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南海部分島礁標準名稱公布,連在一起就是一首《春江花月夜》

2020-12-06 瀟湘晨報

海底地形地貌多姿多彩

如同陸地的自然地理實體一樣

海底地理實體也有自己的名字

中國的最南端是哪兒?

幾乎所有人都能脫口而出:曾母暗沙!

然而除了曾母暗沙之外

可能就沒人知道南海其他島嶼或暗礁的名字了

曾母暗沙是一片形如紡錘的水下珊瑚礁

攝影 / 吳立新

今年 4 月中國自然資源部、民政部公布了關於

中國南海部分島礁和海底地理實體標準名稱的公告

公告明確了三峙仔、金銀東島、尾峙仔島

等 25 個島礁標準名稱、漢語拼音和地理位置;

中建西海底峽谷群、中建南海底峽谷群、

萬安海底峽谷群等 55 個海底地理實體標準名稱、

漢語拼音和地理位置(經度、緯度)

中國地名委員會 1983 年 4 月受權公布的

《我國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繼續有效

島礁標準名稱

海底地理實體標準名稱

看完上面的表格,有不少網友表示

沒錯,金吒、木吒、哪吒三兄弟來鬧海了

而且緊貼九段線靠近越南一側

圖自:公眾號「地圖會說話」

除了中國的神話故事中的人物

此次公布的南海海底地理實體名稱中

很多命名明顯受到中國古詩詞的影響

比如網友提到的《春江花月夜》

隨手一划,就是一個海丘的名字

此詩有 " 以孤篇壓倒全唐 " 之譽

春、江、花、月、夜、人幾個主題詞錯落重疊

伸縮變化,把讀者引進了一個

目眩五彩、渾然忘我的境界

歷盡滄桑變幻,詩篇不朽而江月依舊

萬仞海脊、玉門海山、玉門海脊、

春風海脊、春風海谷、楊柳西海丘

這一組名稱來自於王之渙的《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天寶海山、騰蛟海山、起鳳海丘、

縈迴海丘、桂殿海山、蘭宮窪地

則是來源於王勃的《滕王閣序》

還有一些名字是和歷史事件有關的

鄭和海谷、鄭和海臺

是與鄭和群礁有關

為了紀念明代航海家鄭和而命名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8 年 8 月

鄭和的隨員施晉卿、梁道明、楊信等的名字

也都出現在了南海的一些島礁沙洲的名字中

晉卿西海山就與附近的晉卿島有關

晉卿島所在的礁盤就像一條擁有長長魚尾的美人魚

攝影 / 吳立新

所以南海海底地名命名有什麼規律呢?

遵從易記易用和體現中華文化特色

大型的地理實體一般以所在的海域命名

如北部灣陸架;

小型的海山海丘,如果位於島礁、暗沙附近

一般借用島礁名稱或同時結合方位詞命名

如黃巖東海山;

其餘新命名的海底地理實體

主要以中國古代科學家、醫學家、

文學家和航海人物等分區域、分片區命名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8 年 8 月

但是,你們最熟悉的 " 曾母暗沙 "

其實是音譯外文名 "James Shoal(詹姆斯淺灘)"

南海諸島的地名中,有許多是來自外國人的命名

20 世紀以來,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命名與審定工作

共有 4 次

南海諸島的四次命名

第一次是在 1909 年

兩廣總督張人駿派廣東水師提督李準

前往西沙群島甘泉島附近海域巡視

為西沙群島的 15 個島命名,公告中外

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審定和宣布南海諸島的官方地名

珊瑚島、甘泉島、琛航島就是那次命名的島嶼

這 3 個名字沿用至今

珊瑚島,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3 年 1 月

攝影 / 查春明

第二次是在 1933 年

法國佔領南沙群島的 9 個小島,國內各界紛紛抗議

國民政府成立 " 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 "

審定了中國南海各島礁中英島名

並於 1935 年公布《中國南海各島嶼華英名對照表》

列出了南海諸島 136 個島礁灘洲的地名

沿用至今的有 11 個

但遺憾的是,公布的地名有很大一部分

是來自對英文地名的音譯和意譯

金銀島,英語為 "Money Island"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3 年 1 月,攝影 / 查春明

