖然到現在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但宅子保存完好基本上沒有受到什麼損害。
  • 在東安周家大院,體驗「殺年豬」年俗
    文堂村取文化殿堂之意,全村均為周姓,無雜姓。周家大院呈長方形,座西向南,佔地4.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俯瞰大院,飛簷翹角,重樓疊蓋,十分壯觀。8條青石板巷道自西向東深入,把整個院落分成「9縱18橫」。周家大院建於明未清初,是湘南著名古代建築民居代表作之一,被評為湖南省第五批歷史文化名村。這裡文化底蘊深厚,鄰裡和諧,民風淳樸,保留了古樸真實的鄉土氣息,是體驗傳統民俗的理想之處。
  • 你不知道的「秦商與周家大院」
    周梅村和周家大院 周家經營範圍之大,店鋪開設之多,商業資本之厚,由此可見一斑。 位於三原縣魯橋鎮孟店村中央、聞名遐邇的周家大院,就是大秦商、朝議大夫、刑部員外郎周梅村的府邸。公元1787—1797年,周梅村花了十年時間,建造了十七進院落的私人宅邸——周家大院,建築所需石料,全部從富平等地運回;為建築方便,在村周圍專門開設了木工作坊、石雕作坊、磚雕作坊,僱用數百工匠進行施工。
  • 周家大院開園迎客 店上村開村錦上添花
    原標題:周家大院開園迎客 店上村開村錦上添花 周家大院門前 周家大院大戲臺 隨著一群皖南古徽派建築移建成功,周家大院迎來了盛大的4A景區揭牌開園儀式。一大早,龍虎網組織近200名遊客和攝影師來到周園,一起見證周園又一新的撼世景觀的對外開放。好事成雙,緊鄰周園的店上村也將於當日開村。店上村馬頭牆、灰瓦片、白牆面,一排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築群與周家大院風格統一,不禁讓人產生身至皖南的感覺。
  • 走進官宦商賈古宅院——三原周家大院!
    陝西旅遊資訊公眾號ID:sx710075關注因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的熱播,三原周家大院吸引了大量遊客慕名前來。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三原周家大院民俗博物館位於三原西北4公裡處的魯橋鎮孟店村,建於清乾隆末年(1787年—1797年),是時任清朝儀大夫刑部員外郎周梅村的府第,也是慈禧太后的乾女兒
  • 三原周家大院,被譽為北方民居建築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我們的三原周家大院位於陝西三原魯橋鎮孟店村,是當時清朝儀大夫刑部員外郎周梅村的府第。我們的周梅村前輩一生樂善好施,屢出資紓國難,捐封江西補用,文化素養極高,不愧是我們周氏前輩!!大院布局在清乾隆末年,我們的周梅村先人修建豪宅大院,共有十七個院落,建築面積三萬多平方米,歷時10年。
  • 深巷中的周家大院
    周家大院,是明末清初陝西西府第一大財東周家的老宅,距今已經有300年的歷史,始建於明朝末年。正堂周家大院現在藏匿於深巷當中,如果不是有路標的指引和地圖導航還真是難找。這是一座典型的大戶人家宅院,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的三座相連四合院組成,這種結構特徵也是北方明清時期的典型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