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在廣州舉辦的2020世界5G大會期間,商湯科技發布全新智慧出行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可提供基於固定路線點到點接駁服務的L4級智能網聯接駁小巴,以及具備多傳感器融合感知能力的智能路側感知解決方案,推動智慧出行產業「車、路」兩端的智能化升級及場景應用。
商湯科技研發執行總監石建萍在發布會上表示,商湯科技將通過智慧出行解決方案,全面賦能打造「聰明的車」與「智慧的路」,推動智慧生活、智慧城市落地。
每一塊屏幕都可實現「人機互動」
抬起右手對著車載屏幕,順時針劃圈可以不斷增強音量,反方向則不斷降低音量;用手對著屏幕從上往下一揮,可以切換歌曲……
26日,在世界5G大會上,商湯現場展示的智能座艙,吸引了不少觀眾的濃厚興趣。依託在人臉識別、視線追蹤、頭部姿態、動作識別、物體識別等技術,商湯「智能車艙」AI整體解決方案,可以應用於乘客身份識別、駕駛員狀態分析、人臉解鎖車門、手勢識別、駕駛座注視區域、乘客屬性識別(含嬰幼兒狀態識別)、遺留物檢測等等,極大提升人車交互智能化水平。
例如,當乘客上車後,通過「刷臉」,可以精準識別其身份,進而可記錄、同步乘客的個性化需求,匹配車內空調、音響、座椅等的智能設置。
通過車內的紅外單目攝像頭,還可以捕捉駕駛員人臉圖像,對駕駛員的疲勞、分心、危險動作、離崗等行為快速響應並預警,及時提醒駕駛員並通知後臺,有效規避危險情況的發生。
AI技術可以捕捉人的頭部和眼睛動態,實時識別駕駛員正在注視的車內區域,未來的智能座艙,每一塊屏幕都有了新的功能。例如,主駕遮陽板、主駕前方、儀錶盤、中控顯示屏、內後視鏡、左右後視鏡等,實現無感的人機互動,並可根據不同車型靈活配置。
L4級智能網聯接駁小巴來了
商湯科技推出的L4級智能網聯接駁小巴,適用於園區通勤擺渡、景區觀光遊覽等。它可以在特定站點自動停留接駁乘客,並通過完全自主的導航和駕駛,沿固定線路將乘客點對點地安全送達至目的地。
藉助人臉識別和3D環境感知功能,該接駁小巴還可以準確識別車內人員數量情況以及車內環境,輔助安全員進行管理。
這款小巴車可以精準識別車道線、交通信號燈狀態,智能預測行人、車輛等交通參與者的運動方向、下一秒位置,並做出及時、有效的決策和路徑規劃。在行車過程中,它會在遇到紅燈時自動停車等待,遇到前方車輛阻擋、行人闖入時智能減速避讓,在路口轉彎處順滑地完成併線和轉向操作,所有行為均可平穩、自主完成,無需人工幹涉。
目前,商湯科技L4級智能網聯接駁小巴已在江蘇(無錫)車聯網先導區落地。
車路協調,推動路側智能化升級
智能化道路建設是推動車路協同發展的重要橋梁,其中路側基礎設施建設尤為關鍵。商湯科技此次全新首發的智能路側感知解決方案,可基於雷射雷達、攝像頭等基礎感知設備,提供路側融合感知技術。
在雷射雷達感知方向,商湯科技創新研發了基於FPGA的SenseDrive LiDAR雷射雷達嵌入式感知方案,可以高效處理雷射雷達的點雲數據,高精度地進行不同類型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等交通參與者及其他動態物體的檢測和跟蹤、障礙物檢測和屬性識別、可行駛區域檢測、車道標識線識別。目前,商湯科技已與禾賽科技展開合作,共同推動雷射雷達的路側應用。
基於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商湯科技智能路側感知解決方案能夠以「上帝視角」精準捕捉多種道路參與者信息,彌補如十字路口、高速出入口等駕駛場景中的感知盲區。目前,該解決方案已在上海臨港部署應用。
【記者】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