第三次是 1945 年抗戰勝利之後

我國收回南海諸島

1947 年由內政部審定和對外公布

《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共公布 172 個地名

這次出現了大量漢語地名

" 名從主人 " 的地名原則開始體現

第四次是 1983 年

中國地名委員會受權公布

《我國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

這次公布了 287 個地名

此次公布的標準地名

最大特點是把漁民地名與政府公布的地名融合在一起

地名表中 287 個標準地名,附有 125 個漁民習用地名

有人可能要問

什麼是漁民地名?和官方名字不一樣?

漁民習用地名

起初,南海諸島大部分的島礁都有自己的名字

且與海南潭門鎮漁民的作業方式有關

這些漁民為了捕撈作業的需要

不經意間對三沙那些珊瑚礁一一命名

可以說是潭門鎮漁民的祖先賦予這些島礁以名字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3 年 8 月

南海諸島漁民習用名總共有 100 多個

這些習用名長期以來一直在漁民中使用,很少變化

地名既有通名,又有專名

如按照珊瑚礁與海面的距離

把它們分為:" 峙 "、" 仔 ";

" 線 "、" 沙 "、" 鏟 "

即高潮時淹沒、低潮時露出的礁等等

這些地名標示的位置極其準確

與今天的現代地圖無異

事實上,今天的潭門漁民出海作業時

仍然會在使用官方標準地名的地圖上標註習用名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3 年 8 月

