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逃脫熱度居高不下,但行業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真人NPC類型的密室暴露出不少問題。
「跳關」成常態
日前,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範女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近期所體驗的密室逃脫出現了「跳關」、「罷演」等現象。
範女士表示,近期在體驗遊娛聯盟沉浸式實景娛樂體驗園中一個名為「黑手黨」的密室時,出現了「跳關」現象。「開始我並不知道某些關卡被跳過,是後來與另一波玩家討論時才得知,我們所玩的劇情有些不太一樣。」根據範女士描述,遊娛聯盟內的工作人員並未提前告知關卡會被跳過。此外,工作人員也沒有提到「黑手黨」主題會有不一樣的「分支任務」,且自己在遊戲過程中也沒有超時,所以不理解為何會被「跳關」。
範女士與其他玩家體驗密室所產生的費用相同,在同樣的費用與遊戲時間下,體驗到不完整的遊戲內容,令範女士感到不滿。據了解,「黑手黨」密室遊戲的價格為398元/人,體驗人數為6-9人。
對此,北京商報記者聯繫到遊娛聯盟售後人員,但該人員表示,需要知曉玩家詳細體驗情況,如日期、體驗時間等,才可查出問題所在。該人員表示,目前沒有接到「跳關」、「罷演」的投訴,但隨後提出「可見面詳談」。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密室玩家兼運營商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密室逃脫中,「跳關」是比較常見的現象,「跳關」的原因不盡相同,通常是由於玩家的解密時間過長,或者機關重製失敗所致。但極少數情況下,也可能是由於工作人員著急下班,或其他原因導致「跳關」。
NPC「罷演」
北京商報記者到遊娛聯盟進行了多次調查,隨後發現,在每個密室遊戲開始前,工作人員都會講述主題背景和遊戲注意事項,並要求玩家籤署「免責協議書」,雖然工作人員強調籤署協議書時必須使用中文且字跡清晰,但不少組隊玩家都是朋友代籤。若真的發生意外,責任也難以清晰劃分。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商報記者在一款名為「伊波拉Ⅲ型」的遊戲體驗中,遭遇了被不少玩家吐槽的NPC「罷演」事件。事後,記者從當事人處了解到,出現「罷演」的原因是,某位拼團玩家想奪取NPC身上的門禁卡,以解鎖某個關卡。
但實際上,在遊戲開始前,工作人員只是告知所有參與玩家禁止言語辱罵或毆打NPC,並未提到禁止觸碰以及NPC身上沒有任何線索,導致遊戲玩家誤以為NPC身上擁有遊戲線索。遭遇NPC「罷演」後,現場玩家情緒受到一定影響。
除了遊戲開始前的「免責協議書」和事前告知外,不少密室逃脫並未提及安全隱患問題。而北京的密室逃脫,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相對密閉空間的地下室。這些密室中,帶有「安全出口」標記的密室屈指可數。
對於這樣的消防安全隱患,曾在北京經營一家真人密室逃脫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在不考慮成本的情況下,經營者要按照規定用應急備用電源改造地標、牆標等,還要在相應位置擺放滅火裝置。但出於成本、監管力度和遊戲體驗,不少經營者都選擇放棄改造。
事故頻出
實際上,北京各大小主題的密室逃脫都比較火爆。在美團、大眾點評中可以發現,工作日時間段的場次也基本售罄。如此火爆的遊戲背後,安全問題至關重要。然而,美團上遊不少消費者都表示在遊戲過程中遇到了安全問題,商家的解決方案通常是草草了事。
一位玩家在體驗遊娛聯盟後留言稱:「爬行通道沒有燈,後有『殭屍』追趕,導致隊友直接從一米多高的臺階上臉朝下摔到地上,滿嘴是血,無法站立,後被送入醫院。」另一位匿名用戶在體驗尖叫空間後也表示:「入密室前沒有籤署任何協議,玩家站在高處在全黑的情況下沒有提醒,被尖銳物品劃傷,導致手筋破裂,第二天清晨進行了手術。」
對此,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現階段密室逃脫形態的娛樂場所屬於監管較為空白的地帶。由於發展規模較小,行業還未形成統一的標準。這就使安全問題頻出,遊戲「跳關」、「罷演」現象出現。
在天津世川律師事務所律師蘇昊看來,「跳關」、「罷演」等現象存在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可能,但前提是密室方要與玩家籤署合約,進行具體明確的約定。以目前情況看,少有與玩家籤署合約的。所以為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玩家可以在遊戲進行前,行使知情權,問清遊戲內涉及房間的具體數量,NPC演員的禁止範圍等內容。在安全問題上,這類新興的經營項目,在登記註冊過程中,並未設置許可事項,屬於一般經營範圍,很容易成為難被監管的「安全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