奇怪的是,前三次官方公布的地名中

一次也沒有採用潭門鎮漁民的習用地名

潭門鎮漁民竟然不認識其中任何一個島礁的名字

儘管他們世世代代就在那些島礁上生活和勞作

但在第四次南海諸島地名中

終於出現了海南漁民的習用名

如果沒有在生活和生產中

與這些島嶼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

是不能取出這麼多有著很深文化色彩的名字的

或者即使取了名,也不能使用和流傳開來

這些質樸形象的俗名

從地名學的角度證明了南海諸島是中國的領土

而今年公布的島礁和海底地理實體標準名稱

更是將中國歷史典故和南海相結合

給南海主權維護帶上了更多的浪漫色彩

我們為陸上春江花月夜的美而讚嘆

也為海中山丘島礁的深邃而感慨

【來源:蘭州日報·ZAKER蘭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圖解新公布標準名稱的南海島礁的地理位置
    2020年4月19日,中國民政部官網公布了我國南海部分島礁和海底地理實體的標準名稱。各地理實體除規定標準名稱外,還標註了各地理實體的經緯度位置,其中的25座島礁的標準名稱和經偉度位置如下表:實際上這25座島礁有11座位於西沙群島的永樂環礁,1座位於西沙的宣德環礁;13座位於南沙的西礁礁群。其中三峙仔位於宣德環礁七連嶼之南島與中島之間。
  • 孤篇壓全唐|唐詩《春江花月夜》
    潮生海丘群、江畔海山、孤月西海丘……我國南海部分島礁和海底地理實體標準名稱公布,不少海底地理實體便取名於《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壓倒全唐之作」,「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說的都是它,人間只此一首的《春江花月夜》。從此,岸上世人吟誦,深海之境有了回應。今夜,屬於春江花月夜。
  • 南海島礁和海底地理標準名稱公布的重要意義
    2020年4月19日,國家自然資源部、民政部低調了地發布了一條公告,公告中將我國南海部分島礁和海底地理實體的標準名稱進行了公布。這是我國自1983年以來再一次對南海區域進行名稱規範,而且首次對南海海底地理實體進行了名稱規範,這對我國加強南海規範化管理的意義十分重大。
  • 島礁名稱裡的歷史文化:南海諸島名稱的由來
    漁民給南沙島礁起的「乳名」  最先給南沙島礁取名的,是我國的漁民。史書記載,西漢以來,我南海漁民便在南沙諸島海域捕魚、拾貝、捉龜,十二大島、洲上,至今還留有神廟、瓦灶、土墳等遺址。  在茫茫大海之中,漁民要定位、取向,島礁是惟一的參照物。
  • 春江花月夜 作者:石頭(安徽)
    石頭的一首小詩《春江花月夜》,名家:魔頭貝貝、老刀客、丹東慄偉、榔頭、蘭韻、聆聽遙遠、自由女神老師的精彩點評!選小提琴演奏家陳蓉暉的《思鄉曲》,由好聲音小燕子誦讀。  老刀客淺評    《春江花月夜》為題,不好寫,因為詩名太大了,重複簡直等於找罵。但是石頭這首敢於和名家同題的詩寫好了,它不是寫景,當然一開始寫得很美,我們的江邊的故鄉,懵懂的愛情,然而到了結尾,要命的就是結尾,這一切美好的詩情畫意都被城市化的推土機碾壓碎了。
  • 中國公布南海25個島礁、55個海底實體標準名
    【來源:快科技】4月19日下午,國家民政部發布公告,為進一步規範有關地名的使用,公布了我國南海25個島礁、55個海底地理實體的標準名稱,請社會各界規範使用已公布的標準名稱。公告還表示,中國地名委員會1983年4月受權公布的《我國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繼續有效。相關消息:4月18日下午,民政部宣布,國務院於近日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設立西沙區、南沙區。
  • 《春江花月夜》到底是一首怎樣的詩,為何被譽為「孤篇壓全唐」
    今天我們要聊的《春江花夜月》是唐代詩人張若虛寫的一首詩,這首詩歷來享有極高的聲譽。晚清文學家王闓運評曰「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現代著名詩人和學者聞一多先生曾評價說:「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為了更好地賞析《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春江花月夜》這個名字或者說題目的前世今生。
  • 詩歌《春江花月夜》的題目斷成「春江」「花月夜」可能是個錯誤?
    讀《蔣勳說唐詩》,蔣先生談到《春江花月夜》這首詩的題目,很多人會自然地斷成「春江」「花月夜」可能是個錯誤,他認為這五全部是名詞: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把這幾個名詞看作一首交響曲的獨立的五個樂章,才是整個詩的五個主題。
  •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不選《春江花月夜》和李賀的詩?
    為了搞清楚《三百首》為什麼不選《春江花月夜》和李賀的詩,我們先了解一下蘅塘退士的選詩標準。一個好的文學選本,不僅要選擇好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要體現選家的思想和特定的取捨標準。《三百首》作為一個著名的選本,其所選每一首詩肯定都是費了匠心的。他選詩的標準與詩學觀點主要有三個方面。
  • 茶館經典琵琶獨奏欣賞:春江花月夜
    中央民族樂團琵琶青年演奏家李卉在節目中傳神演繹琵琶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導語:紅茶,作為我國第二大茶類,以其香甜味醇、雍容高貴、營養豐富而風靡全球本期《鳳凰茶館》特別邀請到北京山水易茗茶葉研究所袁洪毅副所長與愛茶人中央民族樂團青年演奏家李卉,與您一起在寒冷的冬日裡手捧紅茶,暖意融融。 推廣語:紅茶在手 暖身暖心琵琶名曲《春江花月夜》簡介: 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是一支典雅優美的抒情樂曲。
  • 春江花景,月夜情思:《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蓋全唐」?
    但是,這首詩卻被譽為「孤篇蓋全唐」,聞一多先生更盛讚它是「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這首詩就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按照慣例,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張若虛這位詩人。張若虛,生卒年、生平皆不詳,揚州(今江蘇揚州)人,初唐詩人,曾任兗州兵曹。
  • 張若虛僅存的代表作之一,一切美景融合一起,《春江花月夜》鑑賞
    不過他的詩詞流傳到現在只有兩首分別是《代答閨夢還》和《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說一下他的長篇七律詩《春江花月夜》。這首詩以陳隋樂府作為詩歌主題,表達了詩人離別時的動人情緒和具有哲學性的人生體會,詩句言辭充滿清新自然的味道,詩律動人且連綿不斷,給人一種循循道來的感覺,其詞曲的優美,曾被聞一多先生視為詩中的巔峰。
  • 春江花月夜,最美的月亮送給你
    經典散文精選美文,我們一起品讀。 本文來源於:讀散文賞美文dusanwen.cn 張嘉譯、耿樂、於明加朗誦《春江花月夜》
  • 張若虛和楊廣都寫了《春江花月夜》,誰的詩更好?
    還有就是楊廣個人在文學方面的造詣,他寫的詩詞確實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意境豐富,就比如這首《春江花月夜》。影視劇中的隋煬帝說到了《春江花月夜》,不少人熟知的是張若虛寫的那一首,但實則張若虛和楊廣都寫了《春江花月夜》。今天我們就先來分析張若虛的詩,然後再比較他們倆誰的詩更好?
  • 強烈推薦背誦《春江花月夜》-體驗中華語言藝術之絕美
    以「孤篇橫絕全唐」 《春江花月夜》,是被譽為「以孤篇橫絕全唐」的詩作。這個「橫」字用的很好,極為貼切,如果你對其他大詩人的詩比較熟悉,你就會發現:此詩中的詞句和意境,被極多詩人借鑑和搬抄!
  • 音樂漫筆:古詩,音樂,舞蹈《春江花月夜》——中國版的月光
    在我心中,她就是美的化身,她就是月光女神。後來我看到用她的《春江花月夜》劇照印成的年畫,還專門買了一張貼在牆上。當然,我也知道有這首《春江花月夜》的音樂。而音樂也非常動聽。詩歌,音樂和舞蹈在我的心中勾畫出了一幅十分美麗的春江花月的夜的圖畫。春天的月夜,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
  • 《春江花月夜》賞析並「孤篇壓全唐」質疑
    《春江花月夜》賞析並「孤篇壓全唐」質疑文/南郭居士有一首詩給人無限遐思,無限美感,自《詩經》之後的一千幾百年中,沒人把一輪江月寫得如此悽美多情。這就是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的《春江花月夜》,這其後的一千多年,又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張若虛一生僅留下兩首詩,卻因這一首詩而「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現在我們先欣賞一下這首千古名篇!
  • 春江花月夜電影講了什麼故事 春江花月夜劇情內容簡介
    春江花月夜電影講了什麼故事 春江花月夜劇情內容簡介  春江花月夜電影是近期陳立農主演的古裝奇幻電影,電影近期殺青,估計將會很快定檔上映了。春江花月夜電影講了什麼劇情?  春江花月夜電影講了什麼劇情  春江花月夜電影主要劇情是設定在古代,陳立農個人首部主演古裝電影《春江花月夜》,飾演男主「王子進」,少年狐妖緋綃領命去人間收割狐族寄養在人類身上的元魂丹,是為「成年禮」。騙術功課門門全優的他特意挑了副好皮囊,沒成想目標卻是個男人,從此,機智狐妖和呆萌書生踏上了一條驚險又逗比的不歸路的故事。
  • 張若虛和楊廣都寫了《春江花月夜》的詩,究竟誰的更好
    中國詩詞源遠流長,正所謂唐詩宋詞,要說起詩,那定然是唐朝最佳,而說起唐朝古詩的巔峰,便是經典佳作層出不窮的李白,不過也有一個人僅僅憑藉一首詩,就聞名千百年之久,此人名為張若虛,現代人認識張若虛的途徑,大多是語文課本上那一首《春江花月夜》,詩詞是順應時代而生,唐朝時期的詩,很多大氣又豪邁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一生僅留下兩首詩,卻孤篇壓倒全唐!
    《春江花月夜》是張若虛的代表作,也是他「孤篇竟為大家」之作。關於張若虛的生平和其他記載非常之少,他的一生流傳下的詩作也只有兩首。一首就是被大家廣為熟知的春江花月夜,千萬讀者為之傾倒。另一首就是《代答閨夢還》。張若虛的這首《春江花月夜》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